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东海县房山中学期中考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423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东海县房山中学期中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东海县房山中学期中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东海县房山中学期中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东海县房山中学期中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东海县房山中学期中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东海县房山中学期中考试.docx

《人教版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东海县房山中学期中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东海县房山中学期中考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东海县房山中学期中考试.docx

人教版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东海县房山中学期中考试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江苏省东海县房山中学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55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造成人压着没事,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的情况。

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移开重物之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把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

B.有些刚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C.废墟下的伤者,因严重缺水导致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D.废墟下的伤者,因其不流泪、尿量少,所以血浆渗透压会越来越低

2.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范畴的是

A.通过缓冲物质维持细胞内液pH的相对稳定

B.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维持血糖的相对平衡

C.通过免疫系统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

D.通过机体调节作用使人体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3.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

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

A.a和b处    

B.a、b和c处  

C.b、c、d和e处  

D.a、b、c、d和e处

4.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g,然后每隔1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成以下曲线,据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a、b分别代表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

B.a在1h~2h血糖下降,某些氨基酸合成增加

C.b在1h~2h血糖处于高处,蛋白质分解减少

D.b在2h后下降是由于血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并合成糖元所致

5.切除正常幼年狗的垂体后,短期内该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6.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正确的是

A.激素都是有机大分子     B.激素是信息分子   

C.激素都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7.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淋巴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

B.效应B淋巴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

C.记忆细胞在免疫的全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

D.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

8.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

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B.过敏反应一般都会破坏组织细胞

C.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D.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细胞

9.艾滋病(AIDS)的病原体是HIV。

下列与该病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患者可以将该病遗传给下一代

B.HIV主要感染心脏,使患者心力衰竭而死亡

C.HIV主要攻击T细胞,致使患者丧失免疫功能

D.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食物和皮肤接触等途径传播

10.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11.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

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12.生态工作者对我国北方某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

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调查面积(cm×cm)

10×10

20×20

40

×

40

80×80

90×90

100×100

110×110

120×120

130×130

140

×

140

物种数

3

5

6

9

12

13

13

13

13

……

某学校的研究小组也参与调查该草原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其中正确的是

选取100cm×10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通过五点取样法选取5个样方。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

B.

C.

D.

13.冬虫夏草是一味名贵中药。

蛾类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遭到破坏,仅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菌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

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A.互利共生  B.寄生  C.捕食  D.竞争

14.种群数量数学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是

A.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B.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提出合理假设→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C.观察并提出问题→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

D.提出合理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事物的性质→实验或观察检验或修正数学形式

15、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活动,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B.同一时间分别采集落叶量不同地域的表层土样

C.只统计肉眼可见的小动物D.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忽略不计

17.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会发生的是

A.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差B.地衣使土壤中有机物减少

C.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D.微生物随有机物增加而减少

18.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该生态工程的建立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C.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

D.该生态工程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19.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至少消耗A约()

A.100kgB.44.5kgC.25kgD.15kg

20.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A.草→兔→狼→细菌B.阳光→草→兔→狼

C.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D.昆虫→蛇→鹰

二、多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1.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分泌细胞分泌物靶细胞

A.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能是分泌细胞

B.一种分泌物只能作用于一种靶细胞

C.这种调节方式与神经调节相比作用范围广

D.分泌物的作用能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2.下表为我国初生幼儿计划免疫的部分列表,可以发现多数疫苗要多次接种,原因是:

儿童月(年)龄

应接种的疫苗

接种方式

预防疾病

出生时

卡介苗

皮内注射

结核病

出生时

乙肝疫苗第一次

肌肉注射

乙型肝炎

1个月时

乙肝疫苗第二次

肌肉注射

乙型肝炎

2个月时

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第一次

口服

脊髓灰质炎

3个月时

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第二次

口服

脊髓灰质炎

3个月时

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一次

肌肉注射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A.病原会发生变异,使得接种的疫苗失去效果

B.多次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人体中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水平

C.疫苗在人体中诱发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存在时间是有限的

D.因为人的体质不同,一次接种不一定能够产生有效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2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将刚摘下的青柿子熟化可采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处理

B.在蔬菜和水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损害人体健康

C.种植莴苣使用赤霉素可以提高产量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协同调控作用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非常重要

22.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C.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D.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25.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传递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由B到C的能量传递率是15%

C.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食物网

D.生态系统的功能只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第二卷 (非选择题 65分)

三、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8小题,共65分。

26.(8分)下图表示肝细胞所处环境及其有关生理活动,据图回答:

(1)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方式是,细胞A中的多糖是。

(2)促进图中①过程的激素主要是,⑤和⑧过程合称为。

肝细胞B产生的CO2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并使呼吸加快,这种CO2对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叫

