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1396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docx

《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docx

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

附件3: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申报书

 

学校名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专业名称大气科学

专业代码070901

填报日期2007年10月29日

学校归属部委院校□地方院校√

 

教育部制

二○○七年七月

 

填写说明

 

1.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3.学校类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

4.申报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一、简表

专业名称

大气科学

修业年限

四年

专业代码

070901

学位授予

门类

理学

本专业设置时间

1960年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8100

首届毕业生时间

1965年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1144

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

3568万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

管兆勇

性别

出生年月

1963.7

学位

博士

学历

研究生

所学专业

天气动力学

毕业院校

南京大学

职称

教授

职务

副校长

所在学校通讯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盘城新街114号

电话

办公:

手机:

电子信箱

guanzy@

邮政编码

210044

学校情况

所在省市

江苏省南京市

学校财务部门

审核盖章

银行开户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开户银行

南京市农行盘城支行

银行账号

 

二、建设目标、思路、方案及成果预测

1、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

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

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确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宽口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快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强化教学设施建设,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继续加强国际合作办学,扩大国际影响,利用4年时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具有显著优势和非常鲜明特色的专业。

专业建设的思路:

以教学改革为核心,确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建构具有大气科学鲜明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注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精心构建“专业高地”、“学术高地”、“人才高地”与“学科高地”,经过4年左右的时间,把大气科学学科和专业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的我国大气科学领域的主要教学和科研创新基,全面加强专业建设,彰显专业优势与特色。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锻塑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稳定的教学科研团队。

2)加强教学基本设施建设,完善多媒体课程、网络课程所必需的基础设施条件。

建立起实验设施齐备、实验队伍合理、实验教材先进、运作规范、管理一流的“大气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3)大力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编写出更多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特色的优质课程、精品课程。

4)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通过学业面拓展,使学生掌握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气象、遥感、环境、海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5)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加强完善教学、实验、社会实践中每一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

2、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思路与方案

教师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所在,关系学校的兴衰成败,是关系学校发展的重要工程,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

到2011年,力争使教师总数达到8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在90%以上。

培养5-8名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培养10名在省内具有领先水平、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通过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途径,引进兼职博导、硕导15名。

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特色品牌专业”为核心;以培养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和提高教师学位为重点;以改善教师待遇、加强继续教育机制为保证;遵循团结、创新、务实、进取的原则,培养一批在教学和科研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拔尖人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敬业爱岗、素质高尚、研教结合、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

1)制定政策、加大投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在未来4年中,计划引进教授5~10名,拟引进国内外高校、科研所的博士10名以上。

2)逐步选派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教师在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水平。

3)稳定师资队伍,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创造必要的科学研究条件。

鼓励和支持青年优秀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近4年中,使所有的年青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

4)建立完善的教学、科研梯队。

加紧培养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逐步形成以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特色教学和科研团队。

5)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学科带头人和教授牵头,把好青年教师上课关,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撰写论文,申报各类教研科研项目,不断提高其教学、科研能力。

6)一方面,为引进提供各种教学、科研上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加强对引进人才的监督管理,确保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提升本学科的教学竞争力、科研创造力和社会影响力。

7)教学名师的培养。

从受聘副教授以上职称、学术造诣高、教学效果好、承担校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的专业带头人中遴选和培养教学名师6名,并向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推荐参与省、国家级名师的评选。

制定相关措施,引导和激励教师从事教研和科研工作。

对于公开发行的编著或专著、精品课、国家发明专利、学术论文,在学校奖励的基础上,本特色学科额外给予一定奖励。

3、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思路与方案

目标:

通过新方案的实施,实现“一个突破、一个转变、一个结合”。

即打破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整体上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使研究性、应用性、规范性和实现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教育观念有一个较大的转变;实现大气科学专业教育课程设置与相关专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计算机应用、外语以及大气科学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宽厚的知识面、较强的基本实验、实践技能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本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以面向社会、面向岗位群为指导思想。

力争进一步丰富充实大气科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优化其课程体系,增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时代性、时效性。

构建反映当前大气科学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与先进技术、体现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整合现有课程设置,制定课程标准,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创新型大气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努力实现多媒体教学与科学实验教学想结合,课程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接轨,实现学生真正的零距离接触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在未来4年内,共出版3-5部教材。

思路与方案:

1)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对大气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使课程结构体系渐趋于完备,三大部分(公共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之间和各课程学时之间的比例较为合理,因此,本专业优化课程结构体系的任务将转移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各课程之间的渗透和互补,二是课程的内部调整,三是以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流体力学、地球科学概论、现代气候学基础为学科基础课,逐步拓宽大气科学的学科基础课平台,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加强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培养研究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实验和实践教学。

