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小教一年级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4736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4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小教一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职小教一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职小教一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职小教一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职小教一年级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小教一年级美术教案.docx

《中职小教一年级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小教一年级美术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小教一年级美术教案.docx

中职小教一年级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绘画

课时1

【教学时间】

2016.9.5——2016.9.11(第四周)

【教学课题】

关于绘画

【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一次愉快的欣赏,经历一次审美的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

美术可分为哪几大类?

每一大类又可分为几小类?

难点:

如何欣赏一幅绘画?

【课型确定】

本节属于新授内容

【教学方法】

讲解法、引导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引导,揭示课题

  课题:

美术分类知识

  

(二)欣赏导入,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

(出示四张图例及美术分类知识大树)

 自学要求:

美术分为哪几大类?

 2、学生自学。

 3、提出问题。

 内容:

美术的分类

 4、反馈交流。

 美术可分为四大类:

绘画、工艺、建筑、雕塑。

 自学要求:

 A.分组学习绘画、工艺、建筑、雕塑四大类中,还可以分为哪几小类?

  B.从每一类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告诉大家。

  5、学生分组自学。

  内容:

绘画、建筑、雕塑、工艺分别包含哪些内容,代表作品有哪些。

  6、反馈交流。

  A.从种类上分,绘画包括:

油画、水彩画、素描、中国画、版画等。

  B.从时间上分,建筑包括:

古代建筑、现代建筑。

  C.从工艺手段上分,雕塑包括:

圆雕、浮雕、透雕。

  D.从用途上分,工艺包括:

实用工艺美术、观赏工艺美术。

  2)师生交流每一类的代表作品。

  (三)学生练习

  1.书上内容欣赏,分组讨论完成练习。

  (四)教师小结

【环节教学时间】

第一环节5分钟

第二环节25分钟

第三环节12分钟

第四环节3分钟

【练习反馈】

整体理解接受能力较好,讨论比较积极。

【作业布置】

拓展练习(可以课后完成)

  自学要求:

从互联网中进一步了解,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的相关知识,并下载交流。

【教学后记】

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对各类绘画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绘画了解的不多,但是能够积极学习。

不足之处:

教材上的图片太小,色彩偏差也太大,离原作相去甚远,需要老师带高质量的画册或者让学生去博物馆或者去看高质量的画展。

  

课时2、3

【教学时间】

2016.9.12——2016.9.30

【教学课题】

美术鉴赏知识及绘画作品的内容与情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美术范畴,建立“大美术”观念。

2、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应用该方法进行练习。

【课型确定】

本节属于新授内容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讨论、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已经学过好多年美术,你最喜欢哪幅美术作品,请说说原因。

美术和艺术的关系?

板书:

造型艺术美术

二、新授

美术的范畴 

板书绘画工艺

美术雕塑书法

建筑篆刻

各种类型请学生举一作品。

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

小组讨论:

⑴历史上中外有哪些画派及代表人物?

⑵这些著名的画派在艺术特征和风格上有何差异?

学生简单表述,结合图例

《放牧》古代岩石画

《宴乐采桑狩猎交战纹壶》战国

《人物驭龙图》战国最早的主题性绘画

《呐喊》蒙克托物寄情

美术鉴赏的方法

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板书)

学生自学过程,进行简单练习。

选择一插图作品进行鉴赏,强调个性。

小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能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在鉴赏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为了更好鉴赏必须掌握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它的方法一般为对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

【环节教学时间】

第一环节5分钟

第二环节30分钟

第三环节10分钟

【练习反馈】

整体理解接受能力较好,讨论比较积极。

【作业布置】

1.绘画作品的内容包括什么?

请通过具体的绘画作品举例说明。

2.蒙克的《呐喊》带给你什么感受?

