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考试之山西寻根觅祖游线路导游词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576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游考试之山西寻根觅祖游线路导游词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导游考试之山西寻根觅祖游线路导游词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导游考试之山西寻根觅祖游线路导游词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导游考试之山西寻根觅祖游线路导游词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导游考试之山西寻根觅祖游线路导游词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游考试之山西寻根觅祖游线路导游词汇总.docx

《导游考试之山西寻根觅祖游线路导游词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游考试之山西寻根觅祖游线路导游词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游考试之山西寻根觅祖游线路导游词汇总.docx

导游考试之山西寻根觅祖游线路导游词汇总

(运城—侯马—临汾寻根觅祖游)精简版

一、景点讲解:

尧庙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现在我们来到了专门祭祀“史前三圣”的临汾尧庙。

尧庙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是前殿后寝式明清风格古建筑群。

这一座集纳5000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中国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

尧庙为什么建在临汾呢?

因为临汾古称“平阳”,帝尧在4000多年前定都于此,划定九州,形成古代中国最早的格局。

尧都平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

帝尧是中国历史上的伟人,被誉为“中华文明始祖”。

现在我们看到的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宫门】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道正中的宫门也叫“尧门”。

门楣上刻着“古帝尧庙”四字,两边楣额上,东刻“就日”,西刻“瞻云”,出自司马迁所著《史记.帝王本纪》。

司马迁赞誉帝尧“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意思是说帝尧的功德如天大,智慧如神仙,人民依就他如葵花向着太阳,五谷盼着甘露。

东西两边厢门,西为舜门,东为禹门。

进入宫门有一幅对联叫“回头联”,请大家回头看看。

上联为“进尧庙躬身寻根天地阔”,意思是要用恭敬的心态来拜谒尧庙。

下联为“出宫门回首念祖日月长”,意为我们告别尧庙时,不要忘记再回头看一眼尧宫,铭记民族先祖对华夏文明的贡献。

我们脚下中间这条路叫龙凤之脉,是由龙凤图案刻制的中轴线,从大门开始,一直通到广运殿,龙和凤均为唐尧时期的图腾,也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吉祥标志

【五凤楼】前面这座重檐歇山顶式明清建筑叫“五凤楼”。

五凤楼始建于1340年前的唐乾封年间,也称“光天阁”。

意为帝尧的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

人们把帝尧与他共同开创基业的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并在他们议事的地方建楼纪念,遂有五凤楼,此楼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

【尧井亭】尧井亭里的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相传帝尧时期,十日并出,天下大旱。

尧命后羿射九日,但仍解除不了旱象。

帝尧心焦万分,率人顶着烈日寻找水源。

到了伊村在大树之下休息。

忽然看见很多蚂蚁聚集于此。

帝尧心想蚂蚁也要喝水呀!

