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自主性的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031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促进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自主性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促进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自主性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促进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自主性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促进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自主性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促进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自主性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促进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自主性的研究.docx

《关于促进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自主性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促进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自主性的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促进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自主性的研究.docx

关于促进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自主性的研究

调查报告

 

课题名称:

关于促进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自主性的研究

——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

 

姓名吴华君

学号131800210xx

专业年级教育技术学xxxx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时间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二

 

关于促进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自主性的研究

——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

 

摘要

2007年,教育部出台了修订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它的出版对于指导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确定:

“即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该研究在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及有关英语学习的理论指导下,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评价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本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情况进行了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反思,找出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最后针对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改进措施。

关键词: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网络学习

 

一、研究背景

自主学习,又叫“学习者自主”、“独立学习”、“自导学习”等等,它涉及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监控、评价等环节。

自主学习的理念一经提出,相继成为各国教育部门的主要价值取向。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自主学习模式,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我国也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促使公民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为国家建立学习型社会奠定了基础。

《纲要》提出: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提出的重要教学目标。

《要求》把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

同时,《要求》明确指出“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较之以往取得了显著的的成绩,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在整体上有了极大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而现在,大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多数大学生不仅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能够进行英语的写作、翻译,还能听懂英语授课或较简单的英语类节目,并能就某一主题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具备了一定的交际能力。

虽然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进步,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该保持清醒的意识:

与我国经济的发展、频繁的国际交往需求相比较,大学生的英语实用水平还不够高。

随着世界格局的不断变化,国际间的交流也日渐频繁,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得更高了。

 

二、研究内容

第一,查找文献,归纳整理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

第二,调查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现状,了解他们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原因,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第三,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将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原因归类。

第四,对比男、女生及不同年级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特点的异同。

第五,了解当前本校本科生英语网络学习现状,分析网络学习作为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对于英语学习的影响。

第六,针对当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调查情况,给予相关合理化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分析总结出培养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和交流的需要。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量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本校一、二年级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均正在学习英语公共基础课,课本教材为《新课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4级;质的研究只要采用访谈法,随机选取9名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本科生,对他们进行了详细的访谈,了解相关学习情况。

另外还有一系列研究方法应用于本次研究:

比较法: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情况的比较,得出国内外研究的异同点:

通过对问卷不同研究自变量的比较,得出相关信息。

评价法:

对访谈结果进行评价。

数据分析法: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一维分析和交叉分析,选取合适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四、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各国学术界就开始在语言习得以及外语学习的教学理论上对自主学习理论展开了广泛的探索。

1981年,HenriHolec发表了《自主与外语学习》(AutonomyandForeignLanguageLearning)一文,详细阐述了自主学习对于外语学习的必要性。

自此以后,如何提高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国外教育界所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对自主学习的关注方式不尽相同。

由于各个地区和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自主学习的研究和应用也各有特色。

下表是笔者关于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文献整理:

 

表1--国外自主学习研究情况

国家

研究情况

英国

自主学习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部分,成立剑桥大学语言中心;英国委员会(BritishCouncil)通过“直接教学行动计划”(DirectTeachingOperation)在欧洲许多地方建立了自主学习示范中心。

 

法国

Nancy大学(UniversityofNancy)成立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加强对自主学习语言研究中心的管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美国

发现“好的英语学习者”所具有的共性上,希望学生能有效利用“好的英语学习者”的共性并进而提高他们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澳大利亚

为了满足澳大利亚新移民的需求,成立自主学习中心。

这些中心的名称和功能各不相同,供不同种族、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成年人使用,其重心在于满足和工作相关的语言需要。

新加坡

在高等院校建立自主学习中心

泰国

开设了自主语言学习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在培训获取文凭和学位的教师时,把自主学习内容融入到培训计划中

马来西亚

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首先用于培训师范学院的学生,而后在教育部的组织和推动下,很快为许多小学和中学所接受。

 

自主学习理念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新的教学目标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模式,采用新的“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方向发展”的模式。

由此可见我国教育界对大学英语的改革决心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

下表是关于国内自主学习研究的文献整理:

 

表2--国内自主学习研究情况

研究内容

研究结果

 

理论依据

主张教师和学生应该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为提高、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打好理论基础。

学习策略

探讨了对大学生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培训的必要性。

认为如果学生能掌握并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那么,他们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将有较大提高

学习动机

认为运用一定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使学生的动机水平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有利于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注贾炯。

 