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教学后记】

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对各类绘画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绘画了解的不多,但是能够积极学习。

广阔天地,需要自己去挖掘,需要老师带高质量的画册或者让学生去博物馆或者去看高质量的画展。

提高自身的眼光和艺术修养。

课时4、5、6

【教学时间】

2016.10.7——2016.10.23

【教学课题】

绘画的语言和方法(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

【教学目标】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2.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分析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色彩、线条等诸多绘画因素的同时是如何处理好形与情这一矛盾的。

3.深入了解我国古代人物画的几副杰作。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

 

教学难点:

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某一点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课型确定】

讲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问答、讨论、欣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映示课题,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悠久历史,独特的艺术传统,发展过程和正式形成的时期。

提示:

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Δ按画科分:

人物、山水、花鸟

按技法分:

工笔、写意

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电教设计(多媒体教学)

2.所需文件,范围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做成课件。

3.映示文字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简略介绍山水画,花鸟画种的表现技法。

(二)中国画的特点

1.映示标题文字说明:

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

 

2.映示图片投影:

五代画家顾闳中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慢速播放长卷,并配文字介绍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

Δ顾闳中南唐画家,善画人物,据记载,他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家中,窥视其夜宴情景,凭现场目识心记,创作了此画。

Δ韩熙载,南唐大臣,出身北方贵族,避难来到南唐,初有恢复中原宏图大志,但李煜对他猜忌,他为免遭不测便沉缅于声色之中,以放荡颓废的生活来表示自己的政治上的无所作为。

3.选用《韩熙载夜宴图》长卷慢放一遍。

再分成五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画面,配乐详细讲解,每段根据需要进行人物局部处理放大,最后全卷配乐以录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再把《韩熙载夜宴图》分成五个独立画面。

 

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

每个画面放大,主要人物局部再次放大,配音乐。

(1)第一段听乐:

(映示画面)

作者紧抓一个“听”字,把握不同听众的情绪反应,不论转身注视着弹琵琶歌伎的宾客,还是半掩在屏风后面探头倾听的女子,都统一到听乐这个中心,在场的每个人都被迷人的音乐陶醉。

提示:

局部放大镜头,看到韩熙载神情忧郁,眉宇间含着沉思与隐忧,这种出色的心理描写达到极其传神的境界。

(2)第二段,观舞(映示画面)

画面局部放大韩熙载为助兴站起亲自击鼓,舞伎翩翩起舞,众人也站立,击掌,打板,合着节拍。

提示:

韩熙载虽击鼓助兴,但脸上没有笑意,流露出闷闷不乐。

提问学生为什么。

另外画面放大映示,后排穿黄色袈裟的和尚,处在观舞宾客中,并不正视舞女,而是眼看击鼓的韩熙载,人物表情内心活动,画得很出色。

(3)第三段,歇息

夜宴中休息的场面,此段情节轻松,使《夜宴图》有张有弛,富有节奏变化,是整个宴会情节上的一个间歇。

4.第四段:

清吹

描写韩熙载欣赏乐伎演奏的场面,休息后的韩熙载更换了衣服,袒胸露腹,盘腿而坐,右手挥扇欣赏管乐。

故作不拘小节,疏狂自放的姿态。

五个乐伎虽并排一起吹奏,但表情姿态不同,有合有分,丝毫没有呆板之感,使人仿佛听到高亢丰富的管乐和声。

画家用的线描,有粗细、轻重、疾缓之分,充分显示了衣衫的质感。

五个乐伎服装主色调是浅色,由红绿两色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显得丰富而统一,画的极其工细。

 

5.第五段,散宴

这段收尾用一对男女隔着屏风对话的情节,自然过渡到最后一段送别(映示对话图)

韩熙载的其它宾客都在与歌舞伎调笑言欢(映示画面并放大)

唯独韩熙载一人在独立深思,挥手与客人道别,为什么?

提示:

联系前四段的形象,反映了他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下,强颜欢笑的矛盾心理和内心苦闷。

6.最后再次用录像配乐形式完整放映一遍长卷图,加深体会会《韩熙载夜宴图》在刻划人物心理状态,用笔没色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4.为启迪学生思维,布置练习,欣赏几幅唐代人物画,电脑媒体映示。

《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龙凤人物图》《簮花仕女图》

(三)作品欣赏

1.《虢国夫人游春图》

2.《捣练图》

3.《簮花仕女图》

4.观后交流,讨论,请学生根据《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人物动态、表情服饰等因素判断谁是虢国夫人?