于是令人在蚁穴挖坑数丈,果然找到了水源。

这就是帝尧寻蚁穴而凿井的传说。

后来,人们围井而居,至今人们还把城市称为市井。

尧井四周有四棵沧桑奇特的古柏。

左侧两棵分别为柏抱楸(1600)和柏抱槐(1700)。

即柏树中又长出一棵楸树和槐树,右侧这两棵古柏一棵叫“鸣鹿柏”(1600),另一棵叫“夜笑柏”(17000)。

相传晋代时一个僧人从印度移植而来,每年除夕夜晚此柏便发出沙沙之声,颇似人的笑声,故称此柏为“夜笑柏”。

哪位游客有兴趣的话,可在除夕之夜来尧庙,听听“夜笑柏”的笑声,那会使您全家永远笑口常开,幸福和睦。

【诽谤木】广运殿前两侧的木柱是唐尧设立的诽谤木的复制品。

诽谤木也称华表木,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纳谏或指路的木柱。

诽谤的含义现指污蔑,不实之词,但在当初却是大胆提意见的意思。

随着时代的推移,诽谤木演变为雕刻精细的石柱,形成蟠龙缠绕的华表,成了历代帝王皇宫的装饰品和帝王尊严的标志。

【广运殿】我们面对的广运殿也叫“尧殿”。

相传这里是帝尧召见群臣的殿堂。

殿名“广运”是歌颂帝尧的功德和仁贤广以配天,运以载地之意。

这座大殿宽9间,进深5间,周廊32间。

内外共计77间,高达27米。

殿内正中是尧铜像,通高5米,重8吨。

表面贴金,神采奕奕。

西边四大臣的铜像分别高4.1米,重两吨。

帝尧高寿114岁,至今民间将高寿者亦称为“尧年”。

在中国道教里尧为天官,舜为地官,禹为水官,所谓“三官大帝”。

因尧住在紫微宫,也称紫微大帝。

紫微大帝管人间赐福降财。

为什么世上有的人很有钱财,可他过得却并不幸福呢?

就是因为他光敬财神,未敬帝尧。

殿堂上这四位肃立的大臣就是与尧并称为“五凤”的大臣。

右边长须老者叫四岳,是尧时期主管祭祀山岳的官儿;右边持谷穗的叫后稷,是主管农业的大臣;右边另一位大臣叫作羲和是唐尧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掌管历法的官儿;左边持法绳的是皋陶,任大理之职,是主管刑律的大臣。

【虞舜殿】请游客朋友们随我沿着右边往回走,参观广运殿右侧的虞舜殿。

虞舜殿是明清风格的重檐歇山顶建筑。

大家看到的舜的塑像取材于“舜耕历山”,突出了祖先对农业的贡献。

塑像古朴自然,充分体现了尧庙的祖庙特征。

【大禹殿】现在我们再看看对称的大禹殿,该殿建筑风格与虞舜殿相同。

因禹治水有功,所以他的塑像取材于“大禹治水”。

突出了其对水利的贡献。

塑像古朴自然,充分体现了尧庙的祖庙特征。

洪洞大槐树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了。

洪洞县位于山西南部临汾盆地的北端,县名的由来传说是取城南的南洪崖和城北古洞得名。

出名则得益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大移民。

更以迁民之鉴证古大槐树而闻名全国。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始建于1914年,这个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曾经目睹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移民壮举。

数百年来被人们作为识别家乡的标志,被当作“家”,称作“祖”,看作“根”,成为亿万华夏儿女心目中的故乡。

【根字影壁】中国有句古话“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对自己“根”的思想和眷恋之情。

这座祭祖园中的“根”字影壁中的“根”字,是1984年中国工艺美术学院原院长,著名书画家张仃先生来这里参观时题写的。

在“根”字的两旁还题有“饮水”“思源”四个篆体字。

您再看“饮水思源”中这个原字,为什么没有三点水,在这里是指原始的,不忘祖宗功德的意思,您要溯的源头就在这里。

大槐树下移民是发生在明朝初年的事,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从1368年明洪武立国起到1417年永乐十五年止,这里共发生了大的集体移民18次,迁民人数达100万以上,是我国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官方移民。

作为明王朝初期的一项重大国策,无论在时间上,地域上,规模上,其迁民人数都达到了中国移民史上的顶峰。

中国历代移民可分为官方移民和自发移民两种形式。

自发移民是老百姓为逃避天灾或战祸而导致的人民自发的迁徙。

在我国历史上,有两晋南北朝历时300余年的战乱,中原地区人民大量逃往江淮一带;在北宋末年中原沦陷,士大夫及广大老百姓随宋朝宫室,纷纷南迁等两次大移民,官方移民为历代政府基于军事、政治、经济等诸多原因,有组织,有计划,有计划,有目的移民。

明代洪洞大槐树移民,作为最大的一次官方移民是有史可据的。

【二门楹联】请看二门上的这幅楹联:

“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

”这里的鹳窝指的就是大槐树上的老鹳窝。

当迁民们离家越走越远时,大槐树和老鹳窝就成了人们记忆里最后的家乡标志。

所以民间就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谣:

“问我祖先在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

大槐树下老鹳窝。

”二门上这幅对联的意思是,迁民子孙回到家乡,首先要看一看家乡的老鹳窝。

虽然如今老鹳窝已不存在,但乡情浓郁的古槐后裔们,还会自然而然地谈论起大槐树后裔脚上的小脚趾盖是两半的事情。

据说当年迁民们在领取外迁证件后,官府为了防止他们逃跑便使用刀在每个人脚小指上砍一刀做记号。

至今移民后裔的脚趾上小指甲盖都是变形的,传说就是被砍了一刀的缘故。

【迁民壁画】这幅迁民图是根据迁民的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绘制而成的,反映了当时的凄惨情景。

明王朝为什么要移民呢?

