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4044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docx

《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docx

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天津职业大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遵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天津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强化实施进程推进、监督检查指导、政策机制调控的管理,以专业建设为核心,重点进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服务功能、发挥辐射示范作用,培养大批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建设目标

用三年的时间,完成8个重点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体系标准、课程标准的制定;建成一批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功能于一体的45个实训基地;建设8个具有双带头人的、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在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充分发挥发展示范、改革示范、管理示范的作用,带动其他高等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步伐,将学校建成一所具有中国特色、全国一流、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三)建设内容

1、实训基地建设

(1)指导思想

以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为依据,以教学模式实现为主线来开展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做到四个结合,即:

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有机结合,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有机结合。

坚持三项原则:

创新性原则。

通过校企合作、以产养学的新模式,多方投资的新体制,市场经营的新机制来建设。

通过市场化运作和成本核算,以产养学,实现实训基地效能最大化、教学成果最优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职业性原则。

按照职业岗位(群)对技能的要求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实训基地建设内容尽可能创造企业的真实场景,靠近生产和管理第一线,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模拟职业岗位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和技术培训;开放性原则。

在承担职业院校同类专业进行技能实训的同时,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使实训基地在地方经济、社会中发挥服务和辐射作用。

(2)建设目标

实训基地要建成融教学、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项目研发、调研咨询功能于一体的,具有明显高职特色、国内一流水平、对国内职业院校的同类专业具有显著带动与辐射作用的综合性、现代化、开放式的,能体现“教学做”一体的实训基地。

(3)建设内容

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建设校内实训中心,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增加模拟和仿真实训条件,建设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和实习车间。

三年内,建设45个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在全国或本市范围内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校内实训基地,其中完善更新30个,新建15个;按照新的建设模式,建设学校和企业组合的实训实训基地,使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到87个。

2、师资队伍建设

(1)指导思想

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把八个重点建设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成一支专业带头人优势明显,“双师”结构合理,具有一定实践教学能力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2)建设目标

三年培养、引进15名能够把握专业技术改革方向且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的技术骨干为“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形成各个重点建设专业具有双专业带头人的格局;三年培养、引进骨干教师50名,使骨干教师都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经过培养使各重点建设专业全体任课教师都具有“双师型”素质;聘请62名左右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力巧匠,担任实践环节的指导教师,形成一批把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的领军人物。

(3)建设途径

——强化企业经历。

每年制定并落实重点建设专业教师轮流下企业顶岗培养计划。

鼓励试点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在合作企业中兼职,参与大型企业决策,独立承担企业技术指导和产学研项目开发。

——扩大交流。

有计划地选派重点建设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知名企业、专业团体或与我校合作办学的境外大学学习研修,定期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来校给骨干讲座或做最新技术示范指导。

3、课程体系建设

(1)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方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强调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教学体系。

(2)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突出对学生职业岗位关键能力与职业道德培养,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要制定能力要求明确的考核标准。

——教学计划与课程内容要体现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按照职业岗位要求构建课程体系。

——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1:

1原则,构建课程体系。

(3)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

以项目为导向。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采取以问题、项目为中心的原则整合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职业能力设定工作项目,以工作项目为轴心整合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单元,课程单元要和职业能力相对应,课程内容由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扩展知识所组成。

要充分体现课程结构、课程定位和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形成理论教学+认识实习+教师导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的课程教学体系。

以任务为核心。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现场模拟与实际操作为载体、在实际训练中进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方法、技巧。

探讨“教学做”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实现课程教学实施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以“双证书”为目标。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将双证书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后可直接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使学生在学期间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其中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职业资格的凭证。

(4)课程建设

课程设置要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应紧密对应。

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优质核心课20门,市级领先的优质核心课15门;高水平教材56本;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课件26门,市内领先的课件22门。

4、教学管理改革

根据职业性与开放性的要求,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使教学管理从校内向企业延伸,使实训环节管理规范化。

(1)改革现行教学管理机制

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上水平。

实行弹性学制,突出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根据行业特点,企业需要及学生个体实际,逐步推进学生自主选课,选教师,选上课时间的进程。

