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综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3936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综述.docx

《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综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综述.docx

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综述

国内外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综述

目录

简介2

1一次盐水精制3

1.1传统工艺3

1.1.1传统的澄清桶工艺3

1.1.2传统工艺的改造3

1.1.3传统工艺的优缺点4

1.2膜液体过滤工艺4

1.2.1工艺概况4

1.2.2工艺特点4

1.2.3过滤膜的种类5

1.3盐水除SO42-技术7

2二次盐水精制8

2.1工艺8

2.2树脂种类8

3电解9

3.1离子交换膜9

3.1.1概况9

3.2离子膜电解槽12

3.2.1概况12

3.2.2电解槽型号12

4氯气处理16

4.1工艺概况16

4.2氯气冷却16

4.3氯气干燥16

4.4氯气压缩输送16

4.4.1捕集器17

4.4.2压缩输送设备17

5离子膜法烧碱的蒸发18

5.1液碱提浓18

5.1.1工艺装置概况18

5.1.2典型工艺流程19

5.2固碱生产19

6结语20

简介

资料显示,2006年,世界烧碱总产能约为6150万t/a,产量约为5480万t,氯气产量约为4980万t,氯气及烧碱的销售收入约为168亿美元。

世界氯碱生产集中度比较高,目前共有500多家氯碱企业,其中近半数在亚洲,但亚洲的装置规模普遍较小。

除亚洲外,世界氯碱生产主要集中于几个大型跨国公司,其中11家大氯碱企业烧碱的合计产能占世界总产能的37.4%。

陶氏化学、西方化学、PPG工业等5家公司烧碱的合计产能占美国总产能的79%,苏威、英力士氯业和拜耳等10家公司烧碱的合计产能占西欧总产能的77%。

有关专家称,今后一段时期,随着市场需求增速的放慢和老装置的淘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氯碱产业的发展方向将是总产能下降,但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世界范围内的一批新建氯碱装置陆续投产,氯碱产品价格将从峰值转入下降周期。

由于亚洲对氯产品和烧碱的需求非常旺盛,大部分新建装置分布在亚洲,其中中国将占最大份额,中东地区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也有一些新项目。

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烧碱生产和进出口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产能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东北亚、东南亚和中东,而北美洲和西欧等传统烧碱输出地区的产量和所占比例将有所下降,成为烧碱净进口地区。

中东拥有丰富而廉价的石油资源,在出口过剩烧碱方面有很强的实力;东北亚(中国、韩国等)烧碱产量增长很快,具有较强的烧碱出口潜力。

澳大利亚、牙买加和苏里南等铝生产大国仍将是主要的烧碱进口国,年进口量在140万t左右。

总部位于伦敦的HarrimanChemsuh公司指出,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氯碱供应国。

世界氯碱工业正朝着集中化、大型化、产品系列化、经济规模化方向发展,这既是氯碱工业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也是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界烧碱生产能力的发展见图1(略)。

随着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的推广,节能降耗、使用寿命、操作维护、性价比等成为各氯碱生产厂家首先考虑的问题。

下面对离子膜法烧碱的生产工艺与装置进行系统的阐述。

1一次盐水精制

在氯碱生产中,盐水的质量是关键所在,直接关系到耗电量和离子膜的使用寿命。

目前国内外氯碱企业采用的一次盐水精制工艺基本有两大类:

传统的道尔澄清桶+砂滤器工艺;薄膜液体过滤工艺(表面膜过滤技术)。

传统工艺自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末基本没有大的改进,精盐水质量也无进一步的提高。

近几年,随着烧碱生产能力的不断增长,电解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离子膜电解槽的广泛应用,对盐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膜分离技术在氯碱盐水生产中得到较多的应用与较大的发展。

1.1传统工艺

1.1.1传统的澄清桶工艺

由其他工段来的淡盐水、碱盐水进入化盐水贮槽,经化盐水泵进入化盐桶;化盐水溶解原盐后成为饱和粗盐水,从化盐桶上部溢出,计量加入精制剂NaOH后,饱和粗盐水进入中间槽,再进入反应器,加入精制剂NaaCO3、凝聚助沉剂(聚丙烯酸钠)后,自流入澄清桶;澄清桶出来的清液进入砂滤器,经砂滤器过滤后进入砂滤精盐水贮槽,用泵加压后进入PE(聚乙烯)管过滤器过滤,清液进入一次精盐水贮槽。

