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物流信息技术教案..docx
《[管理学]物流信息技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物流信息技术教案..docx(1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理论)教案
任课教师:
授课班级:
课题
1.1信息与物流信息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对信息以及物流信息的相关概念内涵、特点及其他诸多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并对信息与决策之间等的相关关系有所深入认识。
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信息与决策之间的关系
课时
2
教具准备
板书、教材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前复习导入: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学习任务为:
学习物流信息的基本理论及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达到能掌握物流信息的常用技术的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功能,掌握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定货系统(EOS)、物流网络、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技能。
第1次课,学时2
教学内容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第一章物流信息技术概论
第一节信息与物流信息
一、数据与信息
1.数据
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事物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客观事物的基本表达。
注意:
数据的本质是可以鉴别的符号,而不仅仅是数。
2.信息
(1)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由客观事物发生的能被接收者接收的数据,在这些数据被接收的过程中,接收者对所接收的信息要进行分析和过滤,以次达到对事物了解认识的目的。
从抽象概念的角度看,信息的概念为:
由实体、属性、值所构成的三元组。
其具体形式为:
实体(属性1,值1;……;属性n,值n)
卡车(品牌,“东风”;载重:
“10t”)
(2)信息的特征: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信息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①价值性
②不对称性
③滞后性
④有效性
⑤可传输性
⑥可共享性
⑦可扩散性
(3)信息的属性(并非三元组中所指的属性)
①结构化程度
②准确度
③信息量
④使用频率
⑤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
3.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并能向有关人员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
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如下:
信息系统的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收集数据
②传输数据
③存储数据
④处理数据
⑤输出信息
⑥人机交互
二、信息与决策
决策,是决策者根据相关的信息,针对问题作出选择的过程。
企业的经营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信息完全的程度,可将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
一般而言,在企业的经营决策中,事务性决策掌握的信息充分,决策难度小;而战略性决策掌握的信息相对较少,决策难度大。
决策的类型、管理者或决策者所处的层次,以及管理者占有确定信息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参见上图。
三、物流信息
1.物流信息的定义
物流信息是反映物流过程中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及文件的总称。
物流信息包括物流活动中所有环节所生成的信息,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中间环节所产生的各种信息流。
“三流”:
商流、物流和信息流是从流通内部结构描述流通过程的“三流”概念。
其中,物流信息在物流系统中,即处于与其他子系统同等的地位,又有所不同。
因为物流信息总是伴随着其他物流职能的运作而产生。
物流信息的内涵:
狭义:
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
广义:
与所有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
2.物流信息的特点
(1)物流信息量大、分布广。
(2)物流信息动态性强、时效性强。
(3)物流信息种类繁多。
(4)物流信息逐渐趋于标准化。
3.物流信息的作用
1.与物流管理活动共同作用,使物流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
2.帮助企业进行有效规划,达到企业内部系统整体优化的目标。
3.有助于提高物流企业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如下决策:
位置决策、生产决策、库存决策、采购决策、运输配送决策。
物流信息的总体目标是将企业涉及物流的各种具体活动综合起来,加强企业的整体综合能力。
4.物流信息的分类
按产生时间划分
1.信息先于物流而产生,包括各种计划,称为计划信息流或协调信息流。
2.信息与物流同步产生,用于反映物流活动实际状况,称为作业信息流。
此外,还可以按信息沟通联络方式分为口头信息和书面信息。
按信息的来源分为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
按物流信息的变动程度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
拟5分钟
拟25分钟
不同的学科,根据其不同的研究内容,对信息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定义。
注:
可传输性和可扩散性是不同的,前者包含有人为的主动因素,而后者没有。
信息的属性直接影响着信息的使用状况以及其可用和适用性。
拟20分钟
注意:
信息的管理者和信息处理器有所区别,同时,信息的管理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器,或是人-机系统。
而信息处理器指的是信息处理系统(软件)。
双向的信息流表示信息的流向,同时也表示互动。
拟20分钟
详细状况可参见P7。
拟30分钟
流通活动,包括商品交易信息以及市场信息等。
布置作业
1.简述决策的类型、管理者或决策者所处的层次,以及管理者占有确定信息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2.简述“三流”的主要内容。
信息反馈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一章物流信息技术概论
第二节物流信息技术
第三节物流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授课类型(请打√)
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对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物流信息技术有一个相对全面的概观性了解,并对我国国内物流信息化现状、目前存在的局限及发展趋势做潜层了解。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现代物流的特点
前课复习导入:
第2次课,学时2
教学内容
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
第二节物流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与物流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泛指能拓展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所有技术。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替代或辅助人们完成对信息的检测、识别、变换、存储、传递、计算、提取、控制和利用。
2.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是指运用于物流各环节中的信息技术。
现代物流认为物流活动不是单个部门或企业的内部事务,而是包括生产商、各层销售商等多个关联企业在内的统一体的共同活动,这就势必要求有效的信息交换和传输。
物流信息技术通过切入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并提供迅速、及时、准确、全面的物流信息,来实现对物流企业的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与高效利用,降低经营成本,直接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二、现代物流特点及信息技术应用
1.现代物流的特点
(1)信息化
具体表现为:
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物流信息电子化的主要工具包括:
数据库、信息网络、电子技术、计算机。
(2)网络化
网络化过程是对物流经营管理机构、物流业务、物流资源以及物流信息等要素按照网络方式在一定市场区域内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以实现物流系统快速反应和总成本最优等要求。
(3)自动化
如:
条码自动识别系统等。
(4)智能化
即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由机器做出相应选择或辅助选择。
例:
库存水平的确定以及自动拣选系统。
(5)柔性化
柔性化即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整生产工艺。
2.物流信息技术应用
(1)条形码与射频技术
条形码技术可以准确识别物品信息,并快速跟踪物品历程,主要应用于物流的数据采集、快速响应等方面。
射频技术则主要用于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
(2)电子数据交换(EDI)
即按照协议的标准结构格式,将经济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
(3)数据库技术
即将信息系统中大量的数据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并提供存储、维护、查询等功能。
(4)地理信息系统
即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
(5)全球定位系统
利用空中卫星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导航与定位,已达到全天候、高准确度地跟踪地面目标移动轨迹的目的。
第三节物流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发展现状
(1)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2)物流技术设备市场活跃
(3)第三方物流方兴未艾
(4)物流信息化建设稳步前进
(5)工商企业致力于物流合理化
(6)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2.存在问题
(1)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不足,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①第三方物流服务意识不强
②物流服务方式比较原始单一
③物流企业规模过小,服务能力不足
(2)物流基础设施尚待完善
①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
②大型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等现代化物流设施还很缺乏
③运输结构矛盾比较突出
(3)物流技术设备比较落后
①物流装备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标准化水平较低
②企业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较弱
(4)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阻碍了物流发展
①多种运输方式在设施建设上缺少统一规划,难以组织有效的联运。
同时干线运输系统和城市物流系统之间难以合理衔接
②行业和地方保护的存在
二、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的现状
①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
②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仍以基本内容为主,供应链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