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2639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docx

《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docx

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

一、前言

感染性腹泻病是全球发病率高和流行广泛的传染病,对人类尤其是儿童的健康危害严重。

在我国,根据一些省份的入户调查资料,全人口的腹泻病发病率为0.17~0.70次/人年,5岁以下儿童则为2.50~3.38次/人年[1]。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通常由胃肠道病毒和细菌感染所致,临床上常伴或不伴呕吐、恶心、发热、腹痛等症状。

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因多为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最为常见,细菌病原包括大肠埃希菌属、弯曲菌属、沙门菌属以及志贺菌属等。

我国小儿腹泻病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有2个发病季节高峰,一个高峰为6至8月,主要病原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另一高峰为10至12月,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

无论何种病因所致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治疗方法主要为补液治疗[口服补液盐(ORS)、静脉补液]以预防和治疗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饮食治疗、药物治疗。

为了规范腹泻病的诊治,2009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感染学组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2005年联合发表的腹泻管理推荐指南,制定了“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2],强调腹泻病管理中脱水征的识别、口服补液、继续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推荐使用低渗ORS和补锌治疗。

“专家共识”的推行和实施,在规范腹泻病治疗、早期应用ORS预防和纠正脱水、减少静脉补液、减少抗生素滥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些效果。

但是上述治疗方法以及众多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学指标如何,是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所关注的。

为了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恰当地管理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部委员会再次组织儿科消化病、感染病以及流行病学专家组成的专家工作组,在原有的“专家共识”基础上,参考WHO及UNICEF的“腹泻病临床管理指南”以及美国、英国等有关腹泻病的指南,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分析国内外截至2013年6月的临床研究资料,制定“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以便给儿科医生在临床实践时参考。

关于诊断、口服补液、继续喂养、补锌治疗等已成为定论的,本临床实践指南将应用原有的共识和其他指南的证据。

对于争论较大的一些治疗方法,包括儿童急性腹泻病重度脱水扩容选择液体、去乳糖饮食、抗病毒药物、抗生素、非特异止泻药物(微生态制剂、蒙脱石、消旋卡多曲等)的应用,提出临床问题,对提出的临床问题分别检索文献、收集证据,应用循证学方法进行证据评定形成初步推荐意见,然后采用开放式讨论征求专家意见,形成推荐意见。

二、方法学

1.文献查询:

检索了截至2013年6月Pubmed、Cochra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刊登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主题“急性腹泻”或“肠炎”“儿童”或“小儿”“患儿”“婴儿”“婴幼儿”,检索PubMed检索式为(“Diarrhea/therapy”[Mesh] OR “gastroenteritis/therapy”[Mesh]) AND (English[lang] OR Chinese [lang]) AND (“infant”[MeSH Terms] OR “child” [MeSH Terms] OR “adolescent”[MeSH Terms]),检索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限定关键词:

diarrhea、diarrhoea、gastroenteritis,并基于新近发表的系统性综述、循证指南及高质量临床试验。

2.证据评价:

参照英国牛津循证证据分级[3]和Sackett等[4]指定的标准,根据采纳的证据来源的不同,将证据水平分为4级。

A级:

证据来源于同质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单个RCT;B级:

证据来源于多个高质量的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多个高质量的队列研究、单个高质量的病例一对照研究或单个质量较差的RCT;C级:

证据来源于大样本的病例报道、质量差的单个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D级:

证据来源于专家意见。

3.形成推荐意见:

证据评定形成初步推荐意见,然后采用开放式讨论,反复征求专家意见,形成推荐意见。

推荐强度判定综合证据级别高低和利弊权衡两方面因素[5]。

强烈推荐:

证据强度A级或B级,且益处非常明显;推荐:

证据强度B级且益处明显,或某种条件下不可能进行高质量研究(证据强度C)但益处明显;选择:

证据质量可疑或益处不明显;不推荐:

缺乏证据且益处不明显。

三、诊断[2]

