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鄂教版品社五下《从小村庄看大变化》word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182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鄂教版品社五下《从小村庄看大变化》word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春鄂教版品社五下《从小村庄看大变化》word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春鄂教版品社五下《从小村庄看大变化》word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春鄂教版品社五下《从小村庄看大变化》word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春鄂教版品社五下《从小村庄看大变化》word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鄂教版品社五下《从小村庄看大变化》word教学设计1.docx

《春鄂教版品社五下《从小村庄看大变化》word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鄂教版品社五下《从小村庄看大变化》word教学设计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鄂教版品社五下《从小村庄看大变化》word教学设计1.docx

春鄂教版品社五下《从小村庄看大变化》word教学设计1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日益富强的祖国

第十二课从小村庄看大变化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从小村庄看大变化》。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生活在城市里,处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可生活在“变化”中的学生对于是什么带来的变化?

从变化中可以感受、体悟什么?

却从未关注。

特别是对于农村生活很陌生,对于“包产到户”、“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承包制”以及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激发的认知几乎为零;“变化”给人们精神面貌带来的变化更是一片茫然,他们觉得太抽象,距离太远,似乎无话可说。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

本单元涉及我国改革开放的相关方针政策,有许多知识点如“包产到户”、“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学生很难理解。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

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是中华民族将近五千年的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

教学难点是:

理解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

1.从学生生活入手,以点带面,以小见大;

2.设计的活动贴近学生身活,便于操作

设计思路:

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使祖国日益富强的热情。

萌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本课包括是个话题:

《小岗村的珍贵‘契约’》、《从小渔村到大都市”》、《看,西部在开发》、《感受身边的变化”》。

《从小村庄看大变化》这个“小村庄”即是指教科书选取的两个典型―――小岗村和昔日的深圳,也泛指西部开发所影响的广大地区户祖国大地上许许多多的村庄、城市。

从小岗村的变化可以了解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就;从深圳的变化可以看到我国城市开放政策带来的巨大效益;了解西部开发,理解我国均衡发展战略;从“感受身边变化”,体会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富足、民主、尊重、奋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感受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人们精神风貌的巨大变化。

激发爱国情和自豪感。

知识与技能:

知道改革开放使祖国经济腾飞和综合国力增强。

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成为知识学习的主体,让教学过程成为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的过程。

2.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就某些知识点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

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3.通过查阅相关书籍、资料、询问家长或上网了解本单元所涉及到的有关知识,如:

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分产到户……

4.学会分工合作完成调查、交流等相关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是中华民族将近五千年的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

教学难点:

理解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图片:

深圳及我国其他经济特区的图片;

        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部建设先进人物;西部贫困图;

        各种票证;各种生活日用品新旧对比图。

2.歌曲:

《春天的故事》、《越来越好》、《天堂》。

3.地图。

学生准备:

1.收集深圳及我国其他经济特区的图片和新闻报道;

2.收集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报道;

3.和家人聊聊天,了解昔日的生活。

4.了解西部特产,学唱西部歌曲。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82-P83页内容,话题为“小岗村的珍贵‘契约’”。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84-P85页内容,话题为“从小渔村到大都市”。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86-P87页内容,话题为“看,西部在开发”。

第四课时完成教材P88页内容,话题为“感受身边的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看“契约”

1.(教师演示ppt,ppt内容为“契约”图)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2.小结:

在当时这可是非常“珍贵”的,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这张珍贵的“契约”背后的故事。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个环节帮助学生了解契约的含义,并导入话题。

活动二  读“契约”

1.阅读教科书第82页,说说你怎么理解“珍贵”?

2.分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学生回答时,教师注意从这几方面提炼:

1)在那个时代,普遍认为只有公有制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如果实行土地承包就是违反社会主义制度。

因此,订立契约的时候,大家都是冒着甘愿“坐牢杀头"的风险。

2)“大锅饭”带来的“多干少干一个样”,实际上是使广大农民失去了生产积极性,“大包干”则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这份契约体现了农民的自主性,这种自发的“改革”后来得到了党中央的支持,并由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3.小岗村的巨变说明了什么?

4.小结:

这场发端于安徽小岗村的农民自发进行的改革最终改变了我国农村的面貌。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个环节使学生明白这张契约的珍贵意义。

活动三  从“契约”走去

1.阅读教科书第83页,将国家的农业用地交给农民耕种,你怎么理解这项制度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2.全班交流,教师注意提炼:

农民的劳动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分组交流:

从收集的资料来看,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还存在哪些问题?

这说明什么?

