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学科质量评价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776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学科质量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学科质量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学科质量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学科质量评价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学科质量评价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学科质量评价报告.docx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学科质量评价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学科质量评价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学科质量评价报告.docx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学科质量评价报告

2009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通用技术学科质量评价报告

一、试卷总体评价

2009年1月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分为两部分,I卷为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II卷为非选择题,2大题(7小题),共20分。

本试卷难度比例7:

2:

1,符合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要求。

试题覆盖面广,主要考查通用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关注了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较好地落实了本次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思想和命题要求。

(一)考试总体情况分析

1.考试总体情况统计

表一:

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统计表

考试

人数

平均分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通过率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175170

82.23

82965

47.36%

81641

46.61%

4178

2.39%

6386

3.65%

96.35%

由表一可以看出,本次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平均分(82.23)级96.35%的通过率都比较高,及格率相对偏低。

基本符合命题总设计中较易的整卷预测难度。

但在优秀率接近50%、良好以上比例高达93.97%的情况下,还有3.65%的不及格率,说明部分学校、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不重视。

2.整卷情况分析

表二:

试卷评估表

指标

试卷

预测难度

实测难度

预测平均分

实测平均分

I卷

0.84

0.87

33.2

34.89

II卷

0.74

0.50

14.8

10.89

整卷

0.8

0.77

48

45.87

由表二可以看出,整卷的预测难度为0.8,实测难度为0.77,预测平均分48,实测平均分45.87,预测与实测基本吻合,说明命题教师对学情把握比较准确。

I卷预测难度0.84,实测难度0.87,预测平均分33.2,实测平均分34.89,基本吻合,说明命题教师对学生选择题答题情况估计较准确。

II卷预测难度0.74,实测难度为0.50,预测平均分14.8,实测平均分10.89,预测与实际偏差较大,说明命题教师对学生非选择题得分率估计偏高,主要原因是22题得分偏低(图1);22题考查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课标要求画出方框图,而本题仅要求学生补全方框图。

难度降低,分数还这么低,说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图122题得分统计

3.试题情况分析

表三:

试题评估表

题号

满分

试题来源

难度

平均分

预测

实测

预测

实测

1

2

自编

0.95

0.99

1.90

1.98

2

2

自编

0.70

0.95

1.40

1.90

3

2

自编

0.70

0.83

1.40

1.66

4

2

自编

0.95

0.99

1.90

1.98

5

2

自编

0.90

0.98

1.80

1.96

6

2

自编

0.70

0.95

1.40

1.90

7

2

自编

0.95

0.97

1.90

1.94

8

2

自编

0.90

0.96

1.80

1.92

9

2

自编

0.95

0.78

1.90

1.56

10

2

自编

0.95

0.85

1.90

1.70

11

2

自编

0.90

0.59

1.80

1.18

12

2

自编

0.80

0.95

1.60

1.90

13

2

自编

0.80

0.97

1.60

1.94

14

2

自编

0.80

0.86

1.60

1.72

15

2

自编

0.95

0.77

1.90

1.54

16

2

自编

0.95

0.88

1.90

1.76

17

2

自编

0.70

0.95

1.40

1.90

18

2

自编

0.80

0.95

1.60

1.90

19

2

自编

0.70

0.43

1.40

0.86

20

2

自编

0.95

0.93

1.90

1.86

21

10

自编

0.80

0.73

8.00

7.30

22

10

自编

0.60

0.36

6.00

3.68

由表三可以看出:

(1)本套试卷共22道题,其中多数试题的预测值与实测结果吻合程度较好,说明试题难度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

(2)第10、11、15、16、19、20、21、22题的实测值低于预测值。

特别是11、19、22题的实测平均分远低于预测值,这3道题分别考查的是加工工艺、系统的基本特性和闭环控制系统分析,从答题情况看,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分析不到位。

