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课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3793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课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环评课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环评课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环评课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环评课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评课设.docx

《环评课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课设.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评课设.docx

环评课设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昆山向阳乳业有限公司奶牛饲养1200头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昆山向阳乳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O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昆山向阳乳业有限公司奶牛饲养1200头项目

建设单位

昆山向阳乳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宋慧亭

联系人

宋慧亭

通讯地址

江苏昆山周市镇市北村蔡泾(青阳北路)

联系电话

-0512-********

传真

-0512-********

邮政编码

213000

建设地点

昆山市周市镇青阳北路东侧(市北村)

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

占地面积

113330平方米

绿地率

>30%

总投资(万元)

2000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219.6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7.32%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背景

为了发展奶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昆山向阳乳业有限公司总投资3036万元,在周市镇青阳北路东侧(市北村)拟建大型现代乳业养殖,项目占地面积166665平方米,饲养奶牛2400头,年产奶13600吨/年,分二期建设,一期总投资2000万元,用地面积113330平方米,养牛1200头年产奶6800吨。

生产的原奶直接外卖,本项目不进行原奶加工。

共有职工80人。

根据建设发展规划,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仅对一期1200头奶牛饲养规模进行评价。

二.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2005]第40号令;

2.建设项目依据

(1)《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国家计委6号令1997年12月

(2)《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1999.1.22,第二批1999.12.30,第三批2002.6.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第6号令、第16号令和第32号令。

三、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昆山市周市镇青阳北路东侧(市北村)

2.建设内容及规模

投资总额3036万元(一期2000万元),占地面积166665平方米(一期113330平方米)。

环保投资约21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2%。

项目总规模饲养奶牛2400头,产奶13600吨/年;一期饲养奶牛1200头,其中产奶牛800头,后备牛400头,产原奶6800吨/年。

项目主体工程是奶牛饲养和产奶,其设计能力见表

一期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

工程名称(车间或生产线)

产品名称及规格

设计能力

年运行时数

拟建前

投产后

增量

牛舍

产奶牛

0

800头

800头

8760h(24h/d)

后备牛

0

400头

400头

8760h(124h/d)

挤奶缸

原奶

0

6800t/a

6800t/a

2190h(6h/d)

项目辅助工程主要是废水、牛粪处理设施和消毒系统,其设计能力见表

公用及辅助工程

工程类别

建设名称

设计能力

备注

贮运工程

青贮窑

2000㎡×2座

存贮青草、野干草

仓库

1496㎡

存贮精料、玉米

公用工程

供水(饮水器)

600套

2头牛使用1套

液体消毒池

3个

紫外线消毒

6套

环保工程

废水处理

150吨/日

处理达标后排入蔡泾河

布袋除尘器

2套

牛粪处理

30吨/日

年产有机肥3650吨

3.投资规模

主要设备清单

类型

名称

规模/型号

数量

产地

生产

饮水器

非标

600套

自制

TMR发料机

TMR

1套

进口

饲料粉碎机

2台

进口

共用

直冷式挤奶缸)

4套

进口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类别

名称

规格、组分

单耗

年耗量(t/a)

来源及运输方式

原料

精料

玉米、小麦、麸皮

8kg/头·天

3504

外购车运

青贮玉米

玉米

17kg/头·天

7446

配套种植

苜畜草

2kg/头·天

876

外购车运

野干草

2kg/头·天

876

外购车运

辅料

干木屑

木屑

60

外购车运

菌种剂

0.5

外购车运

消毒剂

碘+甘油、烧碱

3.6

外购车运

生石灰

Ca(OH)2

2.4

外购车运

自来水

饮用水

80L/头·天

35040

市政管网

4.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年正常工作365天,每天24小时工作,挤奶每天安排三次,每次2小时间,共有职工80人。

5.公用工程

供水设备600套,两头牛使用一套。

液体消毒池3个,紫外线消毒6套。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不存在与要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

项目地块原为农田,位于青阳北路东侧100米,周围1000米范围内无工业企业。

项目地块东靠蔡泾河,隔河80米有1户居民;距南侧边界60米有11户居民;北侧110米远有6户居民。

其他区域均为农田或鱼塘。

故不存在原有的环境污染问题。

该区域周围的气环境状况良好,声环境状况良好,水环境状况良好。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项目所在地昆山市周市镇区域内,位于昆山市东北部,东经120°48′21″~120°09′04″,北纬31°06′34″~31°32′36″。