学分制建立在模块式课程计划基础上。

模块式课程体系由主体、定向、辅助三个模块组成。

主体模块具有奠基功能,以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环节为主的必修课组成。

学生必须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然后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和志趣不同,定向选择相关专业的模块,按要求完成选定本专业方向学习的学生必须修完该类课程并取得学分;辅助模块具有发展功能,由大量的选修课组成,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社会的需要任意选择学习。

所选课可以是某一专业方向的专业延伸课程,可以是跨专业学科大类的其他课程,可以是按某一专业方向的基本要求而组合的选修课程,也可以跨院系的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学习完成并取得学分,学校承认学生在学习阶段取得的第二专业合格。

实施学分制,总学分为150--160学分,其中理论课总学分为85学分左右,实践课程总学分为65-75学分,理论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时比例为1:

1。

学分的计算标准:

一般课程以18学时计1学分;体育、实验课、英语听力课、健康教育课、文献检索课和上机课等,每36学时计1个学分;综合型、设计型实验每20学时计1个学分;各类课程设计、校内实习每周计1个学分;校外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每周计0.5个学分。

学生在三年内不能达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要求,允许延长至五年完成学业;因创业原因休学,累计年限不超过三年。

学生在校最长年限为八年。

如延长学习期满仍未达到人才培养计划的学分者,则按结业处理。

对提前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规定学分的学生,可由本人向所在院系申请,并经学校同意后按市教委有关规定,核发毕业证书,提前离校就业或辅修其它专业。

(2)改革实训实践环节管理

探讨实践和实训环节的“课程化管理”,即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制定教学大纲,确定实训内容和实施办法以及考试考核办法。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聘请企业、行业人员参与实训实践环节有关文件的修订,与企业共同制定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的评价标准和质量监控;制订学生评教体系,由学生对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以改进实践教学;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顶岗实习有机结合,以顶岗实习的操作能力、生产能力、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等作为考核要求。

在企业建立教研室,以确保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质量。

教研室由公司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组成,根据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制定课程标准,负责实训课程的组织;拟订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训课程的评价标准,将企业评价引入教学评价中;对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训环节实施员工式管理,探索学生实训与顶岗实习的新模式;负责对理论课教师在企业进行实践活动,以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

(3)改革考试方法

改革考试方法,推行考教分离。

在考核内容上,注重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特别要注重实效和学生职业能力考核。

在能力考核上实施以“证代考”、企业评价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在课程考核上采用“开卷+闭卷”、“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答辩”、社会调研报告等形式进行,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部分教学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针对阅读过程中的问题查找文献资料,写出提纲,教师辅以辅导,并记入考核。

(4)改革管理手段

继续提升以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管理系统软件功能,保障对教学计划、课程、课表、学生成绩等进行有效管理。

二、专业建设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更新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主动适应天津市及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

坚持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积极推行工学结合学习模式。

根据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探索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实训基地校企组合的新模式,增加生产性实习的比例与具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增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改革教学管理的模式,实行弹性学制与学分制。

突出办学的职业性、开放性,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建设目标

以适应职业岗位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制定培养方案。

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依托行业和企业,根据岗位的职业标准,探索构建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将“双证书”纳入教学体系,努力构建面向社会行业企业,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终身教育的教学体系;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师资培训需要的、融“教学做”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水平,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带动专业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创立高职教育专业品牌;努力发挥专业建设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将8个重点专业建设成特色突出、国内一流的示范性专业。

(三)专业布局

围绕天津市及滨海新区重点发展的现代制造业、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国际物流等产业,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增强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使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符合,使专业数量与学校规模相适应,形成各专业门类均衡发展的格局。

在专业建设工作中,要重点建设好眼视光技术、包装技术与设计、应用化工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酒店管理(BTEC)等八个优势专业。

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带动机械制造类、化工与生物技术类、电子信息类、包装印刷类、财经类、工商管理类、旅游管理类及眼视光技术等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与现代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国际物流、商贸、休闲旅游等天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相适应的专业体系。

通过建设争取眼视光技术、包装技术与设计、酒店管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进入国际先进水平或全国领先行列。

专业结构布局

序号

专业群

依托行业

专业名称

(代码)

专业门类

相关专业

1

眼视光技术

(630404)

医学技术类

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视光仪器技术)

现代服务产业

2

包装技术与设计

(610401)

包装印刷类

印刷技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

装潢艺术设计

制造产业

物流产业

3

应用化工技术

(530201)