这要从元朝末年的历史说起。

元朝末年,由于统治者的残暴,反元起义连年不断,战火四起,致使中原大地出现了赤地千里少人烟的萧条景象,而“表里山河”的山西却因为易守难攻,避免了长期的战乱之祸,农业上又连年丰收形成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旺的局面。

明朝建立之初,面对战乱之后中原草莽,人烟稀少,人口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的情况下,为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采纳大臣的建议,决定了实施从山西向中原移民屯田的战略决策。

大迁徙无疑是朱明王朝富国强兵的得意之作,但是对于每一家,每一户乡民来说却是莫大的悲哀,当他们一个个恋恋不舍,渐渐远去世代养育自己故乡的时候。

他们一双双泪眼中最后看到的只是那棵高大的老槐树和那老槐树枝丫间的一簇簇老鹳窝。

于是老槐树和老鹳窝便成了迁民们诀别故土时最后的标志。

【古大槐树处】这座“古大槐树处”碑亭就建在第一代大槐树的遗址上,虽然第一代大槐树已不复存在,只能以碑代树,但在它的东侧又滋生出了第二代,第三代槐树。

这里的大槐树会一代接着一代,世代繁衍。

大家眼前的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就是同根滋生的第三代槐树。

【祭祖堂】这座祭祖堂上的对联“祭典通四海树荫万里,祖德庇九州大地谱归一堂。

”意为祭典活动连接五湖四海,好似古槐树荫蔽万里。

祖宗功德庇护九州大地,寻根追踪皆归祭祖堂。

每年祭祖节期间,十几万来自海内外的游子们都前来祭拜。

故乡对于海内外游子来说,虽然只是一种符号概念。

但却又是一大缸用怀念氛围酿造的常忆常新的老酒。

酒逢游子千杯少,寻根追踪祭祖堂。

让我们共同企盼祖先保佑万事如意,全家安康。

关帝庙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素有“中华武庙之冠”美誉的解州关帝庙到了。

中国的关帝庙很多,但以解州关帝庙为最大。

因为关公是解州常平村人,所以这座庙宇又被称为“武庙之祖”。

它与山东曲阜孔子家乡的“孔庙”一文一武,遥相呼应,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武崇拜的两脉之源。

解州关帝庙创建于589年即隋开皇九年。

扩建于宋,明毁于地震,重修于清乾隆年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建筑技艺最为精湛的关帝庙。

庙院南北长700余米,东西宽200余米,占地14万平方米,殿堂楼阁有200余间。

规模巨大,气势恢宏,与关羽的影响和名望相称。

庙宇布局分南北两部分,南为结义园,北为正庙。

正庙又分为前后两院,前为庙堂,后为寝宫,构成传统的“前朝后寝”格局。

【端门】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纯砖结构的建筑是全庙中轴线的最南端,也是入宫的第一道门,它叫端门,又称“三门”、“山门”。

其造型古朴厚重,中门较高,左右较低,中门上书“扶汉人物”,标明关羽是匡扶汉室的英雄人物,右门上书“精忠贯日”,左门上书“大义参天”。

巧妙的将关羽立身处世的“忠义”二字,融于联语之中。

端门对面的琉璃影壁上的图案是明朝宣德年间烧制,历经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色彩依然绚丽,画面自上而下分为天、地、海三界,主体是四条蟠龙遨游飞动,衬以凤凰、麒麟、玉兔等祥禽瑞兽,流光溢彩,华贵典雅。

