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440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docx

《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docx

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

读《学生第一》心得体会12篇

篇一】读《学生第一》我感受到了书中北京十一中孩子们的自信阳光,热情智慧,是什么让他们这么了不起?

是什么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学校的开学护照,校园机会榜,学生出版社,校园吉尼斯,学校里面开公司,校园泼水节等等活动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孩子是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的经验和经历;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和学习!

我不由得想“美国有一位获得教育界最高荣誉的教师坦言,他并没有高人一等的教学经验,他最擅长的就是唤醒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

他最自豪的就是他所教过后学生没有一个自暴自弃,品行不端。

他认为一个孩子的坠落就是从‘厌学’开始的。

”他还说道,在学校从教的那些年,他目睹了很多孩子出现“厌学”的状况,萌生了一个想法:

“如何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我想,我无力改变整个教学现状时,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我自己。

”我唯一能改变的也就是我自己,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多让学生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设计班会课,设计班级的入场式,设计自己的课余生活,排排自己喜欢的英语对话…难道这不是更好的、更有效的学习吗?

不压抑他们的天性,培养他们的童心,激发他们的动机和兴趣。

用枯燥、低效的作业填满孩子们的时间,怎么能让他们对学习感兴趣呢?

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呢?

快乐是他们创造力的源泉,我要让我的学生快乐起来。

培养有自己想法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坚守自我,富有批判精神。

其中他们的“为班级命名”活动让我也印象深刻,我们何曾几时也可以设计出这样有创意而又有深远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也能在快乐和经历中健全自己的人格,尊重别人的想法。

让学生快乐着并成长着!

《学生第一》这本书的内容都是源自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切身体验,学校管理中得点滴小事,也许正是这些学生参与的亲身体验,才使得内容更显得亲切、有血有肉,给人毫无造作之感。

比如书中的“校园吉尼斯”给学生展示特长的平台;“带学生参加重要的活动”让学生跟着他尊重的师长,参加重大的活动,接触各界精英人士。

我相信,对孩子的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地影响。

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会有多么巨大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培养自主、自信、阳光、勇于担当、有智慧、有宽容心、热爱友好、乐于助人、有仁爱情怀的了不起的孩子们。

【篇二】《学生第一》所展示的是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诠释的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他们创造了一个真正属于孩子的学校,在这里,每个生命都像野花一样自由地生长,一种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漫步其间,我们能够深切领略生命成长的动人景象,分享到十一学校学生洋溢出来的令人羡慕的幸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会说,可怎么培养呢?

书中66个小故事给了我们答案。

每一个小故事都充满着创新精神和智慧的结晶,凝结着十一中所有老师的心血与汗水,在这一个个小故事中,精彩的诠释着李希贵校长的办学思想——学生第一。

学校教育中没有太大的事情,各个学校所开展的活动也都大同小异,但是很多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小事都可以做得很精致,让学生乐于参与,让学生从中受益。

《学生第一》用生动形象的事实告诉我们,学校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比如课前设置新闻播报环节,让学生关注时政,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与十一中相比,个人认为很多的工作都是老师做好了移交给孩子,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上岗培训后也自己来动手一下呢?

每个学生的发展空间都是不可估量的,关键是老师千万个不放心,怕被搞砸,不给孩子动手的机会,所以我觉得我们教育者要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开拓创新。

在十一学校,无论是学校的开学护照,校园机会榜,学生出版社,还是校园吉尼斯,学校里面开公司,校园泼水节等等活动都是学生自主、自由来进行。

在十一学校,“接待客人”被精心开发成一门特色课程,“十一学生大使团”应运而生,学生们以自己富有创意的方式,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展示自己的风采。

从丰富多彩的必修课程到斑斓多彩的选修课程,这些活动和课程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孩子是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的经验和经历,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和学习!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体现出对师生的激励和人文关怀。

