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思考练习题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3069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后思考练习题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课后思考练习题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课后思考练习题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课后思考练习题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课后思考练习题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后思考练习题总.docx

《课后思考练习题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后思考练习题总.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后思考练习题总.docx

课后思考练习题总

政治经济学新论

 复习思考题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和第二章 

名词概念:

经济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

方法、方法论、经济学方法、封闭型体系、开放型体系

简答题:

1、马克思为什么把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产生的?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意义是什么?

4、科学研究一般有哪些方法?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6、举例论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假设前提与分析方法。

7,如何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认识?

8、举例说明你冲破了哪些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

材料分析题:

案例名称:

印度农业奇迹的背后

案例适用: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案例来源:

根据《报刊文摘》2004年5月7日第2版改编

案例内容:

据《经济参考报》2004年4月27日报道,印度在2003年10月至12月取得了10.4%的经济增长率,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数增幅高达17%的农业。

分析人士认为,印度农业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除了赶上多年不遇的良好气候条件外,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政策也开始显现其效。

调查发现:

一是农民“无税一身轻”。

印度法律规定,耕种面积不超过8英亩、年收入在10万卢比(约合2300美元)以下的农户,免交包括所得税在内的各项税收。

这样一来,政府在农业领域几乎没有任何税收。

二是受益于柴油、电力免费或优惠政策。

被称为“印度粮仓”的旁遮普省规定,农民购买柴油的款项可在农产品之后支付。

农业用电则采取区别对待的办法:

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民免费用电;一般农户可免费使用灌溉用电,其他用电则享受优惠价。

三是受益于化肥、农业机械等生产资料价格补贴政策。

化肥是印度农业中补贴最大的项目,价格由政府统一规定并实行补贴。

不管是进口还是国产化肥,售价普遍低于生产成本;运输费则全部由政府承担。

四是受益于政府出资修建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的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部由邦政府出资,农民负担大为减轻。

印度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性措施,刺激并保护了农业的发展,不但保证了这个人口大国的粮食供应,而且彻底改变了粮食长期以来进口的被动局面,成为粮食出口国。

我们看到政府对经济干预所起的重要作用。

人类生产活动自有市场经济以来,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相互掣肘、相互作用的,任何经济现象的背后都饱含着政治因素的作用,由此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应运而生。

案例评析:

1、从印度农业经济发展的奇迹背后,我们如何考察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2、对印度农业经济发展奇迹产生重要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篇第三章 

 

名词概念:

劳动二重性一切劳动所有制 所有权、产权 利益 

简答题:

1、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哪些基本问题?

2、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主要分歧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为什么研究经济制度必须联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4、法律意义上的财产所有权能给所有者带来价值增值吗?

5、马克思经济学是怎样对经济利益矛盾展开分析的?

材料分析题

案例名称:

自然科学发现的规律

案例适用:

政治经济学揭示的规律

案例来源:

根据狄特富尔特等编,周美琪译:

《人与自然》导言,上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改编

案例内容:

伊马努埃尔·康德断言:

“世界万物非瞬息之作”。

对这一论断的理解,既可以说它反映了物种的生存和发展,也反映了物种的生存周期和灭亡规律。

“灭种”即死亡,它所持续的时间绝非我们的时间概念所能估量,它往往达数万年或数十万年之久。

因此,任何人,随心所欲地使“历史经验”的概念局限于人类有记载的数千年有限的历史,堪称肤浅。

令人吃惊,并迄今最受忽视的社会现象之一是,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盲目顽固性;在以往数百年中,人类就是这样执著于从自身的思想和文化成就中去探讨自己的本性和生存的意义。

人类所在的大自然则为了体谅我们而降格为一种布景,进入此景的我们,便不得不上演特殊的人类历史剧并经受考验。

许多知识界的人士迄今仍以为,与研究人类自身的艺术、文化和历史成就相比较而言,认真探讨自然和关于自然的科学是一种低文化层次的消遣。

事实上,早在四百多年前,人与自然毫无关系的假设就被完全限于心理学的层次而被动摇。

约翰内斯·开普勒在意识到自己茫然摸索于无垠的苍穹之际,竞说出“阴暗得令人毛骨悚然”这句话,这是很自然的。

哥白尼则把人从神主宰的自然秩序中抛向无生命宇宙的难以想象的空旷中去,把太阳和地球的作用调换了一下,宇宙中的太阳只有一个,太阳纹丝不动地处于恒星天体所规定的球型宇宙的中心;布鲁诺则第一个识破星空景象具有相对性的人,他指出,无论我们身处宇宙何方,总觉得自己是宇宙的中心,这是由于我们从自己在宇宙中所处的方位观察时产生的错觉。