(3)能促进图中④⑤⑧⑨⑩生理过程的激素是

(4)若是人体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激素会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图中④⑤⑧的过程。

27.(8分)下图为人的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F处的结构名称是   ,在该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      。

(2)B的神经纤维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___  __。

用针刺A时,引起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___     ___。

吗啡有镇痛作用,原因是吗啡能和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其失去与__________结合的能力。

(3)当兴奋在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  。

(4)现切断Ⅰ处,在Ⅱ处施加适宜的电流刺激,则在A、B、C、D、E中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有  。

28.(5分)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据图回答:

 

(1)当体内缺乏碘元素时,血液中  激素(用图中字母回答)的含量会升高,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

(2)人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  ,这是由于激素A、B含量增加所致。

这种生理过程是由  共同作用的结果。

(3)激素B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直接原因是  。

29.(7分)下图表示人体免疫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免疫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

(2)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不能被细胞a、b、c中细胞特异性识别。

(3)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也会攻击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病。

(4)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细胞。

(5)人体的稳态主要是通过系统协调整合的结果。

30.(7分)右图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关系。

请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  mol·L-1。

(2)生长素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

(3)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的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

是               。

(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索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

促进某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首先设计设

计了以下三组:

组别

A

B

C

浓度(mol·L-1)

10-12

10-9

10-6

根据上表可知:

该实验是在正式实验前先做的一个  。

为进一步精确测定最适浓度,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5)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地生长的现象。

有人发现,在根生长弯曲部位的近地侧除有较多的生长素外,还有较多的乙烯。

由此可知: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31.(6分)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请回答:

(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

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

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kg。

(3)分析A→D和E→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4)若由于某种原因,E种群数量大量减少,其它各种群数量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32.(7分)图

(一)是某池糖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

(一)中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

(2)图

(一)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贝类后,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下图

(二)所示:

则图

(二)中的A、B、C、D表示的含义分别为:

A.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4)由图

(二)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33.(8分)某兴趣小组深入到一块弃耕农田进行调查,发现农田长满了杂草,有零星的小麦,还有食草昆虫、青蛙、蜘蛛和蛇类等动物。

请回答:

(1)该农田中的能量流动从  开始,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2)该农田中杂草与小麦的种间关系是    。

(3)请依据调查情况,在虚框内表示该农田中可能形成的食物网。

(4)假如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若干年后该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树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  。

(5)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该弃耕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但他们设计的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写出完善该装置的做法:

34.(9分)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0.1

28

B

10

0.1

5

C

10

0.1

28

(1)请写出该小组探究的课题名称:

(2)利用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

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

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

每个计数室由26×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L。

现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5个中格80个小格内共有酵母菌50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个。

(3)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

A、B组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图。

①A组与B组酵母菌中数量达到的最大值在

生态学上称为,A组中该数值比B组

大的原因是。

②第2天A组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年龄组成为

,第3天后A组培养液中酵母菌数

目增长减缓甚至不增长的原因是。

③图中缺少C组酵母菌的数目变化曲线,请你根据自己的推测在答题纸相应的图中画出该曲线。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B

B

B

D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A

A

B

C

C

C

C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CD

BCD

ABCD

ABC

ABC

26.(8分,每空1分)

(1)组织液主动运输肝糖元

(2)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答或不答都给分)有氧呼吸体液调节

(3)胰岛素

(4)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答或不答都给分)

27.(8分)

⑴突触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⑵感受器(或感觉神经末梢)(非条件)反射神经递质

⑶外负内正

(4)DE(2分)

28.(每空1分,共5分)

(1)A和B反馈

(2)增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9.(6分)

(1)体液记忆细胞

(2)c(3)自身免疫(4)T(T淋巴)(5)神经一体液一免疫(缺一不给分)

30.(7分)

(1)10

(2)主动运输(3)对生长无影响(既不促进也不抑制)(4)预实验降低浓度梯度并增加实验组别(2分)(5)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31.

(1)D→F→E→B

(2)能量流动80(3)A→D是以CO2的形式,E→B是以有机物的形式(4)B大量减少,F增多

32.(7分)

(1)捕食、竞争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3)A:

能量被同化能量用于贝类生长发育和繁殖C:

分解者利用D:

呼吸作用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3.(8分)

(1)生产者固定太阳能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竞争

(3)见图(2分)

(4)次生演替 

34.

(1)探究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

(2)250000(或2.5×105)

(3)①环境容纳量A组的培养温度更适合酵母菌的繁殖,环境阻力小②增长型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代谢废物的积累,pH值的改变,使环境阻力增大

③如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