在教师中评选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在学生中评选每月百星,只要是有一技之长的学生都可能榜上有名;建立教师互助中心,解决工作上困惑和心理上的问题;建立教工健康促进中心,关注每位员工的身心健康;让所有师生都能在校园里留下痕迹,让所有师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很得要,这是北京十一学校的文化传统,退休纪念册即是为了落实这样的文化而设立的;教职工的幸福感,来自工作的成就感,也来自家庭的美满和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校对教职工中品学兼优的子女进行一年一次的奖励,奖励范围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只要符合条件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奖励;迎新酒会是给新教师设立的一个特殊活动,酒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给每一位新入校的青年教师找闪光点,活动组织者将之凝练为动人心魄的精美赞语,在酒会上送给相应的教师。

这些新教师,无不激情澎湃、信心满满,这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当然,这一切还是为了学生,当课堂里有着越来越多的具有教育姐情怀的老师们传道授业时,学生的成长生态就会更加理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第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读完《学生第一》这本书,我被李希贵校长的睿智、创新、博爱所感染,正因为这种智慧,他才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正因为这种智慧,我们的教育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教育的一员,我将继续追寻一种教育本真的东西,为四中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幸福的四中人!

【篇三】拜读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新著《学生第一》,令我惊喜不已,展示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幅风清日丽、鸟语花香的教育图画。

在这里,每个生命都像野花一样自由地生长,一种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漫步其间,我们能够深切领略生命成长的动人景象,分享到十一学校学生洋溢出来的令人羡慕的幸福。

学校有了学生,才有生机和活力。

有了学生,学校和教师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得到体现。

在一个各项活动都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学校,在一个充分尊重学生权利的学校,设计出“将未来的职业素质要求告诉学生”、“校务会议上响起学生的声音”、“学生票决餐饮公司去留”、“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的投标”等活动,也就不足为奇。

在这样的学校,学生无疑会把自己当作学校的主人,积极地追求心中的梦想。

在这样的学校,他们会利用学校搭建的平台,在各种活动中各显其能并全力以赴,一起促进学校的发展。

而有了这样的学生,学校的发展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如果校长敢于乐于把自己放在一个边角、后排的位置,就会使整个照片的位置全都成为好的位置了。

”从李希贵校长话语中可以看出校长的位置在哪里。

优秀的学校一定是尊敬和关爱每位教师、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的学校。

在《学生第一》的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背后满满地写着全校教师的名字,每一幅照片的图片说明也都写下了师生的名字,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而且,北京十一学校不仅记住了每位教师的名字,也给予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

这些举措极大地唤醒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感和教育家情怀,使教师在获得事业成就的同时,也收获了幸福的生活。

其实,真正优秀的学校,总是把对人的尊重放在第一位,学生、教师和校长都是第一的,他们彼此尊重,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进而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

古今中外的农夫田园耕作,流程几近雷同:

疏松土壤、播撒种子、浇水施肥,然后就是耐心地等待,等待庄稼自己破土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因为所有农夫都明白,庄稼只能自己生长,再聪明、再有本事的人也没有办法代替庄稼生长——拔苗助长的倒是有那么一位,不过留下了千古笑柄。

这简单至极的庄稼种植理念其实蕴含了生命发展的大道理:

所有的生命都只能自己成长而无法由他人代替!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叶圣陶先生说: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可是,审视当下中国的教育,却有了越来越多的工业化气息:

从课程到教学都有进入标准化的趋势,学生的学习生活已经被预设的流程牢牢控制,鲜活的生命在“被成长”中苦苦挣扎。

于是,营造能够让学生自由呼吸的教育环境,努力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造、自我成长,已经成了众多教育有识之士的执著追求。

十一学校,真的是学生自己在经营、在打理;十一学子,真的是自己在成长、在发展!

十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默默地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宽广的舞台,舞台的主角,永远都是学生!

当生活在校园里的每位老师、每位员工,都感觉自己十分重要,都有了主人的心态,这个时候,爱学生、爱事业,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学生第一”也就不期而至——春天已经到来,花儿不开放都难!

【篇四】这段时间我仔细阅读了《学生第一》,受益颇深。

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其教育思想所具有的时代性、先进性,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仍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干洌,沁人心脾。

学生第一,我们如何理解。

如何看待“待进生”?

如何应用“学生第一”理念去感化他们。

小学英语教学为什么在三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

而到了四五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

是这些学生太笨,还是应该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

因为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所以我不由得想:

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是否考虑到了教育的公平性?