因为,我们之视月球为天空,正如我们自己是月球的天空一样——就布鲁诺十六世纪对世界的认识而言,在阿波罗登月的时代,人人都可在电视前目睹地球在月球水平面上的自由空间的漂浮,从而确信此说无懈可击。

布鲁诺指出,天空中的星辰同样也是太阳,它们分布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也许周围又有漫无边际的住人世界。

由“布鲁诺的革命”引起的真正革命,是他的这一天才思想渐渐渗入社会意识,改变了人们意识中的宇宙等级——以地球为中心,周围是恒星的天体,后面的圣者区里住着天使和天使长、以及至高的统治者上帝——与世上的社会制度的等级相仿;“宇宙关系的民主化”终于不可避免导致社会关系的民主化,其深度足以使当时的封建社会逐步丧失其合理性。

布鲁诺采用抽象的方法所获得的成就是一切完美的真知灼见的象征,后人对此难以评估。

宇宙间的一切地点和物体在原则上平等的革命思想,是促使人们思量四海之内人人基本平等的先决条件之一。

查尔斯·达尔文在上世纪中叶,为证明伊马努埃尔·康德和另一些人的预感,即一切生物具有“非静止”历史特性而提出了“进化论”的科学论证。

持久进化的观念远远超出了生物界的范畴,它成为一种典范的、具有不寻常力量和启发式效果说明问题的方式。

最近数十年来,天文学家和宇宙学者又提出了“宇宙”的进化观。

我们知道不仅有生命的肌体、连星辰和整个星系(银河系)都有自己的“生平”,即它们有形成、发展和最终消逝的过程。

宇宙也有它的历史和开端(至少可近似地确定其年代),它早年的外貌与今天不同,现在无论它的估计寿命有多长(粗略估计可再继续八百年),肯定不会“永远”如我们所知的那样存在。

阿尔贝特·爱因斯坦的革命性发现,应该明确指出的是:

它不是原子能的可利用性。

那只不过是人们从他的发现中所取得的世纪结论之一,即所谓的技术成果。

这种后果之所以产生,是由于我们不注意科学知识,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优先琢磨其可能的实用性。

不妨粗俗地说,人们已惯于把知识当作婊子来不断滥用,以满足自己的生活要求和权力欲。

因此,我们对知识本身根本就不明白。

爱因斯坦的革命性发现使我们人类认识到了:

时间过程取决于观察者的活动状态、以及时间与空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很难设想这种关系,只有通过数学才能领会,当却能用经验和实验的方法以实体来证实)。

爱因斯坦还发现,在此现实世界中不能任意加快速度(不像我们天生固有的“数学逻辑”使我们不可救药地所设想的那样),并从而得出结论,光速是一切速度中无法超越的最高速。

爱因斯坦指出,这个世界的“空间”并非(如我们想象因顽固地受蒙蔽而认为的)欧式空间,就我们的认识能力而言,它肯定隐蔽地“弯曲”着——由于语言的贫乏而勉强用来说明一种纯粹用数学抽象才能理解的状况。

爱因斯坦的革命性发现,以震撼人们世界观的方式来总结:

无论我们能否设想,却必须透彻明白,世界的真实本质绝非人类的理解力所能及,它与我们所见的表面现象绝对不同。

上述的自然科学知识,即明了大自然的客观结构和人类在其中的真实地位,不同于那种为了人类社会自私的利益而利用这些知识对自然界进行的技术操纵。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员,有权作为“有灵之物”而存在,不过同样受到生物界种种规律的制约;如不立即制止按人类随意判断而进行的任意改造地球的活动,则在即将到来的灾难中,人类首当其冲;一旦人类因失却生物生存的基础(其中包括空气、饮用水、无毒而肥沃的土地、以及大量不同种类的生物)而毁灭自己,自然界却有可能随机复原。

地球重归平静。

无论人类具备多么高超的权力手段,幸喜尚无能力毁灭自然。

案例评析:

自然科学揭示的规律与社会科学的发展,尤其是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揭示的社会经济规律有什么关联呢?

 

第二篇第四章

 

名词概念:

商品使用价值价值市场市场制序

市场经济市场交换市场制序科学发展观

简答题:

1、商品交换的本质是什么?