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a.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灵活运用相应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b.教师教学中相关内容的落实不到位,缺乏相应的实践指导和针对性训练。

c.有些学校没有按课标要求正常开课,或教学中存在漏点现象。

(3)第2、6、17题的实测情况明显好于预测,这3道题考查的都是通识性的内容,说明学生对通识性知识掌握程度较好。

a.教师在教学中重视了通识性知识的落实。

b.这部分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或在其他学科中曾接触过,学生借助生活常识或其他学科知识解答了试题。

4.平时表现与作品评价情况分析

表四:

通用技术“平时表现与作品评价”统计

得分类型

满分

平均分

标准差

客观题

40

34.89

3.95

主观题

20

10.98

3.06

平时表现和作品评价

40

34.73

10.77

由表四可以看出,“平时表现与作品评价”全省平均分34.73分,标准差10.77。

平均分偏高,标准差较大,反映出学校对这部分分数的掌握有较大差距,部分学校给予的分数偏高。

要加强这部分分数的监管,否则将对通用技术学科的课程实施带来不利的影响。

5.学生人数与分数分布情况分析

图2学生人数与总分分布直方图

由图2可以看出,考生成绩集中分布于71-100之间,显现陡峭型分布,说明试题中同等难度的项目较多,梯度偏小。

峰值为81-90分,有近100000名学生的成绩位于此区间,说明考生成绩整体偏高。

分析其原因,一方面,试题整体偏易,区分度不够理想;另一方面,各学校给出的“平时表现与作品评价”分数偏高,导致总分偏高。

(二)不同类别学校考试情况分析

表五:

学校级成绩常模(全省及不同类别学校各档通过率的学校数)

100%

100~

98%

98~

95%

95~

90%

90~

80%

80~

60%

60%

以下

合计

全省

17

89

175

110

30

2

1

424

重点高中及示范性高中

3

47

36

4

1

0

0

91

一般高中

10

26

108

91

22

1

1

259

民办高中

4

16

31

15

7

1

0

74

表六:

不同类别学校各等第学生人数百分比统计

类别

考试

人数

平均分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通过率%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全省

175170

82.23

82965

47.36

81641

46.61

4178

2.39

6386

3.65

96.35

重点和示范性高中

64324

85.55

37960

59.02

24258

37.72

756

1.18

1350

2.10

97.91

一般高中

93215

80.57

36079

38.71

49693

53.31

3056

3.28

4387

4.71

95.30

民办高中

17631

82.71

8926

50.63

7690

43.62

366

2.08

649

3.69

96.32

从表五和表六可以看出,全省各类学校在各档的通过率呈常态分布,没有明显差异。

(1)省重点高中和示范性高中平均分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0%通过率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良好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优秀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但效果不很明显。

有12所学校不及格率高于全省平均的3.65%,其中有一所学校达到了12.42%。

原因在于这些学校的扩招,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

(2)一般高中良好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平均分略低。

不及格率略高,有165所学校不及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23所学校不及格率高于10%。

有1所学校通过率60%以下。

有10所学校100%通过,这十所学校的总人数都偏小,平均34人。

说明一般高中学习能力还是低于省重点和示范性高中。

(3)民办高中100%通过率的学校比例最高,其他指标都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100%通过的有4所学校,不及格率大于10%的有8所,其中一所不及格率达到31.25%。

反映出民办高中之间差距较大,部分省重点和示范性高中附属的民办校成绩较好。

(三)不同地区考试情况分析

表七:

15个地市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不及格率统计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平均分

