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276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6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潼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潼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潼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潼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潼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潼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潼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潼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潼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潼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潼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潼关县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二月

目录

一、“十二五”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1-

(一)“十二五”发展的现实基础-1-

1、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1-

2、工业经济稳步发展-3-

3、特色农业优势不断增强-4-

4、第三产业阔步迈进-5-

5、城镇化步伐加快-6-

6、和谐社会取得新进展-7-

7、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8-

8、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8-

9、民主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增强-9-

(二)“十二五”发展的环境分析-11-

1、“四大优势”-11-

2、“五大挑战”-12-

3、“五大机遇”-14-

二、“十二五”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目标-15-

(一)指导思想-15-

(二)发展原则-16-

(三)发展目标-17-

三、产业空间布局-18-

四、推动工业跨越发展,建设全国黄金产业强县-19-

(一)发展壮大黄金产业集群-20-

(二)构建新型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基地-21-

(三)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基地-22-

(四)建设新型建材生产基地-22-

(五)加快黄金集中区开发建设力度-23-

(六)加强产业发展配套-24-

五、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建设沿黄旅游大县商贸物流新县-24-

(一)加速发展旅游业-25-

(二)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26-

(三)规范发展房地产业-27-

(四)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27-

六、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打造生态宜居名县-28-

(一)推进县城建设-28-

(二)推动重点镇村建设-30-

1、提升城镇化水平,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30-

2、加快中心镇建设,提高镇域经济辐射带动力-31-

3、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促进新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31-

七、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现代农业特色县-32-

(一)提高粮食单产与品质-32-

(二)突出发展果菜业-33-

(三)做强做大畜牧养殖-33-

(四)积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34-

(五)建设农业示范园与生产基地-34-

(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35-

(七)完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35-

八、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打造幸福潼关-36-

(一)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36-

1、大力推进科技创新-36-

2、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37-

3、加快发展文体广电事业-37-

(二)积极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38-

1、完善交通设施-38-

2、加强水利设施-39-

3、完善能源保障设施-40-

4、积极推进信息化-40-

(三)不断进行城乡统筹制度创新-41-

九、加快社会民生工程建设,构建和谐潼关-42-

(一)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42-

1、扩大就业,鼓励创业-42-

2、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43-

3、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3-

4、加强扶贫,强化社会救助-44-

(二)大力发展基层公共卫生事业-44-

1、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44-

2、做好人口计生工作-46-

(三)加强社会综合管理-46-

(四)持续推进民主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47-

十、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潼关-48-

(一)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48-

1、加强土地与矿产资源开发管理-48-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48-

3、深入推进节能降耗-49-

(二)加强环保与生态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49-

1、加大环境保护力度-49-

2、全面推进生态建设-50-

十一、保障措施-50-

(一)抢抓发展机遇,全力促推转变-50-

(二)创新体制改革,提高发展能力-51-

(三)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借势发展-51-

(四)深化项目带动,加大项目支撑-52-

(五)优化发展环境,构建人才保障体系-53-

(六)狠抓规划落实,确保任务全面实施-54-

“十二五”时期,是潼关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潼关县紧抓西部大开发与关天经济区深入实施重大机遇,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制定潼关县“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潼关县未来五年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十二五”发展的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十二五”发展的现实基础

“十一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金兴潼、以品富民、以稳促和”的要求,紧紧围绕“南抓黄金、中抓林牧、北抓旅游”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展,努力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使潼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1、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

“十一五”末,全县7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7项主要指标均比“十五”末增长一倍多。

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0.3亿元,是“十五”末的2.71倍,完成“十一五”计划指标的156.2%,年均增长21.6%,增速比“十五”年均6.9%的增速提高14.7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11266元,是“十五”末的2.27倍,完成计划指标的137%,年均增长18.6%;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018万元,是“十五”末的2.74倍,完成“十一五”计划指标的209%,年均增长22.4%;“十一五”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27亿元,是“十五”末的12.26倍,完成“十一五”计划目标的522%,年均增长65.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06亿元,是“十五”末的2.42倍,年均增长19.4%。

“十一五”时期,我县开创了经济快速大发展,综合实力上台阶的新局面。

图1潼关县主要指标经济指标对照图(单位:

亿元)

 

