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集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3797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褒禅山记》集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游褒禅山记》集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游褒禅山记》集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游褒禅山记》集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游褒禅山记》集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游褒禅山记》集注.docx

《《游褒禅山记》集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褒禅山记》集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游褒禅山记》集注.docx

《游褒禅山记》集注

《游褒禅山记》集注

明月横江

一、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谓:

②叫做,称为。

《孙子兵法·虚实》: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之神。

’”《现代汉语词典》:

“谓:

②称呼;叫做:

称~丨何~人造卫星?

”“谓之华山”是双宾语结构,意即“称它华山”、“叫它华山”。

“亦”前隐含着主语“人”。

二、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浮图:

三种中雪语文教材均注曰:

“浮图:

梵语音译词,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和尚”是不是“佛教徒”?

《现代汉语词典》:

“和尚:

出家修行的男佛教徒。

”尽管和尚属于“出家修行的”“男”的“佛教徒”,但也仍然属于“佛教徒”,所以“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的说法不严密,相当于把“和尚”排除在了“佛教徒”之外。

可以说成“这里专指和尚”。

另外,《现代汉语词典》:

“浮图:

同‘浮屠’。

”“浮屠:

①佛陀。

②和尚。

③塔:

七级~。

”据此,“浮图”原本即有“和尚”之义,故“这里指和尚”的“这里”纯属多余,反令人觉得“浮图”原无“和尚之义”似的。

“本义”的意思好是“词语的本来的意义”,“本意”的意思是“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本意是佛或佛教徒”的“本意”应该换成“本义”。

总之,这里只要说明“浮图”是“和尚”之义即可。

王力《古代汉语》释“浮图”为“佛家认为僧人之中修行圆满大彻大悟的叫浮图”。

2.舍:

“舍”的本义是客舍。

引申为“房舍”之义。

又引申作动词,“住宿”之义,如《左传·宣公二年》:

“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始舍于其址”的“舍”显然应该是动词,但是解作“住宿”又显然不合适。

三种中雪语文教材注为“筑舍定居”或“建舍定居”。

这实际上是认为“舍”本是是名词,“房舍”之义,这里活用作动词,“筑舍”、“建舍”之义(“定居”是添加的)。

有人把这里的“舍”和《廉颇廉相如列传》中“舍相如广成传舍”的“舍”都解释为“安置”(《汉典》),显然不妥。

《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把二者均解释为“居住”、“安置住宿”也不妥当。

“舍相如广成传舍”的“舍”可以解释为“安置住宿”,但应说明是使动用法;“始舍于其址”的“舍”可以解释为“居住”,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筑舍定居”。

总之,“居住”和“安置住宿”不应并为一个义项,而两处的“舍”意思也不同。

3.卒葬之:

大纲版、新课标版教材均注释为“死后葬在那里”,这是释“卒”为“死”。

中职本仅注“之”为“指褒禅山麓”。

《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则释“卒”为“终于”、“到底”。

甘绍波《高中语文第二册文言文注辨三则》说:

“课本将‘卒‘解释为‘死’。

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卒’在这里应该做‘终、最后’来解释。

首先,古时对死人的称呼,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礼记·曲礼》: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慧褒和尚是一位得道高僧,并非大夫。

他的死不能称为‘卒’,按照佛教用语应称为坐化、圆寂或涅。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在这一点上应该是很清楚的。

其次,考察全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卒’跟上面的‘始’(开始,当初)照应,应作‘终,最后’解,不做‘死’解。

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江夏等编《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和王水照编《宋代散文选注》均释‘卒’为‘终,最后’。

所以,‘卒葬之’应注释为‘最后葬在那里’较为妥帖。

”(文载《广西教育》2002年第32期)“卒”可作副词,有“最后”、“最终”、“到底”之义,如“卒廷见相如”的“卒”。

两说可以并存。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葛晓音、周先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

“卒:

最后,作‘死去’解亦通。

4.“葬之”的“之”指代褒禅山,但应该译作“那里”,而不能译作“它”,因为“之”是表示“葬”的处所。

《中学文言文所以词典》认为这种“之”是兼词,相当于“焉”,作“于是”讲。

其实,“之”作为代词,本来就可以指代处所。

把“之”译为“在那里”,可认为“在”是添加的东西,也可以认为是被省略了的“于”字的对译。

(我们今天可以说“睡在床上”,也可以说“睡床上”,并非必须认为“睡床上”是“睡在床上”的省略。

)又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友人李愿居之。

3.“以故”即“因为(这个)缘故”,亦即“因此”、“所以”。

《荆轲刺秦王》:

“以故荆轲逐秦王。

”这里有两个“其”。

第一个“其”是第三人称代词,“它的”之意,指代褒禅山。

第二个“其”字,有人认为是指示代词,“那”之意,“其后”即从那以后。

其实这个“其”仍然是人称代词,而非指示代词。

作为指示代词,“其”既不是表示远指,也不是表示近指,而是表示特指。

所谓特指,就是“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所指的人或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442页)。

所谓“其后”并非强调是什么样的“后”。

“其后”即“卒葬之”之后,“其”指代的即是“卒葬之”一事。

一般译本大多译“其后”为“从那以后”,仿佛“其”即“那”,所以是指示代词。

但“从那”是“从那时”或“从那件事”之省,准确地说,“其”相当于“那时”或“那事”,所以应该是人称代词。

4.名之曰: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名:

①名字,名称。

……

命名,称名。

屈原《离骚》:

‘~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曰”是“叫做”之义。

马融《长笛赋》:

“定名曰笛。

三、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1.《现代汉语词典》:

“所谓:

〈形〉属性词。

①所说的:

~共识,就是指共同的认识。

②(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

难道这就是~代表作?

2.庐冢:

新课标本注:

“庐,屋舍。

冢,坟墓。

”王力《古代汉语》:

“庐,屋舍,指墓旁的房舍。

冢,坟墓。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庐冢:

禅房和坟墓。

”据此,则“庐冢”即“庐与冢”。

大纲本、中职本注曰:

“古时为了表示孝敬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也称‘庐墓’。

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

庐,屋舍。

冢,坟墓。

”《辞海》:

“庐墓:

古礼,父母或老师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建小屋居住,守护坟墓,称‘庐墓’。

《新唐书·韩思彦传》:

‘张僧彻者,庐墓三十年。

’”《辞源》:

“庐墓:

古礼遇君父、尊长之丧,就墓旁筑小屋居住,称庐墓。

见周礼天官宫正。

水经注二五泗水:

‘今泗水南有夫子冢……即子贡庐墓处也。

’”据此,“庐墓”应为动词,故与“庐冢”不同义,不可说“庐冢……也称‘庐墓’”,因为“庐冢”显系名词。

然而后世也有将“庐墓”作名词用的。

《后汉书·申屠蟠传》:

“(緱)玉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

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

”这里的“庐墓”即是指服丧期间居住的墓旁小屋。

(参《汉典》)这样说来,从语法来看,以“庐墓”释“庐冢”也未尝不可。

但是,“庐”是“屋舍”,“冢”是“坟墓”,要表示“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之意,似乎不应说“庐冢”,而应该说“冢庐”——“冢庐”即“冢之庐”。

故第二种注释令人怀疑。

冯仲英《释<游褒禅山记>中的庐冢》(文载《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年第9期)说:

教材注解首先把“庐冢”看作一个词,解释为“庐墓”;然后又把“庐”与“冢”拆开,分注为“庐”,屋舍。

“冢”,坟墓。

那么,“庐冢”到底理解为一个词呢,还是两个词呢?