(四)总结

1.中国古代绘画的形成和发展

2.中国古代绘画的分类和表现技法

3.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

【环节教学时间】

连续的三个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需拓展知识,加强认识,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时间。

【练习反馈】

整体理解接受能力较好,对名作名画比较感兴趣,讨论比较积极。

【作业布置】

1.什么是绘画语言,它由哪些要素构成?

2.从绘画语言的表现方法去分析一幅你最喜欢的绘画作品,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教学后记】

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对各类绘画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绘画了解的不多,但是能够积极学习。

广阔天地,需要自己去挖掘,需要自己去体会。

从而提高自身的眼光和艺术修养。

 

课时7

【教学时间】

2016.10.24——2016.10.30

【教学课题】

绘画的语言和方法(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巩固

【重点难点】

认识名画名作以及如何欣赏一幅绘画?

【课型确定】

复习课

【教学方法】

讲解法、引导欣赏法、提问讨论法

【教学过程】

根据前几节课的内容提问讨论。

【环节教学时间】

根据学生的和掌握情况进行。

【练习反馈】

整体理解接受能力较好,讨论比较积极。

【作业布置】

学习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的相关知识,并交流。

【教学后记】

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对各类绘画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绘画了解的不多,但是能够积极学习。

 

课时8、9

【教学时间】

2016.10.31——2016.11.13

【教学课题】

儿童绘画

【教学目标】

1、欣赏蒙特里安的作品,感受画作中线、形、色组合变化所构成的各种格子的韵味。

  2、能根据画作大胆地进行想象和表达。

  3、欣赏作品的内容美,知道美术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

【重点难点】

重点:

儿童绘画水平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关系。

难点:

儿童绘画的具体特征。

【课型确定】

本节属于新授内容

【教学方法】

讲解法、引导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入活动。

  请同学们讲述生活经验:

自己找到的格子

  

  二、出示蒙德里安的格子画,让学生自由观看和谈论。

  提问:

  1、在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进行想象和表达。

  2、让你想到了什么?

  3、你的感觉怎样?

  

  三、分析“格子画”的形式美,介绍作者及其绘画风格。

  1、引导学生从形、色、线三方面进行观察,从中感受画家的绘画风格。

  2、提问:

你喜欢这些画吗?

看完了这些画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3、介绍画家,小结画家的绘画风格。

  四、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作品。

  

  1、师:

蒙德里安爷爷也用这些风格画了许多的画,现在我们再来欣赏其中的一幅吧!

  2、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给你怎样的感觉?

  

  五、用格子画《红、黄、蓝构成》与《百老汇的爵士乐》相比较,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画家的绘画风格。

  1、师:

我们用这两幅画来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他们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吗?

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

他想表现什么东西呢?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2、请为这幅画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六、介绍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引导幼儿通过感官和肢体动作感受画家绘画风格及意图。

  1、介绍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中表达的意思。

  2、听一段爵士乐,引导幼儿用感官和肢体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

  3、根据画家的绘画风格对《百老汇的爵士乐》进行小结。

【环节教学时间】

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授课。

【练习反馈】

  1、如果让孩子出来指一指、划一划有些怎样的线条,孩子更直观、印象更深刻。

  2、在作品的评价中多请几个孩子出来家少自己的作品,老师从线条、色块、图形方面进行评价就更好了。

  3、在比较、分析完《百老汇的爵士乐》的作品后,应将两幅画结合进行归纳,让幼儿了解前期作品没有反映现实生活,后期作品,画家运用他的绘画风格来反映现实生活,进而更好地引导幼儿运用画家的风格进行创作,表现现实生活的情感。

  4、在用肢体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时,由于幼儿的感受不足,不能很好地进行表现。

如果可以在活动前幼儿已对音乐有一定的经验,就能更好地表现、表达。

【作业布置】

  蒙德里安用了这些线、形、色来表现自己对百老汇和爵士乐的感觉,你又可以用这些东西表现什么呢?

请你先想一想,然后用水粉颜料把它画下来,等一会把你的小故事与大家分享吧!