其工艺流程见图2(略)。

1.1.2传统工艺的改造

盐水澄清桶有多种型式,如道尔型、斜板型、浮上型等,其构造及性能各异。

一般来说,道尔型澄清桶体积较大,操作稳定,适应各种质量的原盐,操作弹性大,但效率较低。

斜板型、浮上型澄清桶生产效率较高,但操作不稳定,抗干扰能力较弱。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改良型道尔澄清桶,其“中心筒”明显增大,容积达到180m3以上,足以使盐水中尚未反应的Ca2+、Mg2+继续反应,并借絮凝剂生成大颗粒的沉淀;集水装置呈辐射状均布于澄清桶顶部最大横截面处,并始终浸没于液面以下0.15-0.30m,溢出盐水中不会出现结晶盐。

1.1.3传统工艺的优缺点

该工艺的优点:

动力消耗小,只采用溶盐水泵和澄清进盐水泵,其他部分自流。

缺点:

①无法保证盐水的质量,采用劣质盐时,如果澄清桶反浑,需数小时甚至10多个小时才能恢复正常。

为了不影响电解系统的正常运行,往往要常年贮存近1000m3的备用精盐水。

精盐水罐的容量大,占地面积大,一次投资大。

②砂滤后的盐水中SS含量不理想。

对盐水质量要求不高的厂家,可采用改良型道尔澄清桶。

1.2膜液体过滤工艺

1.2.1工艺概况

由其他工段来的淡盐水、碱盐水进入化盐水贮槽,配水合格后进入化盐桶,溶解原盐成为饱和粗盐水,再从化盐桶上部溢出进入折流槽,计量加入精制剂NaOH及未脱氯淡盐水(含NaClO)。

在前反应罐内,粗盐水中的Mg2+与精制剂NaOH反应生成Mg(OH)2,菌藻类、腐殖酸等有机物则被NaClO氧化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然后用加压泵将粗盐水送入预处理器;经过预处理的盐水进入后反应罐,盐水中的Ca2+与加入的Na2CO3反应生成CaCO3沉淀;充分反应后的盐水进入中间槽,加入Na2SO3溶液除去盐水中的游离氯后,经泵打入膜过滤器过滤;过滤后的精盐水进入一次精盐水贮槽,经精盐水泵送入树脂塔精制后,供离子膜电解用。

1.2.2工艺特点

膜分离盐水精制工艺流程较传统工艺简单,去除了碳素管过滤器等工艺环节,不需大型的澄清桶、砂滤器等设备,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运行费用较低,操作方便。

1.2.3过滤膜的种类

基于电解槽对盐水质量的要求,膜过滤工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在盐水精制工艺中采用的过滤膜主要有:

美国戈尔公司的GORE-TEX膜、颇尔ZF膜、新加坡凯发公司的HVM膜以及种植膜等(编者注:

膜法过滤技术还应包括陶瓷膜法)。

有预涂和不预涂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戈尔膜、颇尔膜、凯膜为代表的不预涂的精密过滤器,另一种是以种植膜为代表的需要预涂的过滤器。

1.2.3.1不预涂过滤器

膜分离技术可将传统的Ca2+、Mg2+杂质同时沉降分离改为Ca2+、Mg2+分步精制去除,提高了膜的过滤效率,改善了一次盐水的精制质量,使进入二次盐水树脂塔盐水中的Ca2+、Mg2+质量分数由原来的2.0×10-6降到1.0×10-6以下,延长了离子膜的使用寿命,并能保证高电流密度自然循环离子膜电解槽经济、稳定地运行。

膜过滤器的过滤反冲排渣操作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行设定,因此,每个厂均能找到自己较优的操作条件。

不预涂过滤器的基本工艺流程见图3(略)。

(1)戈尔膜。

戈尔膜是美国戈尔公司制造的微滤膜,不需进行预涂,过滤时不需添加助滤剂。

它的化学成分是聚四氟乙烯,经膨化形成直径为0.5μm的孔;该薄膜与2-3mm厚的聚丙烯和聚酯无纺棉复合制成内有刚性支撑的滤袋。

由于微孔孔径较大,且开孔率高,过滤压力损失较小,在小于0.1MPa的压力下即可实现固液分离。

由戈尔膜做成袋式过滤器,可实现全过程的自动控制,过滤、反冲洗自动交替脉冲进行。

反洗时靠反向静压差使滤饼脱落沉降,时间仅数秒,然后开始下一周期过滤,约15min一个周期,易于实现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