4.小结: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国的农村改革仍在不断探索。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农村改革的重大作用。

板书设计:

小岗村的珍贵“契约”

      农村改革          农民的自主性

                         农民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活动一感悟身边,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热爱自己的学校,当然也了解自己家庭和学校的过去,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或自己的学校,并说说她的过去呢?

2.那我们生活的城市又是怎样的呢?

3.我们的家,我们的学校,我们生活的城市在发展变化之中,实际上其它的城市都在发展,也都在变化之中,其中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位于中国的南海边,原来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那画了一个圈,随后那儿神话般的崛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你们知道这个地方是哪吗?

(深圳)今天就让我们去深圳看看、看它是怎么发展变化着的。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首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家庭、学校的自身变化,再引导学生谈自己所在的城市所发生的变化,再得出我们身边的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着,我们生活的城市也在发展变化之中,再引导学生进入城市发展的典型:

深圳是如何从小渔村变成大城市的,揭示课题。

活动二 联系阅读、主动提问

1.大家想了解深圳的发展变化吗?

如果不在课堂上你会怎么去了解深圳?

2.很遗憾,在课堂上我们只能通过有关材料,通过我们的同学来学习探讨深圳的发展变化。

大家会看材料吗?

怎么看呢?

3.小结:

看来大家对如何看书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今天老师也教大家一种读书的方法,要联系问读法。

有两个要求,一是阅读时应注意联系我们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有关社会生活的现实。

二是在阅读过程中大家得始终得问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想了解哪些知识,把自己想问的问题提出来。

(按要求学生阅读并能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后,教师指导学生联系相关知识和社会现实开展阅读。

并指导发现问题的方法,学生开展阅读的主要任务:

一是主动地获取知识,二是发现并提出问题。

活动三 综合联系,互动解决

1.师生互动:

(学生可能这样提问:

1)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从小渔村到大城市”,我想知道深圳为什么会由“小渔村”变成“大城市”,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又是什么?

2)深圳在哪里?

3)为什么深圳人用开荒牛作为自己的象征?

2.这确实是一个好问题,小渔村为什么会变大城市呢?

我想同学们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意见,但我想让大家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然而小组向全班汇报,行吗?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大家说得挺有道理的,大家再想想,深圳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6.对,深圳的发展人的因素起重要的作用。

从深圳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能够改造社会,使人们能生活得更美好。

7.出示“拓荒牛”:

知道这是什么吗?

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它能成为深圳的城市标志吗?

【设计意图:

】学生主动的提问后,解决方式成为综合联系相关知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组互动解决。

学生提出“深圳在哪里”和“为什么深圳人用开荒牛作为自己的象征”等问题,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解决,对前一个问题生展示《中国政区图》和《广东省地图》说明深圳的位置,并突出了深圳在中国、在广东的位置,并说明了与香港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后一问题学生则从牛的开拓精神,牛的任劳任怨等方面加以解答。

学生提出“深圳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深圳为什么会由小渔村变成大城市”等问题,教师则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解决。

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把问题集合起来,作为对“深圳发展”的研究性学习。

活动四:

拓展视野深化主题

1.深圳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区和先遣队它的成功带动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带动着中国城市改革。

课前大家也调查了与经济特区或城市改革有关的报道和图片快拿出来与大家进行交流。

2.看着祖国的日新月异,我们每位在座的同学都感慨万千,激动不已,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为生在这改革的时代,见证这重要的历史变迁二感到自豪。

此时此刻,我们不能忘记一位老人(音乐起---《春天的故事》)

3.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一个不平凡的设想使深圳成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让“小渔村变成大都市”。

【设计意图:

】这节课以深圳的变化为例,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由点到面,通过交流互动了解、感受这一巨大成就,并知道给中国带来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板书设计

从小渔村到大城市

发展的原因——人

第三课时

活动一音乐带入情境,引出课题

1.(课件1)播放腾格尔的《我的天堂》, 师引出话题:

歌手腾格尔深情地演唱《我的天堂》这首歌,歌中的我家,我的天堂指哪个地方?

对,那就是我国的西部。

像这样美丽的地方在西部还有很多,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部去领略她的风采。

(放西部美丽的风光录像片,如《新重庆鸟瞰》、《九寨风光》、《美丽的青藏高原》、《西双版纳风光》等)

2.同学们看了这美丽的风光,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呢?

请你来谈一谈好吗?

3.教师引导:

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看到西部美丽风光后的感受,激动、自豪之情流于言表。

的确,我国西部山清水秀,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可是我们西部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言还比较落后。

4.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决定,为西部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我们都是西部儿女,你对西部了解多少呢?

