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1820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史记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史记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史记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史记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史记笔记.docx

《史记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记笔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史记笔记.docx

史记笔记

读书计划:

夏志清《中国古代小说史论》《中国现代小说史》

北京大学《现代汉语专题教程》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

程章灿《汉赋揽胜》

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与《史记》,文化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班马”,后人还经常写这样的文章:

班马异同论,或者高低论。

“文章两司马”,一个指司马相如,一是指司马迁.

文章,司马迁比司马相如强百倍,不可比。

司马相如就是一个文人,个性。

一、司马迁

(一)生卒年

出生于前145(景帝中元五年)或135(武帝建元六年),卒于前87(武帝末年)。

司马迁的生年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李长之,有一篇小短文,早十年或晚十年,就是非常重大的问题,对一些重要人物,比如司马迁,影响后面的好多研究,士人,生卒年存在问题的时候,就要认真思考。

(二)名与字

名迁。

字子长。

扬雄《法言•寡见》、后汉荀悦《汉纪》

(三)家世

《自序》

远绍颛顼时代司天,至周,典周史,然后详细叙述其父司马谈学术渊源与观点。

(1)家族历史;

(2)父亲司马谈

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学》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

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愍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各习师书,惑于所见),乃论六家之要指(后人称之为《论六家要指》)

涉及先秦诸子的分派,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天下篇》。

A.司马谈的学术。

B.司马谈的人生理想与对儿子的期望。

(四)简介

1.出生地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司马迁出生于夏阳。

即今韩城。

龙门距离夏阳还有百里之遥。

技术,可以使距离缩短。

我们今天对地理的感受与古人是不一样的。

地灵人杰,鲁迅评史记的时候,就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文体不一样,但鲁迅为何认为有相同之处呢?

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2.一生经历。

(1)20岁以前

“年十岁则诵古文”。

古文,秦朝以前籀(音昼)文写的古书,古文:

字体;古文经学。

经今古文,是汉代两个各有学统的风格各异的两个经学派别。

讲究师承,不违背老师的宗旨。

(2)青年壮游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司马迁的游与我们今天的旅游是不一样的。

关于游,中国古代士人有多种游。

心游,旅游,卧游等等。

司马迁调查的目的在“厄困”。

生命体验,他有类似的经历,那么他对如孔子之厄困就会有生命的共鸣。

(3)入仕为官时期

①奉使西征巴蜀

②参加封禅大典

③接受遗命:

“余死,汝必为太史。

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自序》)司马谈

④38岁继任太史令

(4)致力著述

1)元封三年(前108年)接任其父任太史令,主管天文历法兼任文书档案。

其间司马迁还参加了“太初历”的制订。

2)天汉三年(前98年),因李陵而受宫刑。

3)“发愤著书”的文学主张

《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

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报任安书》:

53岁写完,60岁去世。

①“愤”字:

愤怒。

愤,与孔子的愤是一样的。

追溯至孔子。

(生)不愤(师)不启,(生)不悱(师)不发。

郁积,怒满。

文学是苦闷的象征,通俗的想不开,憋得慌。

倾诉;写文章。

②诗言志:

言志,如果从诗人的角度,就是主动的写自己的记忆和情志。

已经涉及动力,但更多的是指诗的内容。

这个动力是有独特性的。

朱自清《诗言志辨》体现自己的价值。

左传里面,就涉及到这个问题,后来的曹丕《典论·论文》: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左传》: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不朽,永恒。

这个观点,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有影响的观点。

与庄子是不一样的。

庄子认为,人没了,就什么也没了。

那些东西对于死去的个体的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③《汉书•司马迁传》: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

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

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未标明其卒年,后人推测,司马迁有可能死于非命。

此时史记已经不是完整的史记了。

明哲保身,古人活着比我们今人有意义。

二、史记

(一)史记名称。

通称。

史记,原来指诸侯国记载史实的文本。

无书名,只有目,不确。

司马迁《自序》,已称为《太史公书》。

班固《汉书》亦以《太史公书》称之。

据朱东润先生考证,范晔《后汉书•班彪传》才以《史记》称之,推测说大概出自班、范之间。

(二)史记的体例

1.自序里,提到了体例。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

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

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

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

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

序略,以拾遗补,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包括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共计52万多字。