教师自主

认为提高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情,教师更应该首先了解相关理论,转变过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化网络学习

认为信息化和网络技术使得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学习,从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还可以更有效地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从国内主要的研究可以看出:

研究者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或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为依据,提出了许多学习策略,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学习到许多很有价值的东西;还有研究者对通过激发学习动机来提高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积极作用进行了阐释。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教师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角色问题,基本达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指导作用的共识;对信息化、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也作了充分肯定。

所以,对于英语学习自主化的进一步探索依然是一个研究热点。

 

五、基于本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对象

2015年5月,对中国海洋大学2013级、2014级本科生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使用教材为《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按照难度梯度划分为四个必修环节。

抽取56人发放调查问卷,回收56份,其中有效问卷52份,有效率92.8%。

调查对象按年级为;2013级39人,占有效人数的75%;2014级13人,占有效人数的25%;性别分为:

男生22人,占有效人数的42.3%、女生30人,占有效人数的57.7%;专业分为:

英语专业4人,非英语专业52人。

由于调查对象为中国海洋大学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故排除英语专业的4名同学。

另外,笔者还就自主学习情况进行了一个访谈,访谈的形式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共抽取9人参与了访谈,均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调查可信度较高。

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按照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先例设计和修改问卷。

问卷涉及15小题,其中14个单项选择题,一个问答题。

选择题以被调查者基本信息、主观学习认知能力、师生交互情况、自我评价认知、网络学习情况等方面展开,其中1、2题关于被调查者个人情况的了解,第3题关于学习态度的调查,第4、5、6题关于自主学习的认识情况调查,第7、8、9题关于师生交互的调查,第10题关于学习计划的调查了解,第11题关于学习评价的了解,第12、13、14关于网络学习情况的了解。

最后通过1个问答题的形式了解被调查者对于本校英语网络学习不满意的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意见。

在第一阶段取得调查数据后,针对各项指标的回答情况,笔者在第二阶段精心设计访谈提纲,本次访谈提纲共7个题目,囊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计划和网络学习现状等诸方面,收集相关信息。

数据处理及分析

问卷统计

调查基于问卷星网络平台自动生成统计数据,但是单方面的数据分析显然不足以具有充分的说明力度,于是选取合适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就很有必要。

如在第3题“我应该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负主要责任”,如图所示,超过94%的被调查者

持肯定的观点,而在第5题“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英语”中也同样有约77%的被调查者持

肯定的观点,然后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交叉分析,以“我应该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负主要责任”自

变量,

 

以“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英语”为因变量,分析情况如下:

由表中数据看出,两者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对学校责任意识较强的同学往往能较好的自主学习,说明学习心理对于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然而关于年级和“我了解老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的分析,以学生年级为自变量,以“我了解老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为因变量,分析如下:

其中高年级较低年级总体呈现略高,不了解老师的教学目标的学生中,高年级比低年级略高。

关于第7题“我了解老师的教学要求”统计情况如下表所示:

约占1/3的被调查者不清楚老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1/3的被调查者持无所谓的态度,说明在英语教学中师生交互较差,学生不了解老师的教学目标。

而第8题“我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的统计情况:

显示一半以上的同学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但是仍然有五分之一的同学不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下面以“我了解老师的教学要求”为自变量,以“我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为因变量进行交叉分析:

对于了解老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的学生,往往能很好的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而对于教学目的比较迷茫的学生,要跟上教学进度较为吃力。

这同时说明了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与要求,使得学生能尽可能按照进度,自主学习。

接下来第12到14题是关于本校外研社平台的使用情况调查,关于外研社学习平台对于学习者的帮助:

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帮助很大”,而对于网络学习平台不满意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题目量较大

考核评价方式不公平

干预和监管力度不够

访谈调查

本次访谈调查较之以往有的面对面式采访有所不同,本次访谈基于问卷星网络调研平台,抽样选取9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其中4名一年级学生,5名2年级学生,人数在年级维度上比较均匀。

关于英语学习的学习态度,多数人能够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英语很重要,但是往往去做的时候就感到力不从心,想学好,但是结果不尽如人意。

也有部分同学持有信心,认为能坚持学好英语。

而关于对英语自主学习的认识,大致有两种声音:

一种是自制力比较好的同学,认为自主学习很有必要,并且多数大学生已经作为成年人了,理应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另一种是自制力比较差的同学,他们认为自主学习有必要,但是同样需要专业的指导,同时需要一定的监督力度,促使由监督学习发展到自主学习。