关帝庙中的蟠龙只有四条,据说这是因为关羽死后才被封帝的,“四”与“死”谐音,暗喻关羽不同于一般的真龙天子。

门前交叉斜竖的三根铁柱俗称“门挡”也叫“挡众”,它提醒人们到此,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对关羽的崇敬,也显示圣庙的威严。

【雉门】进入端门后看到的这道门叫雉门,俗称大门,过去常供帝王出入,雉门两侧对称的有“文经门”和“武纬门”。

旧时为大臣上朝之用,现在大家不用担心等级制度,可以享受过去帝王的待遇了,文经门以东为部将祠和崇圣祠,部将祠是为了纪念关羽的三名部将:

周仓,王甫,赵累而建,崇圣祠供奉着关羽的三代先人。

武纬门以西是追风伯祠和胡公祠。

追风伯祠是纪念关羽的赤兔马,而胡公祠则传说为纪念关羽的岳丈。

雉门不但有门的作用,还是过去的戏台。

过去这里演三国戏为主,可谓“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午门】过了雉门前面就是午门。

这是关羽封帝后才增建的。

登上午门,您可以看到正面墙上的两个人物壁画。

右为周仓,左为廖化,他们都是关羽忠实的部下。

 

关羽一生喜读《春秋》本是儒教人物,被称为武圣。

在他封帝后,佛教称他为“伽蓝神”。

道教封他为“关圣帝君”。

这里可以看出,儒道佛三教在关羽身上的融合。

【御书楼】这座壮观精美的建筑物叫“御书楼”,原名“八卦楼”。

从楼里向上看,就能看到楼板中留有八角孔。

孔中八角形藻井叠架而上,到最顶端为一木构结构的八卦图案,因此取名叫八卦楼。

八卦图为道教标志之一,这也印证了关帝庙当时为道教圣地。

【崇宁殿】过了御书楼,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殿宇就是供奉关羽的主殿崇宁殿了。

殿前的月台也叫祭台,是祭祀大礼的地方。

台中的石供桌,桌面为青铜所铸。

上面那条一指宽的槽缝,传说是当年五月十三关公显圣在此磨青龙偃月刀,正逢下雨。

关公试刀锋时,轻砍一刀而留的痕迹。

传说当然不足为信,但此后每年这几天都下雨。

民间把农历五月十三称“关老爷磨刀日”。

这个供桌就叫磨刀石了。

崇宁殿四周有26个巨大石柱环绕着殿宇,大殿檐下的“神勇”巨匾是乾隆皇帝钦定的。

“义炳乾坤”匾为康熙御笔。

端坐于神龛中的关帝塑像身着龙袍,头戴帝冠,腰系玉带,手中拿笏。

表明关羽生前为臣,死后封帝,集臣子帝王于一身的特殊身份。

【春秋楼】穿过后宫,我们看到的这座三檐两层式的高大建筑就叫春秋楼,也叫麟经阁。

关羽生前喜读《春秋》。

而“麟经”是《春秋》别名。

春秋楼高近30米,是全庙最高建筑。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二楼的吊柱悬梁结构,给人一种空中楼阁的感觉。

这种将承受力巧妙分解的智慧,在我国古建筑史上历史悠久,国内目前现存建筑实物仅此一例。

二楼四周共有隔扇门108个,象征清代所辖108县,楼两侧各有楼梯36级,代表当时36州府。

楼内神龛内,塑的是关帝戎装全身像,二楼正中木制暖阁内,塑得是关公侧身读《春秋》的微服像。

其神态仿佛真人一般。

塑像两旁有幅对联,上联是“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下联为“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道出了关羽的大将风度和儒雅气度。

永乐宫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是壁画艺术宝库——永乐宫。

这是一座为纪念八仙之一吕洞宾而建的一座道教宫观,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元代道教建筑群,有“东方画廊”之美誉,它同北京的白云观,陕西户县重阳宫被誉为中国道教的三大祖庭。

50年代末时,国家要修建三门峡水库。

而永乐宫正处于水库淹没区,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周总理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它保护好。