1.急性腹泻病的诊断:

根据大便性状和次数作出判断。

根据家长和看护者对患儿大便性状改变(呈稀水便、糊状变、黏液脓血便)和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的主诉可作出腹泻诊断,可伴有或不伴有腹痛、呕吐、腹胀,病程在2周以内。

2.脱水的评估:

对于腹泻病患儿进行有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评估。

脱水程度的分度与评估见表1,对中、重度脱水尽可能行血钾、钠、氯检测和血气分析。

 

表1急性腹泻病患儿在不同脱水程度时的表现

脱水表现

轻度

中度

重度

丢失体液占体重比例(%)

3~5

>5~10

>10

精神状态

稍差

烦躁、易激惹

萎靡、昏迷

皮肤弹性

尚可

极差,捏起皮肤回复≥2s

口唇

稍干、口渴

干燥

明显干燥

前囟、眼窝

稍凹陷

凹陷

明显凹陷

肢端温度

正常

稍凉

四肢厥冷

尿量

稍少

明显减少

无尿

脉搏

正常

增快

明显增快

血压

正常

正常或稍降

降低或休克

 

3.水样腹泻和痢疾样腹泻的鉴别:

根据患儿粪便性状、粪常规检查结果分为水样腹泻和痢疾样腹泻。

非炎性腹泻大便为水样,粪常规检查未见白细胞,多为病毒或产毒素性细菌感染;炎性腹泻粪便呈黏液脓性、脓血便,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

4.腹泻病因:

根据粪便性状、发病季节、发病年龄以及流行情况初步估计病因。

对于急性感染性腹泻,保持足够血容量和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优先于病因诊断。

免疫功能正常的患儿出现急性水样腹泻24h之内,无需粪便培养。

脱水、发热或粪便中带有血液和脓液的患儿需要进行微生物检查。

四、治疗

(一)补液治疗

1.口服补液:

证据评定:

应用于治疗轻度、中度脱水(A级),选择ORS(A级)或低渗ORS(A级)。

推荐意见:

目前循证医学的证据显示口服补液方法与静脉输液一样有效,口服补液是急性感染性腹泻有效及性价比最高的治疗方法[6-7]。

强烈推荐用于预防脱水和治疗轻度、中度脱水。

ORS的组分为:

钠90mmol/L,钾20mmol/L,葡萄糖111mmoL/L,总渗透压为311mOsm/L。

2002年5月,WHO推荐了新的低渗性ORS,组分为:

钠75mmol/L,钾20mmol/L,葡萄糖75mmoL/L,总渗透压为245mOsm/L。

配方为每升含氯化钠2.5g、氯化钾1.6g、枸橼酸钾2.9g、无水葡萄糖13.5g。

ORS和低渗ORS都有效,但是按照中国的国情,强烈推荐低渗ORS。

从患儿腹泻开始,就给予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给予ORS和其他清洁用水,在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个月者:

50ml;6个月~2岁者:

100ml;2~10岁者:

150ml;10岁以上的患者随意)直至腹泻停止。

轻至中度脱水:

应用ORS,用量(ml)=体重(kg)×(50~75),4h内服完。

4h后评估脱水情况,然后选择适当方案。

2.静脉补液:

证据评定:

静脉补液应用于重度脱水(A级),静脉输液的液体采用含碱的糖盐混合液(C级)。

推荐意见:

强烈推荐静脉补液用于急性腹泻病合并重度脱水[5,8-9],具体时间见表2,在补液过程中,每1~2小时评估一次患儿脱水情况,如无改善,则加快补液速度。

 

表2 不同年龄急性腹泻病患儿静脉输液时间(h)

年龄(月)

第一阶段(20ml/kg)

第二阶段(80ml/kg)

<12

1

6

12~60

1

5

 