教材的注解的确有些前后矛盾。

  何谓“庐墓”,正如教材注解的,它是我国早在周代就有的一种风俗,指父母或老师死后,其子或学生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叫做庐墓。

守墓一般为三年。

孔子死后,群弟子守墓三年而相继离去,唯子贡哀思未尽,唯独子贡又守了三年。

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现在我们仍能在曲阜孔林里看到孔子墓旁边的“子贡庐墓处”。

后来守墓之风日渐盛行。

守墓之风俗源于儒家的“孝道”,它与源于印度后传入我国的佛教,在生死观上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打开工具书,翻看有关“庐墓”的词条,没有一处释义、举例与佛教有关,可见,教材注解混淆了儒教和佛教,或者说,混淆了俗界和禅界。

  要弄清“庐冢”的含义,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它究竟是一个词,还是两个词,也就是说,它是指一种事物,还是指两种事物。

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是这样注释的:

“庐,庐舍,指墓旁的房舍。

冢,坟墓。

”在这里,王力先生没有简单的把“庐冢”解释为“庐墓”,并且把“庐冢”解释为两种事物。

我认为王力先生的解释是较为准确的,是较为接近客观事实的。

只不过王力先生的解释过于简单,在这里,我们不妨来一番深入探究。

  有人认为“庐冢”是指高僧慧褒生前居住的房屋和死后葬身的墓地,也有人认为是指慧褒生前的庐舍(禅房)和死后的坟墓。

这两种观点大同小异,较教材注解更为合理。

但我认为仍有不妥。

  首先我们探究一下“庐”的含义。

据《含山县志》记载,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24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于此,潜修二十余年。

圆寂后火化得五色舍利子若干,遂声名遐迩。

为彰显慧褒禅师的无量功德,人们改原山名“华山”为“褒禅山”,在慧褒禅师结庐处兴建寺宇,谓之“慧空禅院”。

后经宋高僧中会禅师、元裕禅师等相继修建,寺宇规模逐渐扩大,香火鼎盛。

由此可知,“慧空禅院”既不是慧褒弟子为慧褒守墓的小屋,也不是慧褒生前居住的房屋,而是慧褒弟子及众信徒在慧褒结庐处修建的寺宇。

  其次,我们探究一下“冢”的含义。

在唐朝,僧尼死后一般有土葬、火葬、林葬、水葬四种葬埋方式。

按照唐代僧尼的葬埋制度,得道高僧火葬后一般构筑地宫,用来安置骨灰,其上起塔。

按照印度古老的传统习俗,僧人们把佛或高僧的“舍利子”放在塔中供养起来,这类塔一般称为“灵塔”或“舍利塔”。

塔这种建筑形式并不是中国本土的,是从古代的印度传入的,塔就是“坟冢”的意思。

慧褒圆寂后采用的是火葬的方式,火葬后得舍利子若干,其弟子将其骨灰安葬后,又造七层石塔供奉其舍利子,名为“慧褒舍利塔”,吸引了众多香客、游人前来顶礼膜拜。

此塔一直保存到“文革”前,“文革”期间,褒禅寺被毁,此塔也被炸坍塌。

因此,所谓慧褒坟冢应该是指“慧褒舍利塔”。

  综上所述,“庐冢”准确的含义应该是“慧褒圆寂后其弟子及众信徒在慧褒结庐处修建的寺宇殿堂及慧褒舍利塔”。

按冯氏之解,“庐冢”为二词,“庐与冢”之意。

此说与新课标本、王力《古代汉语》之说同。

然冯氏更进一步指出,“庐”是指的“慧褒弟子及众信徒在慧褒结庐处修建的寺宇”,“冢”是指的“慧褒舍利塔”。

其实,“庐”就是“屋舍”之意,“冢”就是“坟墓”之意,至于二者具体何所指代,则是另一回事。

四、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其院”即“那禅院”,“其”是指示代词。

2.《韩非子·难二》“纣以其大得人心而恶之”中的“以”字,《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视为表原因的介词。

