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3489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docx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高考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明确考向

把握主线

课程标准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本讲主要讲述了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文学艺术家们各自用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创作了不朽的文艺作品。

文学艺术流派大致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发展历程。

进入20世纪,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影视艺术获得迅猛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考纲要求

(1)文学的主要成就。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4)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

 理一理

一、文学的繁荣

1.浪漫主义文学

(1)产生背景

①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频繁,动乱不已。

②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2)艺术特点

①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成就

人物(国别)

作品

意义

雨果(法)

《巴黎圣母院》

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

雪莱(英)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

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海涅(德)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2.现实主义文学

(1)产生背景:

工业革命的扩展;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文学特色:

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3)代表成就

①法国: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利)斯朵夫》等。

②英国:

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萧伯纳的《苹果车》。

③俄国:

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

④丹麦:

安徒生的作品同情弱者,嘲弄权贵。

⑤挪威: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揭露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

⑥美国:

马克·吐温的作品批判种族歧视,痛斥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3.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西方出现严重的社会精神问题。

(2)特点:

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与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差异。

(3)成就: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

4.苏联文学

(1)状况:

20世纪上半叶,苏联文学高度繁荣.

(2)成就:

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世界影响。

5.亚非拉文学

(1)特点:

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代表成就:

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卡因等都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

二、美术的辉煌

1.新古典主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

(1)背景:

法国社会剧烈动荡;资产阶级追求古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

(2)特点:

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3)成就:

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法国安格尔的《泉》。

2.浪漫主义(19世纪前期)

(1)背景:

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2)特点:

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

(3)成就:

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3.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

(1)背景: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

(2)特点:

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3)成就:

法国米勒的《播种者》和《拾穗者》;俄罗斯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4.印象画派(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

(1)背景: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2)特点:

前期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后期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

(3)成就:

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凡高的《向日葵》;法国的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5.现代主义(20世纪)

(1)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工业化的推动;科技的发展;艺术家的创新。

(2)特点:

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3)成就: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

三、音乐

1.19世纪的音乐

(1)浪漫主义

①特点:

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②杰出代表:

贝多芬和约翰·施特劳斯。

(2)歌剧:

意大利威尔第的《茶花女》,法国比才的《卡门》。

(3)民族乐派:

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闻名世界。

2.20世纪的世界音乐

(1)特点:

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蓬勃发展,轻松活泼,通俗易懂。

(2)爵士乐:

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在一战后流行。

(3)摇滚乐:

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进一步发展。

英国的披头士乐队在西方也有很大影响。

(4)趋势: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的日益便捷,各国间的音乐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强,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四、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1.背景

(1)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

(2)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们新的精神需求,以及商业利益的驱动。

2.电影艺术

(1)产生:

1895年底,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向公众放映电影短片。

(2)1927年前为电影的默片时代,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一个国家的诞生》,苏联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等影片。

(3)1927年,美国首次摄制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4)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问世,标志着彩色电影的问世。

(5)二战后,电影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相继问世。

3.电视艺术

(1)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

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电视节目。

(2)20世纪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

(3)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4)二战后,电视大规模普及运用,被称为“第八艺术”。

4.影视的影响

(1)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

(2)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想一想

1.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提示:

(1)描写对象

①浪漫主义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观性,往往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注重内心活动的描写。

②现实主义文学以客观真实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因此他们的作品都成了一种时代的记录。

(2)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

①浪漫主义作家们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往往偏重于对理想和幻想的追求,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着重描写他们认为最好的、最美的,也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

②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不满,则是充分揭露和批判这个社会,探索导致社会罪恶的本质根源。

(3)对自然与环境的态度

①浪漫主义文学着力描绘自然景物,主张社会回到“自然状态”,以表达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厌恶。

②现实主义文学则注重观察生活,仔细描写环境和生活细节,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性格的决定作用,从而塑造出了文学史上一大批典型人物形象。

2.浪漫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同。

提示:

(1)不同点①背景: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高潮时代;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②艺术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属于传统文学的范畴;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特征。

(2)相同点①背景:

都对社会混乱和危机不满。

②艺术特点:

都注重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发掘,追求自由。

3.20世纪世界文学多元化的特点。

提示:

(1)从表现形式上看,20世纪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都得到了发展。

(2)从表现内容上看,不仅有资本主义文学表现形式,而且社会主义文学和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文学也出现并且成就很高。

(3)20世纪世界文学可以说是全面繁荣,表现手法各异,反映的思想内容也体现出时代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4.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是注重描写内心世界吗?

