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2237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但目前尚有一系列因素,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

如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问题、政府支持政策不完善,受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及反倾销措施限削等内部和外部问题。

尤其是受当前金融风暴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呈继续扩大趋势。

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一些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如何克服现存问题,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出口现状绿色壁垒出口对策

正文:

中国既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人口大国,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农民不富,中国不富”,农产品的稳定对中国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加入WTO之初,曾有不少人士担忧中国农产品将遭受来自国外农产品的强劲冲击,因而动摇中国的国本。

加入WTO以来的五年多时间里,中国农产品在挑战中发展了自己,出口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农产品出口可以高枕无忧了。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随着中国开放度的进

农产品出口同比价格指数(派氏)为105.9,这显示了国际粮价对国内市场的拉动作用。

(三)农产品出口的地区分布

  中国主要的农产品出口省份是山东、广东、浙江、辽宁、吉林和福建等,其中山东是农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山东自2000年超过广东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省。

总体来说,中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国农产品出口前十位省(市)中有8个属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农产品出口占全国的16.6%,其中只有吉林省出口超过10亿美元,在全国排名第五,黑龙江出口超过5亿美元,在全国排名第九;目前西部十省农产品出口较少,2003年西部十省出口农产品13.74亿美元,仅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5%。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

2006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亚洲1910020.7万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61.56%;出口北美洲422717.9万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3.62%;出口欧洲552498.7万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7.81%(见表2)。

日本、欧盟是我国农产品的最主要出口市场,约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43.3%,仅日本就占约1/3。

由于日本、欧盟食品安全新法规于2006年正式实施,大幅抬高了进口农产品的门槛,对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造成较大影响。

二、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因素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自入世以来出现了转折性变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在中国农产品继续保持比较优势、出口潜力较大的同时,目前还存在一些影响农产品出口的突出问题。

(一)人民币升值增加农产品企业压力

自今年6月19日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短短三个多月时间,人民币升值幅度达2.12%。

截至10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582,再次创出汇改以来新高。

受此影响,水海产品、蔬菜、水果和茶叶等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将有所下降,出口或受影响。

目前,由于国内农产品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处于微利生存状态,利润率仅维持2-3%左右。

随着人民币升值步伐的加快,农产品出口企业处境将更加艰难,同时,以美元结算的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

(二)农产品出口遭遇着“绿色壁垒”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制订较高的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而我国农产品质量大多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入世后,我国一些农产品就因为农药、化肥残留较高而被一些国家禁止进口,有的农产品则因为难以得到进口国的质量认证及其包装标签认可而不能出口。

在这方面受阻最重的当属畜产品,其主要原因:

一是检验检疫标准提高,检验指标范围扩大。

如欧盟从2002年初,因在我国出口的兔肉、鸡肉和冻虾等产品中检测出含量为200mg/kg的氯霉素而停止从我国进口该产品,而上述氯霉素含量在国内则无法测出。

“绿色壁垒”已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

(三)出口体制不顺,国内企业盲目竞争于出口不利

  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贸易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开放的市场经济的需求。

我国农民要适应国内市场经济的变革尚需时日,何况与国际市场接轨。

这种生产与贸易相分离的状况,不仅使农民利益受损失,而且也不能使农民了解国外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另外由于出口企业之间盲目竞争也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许多问题。

例如今年日本对我国大葱和蘑菇采取了"进口限制"措施,名义是因为我国出口价格太低,冲击其国内市场,有倾销倾向。

我国虽然没有倾销的倾向,但是我国对日本出口的上述农产品价格的确存在不断走低的事实,这主要是出口企业相互竞争,自相压价造成的,因此虽然对日本出口量增长较快,但是出口值增速明显落后,使我们的利益也受到损失。

(4)加工业发展滞后。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加工产品尚处于初级阶段,精加工产品少。

尽管这些年来有了很大的变化,农产品加工出口逐年增加,但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加工工艺粗糙,摆脱不了手工作坊式的简单生产模式,形成不了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消费者需要高档优质方便的食品,而我们输出的大部分还是“大路货”。

5)出口得不到政策性金融支持。

通过设立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向进出口提供金融支持的做法一向为世界各国所采用。

出口信贷虽然日趋商业化,但一般都仍以政支持为后盾,政府作为出口风险的“最后承担者”,具有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出口信贷都为扩大本国出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鼓励出口的政策性优惠信贷,除了规模和力度偏小之外,主要是支持范围过于狭窄,重点是支持对机电产品和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而农产品的出口得不到出口信贷的支持

三、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采取的措施

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了出口大幅下降,价格低位运行,市场风险加剧,企业利润下滑,贸易摩擦增多,质量信用危机等的不利局面。

这需要政府、企业、协会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进而保持农产品出口增长。

(一)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

要认真研究并充分运用世贸规则中的“绿箱”、“黄箱”政策,加大对农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

财政每年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境外促销、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新办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奖励、外向型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及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费补助等。

金融机构应积极扩大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企业的贷款投放,积极支持出口企业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扩大农产品出口。

(二)建立农产品市场风险保险机制和出口保护与救助机制。

国家和农产品市场主体要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农产品市场风险损失补偿基金,对处于金融危机的农业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偿,提高其生存能力。

要积极探索行业协会救助、商业保险和政府支持相结合的救助机制,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积极应对技术壁垒、贸易磨擦等突发事件。

(三)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美誉度。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目前应对危机、打破贸易壁垒、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美誉度的重要措施之一,这里需重点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这3大体系建设。

第一,要积极实施“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打破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技术壁垒。

第二,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力量,加大检测力度,提高检测能力,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同时,加快出口农产品所必需的检测设施建设,确保检测项目与精度,达到出口目标国的要求。

第三,要理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监管及认证工作全部转到农业管理部门中来,明确以农业部(省级以农业厅)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改变目前农产品检测中存在的交叉检测及重复检测的无效率现象。

今后国际坏境将更复杂,而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我们应正视困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发展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并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减少摩擦,积极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迈向新的台阶。

 

 

四、参考文献

【1】沈莲清:

入世后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及出路。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9)

【2】张正和、祝旅:

我国蔬菜进出口形势分析。

中国蔬菜,2003,

(1)

【3】徐晓新: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与对策。

农业经济问题,2002,(10)

【4】向敏:

实施HACCP认证应对蔬菜产品出口绿色壁垒。

中国蔬菜,200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