周市镇东与太仓市接壤,北于常熟接壤。

2.地质、地形、地貌

该市地处长江下游河口冲击平原,为江南水乡河网地区。

地势平坦,自然坡度较小,由西南微向东北倾斜。

地面高程为2.8~6.0(吴淞高程)。

该区域位于新华夏第二巨型隆起带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延的复合部位,属元古代形成的华南地台,地表为新生代第四纪的松散沉积层堆积。

厂区所在地附近表层耕土在1m左右,至8m深度处为亚粘土,往下为厚度7m的粉砂,10m厚的亚粘土和10m多厚的粉砂。

该区域属于“太湖稳定小区”,地质构造块比较完整,基底岩系刚性程度低,第四纪以来,特别是近一万年(全新系)以来,无活动性断裂,地震活动少且强度小,周边无强地震带通过。

昆山市地处长江下游太湖平原,城区地表土层为黄褐色亚粘土,土层底部标高1.00m,第二层为灰褐色亚粘土。

娄江以南地区为淤泥质亚粘土,土层标高约1.00至5.00m左右,基本可以满足各项城市建设需要。

3.气候、气象特征

昆山市地区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季风盛行的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天霜期长,雨热同期。

但因冬夏季风进退有早有迟,强度变化不一。

降水和气温的年季差异较大,旱涝风冻灾害时有发生。

主要气象条件为:

年平均气温

15.4℃

年极端最高气温

37.9℃(1987.7.8)

年极端最低气温

-11.7℃(1977.1.31)

年相对湿度

80%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次在春季,在地区间差异较少。

年平均降水量

1063.7mm(最高1576mm,最少672.9mm)

年最大降雨量

1576mm

日最大降水量

223.0mm(1960.8.4)

年最大蒸发量

1338.5mm大于年雨量的25%

多年平均风速

3.6m/s

瞬时最大风速

19m/s(1972.8.17)

春夏季主导风向

东南-偏北

冬季主导风向

西北-偏北

全年无霜期

239天(最长256天,最短199天)

年平均日照时数

2165.2h(最多年份2460.7h)

4.水文

 该项目所在地区,全境河流总长1056.32公里,其中主要干支河流62条,长457.51公里;湖泊41个,水面10余万亩。

年地表水中河湖蓄水6.9亿立方米,承泄太湖来水51.3亿立方米,引入长江水2.5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开采量约0.95亿立方米。

5.植被、生物多样性

拟建项目所在地原为农业生态系统,以农业生产为主,系统中物种种类少,营养层次简单,未发现珍稀动植物。

场地除杂草外,无其他植被。

项目拟建地人为活动已影响了动物的栖息环境,周围农作物及草地中偶尔有野兔、野鸡、麻雀等动物滞留,栖息、繁衍,但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少。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社会环境概况 

昆山交通便捷、教育发达、国际化水平高。

她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市与上海市之间;北至东北与常熟市、太仓市两市相连,东至东南与上海嘉定、青浦两区交界,西与中新苏州工业园、吴江市接壤,南部水乡名镇周庄与浙江相通。

总面积927.7平方公里。

总人口160万,其中户籍人口76万。

昆山是充满灵气的江南水乡城市,就像镶嵌在上海与苏州之间的一颗璀璨明珠,发源于这里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以及以“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为代表的水乡古镇,构成了昆山文化永恒的背景。

2010年9月,昆山又与维也纳、新加坡等5个城市一起获得该年度的联合国人居奖

2.社会经济情况

 昆山是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县级市,连续多年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

近年昆山还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蝉联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一名。

2010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100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高于4万美元,居全国所有城市之首。

据统计,1979年-2002年昆山市GDP年均增长达22.5%,其中2002年又比2001年增长36.2%,达到了314.34亿元。

人均GDP平均增长达21.7%,达到52078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128元。

职工年均工资为143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262元。

2002年实现财政总收入为41.51亿元,较上年增长51.7%,超过1980年的117倍,年均递增22.1%。

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等称号。

被台湾电子电机同业公会评为“大陆投资环境最值得推荐城市”之一,在中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中总分名列第二,在2004年中央电视台“中国魅力城市展示”中荣膺“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称号。

  

2010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25强,昆山位列第一名。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项目空气环境质量调查监测结果及各单项因子污染指数计算值的评价结果列于下表

