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241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docx

《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docx

农村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

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化鸡沟小学

根据《湖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的要求,化鸡沟小学从发展规划及保障、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关爱五个方面进行了自查,应得100分,实得91分。

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A1发展规划及保障(应得25分,自查得分25分)

A1-B1政策规划。

(应得5分,自查得5分)

A1-B1-C1县(市、区)政府制定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将义务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应得分1分,自查得1分)。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教育厅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适应优化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市教育局制定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和协作区教学管理的实施方案。

三官殿教育发展协作区积极开展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了专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扎实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A1-B1-C2县(市、区)政府实行义务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城乡中小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和中小学安全管理制度。

(应得分2分,自查分2分)。

为了维护学校周边秩序,确保学生安全,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实行校园及周边安全信息“日报”、“零报”制和责任追究制的通知》,今年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下发了《丹江口市2012年春季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我校联系相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加之我校地处农村,学生人数较少,学校无校车,周边环境相对较好,因此无重大安全隐患。

A1-B1-C3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制度,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库和监测评价机制。

(应得2分,自查分2分)。

中心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活动,督促我校浓厚迎检氛围。

并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库,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进行逐校监测和分析。

从而促进了辖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A1-B2经费投入(应得15分,自查得15分)

A1-B2-C4县(市、区)政府依法落实“三个增长”,且能向农村倾斜。

(应得6分,自查得6分)

从2009年——2011年财政报表中可以看出,当年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学校近三年来生均公用经费:

2009年生均310元;2010年生均达330元;2011年生均达到430元。

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省定标准且高于上年。

A1-B2-C5确保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足额征收,并按规定用于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

(应得4分,自查得4分)

A1-B2-C6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60%,且能向农村倾斜。

(应得3分,自查得3分)

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未出现将资金用于教职工福利发放现象,也未出现挤占挪用平衡财政预算情况。

中央、省拨付的各项教育专项资金及时拨付并按规定使用。

A1-B2-C7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的政策,并在安排支出上向农村倾斜。

(应得2分,自查得2分)

A1-B3经费管理(应得5分,自查得5分)

A1-B3-C8义务教育经费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

(应得3分,自查得3分)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义务教育经费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

A1-B3-C9县(市、区)政府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义务教育经费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

(应得2分,自查得2分)

A2学校标准化建设(应得10分,自查得9分)

A2-B4布局调整(应得6分,自查得6分)

A2-B4-C10按照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当地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应得6分,自查得6分)

在综合分析人口发展形势、城镇化进程影响、地理和交通等因素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科学规划和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2003年秋魏家老屋小学合并到我校,狮子岩小学有部分学生到我校就读,这样集中优势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质量,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A2-B5-C11校安工程(应得4分,自查得3分)

学校高度重视校舍安全工作。

2007年拆除锈坏窗户,更换新塑钢窗;2009年加固校门外小桥上的护栏,添加走廊护栏,确保了学生安全。

2012年4月,更换了班班通教室的窗户,安装了防盗门。

加固了教室门窗,并刷新了室内外墙壁。

布置了教室内外,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更换了新的监控设施。

确保了学校安全有序的教学秩序。

A3教师队伍建设(应得35分,自查得29分)

A3-B6教师配置(应得10分,自查得7分)

A3-B6-C12按编制标准足额配备义务教育教师。

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需求。

(应得5分,自查得2分)

我校根据市教育局所定编制,科学设岗,在中心学校统一安排下,走教教师到村小,今春中心学校从九年制学校初中部抽调3位老师到我校走教,解决了我校薄弱学科师资力量,从而保证我校开齐开全课程。

A3-B6-C13建立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新进教师根据省里统一部署,主要从资教生、特岗生或免费师范生中招聘录用。

(应得5分,自查得5分)

从2009年起市委政府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具体的规划和实施方案。

三官殿教育协作区成立了专班,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措施,通过调研,解决了我校短缺学科教师的配备问题,中心学校安排了曾祥建、王学斌来我校支教,九年制学校安排陈方、王兵来我校走教,确保我校开齐开全课程。

2011年从九年制学校抽调仲维梅、艾华来我校走教英语,吴军、晋喜强来我校走教数学。

2012年从九年制学校抽调田雯来我校走教英语,吴军、晋喜强来我校走教数学。

A3-B7教师管理。

(应得15分,自查得13分)

A3-B7-C14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城乡之间定期轮岗交流,确保师资均衡配置。

(应得10分,自查得8分)

市教育局有效开发和利用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了教师交流制度,大力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干部队伍素质,逐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协作区抽调曾祥建到我校支教,2009年秋选派王学斌老师到我校兼职副校长。

