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难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升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2170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难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升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等难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升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等难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升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等难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升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等难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升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等难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升题.docx

《中等难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升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难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升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等难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升题.docx

中等难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升题

中等难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最新】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提升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以下做法不环保的有(  )

A.用纸袋代替塑料袋B.用一次性木筷代替普通木筷

C.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D.循环使用教科书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

A组

河水

500mL

22℃

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

500mL

12℃

30个

9只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A.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水量过多C.水温太高D.水中没有水草

3.通过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如图所示.能说明酸雨对植物有影响的实验结果是()

A.甲组和乙组植物都死亡

B.甲组植物正常生长,乙组植物死亡

C.甲组和乙组的植物都正常生长

D.甲组植物死亡,乙组植物正常生长

4.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氮

5.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的,因为它能()

A.吸收紫外线B.吸收红外线C.阻挡微波辐射D.防止酸雨

6.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下列做法与此无关的是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B.开发风能、太阳能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D.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7.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是指(  )

A.氧气B.水蒸气

C.二氧化碳D.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8.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于【最新】11月4日正式生效,以下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A.焚烧秸秆B.火力发电C.开私家车上下班D.使用新能源公共交通

9.人类活动使环境的恶化越来越严重,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酸雨主要是工厂排放的烟雾、机动车排放尾气造成的

B.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

C.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但不会影响人们的健康

D.酸雨主要发生在工厂林立的城市及近郊

10.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提出到【最新】将碳强度削减40%至45%,如果这一目标实现,将为缓解地球的温室效应作出巨大贡献,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等清洁能源,即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提倡乘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11.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现象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  )

①光化学污染②臭氧层空洞③白色污染④酸雨⑤赤潮⑥噪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12.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下列行为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

A.在田间焚烧秸秆B.绿化美化环境

C.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D.淘汰高耗能企业

13.广州市规划到【最新】左右,单位碳排放比【最新】下降23%。

下列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是(  )

A.屋顶绿化B.植树造林C.废气排放D.园林建设

14.导致臭氧洞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含磷污水的大量排放

B.含氟空调的大量使用

C.酸雨的增加

D.工业产生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15.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A.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B.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C.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D.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16.你认为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主题不符的一项是()

A.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B.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C.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D.使用塑料购物袋

17.全球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

B.温室效应、含铅废气、酸雨

C.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

D.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

18.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酸雨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

19.2009年是一个气候变化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商讨《京都议定书》(2008年~【最新】)第一个承诺期结束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何去何从.为后京都时代定下行动的基调,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下列对“温室效应”的有关认识不正确(  )

A.化学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B.温室效应是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C.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

D.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型能源

二、综合题

20.为什么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你是怎样响应低碳生活号召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选取两个装置,并同时置于温暖的室内,定期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注:

各装置中种子的种类、数量相同)

(1)该小组同学应选择_____和_____两个装置作为对照实验,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

_____?

(2)实验的每个装置都用10粒种子而不是l粒种子,目的是_____.

(3)如果A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小于C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则说明_____;如果A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大于C装置的种子萌发数,则说明_____.

22.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为什么还要召开全球大会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呢?

答:

_____.

23.如图是自然界碳﹣氧平衡图,据图回答问题

(1)大气中CO2产生途径有多种,除去自然界中有机物的分解、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外还有_____

(2)如图显示:

大气中CO2消耗途径主要是_____.

(3)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雾霾加重,给地球生态环境恶化.为了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根据上图CO2生产生和消耗途径,对此,我们应该:

_____、__

24.如果为某市在近20年期间,对城市空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研究的统计图,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如图,说说在这20年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_____,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起着温室上的玻璃一样的作用,这就是_____.

(2)根据研究表明,每年冬季的二氧化碳浓度要高于夏季,解释其中的原理_____.

(3)为了有效减缓温室效应,请你为政府机构进言献策_____.

三、资料分析题

2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1:

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2:

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等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表)

项目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量

1000毫升

1000毫升

1000毫升

1000毫升

1000毫升

加7号废电池的数量

不加

2节

1节

2节

2节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5克

30克

放同样大小的小鱼的数目(条)

5

5

5

5

5

平均小鱼存活的时间(天)

15

3

5

8

10

请结合上述有关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_____进行对照试验.