①本纪是全书的纲,它以王朝和帝王的更替为线索,按年代记载各个时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世家记载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

②列传是各种人物传记,其中所记载的人物,都是“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人(《史记·太史公自序》),也就是品行高尚,卓异出群,有志向、有才干,能不失时机地建立功业,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

③表分为世表、年表和月表,它按年月顺序,提纲挈领地列举历史大事,以便更清楚地表现历史发展的线索,补充本纪、世家和列传的不足。

④书分门别类地记载典章制度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具有专门史的性质。

 

2.排列顺序

(1)司马迁在自序中的排列与史记本文是一样的。

(2)与后来的史书的排列顺序是不一样的。

①虽然后来的史书继承了史记的体例(当然也有变化),为什么设置这样的体例,也有简单的说明。

自序,也涉及到史记的结构,他认为与周易有关。

赵翼《廿二史札记》说:

“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②《史记》体例,司马迁既有继承,也有独创。

世家前人已有。

③表,来源于春秋时期的谱牒。

传,是他的独创。

司马迁最大的创新,就是由“记言记事”转变为“记人”,人成为历史的核心。

④右史记事,左史记言。

重点在事,和说的,也有人,不是史书记载的重心。

⑤关于列传进一步划分,有各种分法。

有的学者分为人传和事传。

还有的学者(如胡佩韦)按照列传记叙的人物,分为分传(专人),如《孟尝君传》;合传(为生平事迹类似者),如《张耳陈餘列传》、《老庄申韩列传》;寄传(以一人为立,并书他人行事),如《鲁仲连邹阳列传》;杂传(以类相属),如《儒林列传》。

人是中心,有名的人物很多,但只有倜傥的人才写入了史记。

(三)史记的续补

1.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史记》“十篇缺,有录无出”。

张晏注中说遗失的十篇为《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兵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三王世家》《日者列传》《龟策列传》《傅靳蒯(音kuǎi)列传》,其中四篇由褚少孙补缺。

2.《汉书•艺文志》载冯商续补《太史公》七篇,韦昭注云冯商“受诏续《太史公书》十余篇”,刘知几认为续补《史记》的不只是褚、冯两家,而有十五家之多。

《史记》所出,年止太初,其后刘向、向子歆,及诸好事者,若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相继撰续,迄于哀平间,尤名《史记》。

3.许多人认为褚少孙是《史记》的主要续补者,但是他到底补缺多少,各人说法不一。

张晏认为褚少孙续补四篇。

姚振宁在《隋书•经籍志考证》中说《史记》缺少十五篇,全由诸少孙续补。

有人认为《傅靳蒯(音kuǎi)列传》文章,格调酷似司马迁,褚少孙未必能写出如此文章。

4.现存《史记》有其他人续补的作品,已非《史记》原貌。

但大部分篇目,仍然是司马迁父子写的。

至于《史记》的流传与版本,有兴趣可以参考相关文献。

(四)司马迁写《史记》的动机

继承父亲的遗志,是家族的志向。

还有青史留名。

写《史记》的目的:

《报任安书》: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天人之际”:

冯契《中国哲学逻辑发展史》:

天人,古今,是时代的问题。

1.史家传统

(1)史,《说文解字》: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

中,正也。

”解释为人。

后人对史字构型中的“中”字,许多著名文字学者歧解纷纷,并以此推测“史”不同职能。

实际上,仅仅从字形来推测“史”的功能并不能说明问题,还是应该从文献上去看史的职能。

(2)史=巫。

1)古代:

人与天是可以沟通的。

人人都可以沟通。

绝地天通。

专职的人,也就是巫。

担任巫的人,身份比较复杂。

专职人员。

包括人的身份。

2)史官的前身是巫。

神职人员,知识分子,要求比较高。

3)职能①沟通天人,制定历法。

②记事功能。

记载天象与占卜的结果。

③文书功能。

见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史官的渊源和职责,包括天象天象、天文,与人事密切相关。

