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31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1946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工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3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工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3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工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3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工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3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工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3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工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315.docx

《新工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3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工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315.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工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315.docx

新工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315

新工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目前,我校申本工作已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升本的梦想有望很快实现。

升本后我们的专业该怎么办?

课程该怎么教?

学生该怎么带?

管理该怎么搞?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此时此刻,学校决定开展新工科与工程教育理念的学习研讨活动,有着特殊的意义。

希望大家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通过学习研讨,力争较好地把握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方向,熟悉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的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争取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那么新工科建设有着什么样的背景?

什么是新工科?

为什么要建设新工科?

如何建设新工科?

我校新工科建设怎么搞?

下面我就抛砖引玉,来谈谈这几个问题。

一、新工科建设的背景

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国正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一带一路”、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年6月2日,在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全票通过了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的申请,从此中国成为第18个《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给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016年10月19日-20日,首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召开,奏响了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序曲。

会议主题为“中国制造2025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旨在深入推进工程教育改革,交流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与变革之路,探索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制度,促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深化工程教育领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我国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

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与会高校代表对新时期工程人才培养进行了热烈讨论,共同探讨了新工科的涵特征和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途径,并达成了若干共识(简称“复旦共识”)。

 

2017年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了新工科建设研讨会,60余所高校共商新工科建设的愿景与行动。

会议通过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简称“天大行动”)。

2017年6月9日,教育部在召开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简称“指南”),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意见。

“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指南”这三部曲奏响之后,我国新工科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

教育部全面启动、系统部署了新工科建设,组织了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其中工科优势高校组由大学牵头,综合性高校组由复旦大学牵头,地方高校组由工程技术大学和大学牵头,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新工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全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工科建设热潮。

二、什么是新工科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新工科的涵与特征谈起。

(一)新工科的涵

新工科实际就是新型的工程教育,其本质是“工科”,取向是“新”。

要把握好这个“新”字,但又不能脱离“工科”。

仅仅专业名称新还称不上新工科,关键是其涵要新。

那么新工科的涵是什么呢?

新工科的涵是:

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新工科涵的新意体现在哪里呢?

主要体现在“理念新、要求新、途径新”这三个层面。

1.理念新:

更加强调应对变化,塑造未来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的集中体现,新工科建设应以理念的率先变革带动工程教育的创新发展。

(1)新工科更加强调积极应对变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根本挑战在于探索不断变化的未知世界。

新工科主积极应对变化,引领创新,探索不断变化背景下的工程教育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和未来变化的卓越工程人才。

(2)新工科更加强调主动塑造未来

高等教育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密切。

工程教育更是直接把科学、技术同产业发展联系在了一起,工程人才和工程科技成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

因此,新工科应走出“适应社会”的观念局限,主动肩负起造福人类、塑造未来的使命,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

2.要求新:

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新工科作为一种新型工程教育,其育人的本质没有变,但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发生了变化。

(1)人才结构新——工程人才培养结构要求多元化

当前,我国产业发展还不平衡,工业2.0还要补课、工业3.0需要普及、工业4.0还处在示阶段,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复杂多样,必须健全与全产业链对接的从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到管理、服务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结构;另外,从工程教育自身来讲,应根据对未来工程人才的素质能力要求,重新确定专、本、硕、博各层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模,进而建立起以人口变化需求为导向、以产业调整为依据的工程教育转型升级供给机制。

(2)质量标准新——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要求面向未来

目前对未来工程师的质量标准虽然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对未来工程师素质的大量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工程人才质量的核心要素。

基于国际标准和我国重大战略需求及发展的实际,可以认为,未来的工程人才培养应该强调以下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终身学习、沟通协商能力和工程领导力等。

3.途径新:

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工科反映了未来工程教育的形态,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型工程教育方案,必须采用新的建设途径。

(1)继承与创新

新工科要根植于我们的历史积淀,继承优良传统,面向未来,全面加快改革创新。

新工科必须通过人才培养理念的升华、体制机制的改革以及培养模式的创新,才能应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和未来不确定的变革挑战。

(2)交叉与融合

学科交叉与融合是重大工程科技创新的源泉与突破点,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工程创新科技成果的突破大多源于学科交叉与融合。

因此,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多学科交叉和产学研融合为着力点。

(3)协调与共享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创新要素的加快流动使得共建共享、合作互补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共同选择。

必须以协调推动新工科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以共享推动新工科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果共建。

(二)新工科的特征

新工科的涵决定了新工科具有战略性、创新性、系统化和开放式的特征。

1.战略性

新工科不仅强调问题导向,更强调战略导向。

新工科建设必须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加快理念转变,深化教育改革,既为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当前需要培养人才,又要为支撑新型产业培育发展等未来需求培养人才。

2.创新性

创新是工程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新工科建设要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从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举措等方面进行创新性变革,重塑工程教育,而不是旧式下细枝末节的修补。