但是由于薄膜上作为底衬的聚丙烯容易受到盐水中游离氯的腐蚀,使用寿命较短,因此膜更换频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操作不方便,而且膜消耗快,从而造成运行费用增高。

但是其过滤后的盐水质量是传统工艺无法比拟的,这也是部分氯碱企业仍在使用戈尔膜过滤器的原因。

(2)颇尔膜。

颇尔过滤器是美国颇尔公司研制的。

颇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过滤公司,其碳素烧结管过滤器在全球有300多套,在中国有35套安装实例。

戈尔膜是聚四氟乙烯膨胀拉伸膜,而颇尔膜是PE烧结膜。

由于膜的制备方法不同,因此厚度有较大差异,戈尔膜厚度在30μm,而PE膜为200μm,其厚度是戈尔膜的6.6倍。

2003年颇尔公司、戈尔公司全球战略联盟后,又推出了新一代颇尔ZF膜盐水过滤器,整合颇尔公司设计舒马赫碳素管过滤器40年的工程设计经验,过滤盐水中SS的质量分数达到5×10-7以下。

ZF膜滤芯采用全聚四氟乙烯膜一次成型,膜孔径为0.2μm。

(3)凯膜。

凯膜(HVM膜)是这两年在中国氯碱企业应用较多的过滤膜,是新加坡凯发集团根据多年的水处理实践研制而成的用于盐水精制的过滤器。

该过滤器是纯聚四氟乙烯管式多孔膜。

它是以薄膜滤料达到真正的表面过滤效果,其好处是:

薄膜具有极佳的不黏性和非常小的摩擦系数,液体中的悬浮物全部被截留在薄膜的表面,不易堵塞膜。

这样,在不增加运行负荷的情况下,既保证了液体的最大通量,又有效地收集了液体中的固体颗粒。

凯膜具有以下特点:

①膜的孔径为0.22-0.50μm,并且具有极高的孔隙率,因此具有较高的过滤精度和渗透通量;②滤膜材质为膨体聚四氟乙烯,无其他材质复合,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特别是能够长期经受盐水中游离氯和氯酸盐的腐蚀;③膜的厚度大,为一次成型结构,无复合及搭接缝,能够避免搭接处的破裂,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④膜组件骨架采用了耐腐蚀的三元乙丙橡胶,柔性骨架使反清洗效果亦有很大改善;⑤膜的滤管直径较小,使得滤膜比表面积较大,相同体积的过滤器可装入更多的滤膜来增大过滤面积。

1.2.3.2预涂过滤器

“种植膜”预涂过滤器采用粉煤灰或CaCO3预涂,虽然工艺简单,没有预处理器,也不受絮凝剂影响,但因其膜袋不是一次成型,存在裂开的风险,同时粉煤灰中的一些无机成分会与盐水中的碱发生反应,对电解不利。

该技术目前只应用在隔膜法电解生产中。

综上所述,目前世界上盐水精制最先进的技术当属膜过滤器(不预涂),采用该工艺生产的盐水质量远远好于传统工艺,并可取消原有的碳素管过滤器。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操作运行越来越平稳,膜使用周期延长,膜过滤器越来越受到各氯碱厂家的青睐。

(编者注:

除了膜过滤器外,西恩水处理技术也是近几年用于氯碱盐水精制的先进技术。

有关该技术的介绍请见本期《氯碱工业》第7页刊登的作者刘立初的论文《氯碱一次盐水生产技术浅析》。

1.3盐水除SO42-技术

控制盐水中SO42-的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纳米膜过滤法、硫酸钠结晶法(冷冻法)及盐水排放法。

目前国内以传统的化学沉淀法(BaCl2法)为主,虽然有些厂家在尝试BaCO3法、CaCl2法,但由于BaCO3的溶解问题和反应产生的CaSO4包裹在BaCO3外面,因此降低了Ba的利用率等问题而难以推广。