环境中SO2现状评价

监测点位

时间

小时浓度

日均浓度

评价指数

范围

超标率%

最大超标倍数

评价指数

超标率%

最大超标倍数

项目基地内

2004.08.13

0.022~0.072

0

0

0.16

0

0

2004.08.14

0.024~0.064

0

0

0.19

0

0

2004.08.15

0.028~0.078

0

0

0.19

0

0

 

环境中PM10现状评价

监测点位

时间

日均浓度范围

评价指数

超标率%

最大超标倍数

 

项目基地内

2004.08.13

0.13

0.87

0

0

2004.08.14

0.14

0.93

0

0

2004.08.15

0.10

0.67

0

0

环境中NO2现状评价

监测点位

时间

小时浓度

日均浓度

评价指数

范围

超标率%

最大超标倍数

评价指数

超标率%

最大超标倍数

项目基地内

2004.08.13

0.08~0.13

0

0

0.22

0

0

2004.08.14

0.07~0.13

0

0

0.20

0

0

2004.08.15

0.07~0.14

0

0

0.09

0

0

从上表可以看出,评价范围内的监测布点SO2小时值为0.011~0.039mg/m3,超标率为0,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表1二级标准限值要求;PM10日均浓度范围为0.10~0.14,超标率为0,NO2小时值为0.017~0.033mg/m3,超标率为0。

可见项目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良好,达到二级标准。

2.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项目地区水环境功能属IV类区,蔡泾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标准中的IV类水质标准。

选择监测因子CODMn、CODcr、DO、NH3-N、SS、总磷、总氮、粪大肠菌群数等共8项。

因昆山市卫生防疫部门曾未对河流水体进行过蛔虫卵的水样监测分析,故本次现状评价忽略蛔虫卵因子。

蔡泾河是本项目的纳污水体,其主要功能是养殖和灌溉及防汛抗旱等。

蔡泾河水质监测设3个断面,即1-1、2-2、3-3断面,在断面中线设一条取样垂线,在水面下0.5m处取样,调查河段为1000m见表。

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布设

序号

监测断面

排放口距离

功能

1

2-2

上游500m

Ⅳ类水

2

1-1

排放口处

Ⅳ类水

3

3-3

下游800m

Ⅳ类水

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计算方法,各污染因子的浓度与IV类水质评价标准浓度之比,得出单项环境水质指数值、超标率及超标倍数等,评价结果见表。

蔡泾河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数表

监测断面

时间

CODMn

CODCr

DO

氨氮

总磷

总氮

粪大肠菌群数

W1-1

8月13日

0.69

0.83

0.36

0.24

0.87

0.47

0.00

8月16日

0.69

0.75

0.37

0.28

0.87

0.41

0.00

W2-2

8月13日

0.72

0.94

0.37

0.046

1.06

0.31

0.00

8月16日

0.67

0.91

0.36

0.10

1.03

0.29

0.00

W3-3

8月13日

0.67

0.65

0.37

0.006

0.73

0.63

0.00

8月16日

0.61

0.68

0.36

0.06

0.73

0.45

0.00

通过对本项目纳污水体蔡泾河地表水水质监测的评价结果,目前蔡泾河水质基本达到Ⅳ类水质。

排放口到下游河段水质好于上游,COD平均值为22.1mg/L。

上游河段监测断面总磷有所超标,根据现场调查,结合表5-2、表5-3和采样点分析如下:

在上游河段,市北村部分居民沿河岸布置,所有的生活污水全部直接排至蔡泾河,根据人口估算约有10m3/d;从水质评价指数来看,总磷的污染指数普遍高于其他因子,说明河段受农业化肥污染所至。

建议由市北村村委会组织村民主动建生活污水预处理设施,农田农药、化肥使用要执行国家规定,同时缓解蔡泾河的污染,改善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目标。

3.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地区周边环境等效A声级的监测结果列于表

噪声监测结果

监测点编号

监测位置

监测时段

监测结果[dB(A)]

Leq

Lmax

A#

项目厂东界外1米

昼间

54.7

63.8

夜间

42.5

51.3

B#

项目厂南界外1米

昼间

54.5

6.8

夜间

43.5

52.1

C#

项目厂西界外1米

昼间

53.1

62.3

夜间

46.1

54.9

D#

项目厂北界外1米

昼间

51.5

60.9

夜间

42.8

51.9

E#

项目南侧居民区内

昼间

54.7

62.9

夜间

44.1

53.0

根据当地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要求,将测量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确定达标和超标情况,分析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状况。