表1潼关县“十一五”时期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类别

指标

单位

2010年完成

“十一五”规划目标

完成目标

 

经济

指标

全县生产总值

亿元

20.3

13

156.2%

人均生产总值

11266

8225

137%

地方财政收入

万元

10018

4800

208.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8.27

3.5

52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6.06

/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5394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4302

2200

195.5%

2、工业经济稳步发展

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预计完成26.87亿元,较上年增长37.5%,实现工业增加值8.83亿元,较上年增长24.7%。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十一五”期间,中金冶炼200吨难选冶、黄金精炼、祥顺金石加工建成并投产。

太洲金矿1000吨选矿厂、西潼峪尾矿科技开发示范园正在加紧实施。

黄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与河南灵宝的区域合作不断加强。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五年来,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88个,到位资金25.5亿元,引进了中金冶炼难选冶、中金矿业中深部探矿、古城景区开发及北新街建设等一批大项目,开展了与福建商会、北京温州商会、中金集团和北东公司的广泛合作。

资源整合有序开展。

实施了黄金企业体制改革,对玉石峪金矿等四家国有黄金企业进行了整合重组,形成了中金矿业、中金冶炼、潼金公司三大黄金骨干企业。

地探增储前景看好。

“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地探资金3.65亿元,增储18.9吨。

国土资源部已把我县列入全国46个找矿重点区域之一。

2010年小秦岭地质找矿研讨会的召开,更加明确了潼关黄金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开发方向。

矿业管理不断规范。

持续开展了矿山整治,黄金生产秩序和安全状况明显改善。

建立了以税费征管、财政增收为核心的长效机制,落实了矿石化验、开采计量、税费征收等监管措施,黄金产业对财政的贡献额度明显提高。

图2“十一五”时期潼关县主要工业指标经济增长状况(单位:

亿元)

3、特色农业优势不断增强

“十一五”末,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3.59亿元,年均增长15.89%。

其中畜牧产值达1.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

粮食总产稳步增长。

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5.3万吨,连续七年增产丰收。

“325”工程扎实推进。

坚定不移地扩大畜牧业、设施农业、林果业规模,出台了《潼关县生猪果菜产业发展三年规划》。

截止目前,全县生猪存栏达13万头,扬帆、金桥等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全县果菜面积达到14.4万亩,前进循环农业示范园区、下汾井等设施蔬菜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

“十一五”期间,实施了生态建设、农田水利、农业开发、移民扶持、农村沼气等一系列农村基础项目。

陕西东大门绿化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三北防护林优质工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争取到了国有林场项目。

太峪水库安全投入运行,安全饮水项目解决了5.3万人的饮水问题,水利工作获得全省振兴杯荣誉称号。

农业综合开发平整改造土地3.2万亩。

前进循环农业示范园沼气项目实现集中供气,是西北地区唯一一家为农户集中供气的大型沼气工程。

图32005-2010年潼关县农业生产主要指标变化趋势

4、第三产业阔步迈进

商贸业步伐加快。

商贸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出现专业市场、超市、连锁店、便民店等新型商业业态,初步形成高、中、低档商品品种齐全、营销模式多样的商贸格局。

现代物流高点起步。

完成了中国潼关物流港控制性详细规划。

签订了三省三县市区域经济合作共建框架协议。

启动了物流景观大道建设。

明大集团、中陕物流等企业已签订入驻意向。

成功举办了2010中国潼关物流港全国重卡拉力总决赛,提升了潼关的对外形象和美誉度。

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编制了《潼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潼关古城景区项目总体规划》、《黄河金三角湿地景区项目规划》。

启动实施了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古城景区、黄河湿地等旅游开发项目,着力打造华山潼关旅游精品区。

5、城镇化步伐加快

县城骨架进一步拉大。

五年来,投入13亿元,实施了30多个重大城建项目。

启动了县城西新区建设,完成了添景苑一、二期工程。

开通了北新街、四知街,延伸了兴隆街、中心街,改造了金陡街、东环路、桃林路北段,形成了“四纵七横”的路网格局。

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5.2平方公里,人口达4.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0%,城镇化率位居渭南各县市首位。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城联创”全面启动,实施了186条背街小巷的硬化、亮化,建成了东环岛、火车站、添景苑等休闲广场。

