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学习指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957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学习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外国文学史学习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外国文学史学习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外国文学史学习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外国文学史学习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学习指南.docx

《外国文学史学习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学习指南.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学习指南.docx

外国文学史学习指南

外国文学史学习指南

——以《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创新探索为课程导学

张世君撰文/配图

在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中,我们将本课程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外国文学史》(张世君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2012年6月第3次印刷)的创新探索作为本课程的学习指南,即课程导学。

本课程的教学特色和创新也体现在《外国文学史》教材的创新探索中。

一、在跨学科平台整合外国文学史知识体系

外国文学史是外国人的文学史知识,古代与现代,外国与中国,与我们面对的中国现实“隔”了两层。

作为中文系的基础理论课,怎样把古代与现代,外国与中国生动活泼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课程内容的创新至关重要。

我认为,课程内容的创新需要在跨学科平台上整合知识体系,实现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性与现代性的结合,以本课程的知识点为原点,从相关知识中挖掘新的知识启迪,提出新观念和新见解。

外国文学史跨学科资源包括电影改编视听资源、西方音乐歌剧视听资源、西方美术视觉资源、西方历史文化视听资源、中国文化视听资源,以及制作语言表述的视觉图。

外国文学史涉猎的相关知识非常丰富,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别的文学现象包含了相关时代和国别的文化背景知识。

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死”知识,它们在自己的知识领域和文化传承中有所发展变化,具有现代性。

以古希腊文学为例。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古老的希腊文化至今仍在希腊本土发扬光大。

将现代希腊文化和有关爱琴海古文明的考古发掘整合到外国文学史的教材课程中,可以实现经典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200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摄制组赴希腊拍摄的2004雅典奥运会特别节目《走希腊》是一部有关希腊历史、文化、民俗的16集纪录片,摄制组深入希腊大小城镇和乡村,近距离观察现代希腊人的生活,探询古希腊文明的遗迹。

它成为希腊历史文化的速成教材。

国家地理考古影片《爱琴海古文明》讲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的发掘情况,将采访现场栩栩如生地搬到我们的课堂。

本课程将经典的古希腊文学与现代的希腊电视片和考古片结合在一起,古今融通,从古代文学看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又从现代科学文化返观古代文学的发生,增强学生了解古希腊文学的深度和可视性。

张世君外国文学史课件古希腊罗马文学与考古:

外国文学史有很多神话传说,我们在讲授文学史的时候,较少思考和追究这些神话传说的真实性,它和历史现实有什么关系。

考古工作为撰写外国文学史教材开启了另一扇科学之窗。

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了文学故事的真实程度,并做出科学的说明。

把这些考古知识与外国文学的神话传说整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结合。

以圣经文学为例。

圣经故事讲人类的女始祖是夏娃,这只是神话传说。

Discovery科教片《人类起源真正的夏娃》透过基因学家对人类基因的长期研究与追踪,揭示了人类起源的共同祖先是生活在15万年前的东非黑人女性,她是人类起源的基因夏娃。

在人类基因中,粒线体DNA非常少,不易改变,它决定人的长高和眼睛的颜色。

粒线体DNA由母亲传给女儿,继续传给女性后代。

男性从母亲那里接受粒线体DNA,但不能传给后代。

全人类的粒线体DNA最后都追踪到非洲的基因夏娃身上。

是她和她的女性后代带领现代人离开非洲,散居世界各地,造就了今天的世界。

人类的肤色在适应环境中由黑变白,需要经过2万年的进化。

基因夏娃的研究表明,人类原本一家,世界各人种没有等级亲疏。

本课程讲授圣经夏娃的故事,联系基因夏娃的科教片,文学与科学互相观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圣经记载,诺亚方舟长度超过180米,有铁达尼号2/3大,装载有260头动物,在大洪水退了以后,搁浅在土耳其东边的亚拉猎山上。

有人宣称它留有遗骸,但是却找不到证据。

这样一艘木船,难以下水,下水将漏水。

BBC考古纪录片《诺亚方舟》解谜,考古学家进行考证,得出了惊人的结果。

以色列人的诺亚方舟,是从巴比伦传说中借来的故事。

1851年英国考古学家亨利·雷亚爵士在伊拉克发现了几百块出土的泥简,上面记载了巴比伦的大洪水故事。

1930年,考古学家又到伊拉克查证,发掘到五六千年前河水形成的淤泥层。

在希伯来文字里,陆地、国家、地球都是同一个字,它有可能把地区性洪水误认为整个地球的洪水。

这场洪水发生在美索不达米亚,有文字记载。

2000年后,犹太教的神职人员把它用到圣经诺亚方舟故事里,7天洪水变成了40天泛滥。

这不失为一种解释。

犹太教用这个故事说明,如果违背上帝的律法,就将遭遇灾难。

讲授外国文学史与考古发掘、科学研究相结合,增加了学生对文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的了解,文学虚构性与科学真实性的界限分明,二者有本质区别,同时又有联系。