(2)表中B和E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3)通过对本实验的分析,你对学校处理废旧电池的建议是:

_____.

26.某环保小组在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产后生活的关系后,对“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收集资料并探究.

资料一:

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这些污染物会通过不同的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其他动物体内,危害人体和其他动物的健康.

资料二:

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表),结合上述有关内容,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组别项目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加废旧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5号

1节7号

1节5号

1节5号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

放同样小鱼的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1条

小鱼存活的时间

10天

3天

5天

6天

8天

结合所学,分析探究活动,回答相关问题:

(1)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_____进行对照实验.

(2)表中B,D两组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

(4)满江红属蕨类植物,与葫芦藓等苔藓植物相比,它特有的结构是具有真正的_____.

(5)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_____

A.体内都有输导组织B.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C.都生活在水中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用孢子繁殖

(6)如图为蕨类植物满江红的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结构,a,b为细胞内进行的生理活动.分析知:

②代表的气体是_____;A结构处进行的生理活动实质是_____,释放能量.

27.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重金属污染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1953年日本发生过震惊世界的水俣病事件,就是由工业污染造成了重金属物质汞(甲基汞)在鱼体内积累,人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鱼后中毒而致的.

资料二:

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普通干电池中,含有汞、锰、镉、铅、锌等重金属物质,废电池弄丢后,这些重金属会污染环境.

资料三:

按每人每月使用一节干电池的保守计算,杭州市区每年就产生2000万节废电池,合约300吨,其中约含1800千克的汞和汞化合物.

(1)如图表示干电池被丢弃后,重金属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传递到达人体,并在人体内积累的过程,图中的字母所对应的环节分别是:

植物…[_____]畜禽…[_____]地下水…[_____]

(2)为实验垃圾的粗分类,杭州市把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四大类.根据以上资料可知,废旧电池丢入下列哪个垃圾桶?

_____.

(3)为了减少重金属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

(至少答出两点)

四、实验探究题

28.某中学生物学科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取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

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将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为三等分(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三个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__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3)青蛙受精卵发育成蝌蚪,有尾用______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经____发育成青蛙后能在陆地生活.

(4)请你预测可能的结果:

①,②号缸中蛙卵的孵化率______(填“高于”或“低于”)③号缸。

29.做“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时,有名同学用食醋和清水配置成了“模拟酸雨”,他把pH控制在4.0以下。

他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①取两只相同的培养皿标号为A.B,分别在两培养皿底部垫上两层吸水纸,加入等量的水使纸湿润,分别放10粒大豆种子,在种子上面覆盖相同的潮湿的纱布,把培养皿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②每天在A装置上淋几次“模拟酸雨”;在B装置上淋等量清水。

③每天观察大豆种子的发芽状况,记录发芽数。

(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是一组_____________实验,变量为_______________。

(4)如果A.B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两组种子都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的实验结果是A组有7粒萌发,B组有3粒萌发,该同学由此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结论严谨吗?

_________。

如果不严谨,你认为可怎样做使之更加严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A、用纸袋代替塑料袋,是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是为了保护环境,符合“绿色”理念,故A不符合题意;B、用普遍木筷代替一次性木筷,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是为了保护环境,符合“绿色”理念,故B符合题意;C、同学问候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减少纸张的浪费,是为了保护环境,符合“绿色”理念,故C不符合题意;D、使用循环教科书,可以减少使用树木,符合“绿色”理念,故D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

本题考查环境的保护措施。

2.A

【分析】

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详解】

对照实验设计原则:

对照实验要求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控制的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即:

对照组与实验组只应有一个实验变量。

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增强试验结果的说服力。

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中,A组和B组有两个变量(水质不同、水温也不同),不符合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的要求,故A正确。

【点睛】

掌握对照实验应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

3.D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的实验。

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

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

【详解】

该实验的变量是酸雨。

实验结果:

甲组植物死亡,乙组植物正常生长。

该实验证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故选D。

【点睛】

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

4.B

【解析】

解: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故选B

点评: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是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是中考的重要考题之一.