你对西部大开发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谈一谈西部大开发的问题,让我们都来关心西部大开发。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优美的歌曲,壮观的风景缩短学生与“西部”的距离。

活动二填充地图,认识西部范围

1.出示“中国西部示意图”,你知道西部地区包括哪些省、市、自治区吗?

2.出示地图,指着地图让学生估算西部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多少。

3.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西部是个广袤的地方)

4.小结:

西部真是大呀!

【设计意图:

】西部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遥远,通过地图去认识只是第一步。

活动三 欣赏美景,初步感受西部

1.谁到过西部吗?

你到过西部的哪个地方?

(师:

看来你们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西部的确很令人向往,但西部幅员辽阔,你们没去过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来一次西部之旅.

2.看课件,看了之后,你想说什么?

 

3.小结:

无限风光在西部。

【设计意图:

】在地图上认识西部是远远不够的,要进一步与之亲密接触,交流旅游经历,观看西部风光,让学生对西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活动四 可爱的西部交流会,进一步了解西部资源

1.西部不仅有美丽的风光,人们还说他是一个资源宝库,课前我们收集了很多资料,根据你收集的咱们来夸夸资源宝库。

物产丰富

2.学生小组交流:

1)歌曲:

《家乡》、《美丽的草原》、《爸爸的草原,母亲的河》

2)跳民族舞:

新疆、藏族……

3)实物呈现:

(品尝和欣赏)葡萄干 哈密瓜……

4)出示奥运吉祥物:

熊猫(贝贝)、藏羚羊(迎迎)你们知道他们的家乡在那里吗?

5)图片、文字相结合

①出示出租车排队加气图

补充材料:

本报讯

进入冬季以来,随着气温的逐步降低,湖北用天然气负荷不断创出新高。

据预测,今年武汉市总缺口持续在每天80万立方米的高位,且无任何补充。

        

②我们湖北是怎样解决这个用气紧张的问题的?

打开课本第87页,你能从书中了解到什么?

(课件出示西气东输)说一说:

从东到西输气管道通过那些省份?

你还了解到什么?

(再出示课件西电东送)

3.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呢?

4.的确,西部真是个天然大宝库。

【设计意图: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让学生融入“西部”,对它深入的了解。

活动五 感受差距,探讨前景

1.我国西部山清水秀,资源丰富,人杰地灵。

可是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课件:

贫穷落后图、P86页2000年贫困人口分布图)看看这些图片,出示课件,谈谈你的想法。

2.是呀,由于历史,资金、教育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和东部还有差距,渴望发展的西部写满了期待的神情,张开了热情的双手,他在召唤我们。

许多热血青年用青春做出回应。

3.图片介绍:

青年志愿者在行动系列图;

视频介绍:

徐本禹----西部支教执行

4.设疑:

我们能为西部做些什么?

5.小结:

让我们一起行动去建设西部吧!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热爱“西部”。

板书设计

看,西部在开发

地域辽阔 资源丰富 积极建设

第四课时

活动一 长辈的回忆

1.同学们,能告诉大家你最爱吃什么?

吃得最过瘾的一次,吃了多少?

说出数量或花了多少钱都可以。

2.课前老师请大家做了一项调查,出示《调查表》:

物品

家庭总收入

米或面

衣服

数量

(  )元个/月

(  )斤/月

(  )斤/月

人均( )件

把调查结果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大家对现在的生活感觉--------(生回答)

3.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一个月30天只让你吃二两肉(相当于一份麦当劳套餐中的肉类食物的总量);平时吃饭只有一两个素菜,烧菜只滴两三滴油,基本上用水煮;没有零食、零花钱;只有过年才有新衣服,才有三、五块压岁钱······如果让你过这种生活,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4.可这样的日子,我们的爷爷奶奶就曾经经历过。

(视频:

长辈的回忆)

5.从长辈的回忆中,你们都了解到什么?

(学生结合课前调查谈。

6.小结:

是啊!

和长辈们的生活相比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变化。

【设计意图:

】一开课就通过即兴调查“你最喜欢吃什么?

吃得最过瘾的一次吃了多少?

”以及对课前调查表的反馈,初步让学生感受现代物质生活的富足。

这就与下面引导学生去了解长辈们经历的艰难生活,并进行对比埋下伏笔。

活动二  五花八门的票证

1.同学们,在你们的课桌上放着一个信封,打开看看里面装着什么?

2.对,这就是引起奶奶回忆的粮票,请你们拿在手上摸一摸、看一看、读一读,看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3.假设一番:

1)如果我想买米,可是到了粮店却发现只带了钱没带粮票,我能买到米吗?