传统的化学沉淀法虽然简单,但成本较高。

当前比较先进的除SO42-技术包括如下几种。

(1)纳米膜过滤法。

加拿大凯密迪公司开发的纳滤膜过滤技术(简称SRS)利用膜对SO42-的排斥作用,将SO42-从盐水中分离出来。

应用SRS技术去除SO42-,产生SO42-浓度很高、量很少的残液,减少有毒钡化合物的处理和含SO42-固体废物的处理,成本低且利于环保。

SRS过滤原理见图4(略)。

该技术1997年在美国西方化学公司建成工业示范装置后,已经在台湾台塑等公司获得商业化应用,在日本已有六七家企业采用,上海天原集团华胜公司也引进了该技术。

SRS系统在离子膜法烧碱装置中使用的示意图见图5(略),装置总图见图6(略)。

(2)离子交换法。

应用两性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同时除去SO42-及氯酸。

该方法不产生污泥,除使用软水以外不使用其他药剂,是划时代的新技术,但由于该方法消耗的软水量较大,应用厂家不多,在日本仅有东曹公司使用。

其基本流程(日本链水公司生产)见图7(略)。

2二次盐水精制

2.1工艺

二次盐水精制采用螯合树脂塔进行吸附,该技术长期以来几乎没有变化,系统以2塔或3塔串联运行,1塔再生。

2塔工艺要求一次盐水中的Ca2+、Mg2+含量低,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出于安全考虑,选择了3塔工艺,也有的企业根据盐水的质量情况及产能情况,采用更多塔的串联。

生产装置有北化机、日本链水、日本旭化成、意大利迪诺拉等公司生产的装置。

典型的3塔工艺见图8(略)。

2.2树脂种类

国外的树脂有胺基磷酸型的DuoliteES-467(法国)、太阳珠SC-401(日本)以及亚胺基二乙酸型的CR-11(日本三菱化学)、美国罗门哈斯IRC-718、AmberliteIRC-743、德国拜尔TP-208、英国漂莱特S-940等。

目前国产螯合树脂的型号也较多,南开大学的D412,上海树脂厂的D751,上海华申树脂有限公司的D403,淄博东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TP260和TP208,苏青集团江阴市有机化工厂的D401、D402等牌号的树脂基本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螯合树脂型号较多,其主要成分螯合基团分为两种,即亚胺基二乙酸型和胺基磷酸型。

这两种螯合树脂的主要物化性能指标见表1。

表1螯合树脂的主要物化性能指标

种类

Ca2+吸附容量/mol/L

水质量分数/%

粒径/mm

湿表观密度/g/mL

适宜温度/℃

n(H+)/n(Na+)/%

D-751

0.50

52-62

0.3-1.2

0.70-0.80

≤80

 

CR-11

≥0.50

60.1

0.3-1.2

0.73

≤80

 

D-403

0.60

46-56

0.3-1.2

0.70-0.80

≤80

0.75

D-412

0.35

50-60

0.3-1.2

0.74

45-50

0.70

ES-467

0.35

60-65

0.3-1.0

0.73

45-50

0.75

S-940

0.50

60-65

0.6-1.0

0.72-0.78

≤90

0.69

TP-260

2.30

60

0.40-1.25

0.77

-20-85

0.75

从对不同树脂的对比分析中不难发现,除TP-260型树脂的Ca2+吸附容量较高外,其他树脂的性能指标均比较接近。

目前国内企业所用的树脂,不管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只要工艺条件控制得较好,都能满足生产需要。

3电解

我国氯碱行业引进最多的是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及装置。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离子膜法烧碱生产技术及装置经历了“空白技术,急需引进”和“发展技术,完善引进”两个阶段,先后从日本、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这5国的9大世界知名公司引进数十种型号规格的离子膜电解槽。

至今个别地区仍在重复引进,而我国国产化离子膜电解槽已基本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4年世界电解槽制造企业所占份额见图9(略)。