2.汉代思想界——以董仲舒为例

司马迁与董仲舒的关系,众说纷纭。

(1)董仲舒:

汉武帝时期,一个大思想家。

国策、思想,转变时期。

(2)《儒林列传》分化:

分为儒林列传和文苑传。

(3)

①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

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

言《尚书》自济南伏生。

言《礼》自鲁高堂生。

言《易》自菑川田生。

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

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音坟)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②董仲舒,广川人也。

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今上即位,为江都相。

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

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

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

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

于是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

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

③董仲舒为人廉直。

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

董仲舒以弘为从谀。

弘疾之,乃言上曰:

“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

”胶西王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

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

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

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④胡毋生,齐人也。

孝景时为博士,以老归教授。

齐之言《春秋》者多受胡毋生,公孙弘亦颇受焉。

瑕丘江生为谷粱《春秋》。

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

仲舒弟子遂者:

兰陵褚大,广川殷忠,温吕步舒。

褚大至粱相。

步舒至长史,持节使决淮南狱,于诸侯擅专断,不报,以《春秋》之义正之,天子皆以为是。

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以百数。

而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⑤《史记•儒林列传》又载公孙弘说:

“臣谨案诏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

小吏浅闻,不能究宣,无以明布谕下。

(4)班固《汉书》给董仲舒立传,并录其三个贤良对策,即后世所说的著名的“天人三策”。

①天人的关系。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②天与君的关系,天给予某个朝代以合法性。

这个思想早,天成了士人的一个依据。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春秋到汉,士人与国君的地位与关系的变化,概括为“道”与“势”。

道具有自由,独立,可以限制势。

秦以后,谈天,士人处于弱势地位后,用天限制皇权,灾异、天象等等自然现象,天人感应。

谶纬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天人感应,一是皇帝可以用,一是知识分子也可以用。

渊源有自的。

(5)司马迁天人的主要内容

1)天命论

大到王朝,小到一个人,从三皇五帝至秦汉,都是出自天命。

《六国年表》:

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于戎翟,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

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彊也,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埶利也,盖若天所助焉。

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

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

“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概括得非常深刻。

后来清末民初,许多史学家研究西北地理。

陈桐生认为,每个王朝的兴衰,实际上是天命意志变化的历史(页140)。

如果把《史记》中所有的关于天是有意志的材料集中在一起,就会发现在司马迁的脑海里,存在二层世界,即一个是天,一个是人事。

人事皆由天安排决定,有的时候天还通过梦幻、预言等手段显示自己,沟通天人。

2)天人感应论

天是虚的,需要通过许多具体的事情,也即天人感应表现出来。

其一,天象。

如《天官书》。

其二,祥瑞灾异。

其三,预言。

其四,卜筮。

其五,梦异。

等等。

这些是否是迷信,在司马迁看来,这些现象在现实中都得到了证实,是天的意志的一个体现。

从自然科学说,似乎天与人没用此类关系,但如果从文学看,就多了许多意味,也是《史记》具有独特魅力的原因之一。

说它是迷信,就比较简单,不用思考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是很复杂的一个问题。

孔子的《论语》里面也有天,畏大人,畏天命,搞不懂,神秘。

三国志演义里面,诸葛亮,与天命抗争,完成自己的使命。

俗世间,悲剧的人物,“通古今之变”,陈桐生认为主要于秦汉改制有关,陈正宏则认为即字面之意思,也就是贯通古今人事的方式,探讨人类历史变迁大势。

其中强调的是一个变字。

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是天人感应下的历史循环论。

专传。

制定礼乐。

司马迁对这样的变的儒者,持保留态度。

成一家之言形容诸子。

简单的说,好理解,如果仔细追究起来,就不好理解。

因为涉及司马迁对《史记》的认知,是否把《史记》看作一部史书?