 

张世君外国文学史课件圣经文学与科学/考古部分页面:

跨学科的知识整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也是高校教学的发展方向。

本课程把文学史知识与艺术知识、历史知识、考古知识、科学知识整合在一起,始终以文学史知识为理解的原点,在文学史的范围内讲述相关知识,所讲的相关知识是文学知识的补充,而不是偏离文学去讲述艺术学、考古学、历史学和科学学。

二、建构视听外国文学史

根据外国文学史的内容特点,我提出建构有声有色,绘声绘影,视、听、读、写、做、编、演融为一体的视听外国文学史。

所谓视听外国文学史,是指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把外国文学史教学视频化、图像化,将外国文学丰富的视频图像资源,融入到文学史的教学里。

视:

观看电影改编和美术作品,外国文学视听化。

充分利用根据外国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电影改编视听资源、西方美术视觉资源、西方历史文化视听资源,以及中国文化视听资源,将传统文字外国文学史教学变为视听外国文学史。

听:

欣赏音乐歌剧作品,回响外国文学天籁。

充分利用西方音乐和歌剧改编视听资源,改变传统外国文学史教学的无声世界,营造外国文学音乐殿堂的氛围。

读:

阅读经典名著,把握外国文学精髓。

按照外国文学史的演化规律,系统阅读外国文学的经典名著,掌握外国文学的思想精华和艺术奥妙。

写:

撰写外国文学论文,增强研究水平。

从视、听、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撰写外国文学论文,为深入研究打下学术基础,为写作毕业论文做准备。

做:

制作多媒体作品,提高信息素养。

学以致用,人人动手,将课程内容用新媒体技术表现出来,制作多媒体教学作品,课堂展示,协作学习。

编:

改编外国文学名著,重新诠释外国文学作品。

学习编剧,抓住外国文学原著的关键元素,进行戏剧改编的再创造,突出原著跨时代的母题意义和全人类性的普遍现象。

演:

演出外国文学课堂剧,与外国文学人物生活在一起。

人人参与演出,展示才艺,体验角色,使外国文学充满现实生活感。

视听外国文学史课程不可避免地要利用电影改编的视听资源。

西方文学从古希腊罗马文学的源头到20世纪外国文学,大量世界文学名著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

如英国、法国、俄国从电影诞生以来,都有把自己的文学名著改编成电影的传统。

有的名著被多次改编,反复改编,常改常新。

这些改编的影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学原著,理解原著,发现原著。

比如根据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影片有多种。

本课程讲授《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将它与4部电影改编结合分析。

这4部改编影片是古装片《罗密欧与朱丽叶》(意大利导演:

卡斯特拉尼,1954)、现代片《罗密欧与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篇》(美国导演:

巴兹雷曼,1997)、芭蕾舞片《罗密欧与朱丽叶》(苏联作曲家:

普罗科菲耶夫,1935,芭蕾舞剧1992)、歌舞片《西区故事》(美国导演:

罗伯特·怀斯,1962)。

插播4部改编影片的段落,并非是一种单纯的观赏,而是通过视频演示,指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屡被改编的关键元素是暴力、爱情、死亡。

这三种关键元素在现代影片中越来越突出,表现了跨时代的母题意义和全人类性的普遍现象,引人深思。

张世君外国文学史课件·莎士比亚戏剧与电影改编视频文件夹及部分页面:

西方美术从古希腊的雕塑、神庙建筑、绘画开始就与文学有密切的联系。

外国文学作家作品成为美术创作的题材,美术技法直接影响了文学创作。

比如文学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思潮源于美术的写实主义。

本课程把西方美术作品用在相应的文学史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观赏了西方美术作品,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文学的描写技巧。

以英国作家哈代的人物塑造为例。

哈代小说的人物关系通常表现为三角关系,即一个女人与两个男人,或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有感情纠葛。

每个人物都是一种自然激情的代表,分别表现为理性(soul)、肉性(flesh)、灵肉性(soulincarnate)。

划分激情类型的依据来源于作家对西方绘画的见解。

哈代在1889年3月的笔记中写道:

“在波提切利的画里,灵魂显露在肉体之外,以它的感情渗透它的观众。

在鲁本斯的画里,肉感显露在外面,没有精神成份,灵魂可能隐藏在里面。

在后者的画里,肉的香味是能感觉到的。

”(FlorenceEmilyHardy.TheLifeofThomasHardy.LondonandNewYork:

Macmillan,1928.P217)

波提切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他作画的一个特点是具有优美的线条节奏,透过精致的线条和透明的颜色,能够看到他的作品表现的生命力和理想美。

哈代评价波提切利的作品“灵魂显露在肉体之外”,正是对他独特风格的把握。

鲁本斯是17世纪佛兰德斯画家,他的绘画气魄宏伟,充满激情和强烈的动势,华美的风格和富丽的色彩使他的作品具有肉感之美。

法国古典画派的安格尔曾这样评价:

“鲁本斯给人的感觉是卖肉的;在他的观念里,首先是新鲜的肉,而全画的布局配置则简直是肉铺。

”(安格尔《安格尔论艺术》,朱伯雄译,辽宁美术出版社1980,第74页)安格尔站在古典主义立场,推崇古典的形式美和理想美,对鲁本斯的评价不免偏激,但他无疑抓住了鲁本斯作品的特点。

哈代认为鲁本斯的画是“肉感显露在外面”,“肉的香味是能感觉到的”,恰与安格尔的评价一致,这说明哈代对绘画艺术有深刻的研究和透彻的了解。

本课程从哈代对波提切利和鲁本斯两个画家画风的评价切入教学,分析波提切利的作品《春》、《维纳斯的诞生》,鲁本斯的《劫夺留基伯的女儿》。

并把拉斐尔的《三女神》与鲁本斯的《三女神》做比较。

前者线条流畅,体现宁静优美的风格,静中有动,美而不媚。

后者肌肉肥硕,世俗气息浓,洋溢着纵情狂欢的享乐气氛。

既然安格尔评价鲁本斯是卖肉的画家,把安格尔的《浴女》与鲁本斯的《化妆的维纳斯》做比较,同样画人体背部,安格尔表现女性背部柔和细腻的整体美感,没有色彩的刺激。

鲁本斯描绘少妇丰满肥硕的身体,红润肉感的肌肤,鲜艳活泼的色彩,充满性感。

学生在绘画欣赏中,对文学的描写有了形象的理解,同时又增进了西方美术知识。

 

张世君外国文学史课件·哈代人物自然激情模式部分页面:

利用美术视觉资源进行文学教学,使文学经典与美术经典相逢在中文学科的课堂,这是经典与经典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不同艺术的博大精深,提升艺术素质。

此外,利用西方音乐、歌剧的视听资源辅助进行外国文学教学,使音乐经典、歌剧经典与文学经典相互辉映,突出了文学在艺术门类中的崇高地位,文学是艺术改编与借鉴的基础。

比如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根据原著加西莫多在圆轮盘受刑的情节,音乐剧将它改为演员推着圆轮盘上场,并让加西莫多不停地在轮盘上摇晃,象征命运转轮之下人性的挣扎。

加深了加西莫多的圆形象征。

张世君外国文学史课件·《巴黎圣母院》的圆形结构部分页面:

文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利用西方历史文化的视听资源,突出课程内容史与论的联系,学生有了一道历史文化的眼光来审视文学现象。

比如BBC纪录片《见识救世主》纵横欧洲大陆,以及南美洲,仔细检视许多基督教的旷世名作,探讨原始创作的动机。

从古到今,基督演化出一个为大众所熟知的形象,他是一个留着短发和胡须,脸型瘦长,神情忧郁,受难时戴着荆冠的中年男子。

在现代雕塑中,有艺术家重塑耶稣,把他塑成一个现代光头形象。

观摩这些视频段落,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

本课程在讲授外国文学史的时候,还利用中国文化的视听资源与西方文化做比较,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学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文学特点。

中西文化互为灯塔,互相照耀。

比如西方文学中的阳台对话,爬窗约会和西方的楼层建筑分不开。

高楼层便于爬,玻璃窗便于看。

中国园林建筑被围墙围住,院内木板窗户观看不便,文学中很少像西方那样描写爬窗,更多的是翻墙的描写。

将电影改编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爬窗、《红与黑》于连爬窗与越剧《西厢记》张生翻墙进行比较,可以看到,在中西文学里,西方的偷情在爬窗,中国的偷情在翻墙。

各自的浪漫都由不同的建筑风格所致和恋爱不自由造成。

三、深化外国文学史课程的互文性研究

视听外国文学史课程创新的学理依据是外国文学史与其他学科门类知识的互文性。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法国后结构主义学者克里斯蒂娃在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互文性指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它的意义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