城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正式投入运营。

实施了香堤西岸、华府天下等一批房地产开发项目,县城人气明显增强。

县城创卫顺利通过了省政府验收。

小城镇建设有序推进。

秦东镇被列入陕西省重点镇建设,代字营、太要两镇被列入“关中百镇”行列。

6、和谐社会取得新进展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实施了基础教育项目、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职教中心项目、校舍安全工程、电教改善等教育设施建设,完成了农村初中生进城工程,教育布局结构得到优化。

到2010年末,教育“两基”达到巩固,初中入学率达到98%,全县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85%以上。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010年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2.1%,实施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县8个乡镇卫生院全部达标,83个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

公共卫生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逐步完善。

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持续开展城镇养老和医疗保险扩面工作,城镇医疗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

城乡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按月发放”。

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津补贴和绩效工资按标准全部兑现,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财政部分按国家标准全部足额到位。

群众文化事业丰富多彩。

实施了县城文体活动中心、县剧院改造、群众体育健身场所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挖掘传承了一批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古战船”等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十一五”末,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平方公里,塬面整治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人工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7、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6859元增加到2010年的15394元,年均增长17.5%。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852元增加到2010年4302元,年均增长18.4%。

同时,民居、出行、通信等条件都明显改善,消费结构也逐步升级。

图4潼关县2005~2010年两个收入变化情况(单位:

元)

8、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经济等领域改革进展顺利。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405.7万美元,2010年利用外资合同额突破1亿美元;一大批知名企业落户潼关,有力推动了潼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图5潼关县2005~2010年利用外资情况(单位:

万美元/%)

9、民主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增强

“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政治文明建设,县乡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级的监督;依法治县进程加快,“五五”普法扎实推进,公民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成绩显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完善,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明显提高;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工作得到加强,廉政监察、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作用得到发挥;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丰富多彩,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显著提高。

同时,双拥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我县被省市命名为双拥模范县。

司法、工商、税务、审计、统计、人防、消防、气象、质监、档案、工会、残联、县志、共青团及人民武装、老干部和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体上看,“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幅超过“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预期目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十一五”时期,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我们深刻体会到,“十二五”新的时期,要把业已开创的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必须始终坚持“四个不动摇”:

——坚持解放思想不动摇。

潼关的大发展是创出来的。

我们始终认为老方法解决不了新问题,旧思维指导不了新实践,刻舟求剑必然无功而返。

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工作才能创新,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才能推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坚持项目建设不动摇。

潼关的大变化是干出来的。

我们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主战场,创造条件、大干快上,项目总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保持了高位增长,有效保证了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

——坚持奋力争先不动摇。

潼关的竞争力是拼出来的。

我们始终坚持不比条件比干劲,不比基础比进步,用汗水诠释发展,用特色聚焦目光,用一流业绩衡量干部能力。

我们的东大门绿化、农村初中进城、农田水利、双拥共建等工作干出了亮点,受到了各级的关注与好评。

——坚持凝心聚力不动摇。

潼关的好局面是用心赢得的。

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县级各大班子团结劲足、协调高效,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宗旨,竭尽所能地为群众谋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和拥护,形成了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共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和财富,需要在“十二五”期间认真总结,发扬光大。

(二)“十二五”发展的环境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潼关县工业经济实现突破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在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深入实施,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区合作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我县经济发展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发展契机。

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十二五”期间,我县发展主要存在“四大优势”,面临“五大机遇”和“五大挑战”。

1、“四大优势”

一是区位交通优势。

潼关县位居西安、太原、郑州三大城市经济辐射圈中心,处于关天经济区与正在构建的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核心的地带,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陕西的东大门,连接西北、华北、中原的咽喉要道。

潼关交通便捷,陇海、同蒲铁路交汇于城西,310国道、101省道、西潼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黄河铁路大桥使黄河天堑变通途。

二是历史文化优势。

潼关历史悠久,文脉深厚。

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古战船”、“背芯子”、“踩高跷”等一批民俗文化璀璨耀眼;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为潼关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供了优势条件。

三是黄金资源优势。

黄金产业是潼关县传统优势产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作用。

随着潼关黄金矿产资源与企业整合的推进,中深部探矿的突破以及黄金难冶选技术国内领先地位的取得,使潼关黄金产业在全国的优势进一步增强。

四是跨越发展优势。

新一届的潼关县委、县政府雄心勃发,全县人同心同德、斗志昂扬,经济蓄势待发,黄金跨越发展跃然眼前,物流旅游高点起步,突破发展箭在弦上,为“十二五”腾飞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2、“五大挑战”