《春秋》的传统。

另外一方面,他又不把史记看作为一部史书。

成一家之言,其潜在的意思,就是要与诸子比肩。

也就是说,《史记》存在着司马迁自己的思想。

刘勰《文心雕龙》:

《原道》《宗经》《征圣》。

后世的文章,皆“经典之枝条”。

四部分类法,划到史部里面。

(6)史:

属于不属于文?

魏晋以来,至六朝,对文的认识。

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文选》及《文选序》。

文选选的,也有和史有关的。

唐宋,史又进入了文的范围。

现在的文学观念,一般认为,史与文学有区别。

实录;虚构。

真实,虚构。

其一,文史哲不分;其二,确有文学性。

钱钟书《管锥篇》。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到底什么意思?

《史记》看作为小说集,文体上的区别,明显,断语,相通或者是相同之处,到底体现在哪里?

鲁迅《史记》“无韵之离骚”解,体例,与文学有相近的地方。

张之洞说:

“凡雅词丽藻,大半皆出其中,文章之美,无待于言。

”认为是千古辞章之祖。

从今天的观点来看,文史要分开。

史记与文学有相似之处,文学性,文学因素。

记言记事,本纪,世家,列传。

以人为主,不完全以权位来分类或记录的。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俶傥非常之人称焉。

倜傥:

卓异。

非常:

不是常人。

独特的人。

选人的标准之一。

(五)史记的文学性及其表现

1.在记述人物时,尤其关注人的命运。

包括帝王、将相、市井小人、艺术家、一勇之夫等等。

共同的特点,命运,悲剧性。

从类型上分,三类,包括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

(1)《李将军列传》李广

“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

‘惜乎,子不遇时!

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文帝曰:

‘惜乎,子不遇时!

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生不逢时。

(2)《项羽本纪》项羽最后的话

A无颜见江东父老。

B归结为天。

命运,认命,与命运抗争。

2.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钱钟书总结发现的。

记录史实。

A亲自考察;或文献有记录。

B据传闻。

《管锥篇》评司马迁之写项羽说:

“‘言语呕呕’与‘喑呜叱诧’,‘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阮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与’,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其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乎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

《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

谈士每以‘虞兮’之歌,谓羽风云之气而兼儿女之情,尚粗浅乎言之也。

3.常用逸事、小事来描写人物,而这些逸事、小事往往能与细微处传人物的精神。

(1)《管晏列传》管仲、晏子。

孔子对管仲评价非常高,说:

微管仲,吾披发右祍矣。

成为野蛮人。

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

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

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闚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

“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後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集解皇览曰:

“晏子冢在临菑城南淄水南桓公冢西北。

”□正义注皇览云:

“晏子冢在临淄城南菑水南桓公冢西北。

”括地志云:

“齐桓公墓在青州临淄县东南二十三里鼎足上。

”又云:

“齐晏婴冢在齐子城北门外。

晏子云‘吾生近市,死岂易吾志’。

乃葬故宅後,人名曰清节里。

”按:

恐皇览误,乃管仲冢也。

(《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第二)小事,从叙事上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本来是写晏子,但是我们看这个小事的叙事特点。

谦抑,重心写晏子,叙述的最多的是车夫。

叙述的视角,写晏子善于发现人才,肯定人的优点。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也。

(2)《高祖本纪》

刘邦是个二流子,或者流氓。

正面的品格,不要受历代文人的影响。

汉武帝祖宗也不太感冒,腹诽,直接的写。

因徭役到了咸阳,看到秦皇帝,喟然太息说: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萧何建未央宫,刘邦曾说治宫室过度,萧何说“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高祖乃悦。

未央宫成,大会群臣,给他的父亲祝寿,说: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也所孰与仲多?