依此,这里的“以”字也是介词,引进原因。

“其乃华山之阳”是“以”的宾语。

这个“其”也是人称代词,相当于“华山洞之”。

“乃”字,大纲本、新课标本、中职本皆注曰:

“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

”说这个“乃”是“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无疑是对的,但必须知道,这个“乃”是副词,就是“《红楼梦》乃一代奇书”的“乃”。

这种“乃”,连《现代汉语词典》也解释为副词,“是;就是;实在是”的意思。

中职本配套《教学参考书》、大纲本《教师教学用书》皆认为“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为判断句,前者更认为“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也是一个判断句。

按这两个“句子”都算不得判断句,而是叙述句,谓语动词是“名”。

要说有判断句,应是“其乃华山之阳”。

五、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1.中职本注曰:

“其文漫灭:

碑文模糊、磨灭。

文,碑文。

下文‘独其为文(碑上残存的文字)’的‘文’不同。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独,唯独,只有。

其,指代石碑。

文,文字,这里指的是碑上残存的文字。

犹,还,仍。

”大纲本、新课标本之注与此无大异。

“其文”的“其”是人称代词,指“仆碑”;“其文”的“文”指碑文,“碑文”是刻在碑上的文字,所以,这个“文”就是“文字”的意思。

“其为文”既然是“花山”二字,故“其为文”的“文”也是“文字”的意思。

也就是说,此处两“文”字意思(sense)相同,都是“文字”的意思,只是具体所指(reference)不同而已。

“其为文”的“其”和“为”怎么解释?

中职本明确注出这个“其”是“指代石碑”。

大纲本及新课标本未明确注出,但将“独其为文犹可识曰华山”译为“只有从它残存的文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据此则也是将“其”理解为指石碑。

“为”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解释为“有”,也有人认为通“伪”(参黄岳洲《文言难句例解》)。

窃以为,“其为文”的“其”是人称代词,指代“华山”这一名称。

王力《古代汉语》说这个“其”是“指华山”,这里所谓的“指华山”应该是指的“华山”这个名称,而非华山这座山。

“为”是动词,“作为”的意思。

“其为文”即“它作为文字”。

也就是说“其为文犹可识”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中的“其为人也孝悌”的句法结构一样。

2.曰:

叫做。

从这个当“叫做”讲的“曰”字也可以肯定“其为文”的“其”是指的“华山”这一名称。

六、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1.言:

说。

2.“今言‘华’”的“华”即“华山”之“华”。

作者说把“华山”的“华”读成了“华实”的“华”是读错了,依据就是石碑上的文字是“花山”。

作者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还因为“华”、“花”是一对古今字。

由此可知,在作者看来,“华实”之“华”应该读huá。

“华实”之“华”到底应该读什么?

一般的辞书皆不收“华实”词条。

但是,这个“华实”应该就是“华而不实”、“春华秋实”的“华”和“实”。

这两个成语中的“华”读什么音?

《现代汉语词典》把“华而不实”解释为“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读“华”为huá。

把“春华秋实”解释为“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多用于比喻)”,读“华”为huá。

由此可知,当“华”作“开花”解时,读huá,故“华实”之“华”也应该读huá。

《辞海》对“华而不实”的解释与《现代汉语词典》基本一致,也读“华”为huá,而且把作“开花”解的“华”正注音为huá,但把“华而不实”的“华”解释为“浮华”。

由此可知,《辞海》对“华而不实”和“华”的解释前后矛盾,但“华而不实”的“华”读huá则是肯定的。

《辞海》读“春华秋实”的“华”为huā,则又与“华而不实”和“华”的释义及注音相矛盾。

广西大学李义琳在《“华”的读音》一文中说:

“‘华而不实’在古籍中,‘华’最初作‘开花’解,读第一声‘huā’,在历史演变中,‘华’‘花’音义有了分化。

‘华’字在使用中产生了多个引申义,引申义中有‘虚华,浮华’的义项。

‘华而不实’在文献中又多用比喻义,在比喻义中‘华’可解作‘虚华,浮华’,据约定俗成的语言事实,‘华而不实’的‘华’就读第二声‘huá’了。

而‘春华秋实’据《汉语大词典》,‘也作春花秋实’,‘华而不实’在运用中不作‘花而不实’,这样‘华而不实’的“华”就不再读第一声‘huā’,而以读第二声‘huá’为规范。

”(文载广西语言文字网)——这其实是题外话了。

《辞源》把“华而不实”的“华”解释为“浮华”,读huá,把“华而不实”解释为“有名无实,言过其实”,而未解释为“只开花不结果”。

由此可知,《辞源》对“华而不实”和“华”的释义和注音和谐一致。

综上,不论怎样解释“华而不实”,就上述三部辞书来看,“华实”之“华”应当读作huá是肯定的。

王安石依据石碑上所刻的“花山”断定当时人把“华山”说成huá山是弄错了读音,应该读huā山。

这说明至少在王安石的时代,人们已经不再把“华而不实”(甚至包括“春华秋实”)的“华”读作huā了。

那么当时的人们把“华山”读成huá山究竟算不算错误呢?

从音义关系的角度来看,王安石的说法有道理,但是他忽略了语言的发展性、社会性以及约定俗成性。

既然当时的大多数人都读huá山,那也就只好随俗了。

这种情况在当今时代的语言实践中并不鲜见。

七、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1.其:

人称代词,它的。

中学教材配套《教参》皆认为这里是指华山洞,但也有的认为是指褒禅山。

应以前说为是。

2.侧:

名词作状语,从侧面。

3.而:

《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认为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但大多数译文不译出“而”,似乎视为并列连词。

八、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1.由:

介词,从。

以:

连词,连接“由山”这个介宾短语和动词“上”,表示修饰关系。

上:

登上,动词。

2.深:

类似“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的“深”,《现代汉语词典》视为名词,“深度”之义。

大纲版《教师教学用书》认为这个“深”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实属不必。

3.其:

前一个是人称代词,它的,指后洞;后一个是指示代词,那些。

4.穷:

动词,穷尽。

这里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穷”后省略了宾语“之”,指后洞。

九、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1.拥:

持。

以:

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2.而:

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3.其:

“其进”、“其见”多数译文只译为“前进”、“见到的景象”,而不译出“其”字。

有人说这两个“其”是代词,指代“游人”。

“其”不能指“游人”,即使是指游人,也应该是专指“余与四人”,也就是“我们(的)”,《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即视为人称代词。

鄙意以为这两个“其”字视为指示代词即可,“那”之意。

“进”是“前进”,“见”是“发现”、“看见”,都是动词,也不必看成动词活用作名词。

中职本释“至”为“见到的景象”,似不必。

4.中职本《教学参考书》引无名氏《<游褒禅山记>疑难句子解析》说: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

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

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

这句可以译成这样:

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这段文字先说”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

三个“愈”联系的是三个分句,但是紧接着说“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而舍弃第三分句不说,仿佛第三分句并非与其前有连锁关系,因此这段话自相矛盾。

这段文字在网上随意即可查检到,文字亦皆如此。

其实,这段文字出自黄岳洲先生的《文言难句理解》一文,原文在”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的后面还有“第一、二分句又是条件,第三分句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的说明。

可见《教学参考书》是随意摘自网上相关文章,而未能核对原文。

第二,说“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这是没有问题的。

说“第一、二分句又是条件,第三分句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恐怕就有问题了。

见之奇这一结果是随着入之深这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与进之难没有必然之联系。

换言之,是“入之愈深”“而其见愈奇”,而非“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所以,应该说第一分句是条件,第三个分句和第二个分句一样,都是紧承第一个分句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