关于对英语老师上课方式的看法,存在三种观点,赞成的、中立(无所谓)的、不赞成的,持有赞成和中立的往往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他们有较为严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监管能力,而不赞成的则认为教师上课按照课件上,缺乏师生交互,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对于学生真正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还不足。

根据本校学生网络学习的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认为网络学习名存实亡,由于学校考核和网络学习结果挂钩,导致大量的抄袭情况发生,学生以完成作业为目的,由此在评价的方式上有失公平,这也是网络自主学习的一个弊端。

最后针对学生网络学习学生的建议,普遍认为网络学习要从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平台的完整性,学习评价的公平性和学习结果的实用性几方面完善。

比如控制作业的数目,增加趣味的阅读,以视频或动漫等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习,公平公正的考核方式,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核,而是更好的把学习到的内容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六、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学生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解较好,而且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自主学习,但自主学习的执行情况却不理想,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水平各异的学习动机导致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千差万别

不同的学习动机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兴趣导向的“喜欢学英语”对学生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积极作用最大。

所以,培养学习兴趣对提高大学生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尤其重要。

若把“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当作学习目的,或者仅仅是希望能通过这门课程,这样的学习动机显得苍白无力。

因此,学习动机的千差万别直接导致了学习主动性的差异。

②制定和执行学习计划不够完善

大多数学生不制定英语学习计划,只是机械地听从任课教师的课程安排,他们认为,只要去上课了,期末能及格就算完成了英语学习任务。

有些学生学习计划可操作性差,计划过于笼统,不具体,可执行性差。

部分学生在制定计划后的一定时期内能够依照计划进行学习,但在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地调整学习计划以适应新的情况。

还有一部分学生制定计划后干脆就不执行。

缺乏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

学生不重视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不能及时发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不能及时地对自主学习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对于网络学习的内容,以完成作业的心态对待,自我监督管理的能力有待提高。

 

七、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作用,它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

根据前面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水平不尽人意,主动性动机较弱,被动性动机较强。

以达到良好实用的英语交流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人文社会的需求作为学习动机,这样的学习才能更持久,影响更远。

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明确的学习目标能让你在学习中事半功倍,建立学习目标时,还要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大小,使学习目标与自己的能力保持一致。

目标过高,与本身的能力差距太,可能使人感到可望不可及,对学习不仅没有激励作用,而且易使人产生无力感、挫折感;目标过低,缺乏挑战性,即使获得了成功,也缺乏足够的成就感,其强作用也不大。

只有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且具有适当难度的目标才具有激发动机的作用。

实时检测自己的学习结果

学习结果的检测具有反馈学习情况作用,通过结果检测,学生能够知道自己在学习上取得了多大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

及时了解学习结果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

学会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自我评价能促使学生对他们自己的学习进步负责,还能使学学生清楚地看到他们现在的水平和他们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清楚地了解他们的综合能力,使其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

 

八、结语

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语系,其文化传统、语言特征,包括语音、语法和文字系统与汉语差异很大,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的难度远远超过汉语,学习者必须具备很强的自主学习意识才能真正有效地学好英语,并且自主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学生最终能否成功地学好英语,主要取决于他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看到学生自主学习受外部影响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很大,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师生交互等方面,内部因素则是受个人认知水平的制约,如自我评价、学习目标、学习心理等等。

良好的自主学习成果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不能“厚此薄彼”。

然而,由于时间的急迫性和个人水平的有限,本次研究也存在很多不足。

在文献的收集整理上不全面,不深入。

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够广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成果的准确性。

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缺陷,尽管本次研究以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为背景,但是所选取的样本是否能够代表本校的多数本科生学习情况?

由此是否能够代表其他地方高校本科生英语学习情况?

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的因素很多,本研究由于个人精力和研究时间的限制,在研究中无法涵盖所有的影响因素,也未能对这些因素的作用进行排除。

所以本课题的研究还有待继续深入,不管是从研究对象的丰富性,还是研究内容的深入性,都有待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年1月(试行)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3]范捷平.德国教育思想概论[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4]顾世民.促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课程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5]程绍彬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延边大学2007

[6]石小萍.强化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01:

144-145.

[7]赵媛媛,王琛.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策略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02:

240.

[8]张丽,尹雪姣.关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J].英语广场,2015,06:

115-116+118.

[9]黄晶.大学英语元认知策略培训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建构[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1:

53-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