因此,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

本课程在跨学科的平台上整合外国文学史的相关资源,通过探讨外国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的互文性,与歌剧改编的互文性,与美术作品的互文性,艺术虚构与科学真实的互文性,拓展和深化外国文学史教学。

从文学本身看,文学是语言文字艺术,它对形象的塑造是间接的,要通过想象来再现视觉形象。

这个“想象”和“再现”就是隐性的互文性的表现,想象依存文字,文字中隐藏了形象的符码,读者通过大脑言语视觉的转换,从文字描写中“看到”了视觉的形象。

以哈代小说描写光线的互文性为例。

哈代小说出现的各种光有十余种。

阳光、月光、灯光、萤火虫光、毛茛光等。

哈代把这些光投射到他所描写的人与物上,进行明暗对照,使读者在平面的文字绘画上获得立体的、深度的空间感。

它表明文字隐藏了视觉形象的符码。

它们是互文性的。

比如小说第21章描写三个女工在窗前看克莱,通过窗前光照显出三个人位于一幅画框中。

它与图卢兹的油画《帽子店的女人》相似。

帽子店的女人位于窗前,通过光线显出她的身体轮廓。

电影改编《苔丝姑娘》把窗前的光处理成橘黄色的散射光,温暖柔和。

又如小说第58章描写苔丝被捕时的光线,我用数字分行如下:

1.所有的人都在越来越亮的光线里等候,

2.他们的手和脸都好像是涂了一层银色,

3.他们的形体上别的部分却还是黑的,

4.石头柱子闪出绿灰色,

5.大平原却仍旧是一片黑暗。

6.待了不大一会儿,亮光强烈起来,

7.一道光线射到苔丝没有知觉的身上,

8.透过她的眼皮,使她醒来。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58章(张谷若译)

(英文原文:

Allwaitedinthegrowinglight,theirfacesandhandsasiftheyweresilvered,theremainderoftheirfiguresdark,thestonesglisteninggreen-gray,thePlainstillamassofshade.Soonthelightwasstrong,andarayshoneuponherunconsciousform,peeringunderhereyelidsandwakingher.)

这段描写的核心词语是光线和色彩。

光、光线(growinglight、light、ray),银白色(silvered)、黑色(dark、shade)、绿灰色(green-gray)。

光线的作用是使文字画面有了景深层次。

色彩的作用是避免了抽象形容词,调配组合成文字画面。

光线和色彩的结合,构成一幅文字绘画画面。

透过文字,可以看到画面各部分的空间比例和层次安排。

前景:

苔丝。

一道光线射在她的脸上,清晰得连眼皮都能看见,表明苔丝位于画面的前景(7、8行)。

中景:

警察。

他们的手和脸在光线的反照下呈现银白色,身体其他部分还模糊不清(2、3行)。

远景:

大平原。

由于大气的阻碍,缺少直接光照,因此一片昏黑(5行)。

全段没有用抽象形容词来形容环境和警察,仅用绿灰色、银白色和黑色三种具体色彩词语就把悲壮、森然、静穆的气氛效果表现出来。

电影改编《苔丝》运用镜头语言,把躺在祭坛上的苔丝由远景逐渐推向近景,这一点与小说描写的光线有区别,电影的视听语言更加突出视觉的形和色——巨石柱群、祭坛和苔丝穿的红色袍子。

它给人暗示,苔丝是一个献祭品。

苔丝浑身血红,与17世纪荷兰画家弗林克的《玛挪亚的燔祭》祭坛上鲜血的红,17世纪意大利画家卡拉瓦拉的《祭坛上的以撒》相联系。

小说描写的巨石柱在电影中成为一个大全景的空镜头,它使人想到了历史,巨石柱是公元前5世纪的作品,Discovery考古纪录片《巨人传说》专门对英国巨石柱群做了探究。

在这里,互文性使我们由文学的苔丝祭坛过渡到电影的苔丝祭坛,又由电影的苔丝祭坛过渡到圣经画的宗教祭坛。

巨石柱群不仅是苔丝避难选择的地方,也是亚瑟王传说起兵的地方。

 

张世君外国文学史课件·哈代小说的悲剧系统部分页面:

苔丝被捕的情节表现了文学的复杂关系,可以说这是作者有意吸收各种文化信息的结果,表明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互文性的。

它隐含着各种要素,包括绘画的光线、色彩、圣经画,历史的记忆与考古的巨石柱群,宗教的祭坛等。

它为我们提供了从跨历史跨文化的视角分析文学流变的平台。

当祭坛上的苔丝与美术作品《玛挪亚的燔祭》、《祭坛上的以撒》平行展示在本教材的时候,它的蒙太奇效果给人强烈的震撼:

血腥暴力、律法威严、弱势人群无助、亲子关系暴力相残,敬神行为非人性的一面暴露无遗。

将苔丝被捕的视频段落和考古片巨石柱群的视频段落同时播放,产生了一种奇妙的重叠效果,被遮蔽的历史记忆赫然呈现在当代人眼前,对文学史的思考向跨历史、跨文化拓展。

课程创新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性与现代性的结合得以实现。

同理,本文前面举述的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文学的例子都具有这种互文性的意义。

法国蒂费纳·萨莫瓦约在《互文性研究》中写道:

“文学作品的互文性研究离不开易位(transposition)一词,正如它离不开联系(relation)一词一样。

”(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第6页)互文性的动态联系,转变交叉的特点正是我提出建构视听外国文学史的依据。

视听外国文学史把教师的教学热情、兴趣投入与专业技术结合,以文学知识为原点,引出文学与其他知识体系的联系,用多媒体技术将跨学科知识整合在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中。

互文性研究表明建构视听外国文学史是可行的。

本文涉及的教学内容详见《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相关章节。

四、勾勒外国文学史相关的艺术发展线索

本课程在讲授外国文学史的时候,勾勒出一个简略的西方文化史、西方电影改编史、西方绘画史、西方建筑史、西方音乐史、西方歌剧史的发展线索,改变了外国文学史的教学资源结构,从而改变了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例如讲述古希腊罗马文学的时候指出古希腊建筑的最大贡献是柱式文化,古罗马建筑的主要贡献是拱券结构,影响了后世西方建筑的风格。

美国的林肯纪念堂模仿了古希腊的帕特侬神庙柱式,国会大厦模仿了古罗马万神殿穹顶。

西方教堂建筑从罗马式、哥特式到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演变为现代的朗香教堂、光之教堂等。

张世君外国文学史课件:

西方建筑发展脉络部分页面:

讲述古希腊戏剧的时候指出,古希腊悲剧的合唱歌是歌剧的起源。

西方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意大利佛罗伦萨。

它的源头是希腊悲剧合唱歌。

17世纪巴洛克音乐的巨大成就是创造了歌剧,歌剧的诞生出现了歌唱艺术大师阉人歌手。

文学与文化艺术的发展融为一体。

张世君外国文学史课件:

西方歌剧的起源和诞生部分页面:

在跨学科平台整合外国文学史教学资源,勾勒出了各个文学时期的艺术发展脉络。

限于篇幅,仅从本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外国文学史》(张世君著)中复制每种艺术发展史图表的首页。

 

西方建筑发展线索简表片段:

西方绘画发展线索简表片段:

西方音乐发展线索简表片段:

西方歌剧发展线索简表片段:

西方电影改编发展线索简表片段:

五、《外国文学史》教材的体例说明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外国文学史》是一部立体化教材,由纸质教材、《外国文学史多媒体课件》(光盘)和暨南大学外国文学史精品课程网站三部分组成。

本教材内容以欧美文学史为主,共分8章,讲述从古代到19世纪的外国文学史。

共65万字,图片600幅,视频段落约440段。

本教材图片包括作家、艺术家肖像、西方古典名画、外国文学作品插图和视频截图。

视频段落包括历史文化、电影改编、音乐歌剧、动漫视频。

因篇幅缘故,与纸质教材配套的图片库和视频库放在电子版光盘和暨南大学外国文学史精品课程网站。

可单独使用教材,也可在使用教材时按相应的插播视频提示播放光盘和网站的视频段落。

在体例上,本教材每章开端有“学习要求”,每节开端有“学习提要”,正文之后每节末有思考题。

每章每节结束都有图表小结和总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读者把握本章本节的内容。

图表总结以第一章为例,举例如下:

 

 

 

本教材在内容上还有一个特点是做了比较细致的文本分析。

一是为了分析文学与其他艺术联系的特点,二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方法,提供一种示范性分析。

从反馈的信息看,这种文本分析不仅对学生有用,对青年教师讲授外国文学史也有启发,还为广大热爱外国文学的读者提供了一套融理论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读本。

张世君

2012年6月修订

2013年9月根据学习指南修订

注:

本文原为张世君著《外国文学史》“前言”《外国文学史教材的创新探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3次印刷修订。

张世君论文《外国文学史教材的创新探索》发表于《名作欣赏》2008年第2期。

个别段落字句根据学习指南有所改动,并配以教材图表和课件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