提示:

否。

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是关注社会问题,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5.文艺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提示:

文艺是现实的反映,文艺的发展会受到所处时代环境的推动或制约。

一定的文学艺术总是与其所处的时代相适应,只有这样才会引起社会共鸣,才会具有生命力。

如近代欧洲文学艺术就深深打上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工业革命的烙印。

(1)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欧洲文学艺术家对“理性王国”失望,转而崇尚浪漫主义;19世纪30年代之后,注重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揭露和批判,现实主义开始风行。

(2)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不断的经济危机带来了大动荡和大变化,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主流。

(3)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美术注重表现人的感情,是艺术家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失望的思想表露;19世纪中期,注重表现社会现实、表现人民生活的现实主义美术兴起;19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的印象画派兴起发展。

(4)20世纪现代主义美术兴起发展,反映了当代欧美各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

(5)19世纪欧洲兴起的各种音乐流派,反映了资本主义的时代精神和日益增强的民族性。

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它日益通俗化大众化,轻松活泼,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6)电影和电视的发明是人类两项重大的文明成果,为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影视艺术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国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探究一 各文学流派的特征

史料一 韦勒克指出:

“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

”德国作家席勒说(浪漫主义)“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恩格斯

史料二 19世纪30年代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欧洲文学的主流,它以真实描写现实生活和深刻揭露社会矛盾为基本特征,在欧洲各国蓬勃兴起。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史料三 他“当场就决定发起疯来”,因为根据条例,精神失常的人是不准上天飞行的。

但只能由他本人提出申请。

而一个人在面临真正的危险时却担心自身安全,就证明他神志清醒。

于是就产生了如下逻辑:

如果你疯了,只要你申请就允许你停飞。

可你一旦提出申请,就证明你不是疯子,还得接着飞。

最后,尤萨林终于明白:

“这里面只有一个圈套……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

——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问题:

上述史料反映出不同文学流派的何种特点。

[史料导读]

(1)史料一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其特点可依据“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信息总结即可。

(2)史料二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其特点可依据“真实描写现实生活和深刻揭露社会矛盾为基本特征”提炼。

(3)史料三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其特点可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探究一答案]

(1)史料一:

以强调想象来突出文学的目的在于表现理想和希望,以强调象征与神话来突出文学的隐喻性、表现性和夸张、奇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2)史料二:

以揭露和批判现实为主题。

(3)史料三:

荒诞不经、反传统。

[史论总结]

各文学流派的特征

(1)浪漫主义文学:

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体现反叛精神和理想主义追求。

(2)现实主义文学:

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注意细节的真实。

(3)现代主义文学:

用怪诞的手法集中表现自我,以反传统、反理性的倾向,表达苦闷、迷惘、变态的心理。

探究二 影视艺术的影响

史料一 电视媒介的特点在于它消除了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使文化通过声像的形式得以传播,因为不管是谁,也无论其所受教育的高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电子媒介的声音、图像与文化接触……

史料二 在打开的电视机面前,我们退返到无邪的婴儿状态,我们的头脑成为一个受动而直通的频道,不经过大脑的思维转换,连绵不尽的直观形象不断直接轰击我们的视网膜。

问题:

依据上述史料分析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优势和局限性。

[史料导读]

(1)史料一反映了电视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

(2)史料二反映了电视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成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工具,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探究二答案]

(1)优势:

电视具有强大的传播威力,能够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人们的追求,使艺术大众化;加快了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具有高度的逼真性和即时性。

(2)局限性:

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人们成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工具。

[史论总结]

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积极方面

①满足人们各种审美需要和精神需求,提高人的文化修养。

②迅速传播信息,扩大人们的视野。

③娱乐性和艺术性冲击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心灵启迪。

④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消极方面

①电视在人们业余生活中占的比重过大,导致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垄断”现象。

②语言和图像的直接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导致人们想象力的退化。

③有的影视节目宣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观众会产生误导,尤其是暴力、色情内容对青少年成长有一定的危害性。

④不良的看电视习惯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可能会导致肥胖症、视力障碍和诸如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1.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

文学类型

浪漫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兴起时间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19世纪30年代以后

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30年代成为文学的主流

时代背景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及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迷茫、痛苦且找不到出路

创作风格

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戏剧情节跌宕起伏

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细分析人类行为,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社会现实秩序表现出不满

是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特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针对训练]

1.(2018·江西六校联考)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

这反映出( C )

A.超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文学主流

B.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

C.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促进文学发展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现实与非现实的交织、时间被凝固、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都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有关,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的题材,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的内容,排除B项;A项与史实不符;D项理解与题意不符。

