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5 气体的制备与综合实验专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1719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5 气体的制备与综合实验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5 气体的制备与综合实验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5 气体的制备与综合实验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5 气体的制备与综合实验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5 气体的制备与综合实验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5 气体的制备与综合实验专题.docx

《江苏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5 气体的制备与综合实验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5 气体的制备与综合实验专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5 气体的制备与综合实验专题.docx

江苏省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5气体的制备与综合实验专题

专题十五气体的制备与综合实验专题

【考点一】气体的制备

1.(2019苏州中考)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制取CO2B.

收集CO2

C.

验证CO2已集满D.

验证CO2能与水反应

【答案】D

【解答】解:

A.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故A错误;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如果用的话也要短进长出,故B错误;

C.验满时要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而不是伸入集气瓶内,故C错误;

D.通过观察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就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故D正确。

故选:

D。

2.(2019扬州中考)实验室用KClO3和MnO2制O2,反应后分离KCl和MnO2(难溶于水)。

下列图示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用此装置制取O2B.

用此装置收集O2

C.

用此装置过滤D.

用此装置蒸发滤液

【答案】AD

【解答】解:

A、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AD。

3.(2019淮安中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若需收集一瓶氧气用于铁丝燃烧的实验,应选择的发生与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从A-E中选择,填字母),收集完毕,用玻璃片的______(填“光滑面”或“磨砂面”)盖住集气瓶口。

(3)装置F可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相比B装置其主要优点是______。

【答案】

(1)锥形瓶;

(2)

;BC;磨砂面;(3)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解答】解:

(1)仪器①是锥形瓶;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若需收集一瓶氧气用于铁丝燃烧的实验,这个实验对氧气的纯度要求高,用排水法收集,应选择的发生与收集装置的组合是BC;防止氧气从集气瓶中逸出,收集完毕,用玻璃片的磨砂面盖住集气瓶口;(3)装置F可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相比B装置其主要优点是:

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故答案为:

(1)锥形瓶;

(2)

;BC;磨砂面;(3)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2019常州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点燃酒精灯后,可观察到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呈现______色火焰;装置C中

象是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了证明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不是由氧气造成的,在不改变装置的情况下,操作方法是________,并观察装置C中的现象_______;

(5)实验时加入6%的过氧化氢溶液51g,理论上可生成多少克氧气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分液漏斗

(2).蓝紫(3).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

(5).增加硫粉的质量(6).溶液变为无色(7).1.44g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实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故可观察到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呈现蓝紫色火焰;高锰酸钾和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钾、硫酸锰和硫酸,故装置C中的象是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4)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为了证明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不是由氧气造成的,在不改变装置的情况下,操作方法是增加硫粉的质量,消耗掉生成的氧气,装置C中的现象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设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x

故理论上可生成1.44g氧气。

5.(2019苏州中考)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

(1)本实验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

(2)①写出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上述反应的理论产氧率为  [产氧率

100%,结果精确到0.1%]。

③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远高于上述数值,则可能的原因有  (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

(3)某同学进行该实验并用排水法收集O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未检查装置气密性即向大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

b.当导管口有连续气泡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

c.集气瓶中氧气收集满后,先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再将其移出水面

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4)实验室也可用双氧水制氧气。

某同学为研究MnO2粉末用量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采用不同质量的MnO2粉末做催化剂,每次均用30mL10%的双氧水(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测定收集5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MnO2用量/g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所用时间/s

17

8

6

3

2

2

2

2

2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1)AE;

(2)①2KMnO4

K2MnO4+MnO2+O2↑;

②10.1%;

③K2MnO4或MnO2在加热的条件分解产生氧气;

(3)bc;

(4)①2KClO3

2KCl+3O2↑;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锰的质量,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解答】解: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可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可选用E;

(2)①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理论上氧气的产率

10.1%;

③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充分加热,发现实际产氧率远高于上述数值,则可能的原因有:

K2MnO4或MnO2在加热的条件分解产生氧气;

(3)a.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故a错误;

b.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等导管口有连续气泡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故b正确;

c.集气瓶中氧气收集满后,先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再将其移出水面,故c正确;

d.为了防止水槽中水沿导管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要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故d错误;

(4)①氯酸钾的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②通过题干和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锰的质量,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故答案为:

(1)AE;

(2)①2KMnO4

K2MnO4+MnO2+O2↑;②10.1%;③K2MnO4或MnO2在加热的条件分解产生氧气;

(3)bc;

(4)①2KClO3

2KCl+3O2↑;②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二氧化锰的质量,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6.(2019宿迁中考)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  。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B装置的原因是  ,其中实验室制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要制取并收集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4)若B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收集装置可以选择  (填字母序号,一种即可);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分液漏斗;

(2)反应物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2H2O2

2H2O+O2↑;(3)BFE;(4)CaCO3+2HCl=CaCl2+H2O+CO2↑;(5)C或D;CH4+2O2

2H2O+CO2;

【解答】解:

(1)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

分液漏斗;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B装置的原因是:

反应物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

反应物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2H2O2

2H2O+O2↑;

(3)若要制取并收集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BFE;故答案为:

BFE;

(4)碳酸钙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5)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因此能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C或D;CH4+2O2

2H2O+CO2;

7.(2019盐城中考)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

a为______,b为______。

(2)实验室可选用______(填字母序号)和D装置制取CO2气体:

在添加药品前,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实验室用KMnO4粉末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发生装置中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KMnO4粉末______。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及少量MnO2制取O2,可选用______(填字母序号)装置收集O2;MnO2起______作用。

【答案】长颈漏斗 水槽 A或C 检查装置气密性 2KMnO4

K2MnO4+MnO2+O2↑ 堵塞导管 D或F 催化

【解析】

解:

(1)a为长颈漏斗,b为水槽。

故填:

长颈漏斗;水槽。

(2)实验室可选用A、C装置和D装置制取CO2气体,这是因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不需要加热,在添加药品前,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故填:

A或C;检查装置气密性。

(3)实验室用KMnO4粉末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

发生装置中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

故填:

2KMnO4

K2MnO4+MnO2+O2↑;堵塞导管。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及少量MnO2制取O2,可选用D、F装置收集氧气,这是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MnO2起催化作用。

故填:

D或F;催化。

8.(2019盐城中考)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用途是  ;

(2)写出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装置B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  时开始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装置下方的字母)。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

【答案】

(1)作热源;

(2)2KClO3

2KCl+3O2↑;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3)A;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解答】解:

(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用途是:

作热源(或用于加热、给物质加热)等;

(2)B装置中有酒精灯,试管口没有棉花,适用于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为了防止收集到气体不纯,当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条件不需要加热,可选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故答案为:

(1)作热源;

(2)2KClO3

2KCl+3O2↑;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3)A;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考点二】综合实验题

9.(2019宿迁中考)(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要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

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D.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8:

1

【答案】A

【解答】解:

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要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以防止装置漏气造成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其质量比为8:

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

10.(2019淮安中考)U型玻璃管是常见的化学仪器,在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1)借助U型玻璃管探究微粒的性质,如图1所示,打开玻璃旋塞,观察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从左到右先后变蓝,该实验说明分子______,湿棉花的作用是______。

(2)借助U型玻璃管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如图2所示:

①一段时间后潮湿的钢丝棉有明显锈迹,干燥的钢丝棉没有锈迹,此现象说明______。

②实验结束时,细心的同学发现浸没在凉开水中的钢丝棉也有少量锈迹,说明本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利用原有装置提出具体改进方案______。

(3)借助U型玻璃管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3所示,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答案】

(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吸收氨气防止进入空气,污染环境;

(2)①钢铁锈蚀需要水;②在盛有凉开水的U型管两端液面上滴加植物油;(3)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到刻度4处。

【解答】解:

(1)借助U型玻璃管探究微粒的性质,如图1所示,打开玻璃旋塞,观察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从左到右先后变蓝,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氨气进行空气会污染环境,所以要用湿棉花吸收氨气防止进入空气,污染环境;

(2)①由于钢铁锈蚀的条件是钢铁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

所以一段时间后潮湿的钢丝棉有明显锈迹,干燥的钢丝棉没有锈迹,此现象说明钢铁锈蚀需要水;②实验结束时,细心的同学发现浸没在凉开水中的钢丝棉也有少量锈迹,说明有少量氧气进入了凉开水中使钢丝生锈,为了控制变量--氧气,在盛有凉开水的U型管两端液面上滴加植物油可以防止氧气进入凉开水中;(3)借助U型玻璃管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3所示,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的实验现象是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到刻度4处。

故答案为:

(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吸收氨气防止进入空气,污染环境;

(2)①钢铁锈蚀需要水;②在盛有凉开水的U型管两端液面上滴加植物油;(3)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到刻度4处。

11.(2019泰州中考)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1)现提供下列装置:

①如图E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  。

②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制O2,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装置序号),用装置C干燥O2,气体由导管  端(填“a”或“b”)进入,用E装置收集O2的依据是  。

③英国化学家布莱克是第一个“捕捉”到CO2的人,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1774年德国化学家贝格曼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现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对一定质量的粗盐(含泥沙)进行初步提纯。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

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蒸发结束后用  (填仪器名称)将固体从蒸发皿转移到纸片上,比较食盐提纯前后的状态。

②下列有关蒸发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当蒸发皿中水分全部蒸干时,停止加热

c.蒸发时若有滤液溅出,则精盐质量将偏低

d.蒸发过程中,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增大

【答案】

(1)①水槽;

②A;a;氧气不易溶于水;

③CaCO3+2HCl=CaCl2+H2O+CO2↑;CO2+H2O=H2CO3;

(2)①玻璃棒;

②ac。

【解答】解:

(1)①甲仪器的名称是水槽;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制氧气,发生装置可先A;用装置C干燥O2,气体由导管a进入;氧气不易溶于水,故能用E装置收集;

③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2)①实验的主要步骤:

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蒸发结束后用玻璃棒将固体从蒸发皿转移到纸片上,比较食盐提纯前后的状态;

②a.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液体要,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故a正确;

b.当出现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用蒸发皿的余热把食盐蒸干,故错误;

c.蒸发时若有滤液溅出,会造成精盐的损失,则精盐质量将偏低,故c正确;

d.蒸发过程中,溶液中钠元素质量的质量分数增大,溶液中钠元素质量不变,故D错误,

故选:

ac;

故答案为:

(1)①水槽;

②A;a;氧气不易溶于水;

③CaCO3+2HCl=CaCl2+H2O+CO2↑;CO2+H2O=H2CO3;

(2)①玻璃棒;

②ac。

12.(2019泰州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对某些盐的性质开展了探究活动。

研究主题:

探究FeC13溶液加热、灼烧的变化

相关信息:

酒精(C2H5OH)具有还原性,加热条件下能与Fe2O3反应;Fe和Fe2O3易被磁铁吸引,FeO是一种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Fe2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1)实验一:

将大约20mL饱和FeCl3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沸腾后发现溶液中逐渐产生红褐色浑浊。

①FeCl3溶液呈黄色主要是因为溶液中含有铁离子,铁离子符号为  。

②加热时,FeCl3易与水反应生成红褐色物质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由实验启示,FeCl3溶液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  (填“能”或“不能”)获得FeCl3固体。

(2)实验二:

将实验一蒸发获得的红褐色固体转移到坩埚中灼烧,颜色由红褐色变为红棕色。

①此过程发生分解反应,除生成红棕色物质外,还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加热分解也能得到对应的金属氧化物,结合实验,从物质类别及其溶解性推断,通过加热分解  可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

(3)实验三:

小组同学用多根玻璃棒蘸取饱和FeCl3溶液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随着加热时间的持续,在1分钟内观察到玻璃棒表面颜色的变化依次为:

黄色、红褐色、红棕色、黑色。

①实验三相对于实验一和二,优点是  (答1点即可)。

②同学们对黑色物质的成分产生了疑问。

联系酒精的可燃性、还原性等相关性质,对黑色物质的成分提出了猜想,经讨论认为,可能是  和Fe3O4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③为了确定黑色物质的成分,收集黑色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观察现象

黑色粉末全部被磁铁吸引

综合实验现象判断,此黑色物质成分是  

向装有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观察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但无气泡产生

(4)拓展延伸

①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出现红褐色物质,可向其中滴加少量的  溶液。

②结合已学知识,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Fe2O3发生还原反应时,反应前后铁元素化合价一般呈  (填“上升”或“下降”)的变化。

【答案】

(1)①Fe3+。

②FeCl3+3H2O

Fe(OH)3↓+3HCl。

③不能。

(2)①2Fe(OH)3

Fe2O3+3H2O。

②不溶性碱。

(3)①实验操作简单,现象变化明显等。

②Fe、FeO、C。

③Fe3O4;

(4)①盐酸。

②下降。

【解答】解:

(1)①每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符号为Fe3+。

②加热时,FeCl3易与水反应生成红褐色物质和盐酸,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Cl3+3H2O

Fe(OH)3↓+3HCl。

③由于饱和FeCl3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沸腾后发现溶液中逐渐产生红褐色浑浊,所以FeCl3溶液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不能获得FeCl3固体。

(2)

①此过程发生分解反应,除生成红棕色物质外,还生成水,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Fe(OH)3

Fe2O3+3H2O。

②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加热分解也能得到对应的金属氧化物,而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以及氢氧化铁的共性是都难溶,所以从物质类别及其溶解性推断,通过加热分解不溶性碱可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

(3)

①实验三相对于实验一和二,优点是实验操作简单,现象变化明显等)。

②酒精夺取氧化铁中的氧,可以得到铁或者氧化亚铁甚至还会自身生成碳,以及反应环境为空气中,所以还可能是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可能是Fe、FeO、C和Fe3O4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③由于信息提示为“Fe和Fe2O3易被磁铁吸引,FeO是一种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而用磁铁全部吸附,说明没有氧化亚铁和碳,同时用于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体,说明没有铁,所以黑色固体为四氧化三铁。

(4)

①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出现红褐色物质,可以用酸抑制水解的发生,所以可向其中滴加少量的盐酸溶液。

②Fe2O3发生还原反应时,是本身的化合价降低,所以反应前后铁元素化合价一般呈下降的变化。

故答案为:

(1)①Fe3+。

②FeCl3+3H2O

Fe(OH)3↓+3HCl。

③不能。

(2)

①2Fe(OH)3

Fe2O3+3H2O。

②不溶性碱。

(3)①实验操作简单,现象变化明显等。

②Fe、FeO、C。

③Fe3O4;

(4)①盐酸。

②下降。

13.(2019常州中考)装品牌苏打饼干的配料和营养成分如下表,研究性学习小组対其成分进行了探究。

配料

营养成分(每100g)

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洋葱粉、食用盐、碳酸钙、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香葱、酵母、麦精、食用香精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2017千焦

8.5g

21.0g

63.5g

500毫克

280毫克

说明饼干制作的烘焙过程中,配料中的破酸氢钠的全部受热分解转化为碳酸钠,而碳酸钠不分解。

Ⅰ.定性判断饼干中有关成分的确认。

取一小包饼干。

研碎后放入烧杯,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得到待检液。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淀粉的检验

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碘

水,观察到溶液_______

饼干中含有淀粉

②碳酸盐的检验

另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饼干中含有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交流讨论】

(1)饼干中的________元素可减少人体骨质疏松、畸形、佝偻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