化工技术类

工业分析与检验、复合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安全技术管理、

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制药技术

石油化工产业

生物技术产业

4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580102)

机械设计制造类

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具设计及制造

现代制造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

5

应用电子技术

(590202)

电子信息类

汽车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子信息产业

6

计算机网络技术

(590102)

计算机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

电子信息产业

7

物流管理

(620505)

工商管理类

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市场营销

国际物流产业

8

酒店管理(BTEC)

(640106)

旅游管理类

旅游英语、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应用韩语、

商贸、旅游休闲业

(四)各专业建设目标、基础、内容

1.眼视光技术

建设目标。

以适应眼镜行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以培养验光、配镜及经营等职业技能为主线,创建眼镜专业工学结合的“3+1”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体系;建设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仪器设备和技术,能够满足职业技能培养和师资培训需要的、面向社会行业服务的、产学研销一体化的综合性视光学实训基地;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水平的配套专业教材;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创立国际有影响的、国内有示范作用的品牌专业。

建设校内实训中心7个,其中新增1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5个,其中新增1个;建设具有国家级水平的优质核心课程5门,编写国家级、市级的专业教材7本,完成课件6个,引进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达到6名,聘请行业专家2名,专业教师100%达到“双师型”。

建设基础。

1985年天津职业大学根据我国眼镜行业对验光配镜人才的需求,借鉴了香港理工大学视光学系的办学经验和日本早稻田眼镜学校的办学模式,在全国高校中首家开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科类型的眼视光技术专业。

2001年被确立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其中“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基础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专业带头人高雅萍教授负责并主讲的《眼镜材料与工艺学》课程被评为2004年度国家精品课程,负责并主讲的《眼屈光学》课程被评为2005年度天津市市级精品课程。

已完成16本理论和实践教材的编写。

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课题项目19项;发表论文论著47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3篇。

在天津市“九五”、“十五”实验室投资建设中获得2个市级单项奖、1个市级先进集体奖。

建成校内外实践基地5个,其中校内1个,校外4个。

校内视光学实验实训中心共17间,其中包括校企共建的3个挂牌实验室即“拓普康实验室”、“多美实验室”和“地球光学实验室”,总共占地2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300余台套,价值700余万元,其中企业援赠约200万元。

目前该中心的管理水平和仪器设备水平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居领先地位。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已经拥有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具有“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专业教师现有17人,其中专职11人,兼职6人。

高雅萍教授现任天津职业大学视光工程系主任。

该同志专业能力强,在眼镜行业有较大影响。

先后赴奥地利高等视光学院、日本菊池眼镜学校等国家和地区进修学习,吸纳了东西方先进的视光学理论与技术,并将其融入教学中,掌握专业领域前沿的发展动态,把握眼镜行业的规范标准,主持完成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试卷库的编写,参加修订了天津市眼镜行业生产许可证颁发的核查标准和细则,考取了“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工种最高等级高级技师和“眼镜定配工”国家职业工种最高等级技师资格,是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为高职院校中最早的“双师型”教师。

该专业于1995年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尝试“双证书”制度,并不断改革完善,由最初对1个工种的初级鉴定逐步发展为对2个工种的中级、高级鉴定;2005年首创了毕业证书和“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搭乘“直通车”的试点工作。

学生连续3年高级证书通过率为100%,毕业生连续多年就业率为100%。

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建有天津职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视康中国眼科视光学教育计划“视光学继续教育基地”,面向全国眼镜行业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取证工作,自1990年至今,共鉴定8000余人次。

该专业参与了眼镜行业工种的标准和法规性文件的制订,主持参加了行业职业培训鉴定的系列教材、题库、卷库的建设,参加了眼镜行业生产许可证的核查工作,参与了职业技能鉴定的考评工作,面向全国眼镜行业从业人员开展远程培训和网络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建设内容: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掌握医学、光学和视光学基础理论,能根据国际标准验配程序进行全面地验光配镜,能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各种眼镜的加工和维修整形,全面掌握隐形眼镜的验配技术,熟练运用计算机选型配镜,懂经营,会管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课程体系:

主干课程:

眼镜光学基础、眼屈光学基础、眼镜光学、眼屈光学、视光仪器学、验光与配镜基础、验光与配镜、眼镜材料与工艺学基础、眼镜材料与工艺学、隐形眼镜基础、隐形眼镜、病理学、药理学、视器解剖学、眼科诊断学。