2.科技革命对思想、文艺及影视艺术发展的影响

(1)思想方面

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明显,形成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主义诞生。

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2)文学艺术

①文学: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

②绘画艺术:

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借助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的现实主义和印象画派出现。

③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弘的歌剧等。

(3)影视艺术:

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电视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19世纪末,电影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下产生;20世纪20年代,电视艺术诞生。

[针对训练]

2.(2018·安徽十校联盟摸底)他们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法,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欧洲绘画出现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响。

“他们”的作品( C )

A.强调对自然真实客观的刻画

B.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强烈追求

C.着重于描绘自然的瞬间景象

D.表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

[解析] 根据“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光色变化”“发挥光色原理”可以判断“他们”的作品属于印象画派美术作品(强调光和色的作用),强调对自然真实客观的刻画是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特点,故A项错误;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强烈追求是浪漫主义美术作品的特点,故B项错误;印象画派着重于描绘自然的瞬间景象,故C项正确;表现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特点,故D项错误。

 

1.(2018·全国卷Ⅱ·34)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

该作品( B )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解析] 1836年的俄国正处于沙皇专制统治时期,俄国还依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钦差大臣》里的情节反映的是小官吏被误认为是钦差大臣而备受巴结和奉承以至于行贿,这是沙俄腐朽的专制体制的产物,故选B项;当时的俄国处于封建专制时代,故A项中的“资本主义政治”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剧作表现的是现实主义创作的风格,故C项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题干没有反映拜金主义,故排除D项。

2.(2017·江苏高考·20)建筑是凝固的艺术。

下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

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B )

A.《拾穗者》      B.《格尔尼卡》

C.《日出·印象》  D.《自由引导人民》

[解析] 现代主义绘画最大特点是反传统,漫画中房子明显呈现扭曲状态,与现代主义美术中“画面扭曲变形”相符合,《格尔尼卡》是典型的现代主义绘画作品,故B项正确;A项属于现实主义艺术风格,C项属于印象派,D项属于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排除三项。

3.(2016·全国卷Ⅱ·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

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D )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解析] 本题考查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争夺中间地带;19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黑人爵士乐。

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与材料“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赴非洲等地巡演”不符,故A项错误;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与材料“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不符,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依据材料“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可知,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海外巡演是为了让非洲等地的黑人们由此了解美国,支持美国,进而达到与苏联争夺非洲等中间地带的目的,故D项正确。

4.(2016·全国卷Ⅲ·34)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来( D )

A.传统美术流派相继被淘汰

B.理性思维的不断深化

C.批判精神备受重视的趋势

D.美术流派演变的历程

[解析] 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题干中的四幅图片分别是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和现代主义美术作品。

新古典主义之后是浪漫主义,然后是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新的美术流派出现,并不代表传统的艺术流派被淘汰,故A项错误;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而现实主义、印象派和现代主义大都未强调理性,B项错误;现实主义具有批判精神,而印象派和现代主义并不具有批判精神,故C项错误;从新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反映了近代以来世界美术的发展演变,故D项正确。

【备考方略】

1.利用图片、文献史料,认识各种文学、美术流派产生的背景、风格特点。

2.各种文学艺术特点与时代特征的关系。

3.影视、网络的社会影响。

 

1.(2018·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联考)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与此创作风格相同的是( D )

A.《百年孤独》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人间喜剧》

D.《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解析] 据材料“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可知题干的创作风格是浪漫主义,《百年孤独》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属于革命现实主义,故B项错误;《人间喜剧》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故C项错误;《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属于浪漫主义,故D项正确。

2.(2018·豫西南示范校联考)“他们吸取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经验,在19世纪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通过画家直接观察所带来的感受,来表现微观的色彩变化。

”下列属于该描述的美术作品是( B )

[解析] “在19世纪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通过画家直接观察所带来的感受,来表现微观的色彩变化”属于印象派的特点,《石工》是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日出·印象》是印象派最经典的代表,故B项正确;《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最经典的代表,故C项错误;《格尔尼卡》是现代画派的代表,故D项错误。

3.(2018·贵州贵阳摸底)毕加索的代表作《格尔尼卡》反映了二十世纪30年代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

这种艺术表达形式的特征是( A )

A.反对传统束缚和理性的压制

B.强调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绘

C.重在表现色彩发生微妙变化

D.重视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

[解析] 毕加索的代表作《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美术,其艺术特点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故A项正确;对客观对象准确描绘是现实主义美术的艺术风格,故B项错误;重视色彩微妙变化是印象画派的风格,故C项错误;重视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是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