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弱势群体。

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劲生。

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

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

有人说,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

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

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学生第一,告诉我们对小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者,需要的是别人的肯定、老师的赏识和成功的体验,通过这些,才能促使他们产生一种内驱力,促进他们发现自己,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

“请记住: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有时候我们总习惯给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戴上“坏”帽子,随意的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孩子们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和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细细想想,其实孩子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老师的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孩子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其实孩子们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我们讨厌孩子,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让我们时常想一想教育专家们的谆谆告诫:

“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篇五】《学生第一》的作者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他曾经是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长,兼任国家督学。

李校长是一个善于管理的人,对学生的要求转化为对学生的需要,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这是教育管理达到最高境界。

学校让每个教育细节都融进学生的想法,都契合了学生的需求。

于是,整个校园,就真真正正成为学生自主成长和发展的沃土。

培养有自己想法的学生,是十一学校的育人目标。

他们一直在学校生活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坚守自我,富有批判精神。

学校给师生提供多大的舞台,就会缔造出多少精彩。

无数的创意,所有的用心,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孩子是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的经验和经历,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和学习!

其中他们的“为班级命名”活动让我也印象深刻,我们何曾几时也可以设计出这样有创意而又有深远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也能在快乐和经历中健全自己的人格,尊重别人的想法,让学生快乐着并成长着!

一、“学生第一”在十一书中的66个小故事,每一个都诠释着李希贵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思想。

在十一学校,无论是学校的开学护照,校园机会榜,学生出版社,还是校园吉尼斯,学校里面开公司,校园泼水节等等活动都是学生自主、自由来进行。

在十一学校,“接待客人”被精心开发成一门特色课程,“十一学生大使团”应运而生。

学生们以自己富有创意的方式,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展示自己的风采。

从丰富多彩的必修课程到斑斓多彩的选修课程,这些活动和课程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孩子是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的经验和经历;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和学习!

十一学校,学生们自己在经营、在打理;十一学子,是自己在成长、在发展!

而十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默默地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宽广的舞台,舞台的主角,永远都是学生第一!

二、“教师第一”在十一李校长之前写过《教师第一》,因此《学生第一》只用了很少的笔墨来阐述对教师的管理,可依然把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出来,就是学生第一、教师第一。

迎新酒会、教师互助中心、评选月度人物、青年才俊、表彰教职工的优秀子女、退休纪念册、设立教工健康促进中心等等无不体现着学校领导对老师从青年到暮年的关爱,而老师将这些关爱全都转化为了对学生的爱,对工作的爱。

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三、“校长第一”在十一读完整本书,看完200张图片,我发现对李校长的印象既模糊又清晰。

模糊的是这么多图片我竟然记不清李校长的样子,因为只有几张合影中有他,况且位置还在旁边;清晰的是李希贵是一位从普通教师成长起来的集教育专家和教育官员为一体的当代教育的风云人物。

做普通教师,他在班内搞教育改革和实验;做校长,他在全校推行教育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做高密市教委主任,提出“让高密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推进大范围的教育改革;做潍坊市教委主任,把潍坊教育改革弄得轰轰烈烈,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在十一,他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所以当合影时,他在后排、在边角,因为他的心里装着老师、装着学生;当看到他和学生共进“校长午餐”时,彼此亲密无间的谈话与交流真正体现了学生第一,而这恰恰是另外一种“校长第一”,是付出与责任的第一,是管理智慧的第一。

静思我们现在的工作,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虽未成年,但同样拥有尊严和自己的想法,这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与需求,这时沟通的渠道便非常的重要。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仔细琢磨李校长的经典语录,尽情沐浴这细雨般的浸润。

跟着感觉走,每个人都迫切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亲人、朋友、同事、领导、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足矣让每一个人热血沸腾,演绎出更多的精彩。

其实孩子们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一个微笑,一息赞许,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一个拥抱。

让我们平时对孩子们多些赞美与鼓励,少些批评与指责;多些尊重与理解,少些挖苦与抱怨。

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不算多,也不算难,就像李校长说的“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因而我们永远要记住一句话:

我们不能够给孩子生命中本来没有的东西。

我们只能够小心呵护孩子生命中本来就有的东西。

所谓好的教育,不是我们提供了多少好的东西给孩子,而是我们减少了多少损害,提供了多少保护。

好的教育是在保护而不是在给予的层面存在着。

在学校我们需要的只是创设条件,提供自由的空间与时间,给孩子惊异感与好奇心以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我们更多的时候要想到的是,我们的教育行为,是在损害儿童的天性,还是在帮助他们成长。

永远学生第一。

【篇六】读完《学生第一》这本书,第一个念头就是:

能够如此周到的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是一颗对教育怀着怎样的耐心和虔诚之心的人啊!