5.A

【解析】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因为它能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

6.A

【解析】

A、及时清理垃圾,与减少二氧化碳含量无关;B、风能、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不会产能二氧化碳,因此开发风能、太阳能能够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绿色植物行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D、开车产生的汽车尾气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重要来源之一,少开车能够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故选A。

【学科网考点定位】碳-氧平衡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产生的影响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记碳-氧平衡的维持方法。

7.C

【解析】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此外,还有甲烷、臭氧等。

8.D

【详解】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

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

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焚烧秸秆、火力发电和开私家车上下班都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用新能源公共交通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故选D。

9.C

【解析】机动车辆排放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它们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A正确;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酸雨不但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B正确;

酸雨危害水生生物,它使许多河、湖水质酸化,导致许多对酸敏感的水生生物种群灭绝,湖泊失去生态机能,最后变成死湖,威胁人们的健康,C错误;工厂中排放的废气进入到空气后,会在当地或附近造成酸雨,D正确。

10.A

【解析】

酒精、沼气的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不能减轻温室效应。

11.D

【解析】①光化学污染,属于环境污染;②含氟冰箱能破坏臭氧层,引起臭氧层空洞;③白色污染是大量使用不能降解的塑料制品造成的;④酸雨是化石燃料,特别是煤的大量使用引起的;⑤赤潮是水体污染造成的;⑥噪声会造成污染。

所以①②③④⑤⑥都与环境污染有关。

12.A

【解析】

秸秆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所以在田间焚烧秸秆会加剧温室效应,A符合题意;

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效应,所以绿化美化环境会减缓温室效应,B不符合题意;

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C不符合题意;

淘汰高耗能企业,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D不符合题意。

13.C

【解析】要想广州市单位碳排放比【最新】下降23%,必须要通过绿化实现,所以选项中屋顶绿化、植树造林、园林建设,都可以净化空气是正确的,而废气排放,不利于保护空气质量。

14.B

【分析】

氟利昂易挥发,进入大气层的平流层后,能破坏臭氧层。

氟利昂常被选作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易挥发至大气中,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详解】

A、含氮、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会出现水华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含氟空调的大量使用,会导致氟利昂分解释放的氯原子所破坏,是导致臭氧洞出现的主要原因,B符合题意;

C、酸雨是由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氧化物造成的;煤炭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如果遇到降水,二氧化硫就溶解在水中,成为酸雨,C不符合题意;

D、工业产生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不是导致臭氧洞出现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5.A

【解析】

温室效应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因为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气,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碳——氧平衡,所以营造森林绿地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危机。

16.D

【解析】

试题分析: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既减少了污染,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A选项正确;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减少了污染,B选项正确;

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既节约了能源也减少了污染,C选项正确;

使用塑料购物袋,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与“两型社会”不符.

故选:

D.

17.D

【解析】

试题分析:

全球性大气污染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酸雨:

PH<5.6的雨水,是由于燃烧煤、石油、然气时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在到大气中与雨水结合,导致酸雨的产生,酸雨的危害:

使土壤的养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响鱼虾繁殖甚至死亡,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植物死亡,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被称为“空中死神”,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温度不断上升的现象,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问题,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大气污染。

18.C

【详解】

试题分析: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酸雨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故A正确。

酸雨还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故B正确;酸雨还可以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故D正确。

但是煤和石油等燃料是人类必须的化石能源,无法做到不使用。

人类目前只能加快研发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超标排放等等,从而减少化石燃料的危害。

故选C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酸雨的危害和预防,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酸雨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19.A

【解析】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增多造成的,A错误;温室效应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地球温度升高,温室效应是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B正确;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地球温度升高,两极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城市,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C正确;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含碳化合物,这些物质污染空气、造成温室效应,所以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型能源,D正确。

20.

(1)如果不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加剧,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如:

冰川加速融化,干旱、洪涝灾害频发等.

(2)大力倡导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大面积植树造林,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日常生活中,步行上学、上班,节约纸张,随手关灯等都是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解析】

试题分析:

解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节能减排就是要节约能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解:

(1)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