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3173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探究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探究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探究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探究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探究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docx

《探究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究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docx

探究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探究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金安区东桥镇东桥初中教师吴厚兵

一、探究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内涵。

(P153)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与时间框架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方式。

通常,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包括四个基本构成部分:

1、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是支撑起教学模式这座大厦的奠基石,决定和影响教学模式的性质、特点及相应的程序和策略。

2、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是针对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不同的教学模式其偏重的目标必然有所不同。

3、实施条件。

这是指促使教学模式发挥功效的各种条件(教师、学生、内容、技术、时间、空间等)的优化组合结构。

4、操作程序。

指特定的教学活动程序和逻辑步骤,具有明显的时间性、顺序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操作程序可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境而灵活变通。

(二)、教学模式的类型

参与教学活动的要素很多,但基本的或关键的要素却只有三个:

教师、学生、所教/学内容,这三个要件构成“教学三角”,三个“角”对应着三条“边”,每条“边”连接起两端要素,便形成三种教学关系,也衍生出三种教学模式。

(P157)

探究教学模式

讲授教学模式

对话教学模式

(1)、讲授教学模式:

A、理论依据。

(P162)

B、教学目标和实施条件。

对讲授教学模式的批评:

①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②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效率很高,但极易出现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使教育异化为一种存储行为,教师是储户,学生是保管人,是填装知识的容器。

对讲授教学模式的肯定意见:

吴永军教授说:

讲授未必就是不好的方法,运用讲授法是由教学的基本任务决定的,因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时间内掌握大量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讲授法正为此提供一个经济而有效的途径。

美国学者阿兰兹也认为,讲授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控制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连贯的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倾听和思考知识的习惯。

实施条件(P166):

①从学生方面来看:

首先学生要具备学习的心向,具有积极地把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非人为联系的心理准备状态。

西谚说:

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去,但你不能使其一定喝水。

其次,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知识基础,具有能够与学习内容联系起来的有关观念。

②从环境方面来看:

环境特点:

教师积极的讲,学生积极的听。

(P37)

③从内容方面来看:

如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并且这些学习内容或材料学生在其他地方不易得到时,适于采用讲授教学。

C、操作程序。

讲授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划分为四个基本环节:

准备;导入;讲授;测验、练习与总结。

(P170)

准备阶段教师主要有三项任务:

第一是确定目标,即明确要传递哪些信息,要使学生获得哪些特定的知识、技能或态度。

第二是收集信息,即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收集各种教育资源。

第三是进行计划,此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知识背景等方面的多样性,尤其要为那些学生感到陌生的概念或观念做好讲授准备。

导入的功能:

1、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2、帮助学生将新知识与以前的所学联系起来。

3、引导学生注意讲授内容的主要方面。

讲授阶段是教师通过讲解、演示、举例、提问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呈现要学习的新知识,并确保学生能达到对新知识的正确理解。

教师可以利用如下方法增进讲授的有效性(P174):

1、注意语音和语速。

2、考虑学生原有经验和知识基础。

3、易化、深化教科书。

4、确保讲授的条理性。

5、把握讲授的节奏,并避免跑题。

6、运用比喻或类比。

7、举出实例,联系实际。

8、强调重点。

9、充分利用图片、模型及多媒体。

10、有效演示。

测验、练习与总结:

如果教师一节课都在不停地讲,既不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也不关心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很容易削弱讲授教学的实际效果。

多进行测验比少进行测验更能提高学生成绩,而且有测验比没有测验更能促进学习。

练习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巩固他们通过听讲所学到的知识,形成对所学知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对教师来说,安排学生进行练习,可以检查学生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没有掌握,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

练习时,应用型练习更受学生欢迎,持续的重复练习以及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练习则不受欢迎。

练习时,还要注意练习的同一语变化。

小结;课的结束应以小结为主要内容,归纳主要观点,建立与下节课联系与过渡。

对教学时间没有计划,匆忙小结或根本不小结、归纳,也与讲授的科学性不相容,是教师要努力避免的。

D、教师怎样促进讲授教学。

课堂提问的基本过程:

一次完整的课堂提问至少要经历以下五个环节:

教师提出问题(提问)、教师等候学生回答(等待)、教师请学生回答(叫答)、学生应答、教师回应学生的回答(理答)。

提问(P199):

1、紧扣学习主题。

2、具有启发性。

3、提问语言应准确、简洁、清晰。

4、提问数量要合理。

5、教师提问应当难易适度。

等待:

等待是教师等候学生思考和回答。

等待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问答的质量。

区分两种不同的等待时间:

1、教师发问后,学生回答前的等待时间。

2、学生回答后至教师对回答作出反应之前的时间。

叫答:

教师在叫答时能够做到的是时时提醒自己,叫答要有普遍性,即面向全体学生,使更多的学生有课堂回答问题和锻炼的机会,努力使全班回答问题的次数大致相同。

理答:

1、回答完全正确:

肯定与表扬。

2、不完全正确:

提示、追问、转问。

3、完全错误时:

中性评价。

有效提问十戒:

一戒提问专叫优生,省时省力省心;

二戒提问专找差生,哪壶不开提哪壶;

三戒以问代罚,为难学生;

四戒不给时间,突然发问;

五戒模棱两可,节外生枝;

六戒越俎代庖,自问自答;

七戒不置可否,不作评价;

八戒大而无当,无从作答;

九戒多而琐碎,串讲串问;

十戒问如林,答如流,面上开花。

(2)、对话教学模式:

对话教学模式是相对传统的“独白式”教学而言的,是以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师生间、生生间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共同学习。

A、教学目标和实施条件。

(P122)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对话教学模式耗时更多,调控也更困难,但是如果我们理解这一教学模式的目标与价值所在,我们就会明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一模式是值得的。

1、扩充知识总量。

2、促进知识理解。

3、发展思维能力。

4、提高人际技能。

上述目标可以精炼成两点:

前三个目标可以称之为“学术性目标”或“认知性目标”,而第四项则可称为“社交技巧目标”或“非认知性目标”。

教师普遍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重视学术目标而忽视了旨在培养学生之间高效合作的社交技巧目标。

实施条件:

1、学习内容:

具有生成性、开放性与复杂性的特征。

(1)某些方法、结果容易出现意见分歧的内容。

(2)困难的和新颖的概念。

(3)学生有足够的背景知识的学习主题。

(4)学习主题必须有挑战性的、学生感兴趣的。

(5)个人无法完成的复杂内容。

2、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气氛。

(1)对话者的语言态度、口气要适当。

(2)对话者要敞开心扉表露自己,不能有所保留,也不能言不由衷,刻意隐藏自己的真实观点。

(3)对话真不必有攻击、侮辱、讽刺和嘲笑别人的行为。

(4)在对话中,要消除教师的霸权。

3、教学主体:

具备合作对话的品质以及相应的知识、能力储备。

B、操作程序。

对话教学模式包括以下五个基本环节:

1、确定学习主题。

学习内容具有生成性、开放性或复杂性的特点。

另外,教师必须在开展对话教学之前精心设计学习问题,尽量不要在课堂上临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来讨论或开展合作学习。

教师还应事先搜集一些与学习主题有关的学习资料,并对学习主题进行透彻思考,预设多种可能的问题解决的方向。

为了不断的改进教学,教师还应有意识的对那些适于采用对话教学的学习主题进行积累和完善。

2、合理分组。

一般采用四人小组的形式。

一旦小组人数超过六人,就会产生三方面困难:

(1)有一些学生会做比他们分担的工作量大的工作;

(2)学生们反而会缺少与大集体合作的能力;(3)学生会在组内与自己的朋友组成小团体。

常用的分组方式主要有:

固定分组和自由分组。

固定分组是指根据班级座位较为固定的特点,将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组成一组。

这是目前常见的分组形式,其优点是随时进行,节省时间,固定分组最常见的是两人小组和四人小组。

自由组合是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组合而形成学习小组,组内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尽量将不同特质的(如年龄、性别、态度、学业成绩等)的学生,安排在同一个小组中。

由于这些学生秉持的观点、态度或思维方式可能有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对话教学得以开展的重要条件。

3、独立学习,自主尝试。

教师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独立的思考。

只有学生经过自己酝酿与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对话才会深入,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进发。

4、课堂讨论或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种经典方法:

(P243)

(1)思考—配对—分享:

第一步:

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提出问题,学生必须思考至少20秒,不能讲话,想出尽可能多的答案,或进行深入思考(思考)。

第二步:

学生们成对合作,轮流倾听彼此观点,然后用一两分钟讨论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通常让学生们达成一致的答案。

(配对)第三步:

教师请几个或所有的小组回答问题。

(分享)

(2)信息交叉(拼图法):

(3)循环赛

5、教师总结,反馈评价。

(3)、探究教学模式:

A、教学目标和实施条件。

1、增强学习动机。

2、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为了理解而教”是当今教育界中经常被提及的说法。

3、提高学生的高端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探究教学模式实施条件

应用探究教学模式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丰富的、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