3.系统化

新工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首先需要从系统的角度积极回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并将培育发展新工科和改造提升传统工科作为一个系统,设计一个教育、研究、实践、创新创业的完整方案,为工程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提供新动力。

4.开放式

新工科是更高层次的开放式工程教育。

应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对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促进工程教育资源和教育治理的开放,加快形成对外、对开放深度融合的共建共享大格局。

三、为什么要建设新工科

1.建设新工科是应对新兴工业革命的需要

目前,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正在席卷全球,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合成生物、虚拟现实与增强现等新兴科学技术层出不穷,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人才需要发生重大变化,并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社交和学习方式。

面对这样一场革命,与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关系的工程教育首当其冲地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培养造就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

2.建设新工科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支撑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构筑先发优势,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战略制高点,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

迫切需要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认真履行好高等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中的职责,进一步增强使命担当,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3.建设新工科是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需要

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

未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能源紧、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等全球性难题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

创新驱动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

因此,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工程人才,主动承担起应对挑战、造福人类、塑造未来的时代责任成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要战略选择。

4.建设新工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新要求的需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

2017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意见》进一步深化了立德树人的涵,也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指导方向。

积极推动工程教育的全面改革创新,遵循工程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工程创新人才的发展规律,把培养未来全面发展的工程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是落实立德树人新要求的重大举措。

5.建设新工科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

1月10日,国务院2018年1号函正式批复《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2月13日,省政府发布《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就召开了“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省委书记、省长分别讲话。

可见,此项工作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新旧动能转换,说到底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体制机制、工作模式等诸多方面深刻的革命性变革。

新旧动能转换的中心任务是“四新四化”,即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离不开大批创新型、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作为地方工科院校,应主动服务于我省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的需要,把握人才需求方向,挑起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重担;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新旧动能转换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如何建设新工科

(一)新工科建设的行动路线

2017年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研究制订了新工科建设的行动路线。

新工科建设的目标是:

到2020年,探索形成新工科建设模式,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到2030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工程教育体系,有力支撑国家创新发展;到2050年,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建成工程教育强国,成为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为实现此目标,需要致力于以下行动:

1.探索建立工科发展新式

根据世界高等教育与历次产业革命互动的规律,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在总结技术式、科学式、工程式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新工科式。

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指引,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推动思想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

2.问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

加强产业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调研,做好增量优化、存量调整,主动谋划新兴工科专业建设,到2020年直接面向新经济的新兴工科专业比例达到50%以上。

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核技术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空天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产业相关的新兴工科专业和特色专业集群。

更新改造传统学科专业,服务地矿、钢铁、石化、机械、轻工、纺织等产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

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孕育形成新兴交叉学科专业。

3.问技术发展改容,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

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容和课程体系,建成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材资源,打通“最后一学里”。

推动教师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容,向学生介绍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积极探索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提高课程兴趣度、学业挑战度。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握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培养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提升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终身学习、沟通协商能力和工程领导力。

4.问学生志趣变方法,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

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加大学生选择空间,方便学生跨专业跨学校学习,增强师生互动,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

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和推广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充分利用虚拟仿真等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教学方式。

完善新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广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努力实现50%以上工科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与一项创新创业赛事活动,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专业化创客空间,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5.问学校主体推改革,探索新工科自主发展、自我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和基层首创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改变“争帽子、分资源”的被动状态,只争朝夕,撸起袖子加油干。

利用好“新工科”这块试验田,推进高校综合改革,建立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人事考核评聘制度和部激励机制,探索高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的机制。

工科优势高校、综合性高校、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凝聚校外共识,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开展多样化探索。

6.问外资源创条件,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

优化校协同育人组织模式,通过建立跨学科交融的新型机构、产业化学院等方式,突破体制机制瓶颈,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组织保障。

汇聚行业部门、科研院所、企业优势资源,完善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教育、培训、研发一体的共享型协同育人实践平台。

推广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到2020年,争取每年由企业资助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达到3万项,参与师生超过10万人。

7.问国际前沿立标准,增强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

立足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前沿,研判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新趋势、新策略,以面向未来和领跑世界为目标追求,提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深化工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既培养一批认同中国文化、熟悉中国标准的工科留学生,又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走出去”,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工程科技人才、工程管理人才和工程教育师资。

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将中国理念、中国标准转化为国际理念、国际标准,扩大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

(二)指导意见

2017年6月9日,教育部在召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并提出了新工科建设指导意见。

1.明确目标要求

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面向产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一流人才培养、一流本科教育、一流专业建设为目标,以加入《华盛顿协议》组织为契机,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为抓手,把握工科的新要求、加快建设发展新兴工科,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人才,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加快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2.更加注重理念引领