2.不同的使用价值之间能进行比较吗?

3、一切劳动产品都有价值吗?

4、市场经济活动等于全部社会生活吗?

5、市场制序是怎样形成的?

材料分析题:

1、案例名称:

美洲金银矿的发现

案例适用:

货币理论、价格理论

案例来源:

史料

案例内容:

十六世纪,随着欧洲人征服美洲,在美洲印第安人的印加国发现了储量丰富的贵金属矿藏,黄金白银是人们日思夜想的财富,现在美洲一下子发现了那么多的财富,人们拥有财富的机会来了。

当时整个欧洲都被美洲发现黄金白银矿藏的好消息所鼓舞,由此掀起了一股金矿银矿的开采热潮。

随着黄金白银的开采并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人们发现欧洲市场上的物价反而比从前更贵了,人们必须为食品支付比以前更高的价格,从1570年至1640年的大约七十年时间,谷物的售价从每夸特二盎司白银上涨到每夸特六至八盎司白银。

许多人的实际购买力反而下降了,除了经营黄金白银的人赚了钱,大多数人并没有从中得到好处,发现作为财富代表的金银并没有使社会财富增加,并没有使社会的经济状况改善。

这是为什么呢?

案例评析:

美洲金银矿的发现为什么没有使财富增加反而使物价上升?

2、案例名称:

彩电与价格变动

案例适用:

商品两因素理论

案例来源:

对浙江省某地市场的调查

案例内容:

1988年某地市场某品牌18英寸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为3990元,当时这个价格还面临继续上升的压力。

十多年后的今天,18英寸规格的彩色电视机早已退出市场,我们已经无法了解18英寸彩色电视机的现行价格。

但是比18英寸彩电更高档次的同品牌20英寸彩电价格,2004年初在该地的市场价格是890元。

也就是说,假如市场上18英寸彩电还继续存在的话,它的价格应低于890元。

案例评析:

请用商品两因素原理分析彩电价格下降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第二篇第五章  

 

名词概念:

价值规律、节约时间规律按比例规律

市场机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

中央高度集权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简答题:

1、多种多样的经济体制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2,我国对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认识经历了哪些阶段?

3、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材料分析题:

1、案例名称:

梵高的画,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案例适用:

劳动价值论

案例来源:

根据张宇燕,经济艺术,《经济学家茶座》第8期的相关内容改编

案例内容:

梵高(1853-1890)是一位天才型的画家,他与拉斐尔一样,去世时才三十七岁。

梵高的画家生涯不过十年,但这位极端孤独、无比热情的艺术家,留下了大约八百五十件油画和几乎同量数目的素描,还有大批洋溢情感的书简。

梵高生前作画时贫困潦倒,但在其身后的一百多年,他的画作的市场价格竟然飙升为数千万元以上的天文数字,其中他画得数幅作品,如《向日葵》、《自画像》、《播种者》、《乡村的小路》等作品的拍卖总价,超过少数贫穷国家的年国内生产总值。

对此,梵高的画的价格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

是由梵高生前作画时的具体劳动时间或所耗费的劳动成本来决定的吗?

2004年5月5日,毕加索的著名油画作品《拿烟斗的男孩》在美国纽约索斯比拍卖行被拍卖,最终以创纪录的1.04亿美元(包括竞拍者的额外费用)成交,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绘画”。

毕加索与梵高的画品价格与其价值的关系应该怎么理解呢?

这一直是人们心头好奇与困惑的政治经济学问题。

在世界许多的著名博物馆中,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马德里的现代绘画馆,都珍藏了不少梵高之前的画家的名品,看了让人酣畅淋漓,颇有所得;而梵高的画作《向日葵》、《自画像》等作品,无论是色彩和其逼真度都与实际有很大的距离,让人匪夷所思。

究竟梵高的画作“高”在哪里?

“尊”在哪里?