(二)、学习主体:

感兴趣,并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三)、教学环境:

融洽的课堂气氛以及充裕的探究时间。

B、操作程序。

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3大环节: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探究,发现概念、原理;归纳总结,拓展应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学生在问题探究教学中所面临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道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应具备如下特点:

1、问题应是模糊、复杂的、结构不良的问题。

2、问题应是契合学生的经验和兴趣。

3、问题应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

1、通过实验演示创设问题情境。

2、提出与知识的实际应用相关的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

3、评论性的问题。

4、通过提出假设来产生问题情境。

二、提升教学效率

(一)、有效教学含义。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

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

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

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那么何为有效教学?

何为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什么?

……为此,我们摘录了余文森教授所著的《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中的内容,如下:

    追求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但是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幸福指标,有效性也是一样的。

什么东西是有效的?

有效性究竟指什么?

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主要表现在哪里?

    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

    我想从关于有效性的一个隐喻开始讲起,它是这样的: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穿越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比什么?

    第一,比谁穿得快。

比从玉米地的这一端穿到另一端谁用的时间最短,谁第一个到达目的地。

这比的是速度。

     第二,比穿越玉米地的过程当中,谁掰的玉米多。

你第一个跑到目的地,可是却两手空空,那也不行。

你第一个学完可是你没有什么收获怎么可以呢?

所以我们还要比谁掰的玉米多。

这实际上是效益——我们讲的有效性的一个最核心的指标。

从传统的眼光来看,有效性一般就是指这两个指标了——谁跑得最快、谁掰的玉米最多——这就是有效了。

但是,现在企业不这样认为了。

现在衡量企业的有效性,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杠杆和指标,是什么呢?

     安全!

    这讲的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在掰玉米的过程当中,玉米的叶子可能会刮破你的皮肤,所以我们还要考察你受伤的情况。

这三个指标:

速度、收益、安全,就是现代企业有效性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必须综合考虑。

对一个企业来说,单纯追求一个指标是容易的。

难的是什么?

是综合。

大家可以看一看,你跑得最快,可是你伤痕累累,没什么收获;你收获很多,可是你速度非常慢,皮肤被划破的伤口非常多,也不行;你速度非常慢,一个玉米也没掰到,你当然安全、悠闲了,但是没有收获,也不行。

所以这三个指标要综合考量。

这就是现代企业的有效性,要同时比这三个方面。

    我刚才讲的这个隐喻与教学的有效性有什么关系呢?

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要落到哪里?

要落到学生的学习上。

我们通过刚才这个隐喻,回过头来分析一下学习的有效性。

我们对应考量学习的有效性,同样有这三个方面的指标:

第一个指标是什么呢?

学习速度。

第二个指标是学习结果。

第三个呢?

就是学习体验。

    第一个指标就是速度了。

学习速度就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

学习速度实际上就是指学习效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越少,说明你学习效率越高。

学习特定内容所花时间的多少是我们考量的一个指标。

同样学习一门课、一个单元,我花的时间比你少,如果效果是一样的话,当然我的有效性就比你高了。

这是第一个指标。

    第二个指标就是经过学习学生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

我们主要把学习结果定位或局限在认知这个层面,希望每节课,或者说每次学习之后学生都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它主要表现在:

从不知到知、从知之少到知之多、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等等。

这个变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效性,这是考察有效性的一个核心的指标。

    第三个指标就是学习体验。

我们用两个词描述学生的学习体验,一个词是伴随。

这个“伴随”讲的就是一种状态,学生以什么样的状态——是生气勃勃、喜气洋洋、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冷漠呆滞——进行学习,效果是很不一样的。

另外一个词叫“生发”。

学生可能觉得学习过程没那么有趣,但是学完以后觉得蛮有价值,心理学把前面叫作“过程兴趣”,这叫做“结果兴趣”。

他可能对过程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他对学习结果感兴趣,这个就是生发出来的兴趣。

伴随着某个学科学习的进展,或者说你的学科知识获得的越来越多,那么你对学科学习的兴趣是不是越来越强,这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大家知道新课程目标有三个维度,那么我们考量学生学习也应由过去的一个维度变成现在的三个维度,从三个维度来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刚才讲的是关于有效的学。

接下来,我再对有效的教简单地做点分析。

    教是促进学的。

我们讲所有的教学有效性、教学质量的落脚点都在学上。

有效的教指的就是教促进学。

我把这种促进分成两种:

一种是直接促进,另一种是间接促进。

    “直接的促进”就是说老师讲完课,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深、更容易,如果没有老师教,学生这节课可能学得很慢,学得很浅,理解得很不到位,但是,老师一教学生马上就感到有收获、有提高了。

这就是直接的促进了。

    什么是“间接的促进”呢?