”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刘邦曾做过亭长。

亭:

邮局,派出所,招待所或小宾馆。

底层的老百姓,不是贵族。

要注意寻找他成为领袖的魅力与能力,刘邦进步是非常大的。

4.注重故事性

如“鸿门宴”的有关描写,有气氛的渲染和曲折的情节。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沛公曰: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樊哙曰: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于是遂去。

5.在记述人物的时候,每篇人物传记都有一根主线,其它事迹则在别的文字中有补充。

(互见法)这样,故事集中,不枝不蔓,又能在其它篇目中有所补充,从而揭示人物的多方面的性格。

互现法,亦称互见法,《史记》创造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即将一个人物的事迹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者将同一事件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述为主。

这种方法的运用既可以保证各篇自身的统一完整,倾向鲜明,又可以使每篇之间相得益彰。

文学性体现在好多方面,不同的教材也有不同的总结,我们仅仅举出几个方面,来说明史记与文学相近之处。

(六)《史记》的影响(教材P153)

1.《史记》既是优秀的历史著作,也是生动的文学作品。

它在人物塑造、情节和场面的安排以及语言的运用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风格雄肆奇伟,行文有感情,有气势,体现了西汉鼎盛时期的文风。

2.体例的影响

先秦的历史散文大都以记事或记言为主,在记事和记言中兼及人物描写。

而《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记载历史的先例。

它书中的“本纪”、“世家”、“列传”大都是生动的人物传记。

作者在文中集中笔墨叙写一至数人的事迹,主人公的形象相当完整。

书中出现了一系列性格鲜明、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活动,构成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司马迁通过五种体裁,囊括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变迁,记载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事迹。

同时,他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道德、宗教、民族、天文、地理、学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都包容在《史记》一书之中,极大地开拓了历史学的研究范围。

《史记》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

我国历代的正史基本上都沿用了司马迁开创的体例。

凡是研究汉代以前的历史的,不论涉及哪个学科,都不能不参考《史记》。

宋代郑樵在《通志》中说:

《史记》“使百代之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

“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

这些论断都说明《史记》在我国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3.司马迁继承了先秦历史散文随事写人的传统。

他善于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让各种人物做充分表演,通过他们自身的语言、行动展示其性格特征;善于在激烈紧张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不同性格的相互碰撞,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例如《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一节,就是安排刘项双方的主要人物同时出场,通过他们的直接交锋,表现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

项羽的粗豪轻信、刘邦的灵活机敏,都在其对话和行动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如此节对樊哙的刻画也是如此。

司马迁安排他在双方冲突最尖锐、形势最紧张的关头出场,他一出现,就通过闯营、披帷怒目而立、饮酒吃生肉等行动显示了勇武粗豪的特点;接着又对项羽进行了番有礼有节的责问,说明他很有政治头脑,善于斗争;最后,他又劝刘邦不必拘于礼节,而应尽快脱身,表现了对形势的清醒认识和对刘邦的忠诚。

司马迁对这个人物没有作任何客观介绍和静态描写,完全通过其行动和语言使其形象血肉丰满,跃然纸上。

  

司马迁还善于运用一些生活细节和传闻逸事来刻画人物。

这类细节和趣闻俯拾即是,有些还带有一点儿传奇色彩。

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增强作品的文学色彩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4.《史记》的叙事十分精彩生动。

其中很多情节曲折,刻画细致,矛盾冲突紧张激烈,故事性很强。

作者围绕情节的展开,运用铺垫、渲染、伏笔、照应等手法,大胆设置悬念,制造波澜,造成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如《魏公子列传》中写信陵君与侯生的交往,就是一段十分生动的故事。

 文中先交代信陵君礼贤下士,多次礼聘侯生,他都不答应。

又写信陵君亲自请侯生赴宴,他却在途中去探望友人朱亥,故意让信陵君在市上久等,暗中观察他的反应。

作者又特意交代其他不同人物的表现,以反衬信陵君的谦恭:

“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骂侯生。

”而公子却“颜色愈和”,“色终不变”。

这时读者都会钦佩信陵君的谦恭下士,而又对侯生的做法有些不解。

直到后面,作者才通过侯生之口说出他这样做是为了成就信陵君的好客之名。

至此,情节暂告一段落。

接着,文中又交代信陵君为救赵率领宾客去与秦军决战,临行前向侯生诀别,他却十分冷淡,引起信陵君不快。

等到信陵君重又回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