在画家的眼里,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他们认为,梵高之前的名画家各个技艺精湛,画也不错,展现了他们所生存的那个时代的世界以及他们对世界的理解。

但是以今天的眼光看,那些作品主要具有历史价值,若和意识超前、想象力丰富的梵高的画作相比差距甚远,而且不在一个层次上。

早先画家作画,目的主要在于表现所描绘的对象,而梵高作画表达的则是主观感受,是特定环境中个人感觉的自然流露,甚至所描绘的对象只不过是个媒介。

欣赏古典画家的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到精美,而看梵高的画,尽管从物理学和化学意义上讲其信息都已经给定,但每次品味时,它们似乎都是一眼眼不竭之泉,总在喷涌着思想。

所以说梵高是绘画史上的分水岭。

大凡画坛高手,最讨厌的就是那些自称完全读懂了自己作品的评论家,因为对任何艺术大师的作品,任何人都无所谓懂还是不懂,关键在于个人的感受。

由此,让我们联想到了美国中央银行的行长格林斯潘先生,他不是什么艺术大师,但是他的一句名言却与画家的见解如出一辙。

格林斯潘认为:

如果你觉得完全听懂了我的话,那么你肯定误解了我的意思。

经济学家前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就曾经讲过,提出什么样的政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出政策的时机。

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宏观经济学家之一迈克尔·穆萨在评判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时说道,决定最恰当的政策需要的是精心判断,而不是机械的规则,因为当政者必须在信息不完备、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制定和执行政策。

在这里,以理性面貌出现的经济学家和扎根于直觉的艺术不期而遇了,它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是否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阐释梵高和其他世界著名艺术家的画作为什么能在当代拍卖出天文数字的价格呢?

案例评析:

市场经济中,梵高画作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请应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观点给予解释。

2,案例名称:

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

案例适用;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案例来源:

根据《阜阳毒奶粉事件:

查出缺德企业40家》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5月17日头版报道改编

案例内容:

据新华社北京2004年5月16日电:

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发生后,遵照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国务院迅速派出调查组赶往阜阳市,会同安徽省政府展开全面调查。

国务院调查组基本查清了阜阳劣质奶粉的致病原因,危害范围及其生产源头、销售渠道和销售范围等,并组织当地医疗机构对受害婴儿进行了救治。

国务院调查组通过卫生学调查证实,不法分子用淀粉、蔗糖等价格低廉的食品原料全部或部分替代乳粉,再用奶香精等添加剂进行调香调味,制造出劣质奶粉。

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但没有发现铅、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也没有检出激素成分,基本排除受害婴儿受到毒性物质侵袭的可能。

长期食用这种劣质奶粉会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量、生长停滞、免疫力下降,进而并发多种疾病甚至死亡。

阜阳市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营养不良而死亡的婴儿共计12人。

经过调查,阜阳市查获的55种不合格奶粉共涉及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家企业,既有无厂名厂址的黑窝点,也有的是盗用其他厂名,还有证照齐全的企业。

这些劣质奶粉主要通过郑州万客来市场、合肥长江批发市场、蚌埠市太平街新市场、阜阳元丰市场等批发市场和生产厂家批量购进并批发到各县(市)、区的奶粉经销商、超市、百货商店、日杂店和行政村的小卖部,销售范围主要是阜阳市各区县的乡镇和农村市场。

在国务院调查组统一组织下,阜阳市对制售劣质奶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进行了严厉打击,共抽检各类奶粉586箱,扣留、封存、暂停销售奶粉10多万袋;立案查处涉嫌销售不合格奶粉案件39起,打掉生产及分装窝点4个,刑事拘留47人,留置审查59人,宣布正是逮捕31人,依法传讯203人。

同日报纸上还登出“标题链接”:

湖北发现6名“大头娃娃”,工商部门已查扣涉嫌劣质奶粉4.9万袋;桂林一出售劣质奶粉者被行政拘留15天。

以后数日的媒体报道,揭露了全国各地相继出现的类似的“大头娃娃”问题,查处了许多省市已生产的劣质奶粉及至各种各样的劣质食品。

案例评析:

1、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的发生,留给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思考是什么?

2、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违反了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吗?

 

第三篇第六章  

 

名词概念:

资本总公式劳动力商品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工资最低工资制社会收入社会保障

简答题: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什么?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劳动力为什么能成为商品?

4.劳动力商品交易为什么说是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5.劳动力工资水平受哪些社会条件制约?

6.社会收入的来源有哪些?

形成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7.最低工资制具有什么社会作用?

8.社会保障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什么作用?

材料分析题

1.案例名称:

最低工资制是反贫穷的工具吗?

——兼谈农民工最低工资保障制问题

案例适用:

工资理论

案例来源:

自编

案例内容: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加速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瓦解和城市化的进程。

如今,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城市新的产业工人。

目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进城务工人员有9400万人,并以平均每年500万的速度递增。

面对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有些地方和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屡禁不绝,劳动报酬权受到侵害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因此,有专家提出农民工也要制定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案例评析:

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你认为建立农民工最低工资保障机制是否诱必要?