一是区域竞争压力带来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渭南市提出要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对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较高的发展要求。

潼关县经济总量仅占渭南1区两市8县经济总量的2.6%,与渭南韩城、临渭区、蒲城县分别相差101.7亿、85.79亿元、52.5亿元,存在较大差距。

潼关县周边的大荔、华县发展迅猛,与其相比也还具有不小差距,“十二五”潼关要想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还面临较大的挑战与压力。

二是黄金产业做大做强的难度加大。

目前,潼关县已探明黄金矿石储量仅180万吨,以现在产量计算,仅可供开采3年。

随着潼关小秦岭矿脉浅部资源的日益枯竭,对中深部黄金资源勘探提出更高更紧迫的要求;同时,潼关县“以采代探,勘探滞后,采选粗放、有冶无加”粗放型的黄金产业发展模式,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转型发展巨大压力。

全国招远、灵宝等产金大县,加大全国资源整合力度,大力推进黄金产业跨越发展,给潼关黄金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品牌塑造任务较重。

潼关县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产业链短小,企业规模偏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企业科技研发能力普遍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对产业升级与转型发展带来严重挑战。

目前,潼关已经初步形成“潼金”“潼关酱菜”等区域品牌,但是,产品所占区域份额较小,品牌市场影响力较弱。

在产品趋同、品牌众多,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品牌塑造任务紧迫而繁重。

四是财政支出面临财政收入的强力约束。

潼关县财政收入较低,2010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而财政支出为6.0068亿元,财政收支存在5.005亿元的巨大缺口。

“十二五”时期,是潼关县城镇化迅速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急需大量资金的投入。

财政支付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潼关各项建设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约束。

五是改革开放工作任务大。

潼关县开发意识与融入区域发展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经济发展过程中园区及产业管理体制障碍依然比较突出,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

科技、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

潼关县未来改革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3、“五大机遇”

一是政策机遇。

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系列扶持政策,《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36条),《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必将给潼关县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二是区域经济发展机遇。

关天经济区和构建中的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从产业辐射带动、物资流通、信息与人才流动等方面将给潼关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关天经济区规划》明确提出打造华山-潼关旅游精品区,建设华山人文自然旅游景区,再现潼关八景。

华山东部修建索道一条,进一步拉近华山景区与潼关景点的距离,为华山潼关旅游精品区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

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机遇。

《陕西省服务业发展规划2010-2015》明确指出:

在经济较发达县(市、区),规划建设新型专业市场、物流园区和产业基地等服务业聚集区,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在具有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等优势的县(市、区),完善综合配套设施,积极发展各种特色旅游;服务业特色鲜明又相对发达的县(市、区),要率先实现向服务型经济结构的转型。

这对潼关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四是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

未来相当长时期都将形成资本要素和生产能力向西部环境和发展基础好的地区转移的趋势。

潼关地处关天经济区,位于陇海交通轴,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与产业基础优势。

五是黄金产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

世界经济危机余波未平,全球金融市场依然动荡不安,各国政府及民间纷纷加大黄金储备与投资,为潼关县黄金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十二五”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关中—天水经济区深入实施的重大机遇,以跨越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绿色、文明、富裕陕西东大门为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环保模范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和国家科普示范县,跨越提升黄金产业,巩固扩大果畜产业,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培育催生物流产业,强力推进城市经济,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切实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八达0就业人数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发展原则

我县“十二五”发展,要坚持五大原则:

一是坚持绿色持续促发展。

坚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发展以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为主体的绿色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向高效益、低能耗、低排放的模式转变,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环境改善和生态循环的协调统一。

二是坚持结构转型促发展。

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显著提高产业层次,壮大黄金产业,提高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比重,推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好”与“快”的有机统一。

三是坚持统筹协调促发展。

着力促进三次产业发展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城乡发展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

四是坚持创新驱动促发展。

把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和根本动力,加快完善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五是坚持改善民生促发展。

要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积极扩大就业,健全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

——经济跨越发展。

至“十二五”末,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0%左右,达到7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69倍;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达到3.7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71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年均增长约40%,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