全省

43.94%

49.03%

2.49%

3.88%

82.23

哈尔滨

59.67%

35.33%

1.96%

3.05%

84.1

齐齐哈尔

38.45%

55.50%

2.80%

3.26%

81.2

鸡西

41.29%

51.40%

2.87%

4.44%

81.1

鹤岗

41.28%

52.92%

2.69%

3.11%

81.6

双鸭山

39.73%

50.33%

3.31%

6.63%

79.8

大庆

45.59%

47.33%

2.90%

4.18%

81.7

伊春

41.50%

53.15%

2.31%

3.04%

81.7

佳木斯

42.32%

52.35%

2.32%

3.02%

81.9

七台河

39.44%

53.69%

2.74%

4.14%

81

牡丹江

46.23%

39.49%

1.48%

2.80%

84

黑河

49.27%

45.42%

1.59%

3.73%

82.5

绥化

46.19%

47.12%

2.29%

4.40%

81.7

大兴安岭

47.57%

44.45%

2.96%

5.01%

81.4

农垦

41.04%

53.72%

2.34%

2.90%

81.7

森工

39.47%

53.30%

2.75%

4.48%

80.8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1)15个地市的通过率差异不大,而且整体通过率较高,各地区通过率均在90%以上。

(2)从优秀率来看,哈尔滨、大庆、牡丹江、黑河、绥化、大兴安岭的优秀率较高,均超过了全省的平均值。

(3)中心城市总体好于边远地区,但黑河、大兴安岭成绩高于部分中心城市。

说明只要学校重视,认真实施教学,条件较差的地区和学校也能开好通用技术课程。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表八:

部分试题答题情况统计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得分率

2

2

1.90

95%

3

2

1.66

83%

4

2

1.98

99%

5

2

1.96

98%

6

2

1.90

95%

7

2

1.94

97%

17

2

1.90

95%

19

2

0.86

43%

以上各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分率大多在95%以上,反映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较好。

19题考的是系统的特性,而“时序”是流程中涉及的概念,A、C、D三个选项中都包含了“时序”这个错误概念,但还有57%学生选择了这些错误选项,说明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不清。

3题考的是技术和设计的关系,A、B、D三个答案说的是相近的事情,显然都是错误的答案,但还有17%的学生选择了这三个答案,说明学生答题技巧有待提高。

(二)学生学习方法掌握情况

表九:

部分试题答题情况统计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得分率

9

2

1.56

78%

14

2

1.72

86%

15

2

1.54

77%

16

2

1.76

88%

18

2

1.90

95%

表九显示:

这部分试题得分率在77%以上,但低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部分90%以上的得分率,说明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9题考的是设计过程的第一步,有22%的考生答错,反映出部分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平时表现与作品评价分数真实性堪忧。

15题存在一定的争议,题干叙述的严密性有待商榷,致使学生答题思路较分散。

(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探索、创新能力

表十:

部分试题答题情况统计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得分率

1

2

1.98

99%

8

2

1.72

86%

10

2

1.70

85%

11

2

1.18

59%

12

2

1.90

95%

13

2

1.94

97%

20

2

1.86

93%

21

10

7.30

73%

22

10

3.68

37%

1、12、13、20题使用学生较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做题干,所以答题较好,得分率在95%以上,反映出学生具备了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探索、创新的能力。

8题涉及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和商标权比较容易混淆,学生没有分清这两个概念导致分析错误。

10题考的是木工工具,虽然两个版本教材分别侧重金工和木工工具,但掌握一种就可以通过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15%考生选错),反映出学生实践操作经验的缺乏。

11题考的是工艺,正确答案是A,只有59%考生答对,说明对工艺的理解不好,也反映出对技术语言(B、C、D答案内容)的一些概念理解不透彻,致使分析错误。

22题《课程标准》要求会画框图,而考试题是补全框图,难度降低的情况下,满分10分的试题平均分仅为3.68,说明平时的练习很少,根源在于开设的课时严重不足。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科素养

表十一:

部分试题答题情况统计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得分率

1

2

1.98

99%

2

2

1.90

95%

4

2

1.98

99%

5

2

1.96

98%

8

2

1.72

86%

以上各题渗透着考生对技术与人、社会、自然关系的态度、价值观的考核。

学生答题得分率很高,充分反映了通用技术的通识教育性质。

三、反思与建议

(一)考试命题工作

本次命题是我省通用技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第一次命题工作。

在各位命题教师和审题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这次命题工作。

命题指导思想准确,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特点鲜明。

通过率较高,各分数段分布基本呈现正态分布。

但也有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1.通用技术学科涉及多领域知识,教师不可能精通所有领域的知识,仅参考教材命制了本套试题实属不易,建议为命题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参考资料。