应该如何建构这项制度?

2、案例名称:

我国缩小贫富差距任务紧迫

案例适用:

收入分配理论

案例来源:

自编

案例内容:

收入分配始终是一个极端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收入差距的扩大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主要表现:

一是以基尼系数反映的居民收入总体性差距逐年拉大,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承受线。

1991年为0.282,1998年为0.456,1999年为0.457,2000年为0.458,10年上升1.62倍。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1990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

2.2,1995年为1:

2.71,2000年为1:

2.79,2001年扩大到1:

2.9。

三是地区间差距扩大。

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收入是西部的2.26倍,最高的省与最低的省差距超过3倍。

四是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80年代中期,行业间收入差距开始显现,到90年代中期最高行业人均收入与最低行业之比为2.23:

1,2000年又上升到2.63:

1。

五是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国有经济性质单位职工工资与集体经济性质单位职工工资相比,1985年的平均工资差距为1.25:

1,2001年扩大到1.63:

1,其他经济性质单位职工工资与集体经济性质单位职工工资相比,1985年的差距为1.49:

1,2001年发展到1.77:

1。

六是城镇内部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明显加快。

2002年1季度的统计表明,20%的高收入者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6.2%,20%的低收入者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高低收入差距为7.66倍。

  七是财产的集中度越来越强,居民家庭财产的差别越来越大。

最新的调查统计显示,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

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另外80%的家庭占有财产总额的53.6%。

与此同时,城市居民金融资产出现了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趋势,户均金融资产最多的20%家庭拥有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总值的比例目前约为66.4%,在最低的20%的家庭中,户均拥有的金融资产只有居民金融资产总额的1.3%。

案例评析:

请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论证造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

 

第三篇第七章  

名词概念:

社会生产总体工人资本可变资本不变资本

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剥削

分工与协作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简答题:

1.如何界定资本家与工人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2.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3.如何理解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4.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什么关系?

5.资本为什么会无限地追求剩余价值

6.剥削是指对社会剩余产品的无偿占有吗?

7.试述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8.公司治理结构由哪几部分构成?

各部分的职权和责任是什么?

9.简述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和经济代理的区别。

10.为什么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怎样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1.图表题:

根据下面的图表,运用所学理论解释马克思关于“资本”概念的含义。

计算题:

某资本主义小型纺织厂原属中等生产条件,按社会劳动生产率,月产棉纱10000件。

设:

投在厂房、机器与设备的价值为96000美元,平均使用8年;每月消耗原材料价值16000美元;雇佣工人50人,人/月平均工资80美元,m’为100%。

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除原材料价值消耗按比例增加外,其它资本价值消耗不变。

计算该厂改进技术前:

1)年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年折旧率?

2)年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

3)每件棉纱社会价值多少元?

(c+v+m)

改进技术后:

1)资本家获超额剩余价值多少?

2)年P’?

(P’=M/C+V)

3)C:

V即资本有机构成在改进技术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分析题

1、案例名称:

用新的眼光审视新的社会阶层

案例适用:

剩余价值与剥削

案例来源:

新华网 2004-03-1007:

46:

32

案例内容:

材料1:

3月9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就“非公有制经济”举行了第二次记者招待会。

五位全国政协委员就民营企业“原罪”论、私人生产数据保护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孙安民:

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人士也成为首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增长的主力,2002年与1996年相比,北京市GDP按照可比价格累计计算,我们增长了80.9%。

公有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23.7%,非公有制经济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6.3%。

从服务业和商业的从业人员来说,私营个体经济占了71%,市场的覆盖面占了58%。

非公有制经济也成为我们就业和再就业的主力,2002年全市共有从业人员679.2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就占了417.6万人,占了61.2%。

同时也是增加税收的主力,2002年北京市非公有制单位税收占全市税收的65.6%。

厉以宁:

(背景“原罪”二字出自圣经,是说人一出生就有罪。

去年河北政法委出台了1号文件,政法机关为完善市场经济做了一些规定,但是也引起了民营企业对所谓“原罪”的争论。

)用这种说法来说当前的民营企业在创业过程中的一些情况,是不符合实际的,而且也不正确。

要知道当前的民营企业家不是旧社会资本家的延续,而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民营企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不能否认在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民营企业当初的不规范的经营行为,甚至有的还违反了法律法规。

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依法办理,是什么问题就按照什么问题来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