我被书中李校长的努力深深打动着,他的行为给我们树立了为师的标杆:

一位优秀的校长,一位优秀的教师,需要俯下身子,蹲下步子,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孩子,以平等的姿态教育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里想法。

这本书让我知晓了很多更为深刻的东西,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知道这本书,关心一下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学生为本”。

“学生为本”就要关心学生、理解学生。

关心学生不仅仅是对身体健康的关心,更是对其心理健康的关心;理解学生不仅仅是对学生某些做法的谅解,更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育。

我感叹李校长对教育细节的关注,他通过开展“我喜欢的十大校园活动”问卷调查,总结出学生对活动细节和自身存在的关注,从而创新的设计了“开学护照”、“校园泼水节”和“每月百星”等活动,满足了学生对师生情感的需求,对接受关注的需要和对适时放松身心的需要,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仁爱情怀,又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生为本”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学生虽未成年,但同样拥有尊严和自己的想法,这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与需求,这时沟通的渠道便非常的重要。

李校长很巧妙的寻找到了这样几条沟通渠道——师生共编教材、与学生共进午餐、让学生参与校务会等。

多么直接有效的方法!

尊重学生的理念就在这几条沟通的渠道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再者李校长对学生的信任程度让我非常的吃惊,他居然让学生在校园里办出版社、开公司,甚至接待世界各地的来宾,这些在我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在十一中真切的发生着,事实也证明了孩子们自负盈亏的小商店可以办的红红火火,学生大使成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说明学生身上的潜能远超于我们所能想到的水平,我们需要及时大胆的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舞台,尊重他们主人的角色,用充分的信任来激发这些惊人的潜能。

“以学生为本”就要服务学生、引导学生。

我一直认为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行业,之所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他们能够在社会上谋生,为社会创造价值。

那怎样保证服务质量,便显得非常重要。

李校长在职业与人生规划方面的做法让我眼前一亮,邀请名家大师讲解人生经历,开设社会职业考查课程和学生职业咨询与辅导,以学生的职业与人生规划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而明确人生理想,帮助他们更好的找到适合自己个性与才能的领域。

我想这种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的服务教育方式,势必会培养出志存高远、目标明确的人才!

读李校长的书,我发现,好的教育都是从小事开始的,一如他语录中的一句话:

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

【篇七】学生时代,本是快乐幸福的,可是现在的孩子恐难享受学校给予的幸福了。

家教补习、课外辅导、特长发展、高压作业、成绩排名、升学压力等,使得孩子谈习色变,学习倒成为学生心中难以承受的痛。

每问孩子:

你学习快乐吗?

生活幸福吗?

孩子的回答总是让我们深感无奈与心酸。

确实,现在的孩子很难快乐起来,因为教育给他们留下的幸福太少了。

拜读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的新著《学生第一》,令我惊喜不已,展示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幅风清日丽、鸟语花香的教育图画。

在这里,每个生命都像野花一样自由地生长,一种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漫步其间,我们能够深切领略生命成长的动人景象,分享到十一学校学生洋溢出来的令人羡慕的幸福。

学校有了学生,才有生机和活力。

有了学生,学校和教师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得到体现。

在一个各项活动都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学校,在一个充分尊重学生权利的学校,设计出“将未来的职业素质要求告诉学生”、“校务会议上响起学生的声音”、“学生票决餐饮公司去留”、“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的投标”等活动,也就不足为奇。

在这样的学校,学生无疑会把自己当作学校的主人,积极地追求心中的梦想。

在这样的学校,他们会利用学校搭建的平台,在各种活动中各显其能并全力以赴,一起促进学校的发展。

而有了这样的学生,学校的发展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如果校长敢于乐于把自己放在一个边角、后排的位置,就会使整个照片的位置全都成为好的位置了。