1959年工程人员和800多民工投入搬迁工程,直到1965年才基本完工。

永乐宫的搬迁成为了我国建筑史上人工搬迁的一个创举,在世界建筑史上也留下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永乐宫在中轴线上由南向北排列着5座主要建筑:

即宫门,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除宫门是清代建筑外,其余均为元代建筑,其中三清殿最大,永乐宫壁画就是以三清殿的壁画艺术水平最高。

殿内的《朝元图》是我国现存画技最高,画幅巨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绘画精品。

堪称中国壁画皇冠上的明珠。

《朝元图》画面高四米多,长约95米,面积达四百多平方米。

描绘了天上,地下各路神仙,手持笏板,脚踩祥云,背后瑞气蒸腾,汇集到此来朝拜道教主神元始天尊的场景。

相传老子一气化三清,在神龛中央供奉的就是老子的三个化身的塑像,由西向东依次为玉清、上清、太清,三清殿因此而得名。

朝拜队伍以青龙,白虎为先导,八位主神率领各自的属下向老子朝拜。

东壁绘有皇天后土两位大主像,男的帝王装扮,即传说中总管天界的最高神祇玉皇大帝。

女像为后土,即传说中的后土娘娘,主管人间阴阳生育,吉凶祸福,山川水土各路神仙。

玉皇大帝与后土娘娘是一对夫妻。

后土娘娘背后这位头戴帝君帽,长脸黑须者,为传说中的丰都大帝,百姓称之为阎王爷,掌管阴曹地府。

那位文人装束,身穿白色道袍者为“文昌帝君”。

民间也叫他为“文曲星”。

皇天后土之间这一组人物形象是山川水土各路神仙。

即传说中的四渎五岳之神,四渎五岳分别是黄河、长江、淮河和济水四渎和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和南岳衡山五岳。

我们接着看看北壁东墙,北壁所绘的两幅主像是紫微北极大帝和勾陈南极大帝,北壁的形象多与星宿有关,而这两位大帝正是代表天象。

这位是紫微大帝,他主管北方的一些星宿。

在他面前排列的这七个形象,个个头罩光圈,身着青衣,年轻而没有胡须,分别代表北斗七星,在他们左边是金木水火土。

而前面两位,头罩金色光圈的是太阳神,头罩银色光圈的是月亮神。

月亮神上侧那位面目白皙的女性是水星,你看她一手拿笔一手拿文卷,说明我国古代妇女很早以前就能断文识字。

水星身边怀抱琵琶的是金星,金星下边手端木盘的是木星。

脚踩大地的是土星,手执武器,面目凶猛的是火星。

最上面青面獠牙,脖子上有绿色飘带的是彗星,俗称“扫帚星”。

传说它每六十年出现一次,总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神龛两侧主神像与其他六位不同的是站着的,这边是南极长生大帝,南极头顶上的这根丈余长的飘带,给人的感觉是一气呵成,竟找不出抬笔和落笔的地方。

由此可见古代画家技艺高超,功力、气力、腕力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在西壁上两大主像是东王公与西王母。

他们是一对夫妻,主管仙界。

东王公主管男仙,西王母专管女仙。

我们来看西王母,她帽子上有“坤”的符号,代表阴性。

你看她正襟危坐,宽大的袖袍落于两侧,整体造型呈现一个稳定的正三角形,构成道家庄严肃穆、和善功德的神秘氛围,给朝拜者一种威压感,用宽裙广袖及增大了体积,又扩大了空间,又显示了尊贵与威严。

王母近前这一位身穿蓝色道袍的太乙,其色彩在整个大殿中最为鲜艳。

此刻他手举笏板,脚踩祥云。

从衣纹飘舞的方向上,可以看出,正慢慢向王母走去。

从表情上看,他心中似有要事要向王母禀报。

他就是哪吒师傅太乙真人。

往前看,西王母近前的这位玉女,她的面部表情最为生动。

她的眉毛是倒八字型,是忧愁之态。

可她嘴角却微微上翘,是微笑之态。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苦楚图。

这反映了玉女内心尽管非常忧愁,而在王母面前又不得不装出一幅笑脸,而王母却视而不见。

在王母身后排列着八个人物。

帽子上都画有八卦的符号,是八卦神。

代表八面玲珑的自然现象。

分别为天、地、水、火、风、雷、山、泽。

在八卦神下测排列的分别是:

手拿六铃小鼓的雷公,头上有羽毛的风伯,帽子像屋檐的雨师,而另一位女神就是电母了。

北壁西墙是南极勾陈大帝,他背后是二十八星宿神,每个人头上都有圆圈,圈中都有动物标志,以示区别。

站在最前面的是天、地、水三官。

而勾陈大帝的右侧是南斗六星。

与北斗七星年轻无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均为老者形象。

神龛西侧壁的主像是东极救苦天尊。

普救寺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我们今天游览的目的地是爱情圣地普救寺。

普救寺坐落在山西省西南边陲永济市境内的峨嵋塬头,这里是秦、晋、豫三省交会处,黄河金三角地带的组成部分,交通十分便利,从这里南望巍巍中条山翠若屏障,与中条第一禅林“万固寺”遥相辉映;西眺滔滔黄河水银如白练,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和国宝“唐开元铁牛”也近在咫尺。

“剧以寺而生,寺因剧而名”。

由于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动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里,使这座千年古刹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旅游胜地。

【山门】普救寺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据史料记载,距今至少有1400年的历史。

千余年来,几经沧桑,反复兴废。

普救寺占地103亩,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渐升高。

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是因为这里是元代戏剧大师王实甫所著杂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

该剧描写的是,唐贞元年间,河南洛阳书生张君瑞赴长安赶考途中,与前朝相国之女崔莺莺小姐邂逅相遇,一见钟情,演绎出一曲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动人的爱情故事。

【钟楼】钟楼在古时主要起报时、示警等作用,这座钟楼全高17米,分两层,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的仿唐建筑,这口大钟重约4000公斤。

由于《西厢记》故事发生于普救寺,所以这里的每一个建筑都与《西厢记》有着不解之缘。

这座钟楼的二楼是《白马解围》一折戏中的“观阵台”,当时守卫蒲津渡桥的将领孙飞虎听说相国之女崔莺莺长得如花似玉,貌若天仙,便率领本部5000人马将普救寺团团围住。

扬言三天之内如不交出小姐,便将普救寺一把火烧掉,僧俗倶斩不留。

老夫人迫于无奈,许下诺言,“谁能退得贼兵,便将莺莺嫁给谁”于是张生修书一封,由寺内武僧慧明突围而出,递与白马将军,这白马将军杜确与张生是同窗好友,又是八拜之交,后弃文从武,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兵马镇守蒲关,这白马将军接信后,火速赶来,张生为显示朋友威力,曾请法本长老、崔老夫人登钟楼之上,观看白马将军如何生擒孙飞虎。

因此,钟楼变成了临时的“观阵台“

【古塔】莺莺塔原名舍利塔,是寺内的瞻礼性建筑,塔高39.5米,共13层,可以登9层。

距今已有430多年历史,与北京天坛回音壁,河南三门峡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的“石蹬琴音”齐名,并称中国古代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

这里就是击蛙台,古人解释不了这蛙鸣回声,便牵强附会地说建塔时在塔底埋有两只金青蛙,有人击石便会鸣叫,这当然不可信。

据专家考证认为,这奇妙的蛙声源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特殊的地貌。

莺莺塔所处地势高敞,四周无障碍物,可以接受大范围内传来的声波。

二、是特殊的建筑结构。

它的每一层塔檐挑出成内凹弧形,能把声音反射汇聚,蛙声就是13层塔檐反射汇聚的结果。

三、是特殊的建筑材料。

莺莺塔全部用青砖叠砌而成。

几百年来黄土高坡上风沙吹拂,其表面特别光滑,对声波的反射系数高达0.95~0.98。

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我们在击蛙台上敲击,便产生类似蛙鸣的声音了。

【回廊】是当年张生与崔莺莺小姐第一次相遇之处。

张生当年23岁,十年寒窗苦,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志在凌云!

