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849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

《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单元导学案.docx

第六单元导学案

第六单元

第26课三峡(第一课时)

编者:

王雪艳

一、学习目标

1、查资料知道并背得作者及《水经注》的文学常识。

2、查字典结合注释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结合注释翻译第一段。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翻译第一段。

难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翻译第一段。

三、学生自学

1、自读课文2-3次,默读1-2次,熟读成诵,完成下列习题。

本文作者是 (填朝代)学家     ,选自《    》。

课文标题所指的“三峡”是 峡、      峡和     峡的总称,在重庆市    和湖北之间。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略无阙处() 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 素湍绿潭  ()

属引凄异()曦月()绝巘() 飞漱()  

朝发白帝()乘奔御风()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小组互学  

1、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翻译下列重点字词。

自略无阙嶂

自非 亭午夜分曦

2、翻译第一段。

六、当堂训练

1、背诵文学常识。

2、背诵全文。

 

第26课三峡(第二课时)

编者:

王雪艳

一、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翻译剩下的三段。

2、理解课文的内容,准确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结合注释翻译剩下的三段。

2、理解课文的内容,准确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

难点:

1、结合注释翻译剩下的三段。

2、理解课文的内容,准确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

三、学生自学

1、结合注释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   

飞漱其间虽乘奔御风  

绝巘多生怪柏则素湍绿潭   哀转久绝

良多趣味   属引凄异 

2、翻译下列语句。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小组互学  

1、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

2、文中用了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三峡的山和水的?

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

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

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5、课文写三峡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

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六、当堂训练

1、背诵全文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良多趣味

(2)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4、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5、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

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

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导游词:

 

第27课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第一课时)

编者:

王雪艳

一、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疏解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3、学习文章写景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

2、疏解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难点:

学习文章写景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学生自学

1、查找资料,掌握下面的知识

(1)“书”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写下来:

(2)陶弘景:

2、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夕日欲颓(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给课文划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解释字词:

(1)五色交辉(    )

(2)夕日欲颓(     )(3)沉鳞竞跃(      )

(4)晓雾将歇(     )(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5、翻译句子:

⑴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四、小组互学 

1、找找写景的句子,并想想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提示:

第二小问从结构方面入手)

2、作者怎样突出“山川之美”的?

3、根据以上分析,想想作者的感情是什么?

六、当堂训练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

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⑴交辉     ⑵歇⑶沉鳞                      

⑷与 ⑸四时      ⑹颓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⑶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

 

4、《答谢中书书》一文体现了作者的志趣,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字点明了全文中心。

 

5、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按要求默写:

 

⑴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什么?

⑵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什么?

⑶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什么?

⑷全文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7、“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27课短文两篇

记承天寺夜游(第二课时)

编者:

王雪艳

一、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疏解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

2、疏解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义。

难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生自学

1、查资料,了解作者。

苏轼是    朝人,字      ,号          ,是唐宋“              ”之一。

与父亲        ,弟弟          并称“       ”。

他的词雄浑豪迈,是宋代“      ”词派的代表。

你还学过他的哪些诗词?

把题目写在下面。

                                                                  

2、搜集本文的写作背景,课上交流。

3、解释加点的词语  

欣然起行 (      )遂至承天寺(     )盖竹柏影也 (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相与步于中庭(    )

4、与“相与步于中庭”中的“于”的用法相同的是(     )

A何有于我哉  B达于汉阴  C责任重于泰山  D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5、文中写月光下庭院美景的句子是:

                                       。

 用的修辞方法是      。

点明了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6、翻译句子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四、小组互学  

1、文章“记”的要素是: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2、作者用妙笔绘美景,你认为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

                                                                            

3、“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4、“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者人者耳。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闲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作者为什么称自己是“闲人”?

                                                   

                     

5、读完课文,应该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要夜游?

为什么寻张怀民?

感情有什么变化?

                                                                    

            

六、当堂训练

1、背诵全文。

2、背诵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③“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④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第28课观潮

编者:

王雪艳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知道重点字词句的翻译。

3、体会文章所描写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知道重点字词句翻译。

难点: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知道重点字词句翻译。

三、学生自学

1、查资料,了解文学常识:

《观潮》选自《     》,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人。

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初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写出下列加粗的字的正确读音。

雷霆(  ) 书斋(  ) 艨(  ) 艟(  )   履历(  )  

倏(  )焚(  )  舸(  )   泅渡(  ) 僦(  ) 

仞(  )  罗绮(  )穹(  )溯(  )

3、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吞天沃日(           )

(2)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3)乘骑弄旗(           )(4)标枪舞刀(           )

(5)如履平地(           )(6)虽席地不容闲(           )

(7)人物略不相睹(           )

4.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披发文身通,解释     

5、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的景象,赞美了大潮的                ,抒发了作者                        的真挚感情。

四、小组互学  

1、反复读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2、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概括《观潮》四个自然段的内容。

第一段 :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3、文章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正面写海潮之盛?

