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绝缘薄膜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2730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2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性能绝缘薄膜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性能绝缘薄膜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性能绝缘薄膜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性能绝缘薄膜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性能绝缘薄膜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性能绝缘薄膜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性能绝缘薄膜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性能绝缘薄膜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性能绝缘薄膜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高性能绝缘薄膜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年高性能绝缘薄膜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年2月

目录

一、项目建设背景和可行性4

1、聚酰亚胺薄膜应用广泛,市场空间巨大4

2、国家薄膜产业政策的需要5

3、公司拥有良好的技术支持,核心竞争力强6

(1)行业地位6

(2)核心竞争力6

①高尺寸稳定性6

②超薄化6

(3)核心技术和人员配备7

①技术储备7

②人员储备8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8

三、项目投资概算9

1、投资明细9

2、投资数额的测算依据9

3、投资数额的测算过程10

(1)建筑工程费用10

(2)设备及安装工程费用10

(3)土地费用12

(4)铺底流动资金12

四、项目生产方法、工艺流程12

五、项目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等供应情况13

1、主要原材料消耗与供应13

2、主要燃料动力消耗14

(1)供电14

(2)供气14

(3)供汽14

六、项目环保情况15

1、废水分析及对策措施15

(1)水质水量15

(2)处理措施15

2、废气分析及对策措施16

3、噪声分析及防治措施16

4、固体废物分析与防治对策17

(1)工艺废弃物及治理措施17

(2)生活垃圾17

七、项目经济效益评价17

本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期为26个月,二期建设期为18个月,全部建设完成后,将形成年产600吨高性能聚酰亚胺(PI)薄膜系列产品产能。

一、项目建设背景和可行性

1、聚酰亚胺薄膜应用广泛,市场空间巨大

聚酰亚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特殊的高分子材料。

它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特性,如耐高温和耐低温性能、较高的拉伸强度、较低的线性膨胀系数、适宜的弹性模量、极小的热收缩率、良好的自润滑性和很强的抗辐射能力,它同时具有优良的电气与化学稳定性。

聚酰亚胺树脂可制成模塑粉、薄膜、漆料、发泡材料、中空管等,广泛用于工程塑料、航空、航天、电工、电子、环境保护、新能源、医学和信息记录及其影像技术与材料等诸多领域,其中,工业应用中用量最大和最重要的产品为薄膜。

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是电力电器的关键绝缘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输配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变频电机、高速牵引电机及高压变压器等的制造。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材料逐渐成为微电子制造与封装的关键性材料,广泛应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柔性封装基板、柔性连接带线等方面。

随着国内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于“十二五”期间高速发展,聚酰亚胺薄膜将进入新型柔性光伏电池、柔性显示产品和大功率动力电池等更多崭新的领域。

可以说,从时速300km的高速列车、导弹、战斗机到微薄小型化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照相机、摄像机等电子产品都离不开聚酰亚胺薄膜。

在这些全球战略新兴产业的带动下,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作为高尖端技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在未来有着广阔而持续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2、国家薄膜产业政策的需要

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与碳纤维、芳纶纤维一起,被认为是当前制约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三大瓶颈性关键高分子材料。

2009年10月颁布的《石化产业振兴支撑技术指导意见》中就将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的技术开发列为石化产业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之一。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明确提出:

“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

”将高性能膜材料产业化技术的突破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次。

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颁布和推进,聚酰亚胺薄膜被入选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材料的目录中;“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聚酰亚胺薄膜也被列入“先进高分子材料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目录中。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篇“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第六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新材料产业。

重点发展微电子材料、新型显示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等10类材料,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战略性产品基地和一批省级特色产业基地,确保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高性能电子级PI薄膜材料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

3、公司拥有良好的技术支持,核心竞争力强

(1)行业地位

公司目前已发展成集光通信、电力传输、新能源、新材料于一体的集团化企业并将“新材料”作为未来十年的重点发展方向,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立志攻克我国紧缺的高尖端材料。

