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5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3232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5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5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5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5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5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5单元.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5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5单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下册5单元.docx

四年级语文下册5单元

南城片区小学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教师:

鲜红学校:

隆化七校姓名:

课题

18、我们爱祖国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对祖国的情感。

2.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所展示的诗情画意,仿写诗句。

3.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和蓬勃的发展,激发孩子们爱祖国,为祖国骄傲、自豪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所展示的诗情画意,仿写诗句。

教学难点

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和蓬勃的发展,激发孩子们爱祖国,为祖国骄傲、自豪之情。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激趣导入

师:

孩子们,今天,老师想把“爱”字送给你们!

板书“爱”我们应爱什么?

师:

孩子们,让我们走进诗歌《我们爱祖国》,尽情抒发自己对祖国的那份爱吧!

二、自主探究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

1.检查预习情况,读词语。

2.重点理解生词“巍峨”“涓涓细流”。

3.指导朗读。

(1)抽学生分小节朗读。

2)学生评价,主要引导从字音方面评。

4.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让学生找出“这首诗歌是围绕哪两句诗句展开的”,并勾画出这两句诗。

三、讨论交流

(一)什么是祖国?

(第1~4节)

师:

先来学习第一部分“什么是祖国”。

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倾听作者的述说。

1.思考:

金波爷爷心中什么是祖

 

学生回答

 

激起爱国之情

欣赏诗歌

揭示课题

出示生字词和课后题3,识记生字词

 

个别朗读

学生评价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找勾画回答

精读诗歌,情感交流

女生读

 

国?

勾一勾,进行批注,并用自己的话在小组内说一说。

2.那么你最喜欢哪几句诗?

在读这几句诗时你想到了些什么?

和自己的同伴一起说一说,并读一读。

3.小结:

在金波爷爷的心里,祖国是什么?

(老师领读,且屏幕图文并茂,显示妈妈的摇篮、长城、黄河等)学生回答。

4.总之一句话——(屏幕显示第一小节),学生齐读。

5.那你也思索思索,在你心中祖国是什么呢?

祖国是()。

(二)“什么是对祖国的爱?

学习第5~8小节

1.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进行批注,说说你从中想到了些什么。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2.指导朗读,特别是第8小节。

四、归纳导构

1这篇诗歌主要写了什么?

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五、拓展升华

1.(播放歌曲《我们的祖国》)

2.朗诵全诗。

3.你准备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呢?

勾批注

交流

汇报

回答

 

学生回答

 

齐读

思考

仿写

完成课后题2

 

自由读

勾画批注交流汇报

欣赏

朗诵

 

板书设计

18、我们爱祖国

什么是祖国对祖国的爱

小时候长大后

自豪挚爱

作业设置

抄写生字词。

收集爱祖国的故事。

教学反思

南城片区小学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教师:

鲜红学校:

隆化七校姓名:

课题

19高山流水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用具

高山流水乐曲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质疑导入

1.解题:

“高山流水”指代什么?

“知音”又指什么?

2.结合课题和最末一段,提出疑问。

二、自主探究

1.通读课文,勾出生字新词,强调“捺”字的读音。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讨论交流

1.结合课后2题,学习巧遇知音部分。

(1)提出疑问:

伯牙为什么认为子期是自己的知音?

伯牙得子期赏识后,为什么激动不已?

(2)交流。

(3)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2.学习凭吊知音部分。

(1)提出疑问:

为什么钟子期要留下遗言,把坟墓修在江边,听伯牙的琴声?

伯牙为什么会失声痛哭,进而把琴摔得粉碎?

(2)交流。

(3)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四、创设情景,强化感悟

质疑

 

整体感知

识记生字

理解课文中的词语的意思,完成课后题3

回答

 

引导学生读词句,从“啧啧赞叹、意味深长、按捺不住、猛地”等词语中体会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读词句,从伯牙“噙着泪水”“摔得粉碎”“唯一的知音”等语言、行动、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伯牙内心的痛苦。

1.自读课文13~14段,想一想:

如果来到碎琴山,登上古琴台,你会说些什么?

2.交流。

3.积累本课词语。

四、归纳导构

你从这篇文章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五、拓展升华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古。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来到碎琴山,来到古琴台,想起这个动人的传说时,会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读古文,根据课文试着背一背

 

板书设计

19高山流水

遇知音伯牙抚琴

悼知音伯牙摔琴

作业设置

1.抄写生字词。

2.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

3.背诵古文。

教学反思

 

南城片区小学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教师:

鲜红学校:

隆化七校姓名:

课题

20、海军将领邓世昌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2.借助批读提示深入理解课文,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能复述这个故事,对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完成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品读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质疑导入

1.谈话引入:

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无数优秀儿女为捍卫祖国的利益,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其中的一位。

提问:

将领是什么意思?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算一个好将领?

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老师介绍邓世昌生平资料。

二、自主探究

4.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5.抽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6.默读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思考:

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甲午海战的经过?