3.1离子交换膜

3.1.1概况

离子交换膜是氯碱工业离子膜法烧碱生产装置的核心。

目前应用于食盐水溶液电解的阳离子交换膜根据其离子交换基团的不同,可分为全氟磺酸膜、全氟羧酸膜和全氟羧酸-全氟磺酸复合膜。

目前各公司都选用新型号的离子交换膜,膜的寿命可达3年以上。

世界主要离子膜的市场份额变化情况见表2。

表2世界主要离子膜的市场份额变化情次%

年份

杜邦膜

旭化成膜

旭硝子膜

1990

53

14

32

2003

39

35

26

3.1.2离子膜的发展、型号及性能

(1)美国杜邦(Dupont)公司。

该公司于1962年发明了Nation离子膜,1964年开发了应用离子膜的氯碱电解技术,1970年开发出带有增强网的离子膜,1980年在美国建立离子膜生产厂。

1975年日本旭化成公司成功地在延冈工厂用Nation-315膜生产烧碱,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离子膜法烧碱的工业生产。

Nation-100、300、400系列适合生产低浓度烧碱。

Nation-300系列是增强复合离子膜,为了获得高电压效率,其阴极侧采用低吸水层;为了获得低电压,其阳极侧采用高吸水层,这种膜在生产稀碱时电耗较低。

Nation-400系列是物理耐久性较好的增强离子膜。

Nation-900系列在保持性能稳定和长期生产高浓度烧碱方面,兼有高电流效率和低电压的特点,Nation-901膜可用来直接生产质量分数为32%的碱液,电流效率接近96%。

国际上认为Nation-90209及Nation-961运转效益较好。

1990年推入市场的N-966膜,其力学性能指标比N-90209提高近一半,寿命较长且更安全,碱质量分数为30%-35%时,槽电压下降了150mV。

但在能源比较紧张的形势下,N-966膜相比后来研制的N-982膜电耗仍较高,而N-982膜虽然电压低,但强度不高,寿命较短。

针对电压和强度的相互矛盾关系,杜邦公司于2004年左右研制的NX-2020膜集中了N-966膜和N-982膜的优点,强度高、电压低,比较适合目前氯碱生产的需求。

各种Nation离子膜电压与强度的示意图见图10(略)。

(2)日本旭化成公司。

1976年日本旭化成公司用全氟羧酸膜取代了杜邦公司的全氟磺酸膜,接着又开发了羧酸-磺酸复合膜。

全氟羧酸膜具有很强的阻止OH-透过的性能,在较广泛的烧碱质量分数范围(20%-40%)内都可以达到超过90%的电流效率,并且碱质量分数在20%-30%时有较低的槽电压,因而可以显著地降低电耗。

然而,全氟羧酸膜在酸性条件下会成为非导体。

旭化成公司在1993年开发了当时世界上最佳性能的Aciplex-F4202离子膜,并于1997年开发出新型的Aciplex-F4203离子膜,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电解电压下降到3V以下。

旭化成膜的系列见图11(略),旭化成膜改进的历史见图12(略)。

旭化成膜的性能见表3。

表3旭化成离子膜的性能

离子交换膜

槽电压/v

电流效率/%

50%烧碱中盐的质量分数/10-6

F6801

2.92

97.5

25

F4404

2.94

97.3

25

F4401

2.92

97.5

30

注:

所有的实验都是使用有效面积为1dm2的实验电解槽,在电流密度为4kA/m2、NaOH质量分数为32%、NaCl质量浓度为205g/L(出口)、电解温度为90℃、电极极距为1.5mm、活性阴极的条件下进行的。