4、文章第二段中写“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中“如履平地”有什么样的内涵?

5、第三段“吴儿”手持十幅大彩旗的作用是仅仅为了好看吗?

 6、文章结尾一段是否为“蛇足”?

六、当堂训练:

阅读课文第二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第一段中描写演习中阵势变化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点明这是在潮水暴涨时表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采用比喻进行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9课湖心亭看雪

编者:

王雪艳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能找到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知道白描手法写景的特点。

3、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能找到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知道白描手法写景的特点。

难点:

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三、学生自学

1、给加点字注音。

 

更定(   ) 拏(   )毳衣 (   ) 雾凇沆砀(   )(   )(   ) 长堤(    ) 

一芥(   )铺毡 (  ) 强饮(    )更有此人(    )  喃喃(   )   

 2、解释加点的词。

  

是日更定(       )  湖中人鸟声俱绝(    )(     )余拏一小舟(        )

雾凇沆砀(          )(               )     上下一白(    )   

焉得更有此人(         )(     )             强饮三大白(    )  

3、古往今来写“雪”的古诗极多,请摘录几句。

 

①②

四、小组互学 

1、根据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

3、找出文中写雪景的句子,并说说有何特点?

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如果让你用文中的一个字来对张岱作一个评价,你会选用哪个字,为什么?

六、当堂训练

 1、背诵课文。

 2、读张岱的《龙山雪》,思考下面的问题。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

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

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

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

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三鼓归寝。

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

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①思考文中写景、叙事所体现出的作者感情。

②本文题目写“龙山雪”,而文章却更多地写人,《湖心亭看雪》中除了雪景也有人的活动,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并在小组内交流。

第30课诗四首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

编者:

王雪艳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并背得有关“陶渊明、王维”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这两首诗。

3、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知道有关“陶渊明、王维”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这两首诗。

3、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这两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三、学生自学

1、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交流引读。

⑴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又名,私谥“靖节” ,世称。

末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有《》。

⑵王维(701年-761年),著名、,字,号,世称“”,代表诗作有《》、《》等。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朗读,读准字音,写出加点字的拼音。

荒秽(  )荷锄归()草木长(   )属(  )国   汉塞(  ) 逢侯骑(  )燕(   )然

3、再读,画出节奏,熟读成诵。

四、小组互学  

1、学习《归园田居》,讨论下列问题:

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d.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2、学习《使至塞上》,讨论下列问题:

a.出使人是谁?

在什么情况下出使?

出使目的是什么?

结果如何?

 

b.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c.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六、当堂训练

1、背诵并尝试默写这两首诗

2、 下列诗句带点词语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晨兴理荒秽(秽:

荒芜,指杂草很多。

)B、带月荷锄归(荷:

长在莲上的花,荷花。

C、但使愿无违(愿:

意愿。

)D、大漠孤烟直(烟:

风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 

3、下面诗句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4、按要求把下列诗句填写完整。

 

⑴《使至塞上》中描写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消息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归园田居》中,描写诗人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0课诗四首

《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

编者:

王雪艳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并背得有关“陶渊明、王维”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这两首诗。

3、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知道有关“陶渊明、王维”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这两首诗。

3、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这两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三、学生自学

1、作者生平,交流引读

⑴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号,又号”谪仙人“是伟大的诗人,被后人誉为“”。

后世将李白与并称为“”。

诗歌总体风格豪放飘逸,气势磅礴。

代表作有

⑵陈与义(1090—1138),字,号,(朝代)诗人。

代表作是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荆(  )门  仍怜(  )故乡水 帘旌(  )徙( )倚()

3、再读,画出节奏,熟读成诵。

四、小组互学  

1、学习《渡荆门送别》,讨论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

按什么顺序描绘?

 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c.赏析: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d..从本诗来看,它是否为朋友送行?

如果是你,你又会怎样表达呢?

   

2、学习《登岳阳楼(其一)》,讨论下列问题:

             

a.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

“悲”在何处?

b.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c.  你怎样理解尾联这两句诗?

 

六、当堂训练

1、背诵并尝试默写这两首诗

 2、按要求把下列诗句填写完整。

 

⑴《渡荆门送别》的颈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登岳阳楼(其一)》融情于景,借景抒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作者作品的简单概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李白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全诗运古诗浑壮豪放的气势于声调格律之中。

首联抒情,颔联颈联写景,尾联叙事。

时空广阔,写景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

  

  B. 陶渊明,晋朝诗人,他是我国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表现了对当时士族社会的憎恶和探索生活道路的理想。

《归园田居》就描绘了诗人隐居躬耕田园的乐趣,赞美农村淳朴的生活。

   

 C. 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游山西村》是陆游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山西乡间的景色和习俗,表达诗人对农村生活真挚的热爱和赞美。

  

  D. 王维是盛唐时代著名的诗人,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4、赏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