2016年,公司成功开发出超耐候PVDF薄膜,打破了法国阿科玛、韩国SKC等企业的垄断,实现了以产代进。

同时,公司研发的3D金属粉末打印技术也正在实施产业化,公司已投入大量资金对石墨烯、离子液体、超级电容器等新材料产品进行产业化技术的开发。

公司已成为新材料领域的最值得关注的公司之一。

(2)核心竞争力

①高尺寸稳定性

公司产品在保持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同时,热膨胀系数低于20ppm/℃,热收缩率低于0.02%,确保了能够与铜箔稳固贴合。

②超薄化

为了匹配柔性线基板行业窄线宽、窄间距的新技术发展要求,公司通过对制膜工艺技术的升级改造,开发出低于10μm的薄型PI薄膜。

除此之外,通过对薄膜配方的优选,结合嵌段共聚技术,公司已研发出高模量、高延伸率、黑色等系列PI薄膜新品,为公司市场开拓提供了强有力的产品支撑。

(3)核心技术和人员配备

①技术储备

本项目生产的产品为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聚酰亚胺薄膜是一种优良的绝缘薄膜。

作为国内一流的光伏背膜、聚偏氟乙烯薄膜、聚烯烃薄膜的制造企业,公司拥有江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智慧制造车间、中国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定的薄膜检测实验室,申请了高分子薄膜研发、工艺、生产相关专利近50项,其中已授权专利30项,多项高分子薄膜生产工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参与了高分子薄膜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

2016年,公司在北京成立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研发中心,主要进行电气绝缘膜、电子覆盖膜及电子封装基板膜等各系列产品的基础配方技术研究,申请了10项发明专利,已全部受理或公示中,为生产线的正常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出柔性电子线路板用基膜、COF和TAB封装用基膜、高耐电晕PI绝缘薄膜、柔性覆铜板用TPI薄膜、黑色PI薄膜、高频低介电低损耗型薄膜等6种不同高性能绝缘薄膜的配方及产业化生产工艺,产品的关键性能接近或达到国际同行同类产品的性能指标,项目已具备产业化的充分基础,项目实施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风险。

②人员储备

本项目实施单位部分股东是国内轨道交通列车和风力发电用变频电机专家和聚酰亚胺薄膜专家,是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丰富的领军人才。

同时项目建立了一个高端人才团队,团队拥有一批多年从事聚酰亚胺薄膜研究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985、211高校毕业的研究生,为本项目顺利产业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综上,公司对该项目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和论证,确保了此项目的合理性、谨慎性和可行性,项目实施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统计,截止2016年,国内约有30多家规模不等的PI薄膜制造厂家,总产能超过3,000吨,80%以上产品为电工级聚酰亚胺薄膜,其余为低端电子行业用覆盖膜、增强膜等,高性能电子级PI薄膜和高端电工级PI薄膜未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目前只有美国的杜邦、日本的宇部兴产、日本的钟渊化学和韩国的SKC等几家国外的企业具有大规模生产高性能PI薄膜的能力。

我国的高性能PI薄膜市场长期被美国、日本、韩国所垄断。

本项目的实施将填补国内高性能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和高端电工级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和市场的空白,从根本上提升国内高端PI薄膜制造水平,从上游原料角度改变整个挠性印制电路行业格局,增强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项目投资概算

1、投资明细

本项目总投资6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5,676万元,流动资金4,324万元。

本项目总投资的具体情况如下:

2、投资数额的测算依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改投资[2006]1325号文《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

(2)国内设备生产厂家的近期报价资料,并考虑运输费用和一定的上浮因素;

(3)设备基础费、安装费按《江苏省建设项目概算编制办法及概算指标》规定计算;

(4)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与其它费用之和的5%计列。

涨价预备费根据国家计委计投资(1999)1340号规定,暂不计算。

3、投资数额的测算过程

(1)建筑工程费用

本项目新建生产车间、办公场所及辅助建筑工程,项目建筑工程费用为6,200万元。

项目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合计为189万元,详见下表:

(2)设备及安装工程费用

设备及安装工程费用具体如下:

(3)土地费用

本项目土地购置费预计为25.5万元/亩,项目占地面积约67亩,合计1,710万元。

(4)铺底流动资金

本项目流动资金估算采用详细估算法,经测算流动资金为4,324万元。

本次募集资金投入为铺底流动资金,即全部流动资金的30%。

四、项目生产方法、工艺流程

本项目的工艺流程如下:

本项目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化学亚胺化法生产工艺,可分为四个工艺阶段。

一是树脂合成工艺:

将有机芳香族四酸二酐和有机芳香二胺在有机溶剂中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聚酰亚胺的前置体-聚酰胺酸树脂;二是化学亚胺化:

在聚酰胺酸树脂中加入亚胺化促进剂,将聚酰胺酸树脂部分亚胺化,转化成聚酰胺酸-聚酰亚胺混合树脂;三是流延成膜:

将聚酰胺酸-聚酰亚胺混合树脂流延到运动的钢带上,进行加热,使聚酰胺酸-聚酰亚胺混合树脂中的溶剂和残留促进剂挥发,并同时发生热亚胺化反应,得到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聚酰亚胺树脂膜,经拉伸定型得到高机械强度的聚酰亚胺薄膜;四是成品聚酰亚胺薄膜进行切边、收卷、消除应力处理。

五、项目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等供应情况

1、主要原材料消耗与供应

高性能PI薄膜的主要生产原材料包括二酐、二胺等有机高分子原料,目前国内的主要供应商为:

日本三井东压、日本三菱化学、德国赢创、国药试剂等厂家,这些厂家的产能远大于制造600吨高性能电子PI薄膜的需求,能满足该项目的原料需求。

2、主要燃料动力消耗

(1)供电

本项目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园内,项目所在厂区的电源为二路10kV供电线路,由变电所架空引自厂区北侧埋地敷设至厂区总变配电所。

项目设备配备2000kVA变压器4台。

B.供水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有日供水40万吨自来水厂。

供水管网结合水厂分区布置,供水有保障。

(2)供气

本项目所用的天然气由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进行供应,压缩空气则有自制提供,具体用下如下:

(3)供汽

本项目所用的蒸汽由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进行提供,用量如下:

六、项目环保情况

1、废水分析及对策措施

(1)水质水量

生活污水本可以直接进市政污水管网,也可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作为污水处理站中微生物的营养剂进行生化处理。

为节约长期运行成本,本项目的生活污水纳入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本项目定员121人,人均生活用水量以146L/d计,产污系数取0.8,年工作日为300天,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676t/a。

(2)处理措施

车间地面冲洗水及设备清洗水中含有一定的原料,必须首先经过预处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干化池,污泥固化后外运处置。

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2、废气分析及对策措施

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机废气,通过燃烧炉燃烧处理,对周围环境无污染,并使生产过程中的热量回收利用。

本项目采取相应环保措施后,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本项目无工业废气,不需要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3、噪声分析及防治措施

(1)在该项目选址时考虑远离居民点,目前所选项目建设地点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园内,是政府规划的工业集中区,目前离该项目地址周围1000米内的住户均在当地政府规划的拆迁范围内。

(2)厂房采用隔噪设计方案。

(3)厂房外种植高密的植物吸噪。

(4)本项目选用低噪声、低震动设备,设备均安装在加有减振垫的隔振基础上,选用具有当前世界减震、隔震领先技术的全球知名厂家的减震技术和设备,同时设备之间保持间距,避免噪声、震动叠加影响。

(5)加强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时产生的高噪声现象。

(6)生产人员采用防噪声耳塞等保护措施。

本项目的厂界噪声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3271-2001)中Ⅲ类标准的要求。

4、固体废物分析与防治对策

(1)工艺废弃物及治理措施

工艺废弃物主要是生产过程中年产生废PI薄膜边角料、包装箱、废产品等,通过收集后定点堆放,定期出售给物质回收公司,可回收利用。

(2)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七、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根据测算,本项目的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所得税后)18.45%,投资回收期为(所得税后)7.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