确保师资均衡配置。

A3-B7-C15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活动载体。

(应得5分,自查得5分)

自“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一开展,教师们就积极开始行动起来,走街串巷访万家,上课评课比教学,忙而不乱,实实在在。

通过活动,学生受到了更好的理解和教育,家长对教育更满意,教师队伍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收获颇丰。

“课内比教学”,人人参与,分科竞赛,参与面广。

每一名教师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是对教师队伍的一次大检阅,既展示了广大教师风采,又提升了教师素质。

“课内比教学”,真真切切给了教师一次学习进步的机会。

在活动中,广大教师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

促进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的飞速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开展,发现了很多在校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都与家庭教育方式或方法以及当地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良好的家访能解决很多问题,通过与家长结合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一致的教育效果,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发展,也能帮助教师改进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终身从教的信心和决心。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当然,学生的成长是全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结果。

全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这个三位一体的网络教育体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

A3-B8教师培训(应得4分,自查得4分)

A3-B8-C16健全教师培训机制,城乡教师统一安排落实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

(应得4分,自查得4分)

我校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教师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师外出培训、中国教师行动网网络培训、校本研修等方式,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2010年刘捍东老师参加十堰市骨干教师培训;王平、刘捍东老师参加市教师进修学校举行的《中国教师行动网》网络培训。

同时我校加大了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拿出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做到了专款专用。

A3-B9教师待遇(应得6分,自查得5分)

A3-B9-C17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和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

(应得3分,自查得2分)

A3-B9-C18城乡教师住房问题得到解决。

(应得3分,自查得3分)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住房工作,积极探索解决农村教师安居问题。

我校目前有3位教师在校住宿,3位走教老师都给他们安排了专门的休息室,基本满足了教师流动需要

A4教育教学质量(应得20分,自查得18分)

A4-B10办学行为(应得8分,自查得8分)

A4-B10-C19县域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均衡合理分配到辖区内初中学校。

(应得4分,自查得4分)

我校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不存在招生名额分配。

A4-B10-C20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学生课业负担逐步减轻。

(应得4分,自查得4分)

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方案开设课程,严格落实素质教育的规定。

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开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不随意增减任何一门课程的课时数,教师认真执行“三表”,不随意占课、挤课、调课。

学校每天做好教学常规的随机检查,及时反馈检查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月考核”中。

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

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达100%,毕业率达100%。

学校无利用假期、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补课。

无办重点校、办重点班和乱收费行为。

我校严格按照教育局和中心学校的有关规定,杜绝办重点班,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乱收费行为。

没有一起这样的现象发生。

A4-B11教育质量(应得12分,自查得10分)

A4-B11-C21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义务教育学校“择校”问题明显改善。

(应得4分,自查得3分)

我校服务范围为化鸡沟村和狮子岩村,服务区内学生均入学就读,教育巩固率为100%。

2009-2011年新生入学通知书存根、残疾儿童少年花名册、7-12岁儿童花名册、13-15岁少年花名册、在校学生花名册、本辖区7-15岁儿童少年在外地就读学生花名册、非本辖区少年儿童在本校就读学生花名册、防流控辍责任制度文件等一应俱全。

为了防止学生流失辍学,我校制定了具体的防流控辍责任制度,通过走村进户进行宣传,还对教师加强了教育和监管,制定了具体的责任追究制,教育巩固率为100%。

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不低于96.9%。

有村组文化户口册,并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每学年八月份,我校教师深入各村组、家庭,摸清辖区内村民及学生的文化状况,确保适龄儿童都入学就读。

每学期我校各班班主任通过家访方式,摸清班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通过师生捐赠和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贫困生进行资助。

我校服务对象为化鸡沟村、狮子岩村,因狮子岩小学暂停办学,大部分学生家庭离安乐河小学、三官殿小学较近,没在我校就读,只有少部分在我校就读,因此不存在择校问题。

A4-B11-C22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

(应得3分,自查得3分)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开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方案开设课程,严格落实素质教育的规定。

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开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不随意增减任何一门课程的课时数,教师认真执行“三表”,不随意占课、挤课、调课。

学校每天做好教学常规的随机检查,及时反馈检查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月考核”中。

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

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达100%,毕业率达100%。

在教学管理中,坚持抓好科研工作。

一是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习并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逐步推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

二是我校注重了常规教学管理,改进了备课的方法,注重了备课的实效性,做到备教材、备理念、备学生心理。

校长深入到远程教育教室听课。

开展备、讲、批、辅、考的教学常规检查和检查后的总结、导向。

三是“空中课堂”是我们学校使用的一个亮点,为了使用的更好,教师把接收到的资源进行整理,选择、添加内容,既能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如学生的个性差异),又能达到教学效果。