主要实践课程:

眼镜造型设计、视光仪器使用、维修整形实验、焊接技术实验、检影验光实训、验光配镜实训、装配技术实训、眼镜工艺实训、隐形眼镜实训、顶岗实习。

核心课程:

眼镜材料与工艺学、眼屈光学、验光与配镜、隐形眼镜、视光仪器学。

——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

序号

实训基地名称

基地特色

建设方式

实训项目

鉴定工种

原有

新增

合计

原有

新增

合计

1

验光技术实训中心

教学做一体、模拟真实场景、部分真实工作场景

学校建设

1

1

2

2

0

2

2

眼科检查和视功能检查实训中心

教学做一体、模拟真实场景、部分真实工作场景

校企共建

2

1

3

3

眼镜工艺实训中心

教学做一体、模拟真实场景、部分真实工作场景

校企共建

2

3

5

4

应用光学实训中心

教学做一体、模拟真实场景

学校建设

0

4

4

5

角膜接触镜验配实训中心

教学做一体、模拟真实场景、部分真实工作场景

学校建设

0

3

3

6

天职视光网络中心

模拟防真、网上教学、网络服务

学校建设

0

4

4

7

天职视光学中心

真实工作场景

学校建设

0

4

4

0

合计

5

20

25

2

0

2

校外实训基地

序号

新建实训基地名称

企业名称

实训主要内容

1

视光学实训实习基地

天津精益眼镜公司

验光综合实训实习

隐形眼镜验配实训实习

眼镜加工综合实训实习

经营管理实习

——师资队伍:

专业

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

现状

引进培养

现状

引进培养

聘请

眼视光技术

1

1

4

2

2

培养模式:

实行“3+1”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通过3年的在校学习,在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均达到“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定配工”技师的标准要求,成为一名准技师,毕业前考取两个工种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毕业后在验光配镜岗位工作1年,再返回学校参加技师验光配镜培训,经过考试、鉴定、论文评审等环节,考取技师职业资格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实现方式是:

按照“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定配工”国家职业标准中的初中高及技师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对应出眼视光技术专业所应培养的职业岗位业务能力,开发出专业的主干课程,整合出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四个模块,分别在第二、三、四、五学期开设,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积累实践经验,完成技师评审技术论文,使学生逐步达到各级的标准要求,实现“3+1”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2.包装技术与设计

建设目标。

建成具有中国高职教育特色、国内一流水平的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

在教学中完善“分段式方向性”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支在国内同行业领先的、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引进专业带头人1人,双师型教师达80%,外聘企业教师队伍达45%以上;制定“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和课程标准体系;建立在国内能够被同类院校共享的3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编写出版教材8本;建立在全国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服务天津市同类专业,产学研一体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建设基础。

该专业是1995年在我校印刷技术专业基础上建立的。

2006年印刷技术专业被评为天津市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该专业有较好的建设基础,2005年专业带头人孙诚教授负责的《包装结构设计》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6年《制版原理与工艺》被评为天津市精品课程。

现已出版和在编各类专业教材12本,其中《包装结构设计》(第二版)教材为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包装结构设计》(第三版)和《包装材料》高职高专教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近年来共承担科研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31篇,被EI收录2篇,国际会议论文2篇。

先后为全国多家包装印刷企业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和技能鉴定1138人次。

专业带头人孙诚教授,在国际国内包装行业具有影响力,2001年荣获天津市“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奖章,2002年荣获全国优秀包装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该专业拥有一支理论知识精湛、实践技能高超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占67%。

学生实践能力强,多次获得国内最具权威的包装印刷专业学生奖学金“曼罗兰奖学金”。

该专业校内实训室面积约500平方米,各类设备总共120台套,包括包装设计实训室、包装技术实训室和包装印刷实习车间;校外实训基地功能强大,与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天津市药品包装有限公司、天津顶正印刷包材有限公司、天津新华一印刷有限公司等8家实力雄厚、仪器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包装印刷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保证了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的质量。

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100%,双证书率达98%。

建设内容:

——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适应包装企业人才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课程体系:

主干课程:

包装CAD、包装色彩、包装印刷操作、包装技术与工艺、包装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