但见着莺莺小姐一面之后,却什么功名利禄都弃之不顾,珍重爱情,轻视功名。

这正是《西厢记》主题可贵之处。

这里是《西厢记》的中心地带——梨花深院。

这是一座具有北方民俗特色的三合小院。

北房是崔老夫人的居室。

东厢房里住的是莺莺小弟小欢郎。

西厢房是当年小姐和红娘的居室。

《西厢记》即是以此命名的,红娘是从小被卖到相国府的丫环,乳名唤作红娘,她热情、正直、聪明、机智且又深谋远虑。

《西厢记》里“悔婚”一折戏便发生于此。

“白马解围”之后,老夫人摆下筵席,单请张生,席间老夫人表示了悔婚之意,离席后张生涕泗横流,万念俱灰后。

后在红娘巧施周旋之下,张生在莺莺小姐晚上烧香之际以一曲情深意浓,如痴如狂的《凤求凰》打动了小姐,于是给张生开了一个药方,这便是流传千古的《西厢诗》。

诗的题目是“明月三五夜”,“明月”是指满月。

“三五夜”指十五的晚上,这是大时间。

第一句“待月西厢下”,即等月亮移到西厢房时,大约是半夜三更时分了。

第二句“迎风户半开”,意指小姐的房门半掩着,门没关,如果要是门关着,张生你就别来了,有情况。

第三句“扶墙花影动”是指西厢对面墙外杏树的影子晃动,暗指路线。

让张生从此翻墙而过相会。

第四句“疑是玉人来”小姐就知道张生你来了。

那张生可是猜谜的行家。

诗中寓意一目了然。

《西厢记》里张生夜半跳粉墙巧会莺莺便由此而来。

《西厢记》中最有名气的一折戏“拷红”发生在北房。

这折戏是红娘冰清玉洁,机智聪明美好形象的生动展现。

当老夫人发现张生与崔莺莺经常晚上幽会后,便叫来红娘拷问。

红娘见事已至此,就全招了。

老夫人当时就气晕之极,但生米煮成熟饭,无计可施,迫于无奈,叫来张生说:

”张生啊!

你有本事,都这时候了我就把女儿许配给你吧!

但相国家三代不招白衣女婿,你明日便上京应考去,考中了你就回来,如果不中就算了。

张生被迫上京赶考,考中之后,他不贪恋荣华富贵,也无心游玩长安美景,回来与莺莺小姐终成眷属,昭示了崔莺莺与张生爱情的美好与高尚。

二、沿途讲解(运城—侯马—临汾寻根觅祖游):

文明摇篮古河东

运城市地处神州腹地,黄河中游,东南与河南,西与陕西隔黄河相望,故有“黄河金三角”之称。

全市面积1.4万平方公里,辖区1区2市10县,人口502万。

运城古称“河东”,因秦汉时期地处京城长安东边的黄河以东而得名。

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词曰:

“河东自古多高贤,回首桑与盐。

永乐,通鉴炫人目,普救,铁牛动心田。

子安文章百世,云长肝胆千年。

五老经此也流连,望鹳雀奇观。

黄河九曲皆历史,尧舜一脉是云烟。

舞剑南风伴酒,抚琴秋风入弦。

”词中每句均含有典故,共计16个。

可谓:

“无一字无来历”,字字盛赞这里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和中华文明的摇篮。

“运城”一词则始于宋、元时期,当时因这里设有专管盐运的“运司”官吏而得名。

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山西的粮、棉主产区,号称山西的乌克兰。

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是全国三大产铜基地之一,运城盐湖是全国最大的无机盐化工基地。

来过这里的国内外游客说,运城这里有两件“宝”。

一个是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的盐,它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也对人类健康养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去运城盐湖漂浮休憩时,您会深刻体验到这一点。

另一个就是满足人们精神世界需求的道德和情义。

虽然只是几个字,分量却很重,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