(3)日本旭硝子公司。

该公司于1973年开始研究氟化物离子膜,并试制成Flemion系列。

Flemi-on膜主要有磺酸型和羧酸型两种。

Flemion-230膜的特性可与Nafion-901膜相比,Flemion-430膜更适合生产低浓度烧碱,Flemion-DX能以零极距进行操作。

Flemion膜以电压低、耗电少在世界上获得较好的评价。

2001年旭硝子公司退出电解槽制造事业,在化工行业重点建设有特色的“福来妙”离子膜事业,研制出了F-8000系列离子膜。

“福来妙”系列概况见图13(略)。

新研制的F-8000系列离子膜的进步情况见图14(略)。

“福来妙”膜加强布的种类见图15(略)。

“福来妙”F-8000系列离子膜的性能见表4。

表4F-8000系列离子膜的性能

离子膜

电流效率/%

F-8935

96.0-97.0

F-8031

96.5-97.5

F-8030

96.5-97.5

F-8021

96.5-97.5

F-8020

96.5-97.5

随着氯工程电解槽市场份额的加大,旭硝子F-8000系列膜的市场份额也逐步扩大。

(4)日本德山曹达公司。

该公司研制开发的Neosepta-F膜适宜制备浓度较高的阴极碱液。

离子膜可按单层离子膜或多层离子膜来使用,后者是将具有相同离子交换基团而离子交换容量不同的两张膜复合或将羧酸膜和磺酸膜压在一起。

目前认为全氟羧酸和全氟磺酸复合膜比较优越。

3.2离子膜电解槽

3.2.1概况

离子膜电解槽有单极式和复极式两种。

前者是大电流、低电压,后者是低电流、高电压。

两者的液体循环方式亦不相同,复极槽的液体采用强制循环,最近也有用自然循环的,且电解槽为加压操作,单极槽则采用自然循环。

近年来,由于复极槽与单极槽相比具有流程短、设备少、投资省、布置合理等优点,因此受到普遍关注。

从近期国内外离子膜电解槽生产商推出的产品看,离子膜电解槽的发展趋向为复极式、自然循环、高电流密度和大型化。

ICI和美国Eltech等以前坚持搞单极槽的公司也相继开发了复极槽。

我国已先后从日本旭化成、旭硝子、氯工程、德山曹达、意大利迪诺拉、英国ICI、美国西方化学、德国伍德等公司引进了多套离子膜法烧碱装置,几乎引进了世界所有离子膜法的专利技术。

另外,国内的北京化工机械厂也已研制成功强制循环复极式、单极式和自然循环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使我国成为第6个掌握离子膜电解槽制造技术的国家,国产化电解槽在国内已有很多套投入运行。

3.2.2电解槽型号

(1)意大利迪诺拉公司。

DD型复极槽由意大利迪诺拉帕米莱克公司开发,包括DD-88、DD-175、DD-350、DN-350,它的技术特点是实现零极距和降低电极间的溶液电压降,而且使离子膜紧贴在电极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操作期间离子膜的震动和磨损。

该电解槽在国内共有两种型号,分别为DD350和DN350。

DD350是国内现有的最大面积的电解槽。

该电解槽阴阳极网均是在电流分布屏表面覆一层很薄的面网,有效地缩短了两极间距。

但是因为该电极面积太大,所以电解室内部电解液的循环并不是很好,而且当内部导电柱被腐蚀后,很难再次修理。

综合一些其他因素,该电解槽在国内很少使用。

迪诺拉公司与德国伍德公司合资后,目前DD电解槽已退出市场。

(2)德国伍德公司(Uhde)。

2001年迪诺拉公司与德国伍德公司合资创建了伍迪公司,强强联合研制开发出BM离子膜电解槽,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单一元件结构的电解槽,离子膜表面的电流分布均匀,具备在高电流密度下运行的条件。

其电解槽型号有BM-1.8和BM-2.7两种,操作维修方便,但价格相对较高一些。

国内已有10多家企业引进了BM电解槽。

BM电解槽的阳极和阴极设有用于流过电解液的百叶窗式透孔,单元槽有增强设计。

阳极室内氯化钠的浓度越均匀,离子膜的使用寿命越长。

为了能均匀地分布电解质,、般借助设在外部的泵造成附加的循环,或通过在电解槽内安装导流板基于密度差引起内部循环。

(3)日本旭化成公司。

旭化成有业绩良好的膜业务,包括离子交换膜、电池隔膜、过滤系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能完整供应氯碱离子膜工艺系统(包括离子膜、电解槽、阴极、阳极、工艺技术)的企业,这进一步巩固了其技术世界领先的地位。

截至2005年年底,世界上共有17个国家的76套装置利用旭化成的电解系统,计划和开工中的烧碱总产能超过1000万t/a。

世界上很多大公司的氯碱装置都在利用旭化成的膜工艺,这些公司包括美国道化学、台湾台塑、荷兰阿克苏、德国巴斯夫。

旭化成新近的订单包括信科(美国信越的子公司)新建的大型氯碱项目。

在中国利用这种工艺装置的产能达到了300万t/a,包括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电化厂、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齐鲁股份公司氯碱厂。

预计到2010年世界上采用旭化成电解槽的烧碱产能将达到1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