二、讨论交流

1.读具体描写海战经过的3~6段,找出最受感动的情节。

2.用心读最受感动的情节,结合旁批找出重点词句,想象邓世昌和官兵们当时的内心活动。

(重点一:

通过描写邓世昌的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或词语理解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重点二:

品读并指导在第6段批下自己的感受。

 

 

回答

齐读课题。

学生质疑

听介绍

读课文,勾画生字词

学习生字词,并理解课文中词语。

给课文分段

 

抓住自己印象最深的战斗场面,反复品读词句,边读边引导想象,在读中感受邓世昌和“致远”官兵们的满腔爱国激情

四、课外结合、拓展升华

1.读第7段。

2.邓世昌只是无数民族英雄中的一位,中国历史上还有无数这样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

课件展示一部分英雄的影像资料,同学们课外可以再了解一些。

五、总结

回扣课题,记住爱国将领邓世昌,记住所有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他们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座丰碑,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结合旁批,透过词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手足无措、置之度外的意思。

 

板书设计

20.海军将领邓世昌

抢到前面迎战

                     驾驶船撞击“吉野”号

船沉仍然杀敌人

                     为国壮烈牺牲

         热爱祖国、英勇、视死如归

作业设置

1.抄写课文中的词语。

2.积累一些英雄的资料。

教学反思

南城片区小学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教师:

鲜红学校:

隆化七校姓名:

课题

21这里危险,让我来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叶欣在抗击“非典”的战场上的动人事迹,感受人物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高尚风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这里危险,让我来”这句话所包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叶欣坦然面对危险、乐观坚强的革命精神。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激趣导入

1.请学生回忆“非典”时期,自己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和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

2.引出“抗非”战线上的英雄——叶欣3.揭示课题。

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这里危险,让我来”这句话是谁说的?

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每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全班交流。

(1)各小组推荐一名发言人汇报学习收获,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共同解决?

(2)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重点解决:

①“这里危险,让我来”这句话每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从中体会到什

 

齐读课题

审题,质疑

读课文,勾画句子,交流感受

 

抓住一些重点词,来批注自己的理解。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抓住关键词语“亲自”,体会叶欣细致入微的工作作风。

 

么?

②指导反复读叶欣写的纸条,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说说你怎样理解下面的这句话:

“在与‘非典’病魔的斗争中,她把危险留给自己。

她和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一样,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四、归纳总结

1.谈谈自己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2.放歌曲《爱的奉献》。

五、拓展升华

1为“抗非”英雄献上一首小诗,说段心里话或谱写一首歌曲等。

2摘抄文中的妙词佳句。

抓住关键句子“不要靠近我”“以后不要来看我,这里危险”,体会。

 

讨论、交流汇报

 

说感受

听歌曲,让心灵受到洗涤

抄写

 

板书设计

 

21.这里危险,让我来

叶欣护士长

(把安全让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

作业设置

1.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抗非”英雄的资料。

教学反思

南城片区小学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教师:

鲜红学校:

隆化七校姓名:

课题

积累与运用(五)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有的成语带有比喻性质的特点,积累成语;

2.感悟、积累名言名句。

3.自主阅读成语故事《毛遂自荐》,感受毛遂的机智勇敢

教学重点

1.了解有的成语带有比喻性质的特点,积累成语;

2.感悟、积累名言名句。

教学难点

感受毛遂的机智勇敢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温故知新

1.读成语,说意思。

2.体会3组成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3.拓展词语: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二)语海拾贝

1.读名言,不讲解意思,学生如有疑问,交流解决,老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交流。

2.熟读背诵

(三)点击成语

1.自己读提供的材料,了解

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语言

说一说

 

读一读

背一遍

交流

背诵

读文

“口若悬河”的出处。

2.用“口若悬河”说一句话。

(四)自主阅读园地

1.提示用学过的方法阅读。

2.学生自主阅读,可抓住“锋芒毕露”、“脱颖而出”进行思考。

3.交流感受、体会、收获。

体会意思

说一句话

运用学习方法,学生自主阅读,可抓住“锋芒毕露”、“脱颖而出”进行思考。

交流感受、体会、收获。

 

板书设计

积累与运用(五)

温故知新

语海拾贝

点击成语

自主阅读园地

作业设置

1.抄写词语和名人名言。

2.背诵。

教学反思

南城片区小学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教师:

鲜红学校:

隆化七校姓名:

课题

口语交际:

有效的劝阻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向同学讲述你家里曾发生过的纠纷及你的处理方法。

要求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2.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联系生活实际,切实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教学重点

向同学讲述你家里曾发生过的纠纷及你的处理方法。

要求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教学难点

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联系生活实际,切实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激趣导入。

请5组学生上台讲述家庭小纠纷。

1.创设情景,激发谈话愿望。

请5组学生上台讲述家庭小纠纷。

二、讨论交流

(1)选择本组同学感兴趣的1~2个“纠纷”,在小组内说说自己解决此类纠纷的好办法,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

讲述家庭小纠纷

 

学生上台讲述时,提醒其余学生注意观看。

 

小组交流

(2)大家讨论,哪些解决纠纷的办法更好。

(3)全班交流,评议提高。

①四人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介绍本组解决纠纷的好办法。

②集体评议。

③教师根据情况,适当点拨提升。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有效的劝阻

作业设置

回家正确处理家庭中的纷争。

教学反思

南城片区小学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教师:

鲜红学校:

隆化七校姓名:

课题

习作百花园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的特征写出来。

2.能自改习作,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体验到习作的乐趣,增强习作自信心

教学重点

1.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的特征写出来。

2.能自改习作,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

.能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的特征写出来。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1.读题,明确要求。

2.启发回忆,筛选内容。

(1)谁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他为什么给你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说说具体的事例。

3.出示范例,指导学生如何习作

3.自拟草稿,构思习作。

学生边默读,边思考,明白习作要求。

认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想想他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说

打腹稿或拟提纲

 

4.自读自改。

5.教师选取几篇习作,当面评改,以点带面。

6.同桌互评互改。

 

修改习作

共同修改

 

评改

 

 

板书设计

习作百花园

印象最深的人

外貌

动作

神态

语言

细节描写

作业设置

1.写作文。

2.修改习作。

3.抄写。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