这三个分句组成的复句,第一层次在一、二分句之间,第一分句和二、三分句之间是连锁关系;第二层次在二、三分句之间,前后之间是转折关系(“而”是转折连词)。

这三个分句之间的情况就和“老师越让认真做作业,同学们越认真去做,而他越不认真去做”一样。

第三,第一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第二分句的主语是“其进”,第三分句的主语是“其见”,这说法是正确的。

说“其进”的“其”是“是指代第一个分句”,“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说法是不正确的。

假如把所指代的内容置换到原句之中,其荒谬性立见。

这两个“其”是指的人进到洞的更深之处的时候。

十、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1.而:

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因而”、“于是”之意。

2.且:

副词,将,将要。

十一、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1.比:

动词,比较。

“好游者”之后省略了“所至”。

2.《辞海》:

“能:

⑦够;到。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其死未能半日也。

’”

3.大纲本《教师教学用书》认为“至”是活用作名词,或者看成其后省略了“之人”。

然则“其至”的“其”为指示代词,“那些”之意。

“其又深”的“其”是人称代词,“它”之意,指洞。

“其左右”的“其”,人称代词,“它的”之意,指洞。

4.“而”字,中职本注为“并且,而且”,然则“而”似表递进关系。

《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释为并列关系的连词。

这个“而”连接的是“来”和“记之”,“来”后省略了“之”,即“来”和“记”共用一个宾语“之”,这个“之”指的是后洞。

单从本句来看,这个“而”视为顺承关系的连词亦无不可,但联系上文“记游者甚众”来看,应视为递进关系的连词。

十二、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方:

介词,在,当。

《庄子·养生主》: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2.其:

“其欲出者”的“其”是指示代词,“那”、“那个”之意。

“悔其随之”的“其”是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之意,指代作者自己。

“既其出”的“其”,大纲本、新课标本认为是“助词,无实在意义”;但也有人认为是人称代词,“大家”之意,《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认为是人称代词,恐怕即是看成第一人称代词。

黄岳洲《文言难句例解》说:

“有人说第一个‘其’是句中语气助词。

我不这么看。

这个‘其’仍旧是代词,形式上代第三身,译成现代汉语是‘他们’,其实也代表作者。

……”按查《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其”无“无实在意义”的“助词”之用法,黄岳洲之说有理。

3.而:

第一个“而”表示并列关系,第二个“而”表示顺承关系。

4.极:

动词,“到极点”之意,即“物极必反”的“极”,这里应该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极点。

夫:

各本多不加注,但三种中学教参都译“夫游之乐”为“那游览的乐趣”之类,则似乎释“夫”为指示代词“那”。

1985年版人教大纲版《语文教学参考书》注明此“夫”为“那,代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夫:

指示代词,这次。

”鄙意以为此“夫”字并非指示代词,而是句中助词。

理由如次:

一、“夫”作指示代词用,通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作定语,指示人或事物,而“游”为动词。

二、这个“夫”字,一本作“乎”字。

“夫”和“乎”都刻用在句中作助词。

如《论语·阳货》:

“子曰:

‘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

‘安。

’”《论语·颜渊》: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十三、于是余有叹焉。

1.于是:

这个“于是”,有的看成一个词,即今之连词“于是”;有的看成两个词,“在这时”之意,本句的“焉”是兼词,“对这件事”之意;有的看成两个词,“对于这种情况”之意。

这三种理解实无本质区别。

2.叹:

中职本无注,大纲本、新课标本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皆注为“感慨”。

“感慨”与“慨叹”、“叹息”义近。

十四、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之:

第一个“之”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

第二个“之”字,人教1991年版《语文》二册认为是“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假如第二个“之”是连接的中心语和补语,这个补语就是“深而无不在”。

“深”作的是“求思”的程度补语,意思是探求、思考得深入;但“无不在”即“无物不在”,这是不能作“求思”的程度补语的,因为不能说探求、思考得无物不在。

所以,第二个“之”并非“得”之意。

鄙意以为这个“之”是放在主谓之间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谓语是“求思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