坚持立德树人、德学兼修,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治意识、生态意识和工程伦理意识等,着力培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树立创新型工程教育理念,提升学生工程科技创新、创造能力;树立综合化工程教育理念,推进学科交叉培养;树立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全面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成效,建设质量文化,持续提升工程人才培养水平。

3.更加注重结构优化

加强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调研,掌握产业发展最新的人才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一方面加快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体现工程教育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主动布局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积极设置前沿和紧缺学科专业,提前布局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争取由“跟跑者”向某些领域的“领跑者”转变,实现变轨超车。

4.更加注重模式创新

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突破社会参与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

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校企联盟,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推动大学组织创新,探索建设一批与行业企业等共建共管的产业化学院,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及研究于一体的区域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

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跨学科交融的新型组织机构,开设跨学科课程,探索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模式,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跨学科项目平台,推进跨学科合作学习。

强化工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完善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广泛搭建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专业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和课程,给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探索工程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互联网+”环境下工程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工程教育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扎根中国、放眼全球,推进工程教育国际化,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构建沿线国家工科高校战略联盟,共同打造工程教育共同体,提升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影响力和对国家战略的支撑能力。

5.更加注重质量保障

加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发布理工科专业类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作为专业设置、专业建设、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遵循。

按照新工科建设要求,研制新兴工科专业质量标准,引导高校依据标准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把专业认证作为建设一流本科的重要抓手和基础性工程,用国际实质等效的标准引导专业教学,不断改进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制订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师资评价标准与教师发展机制,探索与新工科相匹配的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强化教师工程背景,对教师的产业经历提出明确要求并积极创造条件。

推动高校形成生的、有效的质量文化,强化生命线意识,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将质量要求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

6.更加注重分类发展

促进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工科优势高校要对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挥主体作用,综合性高校要对催生新技术和孕育新产业发挥引领作用,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努力培养不同类型的卓越工程人才,全面提升工程教育质量。

7.形成一批示成果

各类高校要审时度势、超前预判、主动适应、积极应答,根据办学定位和优势特色,深入开展多样化探索实践,努力在以下若干方面大胆改革、先行先试,实现重点突破,形成一批能用管用好用的改革成果:

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建设一批多主体共建共管的产业化学院;

建设一批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

建设一批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

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研发于一体的实践平台;

培养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专业教师;

建设一批跨学科的新技术研发平台;

建设一批直接面向当地产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

五、我校新工科建设怎么搞

目前,新工科建设工作虽然是教育部高教司在主导,参与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的也都是本科院校,但新工科建设的基本思想同样适用于高职教育(2017年8月,在第三届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峰会上,我的这个观点得到了全国职业教育教育协会俞仲文副会长等专家的认同),更何况我校很有希望即将升格为本科学院。

因此,我们要主动借用新工科建设的东风,及时把握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各类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方向,转变教育理念,调整专业布局,优化培养目标,更新课程体系,改造教育生态,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完善保障机制。

1.转变教育理念

我们要借鉴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尽快实现“三个转变”。

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是:

学生中心(Student-Centered),成果导向(Outcome-BasedEducation,OBE),质量持续改进(ContinuousQualityImprovement)。

“三个转变是”:

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从学科导向向成果导向转变,从教学监控向持续改进转变

(1)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

以教师为中心关心的是:

教学设计主要取决于教什么,教学过程主要取决于怎么教,教学评价主要取决于教得怎样。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的重点是:

教学设计主要取决于学什么,教学过程主要取决于怎么学,教学评价主要取决于学得怎么样。

以学生为中心不是学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也不是说学生的地位要高于教师的地位。

其实,以谁为中心谁就忙。

以学生为中心不是以少数优秀学生为中心,也不是以多数学生为中心,而是以全体学生为中心。

目前国各高校都在宣传以学生为中心,但以学生为中心的可操作性方案却不多见。

所以在具体操作中还是以教师为中心。

比如:

上课使用同一教材,执行同一计划、同一进度,课堂教学成了标准“套餐”,无论学生胃口大小,口味轻重,每人一份填进肚里。

至于胃口大的会不会饿着,胃口小的会不会撑着,口味不好的会不会倒胃,很少有人过问,只要按计划讲完预定容就算完成任务了。

大学里教师很忙,学生却很清闲。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出现不了像国外许多大学图书馆那样灯火彻夜通明的景象?

因为我们没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主要是老师的事,学生只要把各门课程考及格就ok了,所以学生是忙不起来的。

教师很忙,但忙的不一定是教育,而是忙于填写各种表格,应付各种检查,因为还是以教师为中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的可操作方案:

教育目标围绕学生的培养;教学设计聚焦学生的能力培养;师资与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学习成果的达成;教学评价的焦点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以学生为中心不是只让学生忙,老师不忙,而是学生忙,老师也很忙,只不过老师们忙的是真正的教育。

(2)从学科导向向成果导向转变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Learningoutcomes)

成果导向强调以下4个问题:

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

3)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

4)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