“间接的促进”指的是老师不是教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老师的教,学生从中慢慢地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不要老师教也能学了。

这就是间接的促进。

“教是为了不教。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教学呢?

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第一条铁律: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当学生已经能够阅读教材和思考的时候,也就是进入“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学习阶段的时候,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

当然,这时只靠学生自己读书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所以,教师的教学依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学的针对性。

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就是一般化的教学,一般化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教学。

需要强调的是,在针对学生独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注重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和学生的集体智慧。

    这条规律告诉我们:

当学生处于相对独立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的时候,必须先学后教。

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规律,而不是一种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式、方法。

     我们来看几个以“先学后教”为教学理念和教学特征的著名教改实验:

    1.尝试教学:

“先练后讲,先试后导。

”尝试教学简单地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先尝试练习,在尝试过程中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它的教学基本程序可分为五步:

一、出示尝试题;二、自学课本;三、尝试练习;四、学生讨论;五、教师讲解。

2.洋思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江苏洋思中学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一、理念: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

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二、教学策略:

(1)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一般在7分钟左右,有的课4分钟。

保证学生每节课有30分钟连续自学时间。

(2)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基础,适当调整。

该少讲的不多讲,但必须保证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

(3)学生自谋自学策略。

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教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4)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自学的力量源泉“兵教兵”,精诚合作,在兵教兵中,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合作互相提高。

(5)教师精心备课,教师的形象、气质、基本功,教学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文化课是以理解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其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去渗透实施。

三、集体备课:

集中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2)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3)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这五确定是统一的;

(4)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5)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6)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

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四、备课笔记: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题、教学内容;②学习重点;③学生思考,从学生实际出发,写出指导学生的策略;④课堂检测题的设计。

五、教学模式:

范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流程如下:

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2、“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3、当堂训练:

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

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

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

4、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

七、教师的作用:

(1)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

(2)教师语言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

(3)教师行间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必要的板演与练习进行调查,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疑难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

(4)教的原则是:

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5)对课堂检测题,教师是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

这样,教师真正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

八、“兵”教“兵”:

(1)“兵”教“兵”也体现在“后教”的环节上。

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

(2)“兵”教“兵”也体现在课后,对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同住一个寝室。

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

(3)事实证明,一帮一,“兵”教“兵”活动不单能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学优生自己能学习上有紧迫感,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学者提出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九、“做”中学:

(1)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做”,自学不单纯看书,边看边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使学生能亲身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2)学生做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经历自学过程,得到对知识的处我感悟,这本身就是创新。

(3)允许差异。

在做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基础。

采取不贩方法与途径,只要能达到目标就被充分的肯定,这也是创新。

(4)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提高,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5)只有学中做,做中学,才能形成自学习惯。

学生不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也养成了做事的好习惯,不依赖别人,什么事都自己动手操作,养成勤快、爱活动的习惯。

十、谁紧张?

课堂上,学生要比教师紧张得多!

(1)有人认为,一堂课教师只讲几分钟,学生主要是自学,能紧张吗?

所有到过洋思听课的人都会看到课堂上学生不闲着,特别紧张。

课堂效益很高,学生不停地思考、阅读、提问、解答练习、操作等。

(2)课堂效益表现以下七能:

a.一能发现真实的,并加以解决;b.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c.三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d.四能真正理解知识,不断提升质量;e.五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思想品质和好学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f.六能最有效地“培尖补差”;g.七能确保减轻负担。

(3)学生自主学习从上课到下课,从课内到课外。

学生每一节课都象参加中考一样答每一道训练题。

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一点都不能松懈,每堂课下来,学生说:

真累!

然而,课外无作业,无压力,学生都特别轻松。

十一、效果:

(1)洋思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学校,学生水平与基础较差。

然而凡是在洋思经过三年自学训练的学生,学业水平提高很快,平均每年80%学生升入省级重点高中,其中包括一部分中、差生。

(2)记者跟踪调查表明,升入高中的洋思学生,后劲很大,他们自学能力比别人强。

自主能力比别人好,课间操认真,起睡正常,学习成绩呈正态分布。

(3)洋思学生课堂特别紧张,课下很宽松,每天6:

00起床,晨炼30分钟,早7:

00~7:

30看新闻,课后没有作业,中午休息1小时,晚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