与感染性休克时体液“再分布”造成有效循环量减少不同,急性腹泻病肠道对钠、水吸收减少或分泌增加,大量水、电解质以及碱性物质从肠道丢失,造成体液减少、血容量绝对不足以及碱性物质减少。

目前也尚无直接证据表明急性腹泻病重度脱水会引起应激性高血糖。

相反,应用5%含糖液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C级),急性腹泻病重度脱水应用含碱的糖盐混合液益处明显。

因此,推荐急性感染性腹泻重度脱水液体复苏时应用含碱的糖盐混合溶液,具体为:

第一阶段以2:

1等张液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改善循环和肾脏功能,扩容后重新评估脱水情况,如仍处于休克状态,则可重复使用等张液1~2次,然后根据脱水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案(等渗性脱水选用2:

3:

1液,低渗性脱水选用4:

3:

2液)继续静脉滴注补充累积损失量,先补2/3量。

常用混合溶液药具体配制见表3。

上述静脉补液混合溶液不含钾,因此,患儿有尿时即应补充钾,浓度大多为0.2%,不超过0.3%。

一旦患儿可以口服ORS,则即给予(通常婴儿在静脉补液后3~4h,儿童在1~2h后)。

 

表3常用混合溶液的简便配制(ml)

溶液种类

5%或10%葡萄糖

10%氯化钠

5%碳酸氢钠

2:

1等张含钠液

500

30

47

4:

3:

2液

500

20

33

2:

3:

1液

500

15

24

 

3.鼻饲管补液:

证据评定:

B级。

推荐意见:

推荐应用于无静脉输液条件的中、重度脱水患儿,液体选择ORS,以20ml/(kg·h),总量不超过80ml/kg。

每1~2小时评估脱水情况。

(二)饮食治疗

证据评定:

早期进食能改善感染引起的肠内渗透压,缩短腹泻病程,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A级),去乳糖饮食可以缩短患儿的腹泻病程(B级)。

推荐意见:

急性腹泻病期间,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开始后尽早恢复进食[10]。

给予与年龄匹配的饮食,婴幼儿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者可选择应用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11],年龄较大的儿童,饮食不加以限制,包括谷类、肉类、酸奶、水果、蔬菜。

尽可能地保证热量供应,在急性腹泻病治愈后,应该额外补充因疾病所致的营养素缺失。

不推荐含高浓度单糖的食物,包括碳酸饮料、果冻、罐装果汁、甜点心和其他含糖饮料。

不推荐进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三)补锌治疗

证据评定:

A级。

推荐意见:

由于急性腹泻时大便丢失锌增加、负锌平衡、组织锌减少,补锌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腹泻病和慢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预后,减少腹泻病复发。

推荐急性感染腹泻病患儿进食后即予以补锌治疗,<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10mg,>6个月的患儿,每天补充元素锌20mg,共10~14d。

元素锌20mg相当于硫酸锌100mg、葡萄糖酸锌140mg。

(四)药物治疗

1.益生菌制剂[12-16]:

证据评定:

某些益生菌对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具有疗效,尤其是对病毒感染导致的水样腹泻具有显著疗效(A级);在疾病早期给予疗效更明显(B级);对侵袭性细菌导致的腹泻没有明显疗效(A级);对于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有效(D级)。

布拉酵母菌能缩短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程,减少患儿住院时间(A级);鼠李糖乳杆菌治疗急性水样腹泻缩短病程(A级);其他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罗依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治疗急性腹泻可缩短病程(B级);每日乳杆菌量与病程剂量依赖呈负相关(B级);双歧杆菌联合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治疗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可缩短病程(C级);治疗院内感染腹泻有效(C级);酪酸杆菌治疗急性腹泻可能有效(D级)。

推荐意见:

益生菌治疗儿童急性感染腹泻病的疗效是中度的、菌株和剂量依赖性的(剂量>1010~1011菌落形成单位),特别是对某些病毒导致的水样腹泻效果更好。

推荐益生菌应用于急性水样腹泻。

对侵袭性的细菌导致的炎性腹泻不推荐应用。

推荐在疾病的早期给予益生菌治疗。

对急性水样腹泻,强烈推荐布拉酵母菌、鼠李糖乳杆菌,推荐其他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罗依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联合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可选择酪酸杆菌。

对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推荐应用布拉酵母菌。

2.蒙脱石[17-19]:

证据评定:

蒙脱石治疗儿童急性水样腹泻可以缩短腹泻病程,减少腹泻排便次数和量,提高治愈率(A级)。

推荐意见:

推荐蒙脱石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用法和用量:

<1岁患儿:

3g/d,分2次,>1岁患儿:

3g/次,3次/d。

3.消旋卡多曲[20-22]:

证据评定:

消旋卡多曲能明显缩短急性水样腹泻患儿的病程(B级),在最初24h内能明显地控制腹泻症状(B级)。

推荐意见:

因证据的级别高且证据显示结果口服消旋卡多曲能减少2月龄以上儿童急性腹泻病程及频率,益处明显,推荐使用。

用法及用量:

急性感染性腹泻,适用3月龄~10岁患儿,儿童最常用剂量为1.5mg/kg,3次/d,作为ORS的辅助治疗应用,餐前服用,疗程5d或用至恢复前。

4.抗生素治疗[23-25]:

证据评定:

对于病毒性腹泻,抗生素的应用延长病程(证据评定:

B级);痢疾样腹泻患儿、疑似霍乱合并重度脱水、早产儿、合并免疫缺陷病的儿童应用抗生素治疗(A级);空肠弯曲菌肠炎大多数病程呈自限性,预后良好,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治疗,但对病情重、病情迁延(高热、血性便、病程延长1周以上)者仍需要抗生素治疗,且应在疾病早期使用,可缩短病程和排菌期(A级);鼠伤寒沙门菌应用抗生素治疗(B级);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主要有5类:

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黏附性大肠埃希菌(EAEC)。

ETEC、EPEC和EIEC肠炎当表现为黏液脓便时,使用抗生素(D级),选用磷霉素(D级)、三代头孢霉素(C级)、阿米卡星(C级)、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使用亚胺培南(A级)。

EHEC肠炎的病原菌绝大多数为O157:

H7等菌株,EHEC肠炎为一种自限性疾病,使用抗生素并不能够缩短病程或住院时间,反而使病原菌溶解释放大量类志贺毒素,诱发溶血尿毒综合征(HUS),轻症病例不建议使用抗生素,但对于高热和中毒症状严重者,则可应用抗生素(D级);肺炎克雷伯菌肠炎多见于2岁以内患儿,无明显季节性,病情迁延,应用抗生素,疗程为1~2周(A级);艰难梭菌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主要致病菌,对于轻中型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患儿,停用原抗菌药物是最有效而简单的措施,对有严重腹泻者或停用原抗生素后仍然不能有效改善腹泻者,需选用甲硝唑(C级)或万古霉素(D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时,应立即停用一般抗生素,选用万古霉素(A级)或利奈唑胺(D级);真菌性肠炎应用抗真菌药物(D级)。

推荐意见:

即使怀疑为细菌性腹泻时,不首先推荐使用抗生素,因为大多数病原菌所致急性腹泻均是自限性的;对于痢疾样腹泻患儿、疑似霍乱合并严重脱水、免疫缺陷病、早产儿以及有慢性潜在疾病的儿童推荐应用抗生素治疗。

关于应用何种抗生素,由于我国各地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不一样,可根据粪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以及患儿临床情况进行选择。

具体推荐意见表4。

 

表4 针对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各病原菌的抗生素推荐意见

病原菌

抗生素

剂量

推荐意见

大肠埃希菌

磷霉素

口服:

50~100mg/(kg·d),分3~4次

静脉:

100~300mg/(kg·d),分2~4次

选择

 