2.本次试题的题型显得过于死板,制约了对学生技术素养的全面考查。

建议优化题型设置,并进一步研究通用技术学科笔试命题技巧。

通过命题技巧的研究来弥补笔试考查在重视实践操作、重视思想和方法的领悟、重视过程的经历等方面的不足。

3.加强对“平时表现与作品评价”分数的监管。

建议现阶段采取随机抽查方式,发现弄虚作假的学校严肃处理。

并重点抽查分数偏高和分数较集中的学校。

4.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合卷考试且时间偏少,会对两学科的课程实施带来不利影响。

这次信息技术考试的实测值低于预测值与合卷考试且放在通用技术学科后边影响了学生答题时间有关,建议加长考试时间到每学科45分钟以上,并分卷考试。

(二)学校管理方面

1.目前学校通用技术课程开设情况堪忧。

大部分学校教师配备不足,影响课时数的开满;还有的学校设备较差和缺少材料。

建议克服困难,加强管理,按要求开齐、开好通用技术课程。

2.这次考试反映出学生实际操作经验的缺失。

希望学校尽量为学生提供实践课所需的条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很多市(地)统一为学校配备了教学设备,一定不要让这些设备成为摆设,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实践操作。

3.学校在通用技术教师的评职、评优等方面要给与适当的倾斜,鼓励优秀教师从事通用技术学科教学。

(三)教师教学工作

1.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严格按课标要求实施教学。

对《课程标准》涉及到的知识点不要停留在表面,要讲透,使学生真正理解。

对课标要求的技能不仅仅是要知道是什么,要达到课标相应的层次要求。

同时要注意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注意共通能力的培养。

不要将通用技术教学孤立起来,要注重各领域知识的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将其他领域的知识运用到通用技术学习与实践中,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3.这次考试反映出学生通用技术学科答题技巧的严重不足。

如不会审题(有些送分题,阅读好题目就可以答对,但正确率却很低)等等。

建议教师加强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

4.重视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过程参与。

通用技术学科是立足实践的课程,重视学生亲身经历。

要强调学生的全程性参与,即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方案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交流和评价的过程。

教学中还要注重让每一个学生都要亲历这个过程,在“做中学”和“学中做”。

5.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保持兴趣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学生刚开始接触这门课时大多数都会被吸引,但因为是非高考学科,学生慢慢的会将时间转向高考科目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通过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来时刻激起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力求使学生通过通用技术学科的学习,巩固加强其他学科的知识。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门课也就不再是负担,而是动力。

6.教学中注意个别辅导。

每个学生对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兴趣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这种个体差异,适时提供必要的辅导。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以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体验。

7.正确使用教材。

通用技术共有四种版本教材,每种教材都有自己的特色,教师在教学中要参考各版教材,取长补短,避免“教教材”的问题。

8.教师要热爱这个学科。

通用技术学科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涉及多个领域知识,还要求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并有一定的人文素养。

但只要有对这门学科的热爱,都可通过培训学习来弥补存在的不足,克服教学中的各种困难。

可喜的是我省已经有了很多真正热爱这个学科的教师,这些教师是我们这个学科未来发展的希望和坚实的基石。

(四)学生学习

1.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是新奇而陌生的。

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适合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要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下,独立发现问题,通过调查、搜集资料和信息的处理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技术试验、交流和评价等活动改进最初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2.学生也要重视合作学习方式。

通过同学间的小组合作方式,加强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和互助,主动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通用技术学科尤其如此。

学生不要仅仅模仿老师的范例做出几件作品,还要通过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掌握通用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提高技术素养。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谢卫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