选择等效连续A声级Leq(A)为本建设项目基地环境噪声的评价因子。

噪声评价结果

监测点位

监测位置

监测时段

评价结果

Leq(A)

评价标准

达标情况

A#

项目厂东界外1米

昼间

54.7

55

达标

夜间

42.5

45

达标

B#

项目厂南界外1米

昼间

54.5

55

达标

夜间

43.5

45

达标

C#

项目厂西界外1米

昼间

53.1

55

达标

夜间

46.1

45

超标

D#

项目厂北界外1米

昼间

51.5

55

达标

夜间

42.8

45

达标

E#

项目南侧居民区内

昼间

54.7

55

达标

夜间

44.1

45

达标

通过本次噪声监测与评价,按1类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噪声监测点数共5个,其中,昼间各监测点达标率为100%;夜间仅C#监测点超标1.1dB(A),其余均达标,标率为80%。

根据8月13日气象资料分析,夜间风速达到3.5米秒,可能受风速的影响导致微超标。

总体来说,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尚好,基本达到1类区环境噪声要求。

4.生态环境

该区域已经被开发区平整,区域内无珍稀动植物。

因此,该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5.主要环境问题

由上述区域空气、地表水、噪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可知,该地区主要环境问题为:

地表水与噪声。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

对象名称

方位

距离(m)

规模

户/人

环境功能

空气环境

市北村

东面

80

1/3

二类区

市北村

南面

60

11/40

二类区

市北村

北面

110

6/20

二类区

水环境

蔡泾河

东面

20

Q=0.06m3/s

Ⅳ类

声环境

市北村

东、南、北

60~110

18/63

1类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大气污染物“氨气”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4-93)中的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2.项目地区水环境(蔡泾河)为Ⅳ类功能区,其保护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

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类。

污染物排放标准

1.本项目废污水排放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的表3,表4,表5

2.项目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I类标准

3.牛粪便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的表6

方法标准

1.HJ/T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

2.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3.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环境》

4.HJ/T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总量控制指标

1.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废水排放执行(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兼顾项目的废水处理设施运行处理效果,其总量控制指标按达标排放标准浓度计算,见表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单位:

t/a)

污染物名称

本项目控制指标

COD

13.78

SS

3.89

氨氮

2.95

TP

0.25

2.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见表。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单位:

t/a)

污染物名称

本项目控制指标

粉尘

0.7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本项目为奶牛饲养,属畜牧业。

可概括为四个主要环节:

①备料过程、②饲养过程、③挤奶过程、④牛排谢物处理及肥料生产过程。

生产工艺流程简介如下:

奶牛饲养

原奶外卖

奶缸制冷

饲料粉碎、搅拌

挤奶

尿液

牛干粪

污水处理站

贮存场(预设)

菌种添加

排放

发酵棚

NPK营养成分添加

肥料形成过程

生物活性有机肥成品

造粒

项目生产过程示意图

本项目采用干清粪养殖工艺。

奶缸每天清洗一次。

本项目所产原奶直接外卖,不进行乳制品加工生产。

①备料过程:

项目地块二期用地目前全部种植青贮玉米,与周市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合作,组织当地农民种植青贮玉米,为青贮玉米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精料、苜畜草、野干草全部外购。

青贮玉米经粉碎后在青贮槽内厌氧发酵,粗饲料(玉米、干草等)经粉碎机粉碎后与精饲料在TMR加料机中完全混合后喂养奶牛。

②饲养过程:

采用TMR加料法喂养,所谓TMR,全称“全混合日粮”,即根据奶牛的营养配方,将切短的粗饲料及矿物质、维生素各种添加剂在饲料喂养车内充分混合而得到的一种营养平衡日粮,也称“全价日粮”。

饲料槽与饮水器分建。

③挤奶过程:

挤奶方式采用机器挤奶(直冷式奶缸挤奶机)。

挤奶机系由真空泵和挤奶器两大部分组成。

前者主要包括真空泵、电动机、真空罐、真空调节器、真空压力表等;后者由挤奶桶、搏动器(或脉动器)、集乳器、挤奶杯和一些导管及橡皮管所组成。

乳汁由挤奶杯通过挤乳器,由管道直接流人贮奶罐,与外界完全隔绝;且能根据乳流自动调节挤奶杯的真空压力,挤净后可自动脱落,不致“放空车”,整个过程中牛奶与空气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