头孢噻肟

50~100mg/(kg·d),分2~4次静脉滴注

推荐

 

头孢唑肟

40~15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推荐

 

头孢曲松

20~100mg/(kg·d),单次或分2次静脉滴注

推荐

 

头孢他啶

30~10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推荐

 

头孢克肟

5~10mg/(kg·d),分2次口服

推荐

 

头孢哌酮

50~20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推荐

 

阿米卡星

首剂10mg/kg,继以每12小时7.5mg/kg,或每24小时15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选择

 

亚胺培南a

30~60mg/(kg·d),重症可增至100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2g,分3~4次静滴(每6~8小时)

推荐

空肠弯曲菌

红霉素

40~50mg/(kg·d),分3~4次口服,总疗程5~7d,重症感染者疗程延至3~4周

选择

 

阿奇霉素

10mg/(kg·d),口服或静脉滴注(>6个月患儿,体重<45kg):

1次/d,每周3d为1疗程;或采用5d疗法:

首日10mg/(kg·d),后4d减半使用。

一般1疗程即可,严重者需要治疗2~3个疗程

推荐

鼠伤寒沙门菌

头孢噻肟

50~100mg/(kg·d),分2~4次静脉滴注

选择

 

头孢曲松

20~100mg/(kg·d),单次或分2次静脉滴注

选择

 

头孢他啶

30~10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选择

 

头孢哌酮

50~20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选择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剂量为60~150mg/(kg·d),分3~4次静脉滴注

选择

 

亚胺培南a

30~60mg/(kg·d),重症可增至100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2g,分3~4次静滴(每6~8小时)

强烈推荐

肺炎克雷伯菌

头孢哌酮-舒巴坦

80~16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选择

 

亚胺培南

30~60mg/(kg·d),重症可增至100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2g,分3~4次静滴(每6~8小时)

强烈推荐

金黄色葡萄球菌

(停用原来抗生素)

 

 

 

万古霉素

20~40mg/(kg·d),静脉滴注,每12或8小时分次使用

推荐

 

利奈唑胺

10mg/(kg·次),每8小时分次静脉滴注

选择

艰难梭菌

(停用原来抗生素)

 

 

 

甲硝唑

30mg/(kg·d),分4次

推荐

 

万古霉素

20~40mg/(kg·d),口服,分4次

推荐

白色念珠菌

制霉菌素

5万~10万U/(kg·d),分3次口服

选择

 

氟康唑

3mg/(kg·d),单次口服

选择

 

克霉唑

25~50mg/kg,分2~3次口服

选择

 

酮康唑

3~5mg/kg,单次或分2次口服

选择

注:

a不作为儿科临床抗生素首选药物,针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以及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

 

5.抗病毒药物:

证据评定:

D级。

推荐意见:

尚无针对引起胃肠道感染的病毒的药物,抗病毒应用于急性腹泻病的治疗无证据,不推荐应用。

6.中医中药:

采用辨证方药、推拿、针灸等方法。

疗效有待于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产生本土化证据。

(五)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家庭治疗原则

无脱水征和轻度脱水征的患儿可在家庭治疗,医务人员应该向家长进行健康宣教,使家长在实施急性腹泻病家庭治疗时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1)给予患儿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2)补锌治疗;(3)尽早恢复饮食;(4)对病情未好转以及出现下列任何症状的患儿必须及时送医院:

①腹泻剧烈,大便次数多或腹泻量大;②不能正常饮食;③频繁呕吐、无法口服给药;④高热(<3月龄38℃以上,>3月龄39℃以上);⑤脱水体征明显:

明显口渴、眼凹、烦躁易激惹、萎靡;⑥便血;⑦年龄<6月龄、有慢性病史、有合并症状。

(六)预防

预防措施包括: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提倡母乳喂养、积极防治营养不良、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及轮状病毒疫苗的应用。

(七)利益关系和冲突声明

工作组和指南未涉及任何利益关系和冲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