【教学后记】

通过开放式的提问、画作的对比等方法,给了幼儿自由表达的空间,更好地引导幼儿感受画家的绘画风格。

活动中能体现师幼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老师像朋友般聊天式的引导给幼儿提供了宽松、自由的心理氛围,引发了他们大胆、富有个性的表达,不存在人云亦云或不敢说、怕说错的现象。

 这些都是幼儿美术审美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幼儿审美理解具有情感性的特点。

 

课时10

【教学时间】

2016.11.14——2016.11.20

【教学课题】

儿童绘画(复习)

【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知识,完成作业。

【重点难点】

重点:

儿童绘画水平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关系。

难点:

完成自己的作业。

【课型确定】

本节属于复习课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评价幼儿绘画作品。

  师:

你画了什么?

用了什么表现出来的?

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活动评析:

  1、从确定以“几何风格抽象派”为重要代表人物的蒙德里安和他的格子画,作为活动内容。

再从网上查找所要欣赏的作品及音乐,最后将许多生活中格子实物(制成课件)。

我们认真的准备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欣赏环境。

在此过程中我们老师也积累了相关知识和经验。

  2、通过开放式的提问、画作的对比等方法,给了幼儿自由表达的空间,更好地引导幼儿感受画家的绘画风格。

活动中能体现师幼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老师像朋友般聊天式的引导给幼儿提供了宽松、自由的心理氛围,引发了他们大胆、富有个性的表达,不存在人云亦云或不敢说、怕说错的现象。

  3、课件中的实物无论从造型、颜色等方面去欣赏都让人感到新颖别致,真是太美了,幼儿的情感被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激发了,他们“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激动与兴奋。

这些都是幼儿审美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幼儿审美理解具有情感性的特点。

4、表扬优秀作业,并给完成较差的学生辅导作业。

【环节教学时间】

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授课。

【练习反馈】

  学生整体比较有想法,作业积极完成,但也有很多人应付。

【作业布置】

  再画一幅儿童画。

要求:

1.构图完整

2.画面中需出现动物、植物、房子等等。

3.线条流畅,色彩明快。

【教学后记】

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对各类绘画都比较感兴趣,想象力比较丰富,能够积极学习。

 

 

备注:

第二单元由于材料的关系,定于下学期讲。

 

第三单元线描的表现

 

课时11、12

【教学时间】

2016.11.21——2016.11.27

【教学课题】

线描的基本技法

【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一次愉快的欣赏,经历一次审美的体验。

【重点难点】

认识体会线描的艺术魅力,并学会运用线描。

【课型确定】

本节属于新授内容

【教学方法】

讲解法、引导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引导,揭示课题

  课题:

线描的概念

  

(二)欣赏导入,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

(出示四张图例)

 自学要求:

美术分为哪几大类?

 2、提出问题。

 内容:

线描的分类

 3、典型分析:

《朝元仙仗图》北宋武宗元

画面描绘诸神朝拜道教始祖元始天尊的场面。

有肃穆庄严的帝君,有威武凶悍的天将,有文雅美丽的玉女,有翩翩欲仙的真人,人物众多,繁而不乱。

线条流畅,衣纹稠叠,临风飘扬,似在空中。

人物仪态不同,头饰仪仗各异,成功地表现出帝君的庄严、神将的威武和仙女的丰姿 。

作者运用长垂流畅的线条,描写稠密而重叠的衣褶,人物安排参差有致,繁而不乱,神采飞动,人物神情各异,构图整齐而不呆板,组织繁复而不杂乱。

画面强调照应,又适当注意变化,使人物动态一致、倾向一致,服饰大致相似的人群,通过微小的转侧和顾盼,得到相互之间的呼应。

画中线条严谨、简练、流畅,有的线长达几米。

面部表情能用各种不同的线来表现,眉眼特别有神,皱眉肌的变化,以及眼与其他各部的关系处理得准确巧妙,从而使同样严肃的面孔上显示出各种不同的个性。

4、反馈交流。

  书上内容欣赏,分组讨论完成练习。

  5、教师小结

【环节教学时间】

第一环节5分钟

第二环节15分钟

第三环节20分钟

第四环节5分钟

【练习反馈】

整体理解接受能力较好,讨论比较积极。

【作业布置】

画一幅线描作品。

【教学后记】

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对各类绘画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绘画了解的不多,但是能够积极学习。