为什么?

2)如果我很粗心把粮票弄丢了,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

4.(课件)出示各种票证:

同学们,除了粮票外,你还看到哪些票证?

它们是买什么用的?

5.在那个年代,生活中的各种物品都要凭票购买,甚至连过年吃的花生、瓜子,用的火柴、食盐……都不例外。

这一大把花花绿绿的票证,构成了当时人们生活的一道风景。

你觉得离不开票证时代的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6.讨论:

为什么那个年代人们购买日常用品必须用票证呢?

7.小结: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国家在那个年代经济不发达,人们所需要的物资十分匮乏。

政府为了保证每个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采用了计划供应的政策,每个月按户或按人发放各种票证,于是,凭票供应、排队购物,甚至托关系,走后门就成了一种普偏现象。

【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我首先“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一个月30天只让你吃二两肉(相当于一份麦当劳套餐中的肉类食物的总量);平时吃饭只有一两个素菜,烧菜只滴两三滴油,基本上用水煮;没有零食、零花钱;只有过年才有新衣服,才有三、五块压岁钱……如果让你过这种生活,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然后出示CAI让学生听一听《长辈的回忆》并结合课前的相关调查谈一谈对“那个年代”的认识;紧接着,通过学生对粮票的看、摸、读以及对“⑴、如果我想买米,可是到了粮店却发现只带了钱没带粮票,我能买到米吗?

为什么?

⑵、如果我很粗心把粮票弄丢了,会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

”这两个问题的设想,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到“离不开票证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繁琐、不方便的。

活动三 物质丰富的现代生活

1.与长辈的生活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一首歌就热情洋溢的赞美着这种变化,一起听一听。

2.听歌《越来越好》

3.歌中唱到的变化(板书:

变化)你们亲身体验过吗?

除了这些,你还在身边发现哪些变化?

(板书:

身边的)

4.科技不断进步,环境日益改善,物质极大丰富使我们的生活舒适、安定、方便、快捷。

这就是我们现代生活的真实写照。

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变化是前所未有的。

5.大家知道这些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对,这些变化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到明年就整整30年了,这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那么,同学们----------

    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是什么让中国人在经历了短短的几十年就幸福的享受着这样的生活;

    是什么让中华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就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呢?

6.小结:

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都要归功于改革开放(板书: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课件)出示一组对比图。

【设计意图:

】在《越来越好》的MTV中很自然的勾起学生对现有生活的联想,对以往生活的对比。

在对比中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是中华民族5千年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从而激发幸福感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四 生机与活力

1.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

老师常常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课件出示一段公益广告)

2.从短片中你们发现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将关键词写到黑板上)

3.在生活中用你的眼睛还看到过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吗?

4.改革开放不仅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还使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人们的现代意识越来越强。

这不,还有许多人也急于将自己的发现告诉我们,翻开书89----91页读一读。

5.他们从哪些方面发现人们的现代意识越来越强?

(学生找到关键词并板书)。

6.这些变化,你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了吗?

7.身处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得上是日新月异,近年来人们将这些变化浓缩成一个个关键词(CAT出示关键词),学生大声念一念。

8.这些词你了解吗?

给大家介绍介绍它背后的变化。

9.小结:

科学发展、绿色环保、和谐社会……像这样的词汇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这其中有我们熟悉、了解的,也有还很陌生的,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许多渠道去了解人们对它们的理解,以及相关的经历和感受,说不定在这样的过程中你还能找到更多标志社会发展的脚步。

10、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板书:

感受)了发生在身边的变化,相信你们会有很多收获,很多感悟,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

】要引导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给人们的精神面貌带来的变化,这一话题离学生的认知水平较远,学生感到很抽象、很模糊。

因此需要老师搭建一级又一级台阶,帮助学生登上一个个认识上的新高度。

第一级台阶由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公益广告把学生带入一个温暖的爱的氛围中,在细细的品味一番后,感受到当代人们在衣食无忧后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

人们追求美好的环境;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追求精神的享受……总之,人们的精神面貌在不断变化。

第二级台阶由课本中的人物对“变化”的认识,激发课堂中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对“标志社会发展进步的词汇”再认识、再了解,从而引发共鸣。

第三级台阶由学生对教师课前收集的近四年的关键词的认识,让学生知道“标志社会发展进步的词汇”都是与当前我们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紧密联系的,为学生今后在生活中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奠定基础。

板书设计

感受身边的变化

民主、尊重、效率、体验、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