利用“空中课堂”接收到的作业资源,有选择性的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层要求,减轻负担。

在音乐、美术教学中,我校没有专职教师,就由本校教师利用接收到的资源给学生上课,同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是在班主任工作中王学斌老师表现的较为突出,做到了以校为家,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

如:

2010年9月份雨水过多,河水涨了,学生过不去河,他就护送学生过河安全回家,同时为住校生保管家长给孩子拿的吃的、喝的及感冒药,按时发放给学生。

特困生林传贵没有衣服穿,王学斌就把自己孩子穿的衣服拿了3套给他穿,他这种大爱无私的精神深受学生家长的好评。

五是在教学工作中,曾祥建老师一身作则,承担了五、六年级的教学及全校音乐的教学,他带头使用“空中课堂”接收到的资源,还教会了从狮子岩小学到化鸡沟小学的两位年老教师。

他在数学教学中有一套好的教学方法,介绍给其他教师,他做到了先讲“示范课”,再利用什么方法辅导学生,他所带的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上升了很多,很多学生由原来的不及格到及格,不是优生到优生。

他宁愿自己多吃苦(如制作课件、小纸条等等)换来学生的优秀成绩

学校切实落实安全教育,同学生家长密切联系,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健康教育。

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大力开展好“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

A4-B11-C23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应得2分,自查得1分)

学校年初制定了体育工作计划,年终有总结。

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

认真开展了各项活动。

“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得到了落实。

加强体育教师的管理和考核。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抓好体育教学工作。

切实落实“1小时体育锻炼”,常抓不懈,推动“两操一活动”。

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做好《学生体育健康标准的测试》登记工作。

每学期的测试顺利进行,成绩优良。

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98%。

A4-B11-C24建立义务教育质量均衡考核评价机制,并对教育质量均衡实行每学期考核评价。

(应得3分,自查得3分)

A5义务教育关爱(应得10分,自查得10分)

A5-B12关爱机制(应得10分,自查得10分)

A5-B12-C25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应得4分,自查得4分)

随着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加,许多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

孩子在家全靠爷爷奶奶照看。

因此,留守儿童教育日益成为新时期教育突出的一个问题。

为了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校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

学校建有留守儿童档案、就读名册。

确保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A5-B12-C26建立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学生帮扶制度。

(应得2分,自查得2分)

我校高度重视学困生、品行有缺点学生的教育工作。

学校专门制定了帮扶制度。

科任教师有“培优补差记载”,针对学生的知识遗漏,有的放矢进行培优补差。

对于品行有缺点的学生,学校更是不放弃对他们的帮扶教育。

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信心,改正缺点。

让他们学习身边的榜样,同时科任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A5-B12-C27家庭经济困难子女资助政策落实。

(应得2分,自查得2分)

我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得到落实。

学校高度重视“两免一补”工作,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深刻认识实施“两免一补”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两免一补”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两免一补”工作落到实处。

2008年秋季,免费教科书提供25人,免费总金额1182.7元,人平享受金额47.29元。

2009年春季,免费教科书提供25人,免费总金额1157.65元,人平享受金额46.3元。

2009年秋季,免费教科书提供25人,免费总金额1781.15元,人平享受金额71.24元。

2010年春季,免费教科书提供29人,免费总金额1324.9元,人平享受金额45.69元。

2010年秋季,免费教科书提供19人,免费总金额861.75元,人平享受金额45.35元。

2011年春季,免费教科书提供19人,免费总金额882.3元,人平享受金额46.43元。

2011年秋季,免费教科书提供19人,免费总金额808.15元,人平享受金额42.53元。

关于“农村寄宿制贫困生补助生活费”。

我校2008年确定“农村寄宿制贫困生补助生活费”人数6人,每人补助500元,共计3000元;2009年确定“农村寄宿制贫困生补助生活费”人数6人,每人补助500元,共计3000元,2010年确定“农村寄宿制贫困生补助生活费”人数20人,每人补助615元,共计12300元。

2011年春确定“农村寄宿制贫困生补助生活费”人数24人,每人补助750元,共计9000元;2011年秋确定“农村寄宿制贫困生补助生活费”人数24人,每人补助750元,共计9000元。

A5-B12-C28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应得2分,自查得2分)

我校无适龄残疾儿童、少年。

 

丹江口市三官殿办事处三官殿化鸡沟小学

2012年5月

QQ:

4745126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