 

课时13、14、15

【教学时间】

2016.11.28——2016.12.4

【教学课题】

用线作画

【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行一次愉快的绘画课,经历一次审美的体验。

【重点难点】

认识体会线描的艺术魅力,并学会运用线描作画。

【课型确定】

本节属于新授内容

【教学方法】

讲解法、引导欣赏法

【教学过程】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是一节绘画基础课。

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中的线条,并能巧妙地利用它们去塑造形象,从而赋予作品鲜明的艺术感染力。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感受理解线条的动与静。

  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课前准备:

  

  (1)教师收集现代建筑、铁塔等具有挺拔直线的物体的图片,收集有绽放的礼花、荡漾的水波、飘舞的雪花等景象的资料图片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教师出示一根彩线,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状态,并用线条的形式把它记录出来。

  

  观察一张方形纸飘落和乒乓球跳动的轨迹,用线条把所看到的轨迹画下来,体验线条给我们的直觉反应;

  

  2、除了这些线条,你还会画什么样的线条,试着画一画。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将这些线条简单分类:

直线、曲线。

  

  2、思考并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具有挺拔直线的物体?

直线还能表现哪些物体,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直线;看到曲线,你会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物体。

说一说生活中的曲线。

  

  3、

(1)欣赏生活中具有直线和曲线特点的物体:

台阶、树林、流动的水、体操表演、礼花、荡漾的水波、飘舞的雪花等录像或图片;

  

  

(2)说说这些景致适合用怎样的曲线来表现(如礼花适合用弧线来表示;水波的线条流畅而温和,可用波浪线表现;雪花飘舞的线条轻盈而有些散乱,适合用浅色并且比较毛糙的线条来表示……)

  

  4、学生讨论,直线和曲线会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觉。

  

  平直的线条,会使人联想到平直的地平线、建筑物的垂直线,会给人静止、稳定的感觉,在绘画中,如果我们要表达这种感觉,可以多用平直的线条;相反,曲线带给人们一种流动的感觉,如果你的画面需要表达这种感觉,可以多用曲线。

  

  5、欣赏美术作品中的直线与曲线。

  

  荷兰画家蒙得里安《红黄蓝》;国家游泳馆――水立方;法国著名的埃菲尔铁塔;敦煌的飞天壁画等。

  

  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家们用多样变化的动感线条和富有节奏、充满强烈的韵律感的艺术手法表现画家们丰富的思想内涵。

  

  6、欣赏书上的图片,结合刚才欣赏的图片,学生讨论:

怎样运用线条进行表现。

  

  三、创作阶段。

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主题,思考如何表现并交流。

  

  1、选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现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可用绘画、剪贴、剪贴添画等作业形式进行表现。

  

  2、学生讨论并交流他们认为适合用直线或曲线来表现的主题,教师将合理的部分演示出来。

  

  学生绘画。

展示、鼓励有创意的作品。

【环节教学时间】

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授课。

【练习反馈】

学生整体比较有想法,作业积极完成,但也有很多人应付。

作业展评:

  

  说说你对同学作品的看法,有什么地方画得比较好,什么地方值得修改。

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学生在评价后有所收获。

  

  

【作业布置】

  用线画一幅完整的作品。

要求:

4.构图完整

5.画面中需出现动物、植物、房子、人物等等。

(至少出现两种)

6.线条流畅,色彩明快。

【教学后记】

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对各类绘画都比较感兴趣,想象力比较丰富,能够积极学习。

但是  作业完成后,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等等,这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时16

【教学时间】

2016.12.5——2016.12.18

【教学课题】

线描的表现(复习)

【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知识,完成作业。

【重点难点】

完成自己的作业。

【课型确定】

本节属于复习课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1.点评学生的绘画作品。

2.准备期末考试

  

【练习反馈】

  学生整体上作业积极完成,但也有很多人应付。

【作业布置】

  继续完成作业,并准备期末考试。

【教学后记】

学习绘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对各类绘画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对绘画了解的不多,但是能够积极学习。

广阔天地,需要自己去挖掘,需要自己去体会。

从而提高自身的眼光和艺术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