”从李希贵校长话语中可以看出校长的位置在哪里。

优秀的学校一定是尊敬和关爱每位教师、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的学校。

在《学生第一》的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背后满满地写着全校教师的名字,每一幅照片的图片说明也都写下了师生的名字,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而且,北京十一学校不仅记住了每位教师的名字,也给予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

这些举措极大地唤醒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感和教育家情怀,使教师在获得事业成就的同时,也收获了幸福的生活。

其实,真正优秀的学校,总是把对人的尊重放在第一位,学生、教师和校长都是第一的,他们彼此尊重,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进而推动学校的健康发展。

古今中外的农夫田园耕作,流程几近雷同:

疏松土壤、播撒种子、浇水施肥,然后就是耐心地等待,等待庄稼自己破土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因为所有农夫都明白,庄稼只能自己生长,再聪明、再有本事的人也没有办法代替庄稼生长——拔苗助长的倒是有那么一位,不过留下了千古笑柄。

这简单至极的庄稼种植理念其实蕴含了生命发展的大道理:

所有的生命都只能自己成长而无法由他人代替!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叶圣陶先生说: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可是,审视当下中国的教育,却有了越来越多的工业化气息:

从课程到教学都有进入标准化的趋势,学生的学习生活已经被预设的流程牢牢控制,鲜活的生命在“被成长”中苦苦挣扎。

于是,营造能够让学生自由呼吸的教育环境,努力推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造、自我成长,已经成了众多教育有识之士的执著追求。

十一学校,真的是学生自己在经营、在打理;十一学子,真的是自己在成长、在发展!

十一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默默地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宽广的舞台,舞台的主角,永远都是学生!

当生活在校园里的每位老师、每位员工,都感觉自己十分重要,都有了主人的心态,这个时候,爱学生、爱事业,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学生第一”也就不期而至——春天已经到来,花儿不开放都难!

作为老师,其实我们现在有着得天独厚的素质教育的土壤与条件,更能创造出“学生第一”的模式与愿景。

教育的真谛不就是培养人的自主成长吗?

作为教育者,只要像农夫一样:

疏松土壤、播撒种子、浇水施肥,实施适合于学生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中自由的、自主的、幸福的成长,等待后的肯定是庄稼自己破土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丰收喜悦。

【篇八】每个月读《学生第一》,每个月都会感受到书中北京十一中孩子们的自信阳光,热情智慧。

学校的开学护照,校园机会榜,学生出版社,校园吉尼斯,学校里面开公司,校园泼水节等等活动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孩子是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的经验和经历;在快乐中享受生活和学习!

我认为一个孩子的坠落就是从‘厌学’开始的。

“如何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呢?

我想,我无力改变整个教学现状时,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我自己”,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多让学生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培养他们的童心,激发他们的动机和兴趣。

李希贵校长在卷首语中的话解答了我的疑惑——“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努力诠释着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

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找寻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

这种教育理念就是学生第一。

我们希望在所有的教育教学包括管理活动中都能看到学生活跃的身影,我们还推动着孩子们能够慢慢地脱离家长和老师去自己做事情,我们甚至十分情愿地让自己的虚荣心‘丧失殆尽’而看着孩子们的作为不断地超越自己。

”这种理念、这个想法打动了我,我也很想在我的教学中学习运用,我应该如何去做呢?

读完这本书,掩卷思考,我有了想法,这学期我校即将启动谈固小学文化节,文化节将历时一个月,每周有不同主题,分年级进行,这不是很好的机会吗!

文化节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去做,就像让学生自己组织联欢一样,有些活动在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让学生参与全过程,先是小范围的,比如一个班或一个年级内的,逐渐在校内。

如果真正能让学生操作,这样的文化节才是他们的节日,才有意义。

我们理应像北京十一中的管理者和老师们一样,默默无声地为每个孩子搭建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培养他们自信、阳光、勇于担当,有着宽厚的肩膀;睿智机敏,纵横捭阖,有着智慧的韬略;热情友好,乐于助人,有着仁爱的情怀。

当然第一次尝试会有失败或者不理想,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