大气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重实践性学科,并且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较高,需要较高的实验条件和设施。

在未来几年内,本科学将充分利用建设经费,在“气象台”、“流体力学实验中心”、“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等实习基地的设备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吸收基础好、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优秀学生参与教研教改和科研项目的研究,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力争将“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提高双语教学课程和使用原版教材比例。

继续加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军训和公益劳动,社会实践,专业实习考察,课程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

我们将根据教学改革计划的安排,进一步集成和整合实习实验类教学内容,形成大气科学专业实验模块。

进一步增加专业选修课,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

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的管理,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知识传授、方法训练与基本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3)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

继续加大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的力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转变为主动学习和主动求知,具体目标为:

①每名教师根据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研究心得,对所担任的课程(尤其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撰写出教改方案,并汇编成册。

②全面推行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法,鼓励教师采用双语教学,逐步形成大气学科双语教学的特色,到2011年,至少有5门课程完全采用双语教学。

4)加强优质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

今后4年,将继续加强《天气学》、《数值天气预报》、《动力气象学》、《短期气候预测基础》、《大气环流学》、《大气科学导论》等多门专业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5)加强教学管理

通过未来4年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的制度化、系统化,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管理,继续执行教学检查督导和教学信息员制度,使专业指导委员会实质性、制度性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实现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经常化。

进一步增强与国内外部门的合作,培养高质量的师资;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气象部门的合作,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室利用效率。

4、教学设施建设目标、思路与方案

目标:

4年内,建立体系完善、运转流畅的教学、实验、实习基地。

思路与方案:

在原有的安徽省气象局、江苏省无锡市气象局、浙江省嘉兴市气象局、河南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上海市气象局、深圳市气象局、南京市气象局、苏州市气象局、扬州市气象局、南通市气象局等校外实习基地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实习基地的规模和数量。

同时,在国内著名科研单位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加大与实习基地的合作与共建力度,争创一流的实习基地。

此外,争取再建立多个多媒体教室。

力争把“气象台”建设成为具有国家级一流设备和管理水平的生产实习基地。

5、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思路和方案

目标:

1)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理论和积极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成为既能在气象、遥感、环境、海洋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教学、业务、管理工作,也可继续攻读大气科学以及相关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2)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扬个性”的原则,根据本专业特点,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诸项能力,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三位一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思路与措施:

1)“SSRP”特色创新计划。

开展面向本科生的创新性“SSRP”(StudentScientificResearchPlan)项目,即“学生科研计划”,使学生以团队形式的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中,学生研究团队中有一名主持人、一名副主持人、三名成员,每个团队选定一个适当的研究方向,在为期一年的时间中进行课题拟定、试验操作、论文撰写、课题总结等一系列科学研究思路和技能的训练。

在研究生推荐、就业推荐中以“SSRP”计划的参与情况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标准。

实行本科生“导师负责制”,为“SSRP”项目的参加团队指定优秀教师进行科学指导。

首先,“SSRP”项目的实行可提高本科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其融入集体、融入科研的意识,培养具有一定创新力和领导力的高素质学生;第二,通过参与“SSRP”项目,本科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科学研究及科研项目运做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过程,这对于他们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研究生阶段)可以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SSRP”项目通过实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得本科生极大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在进入社会从事相关工作时能够得心应手。

2)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特色性的“学生第二课堂”项目。

由于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下,学生所学习的课程数增多、课时量减少,有些课程内容不能及时掌握,因此我们采取了“学生第二课堂”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业余时间以“课后实践”、“考察实习”、“科研研修”等形式自发的对专业课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和巩固这一特色性教学项目,在以往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继续拓展多个实习基地。

在课程学习中有机地融入这些实习环节,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培养其创新性的思维模式,增强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

6、成果预测

到2011年,年均发表高质量的科学研究论文数量达到100篇以上,其中SCI论文15篇以上。

出版学术专著4本,发表教改论文20篇以上。

建成《动力气象学》、《短期气候预测基础》、《天气学》、《大气环流学》、《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科学导论》等多门专业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其中2~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建成网上共享教学资源库。

培养5~8名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国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培养10名在省内具有教学、科研领先水平、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通过开展面向本科生的“SSRP”(StudentScientificResearchPlan)项目,即“学生科研计划”,培养15批左右学生科研团队,团队成员发表的科研论文总数量达到20篇以上。

把现具有省级水平的“气象台”建设成为具有国家级一流水平的气象台,以培养能适应现代化气象业务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

 

三、基础与改革

3.1教学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等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

一个好的师资队伍是顺利进行教学、科研的基础,也是进行教学改革、创建特色专业的有力保障。

大气科学专业在47年的发展历程中,培养和汇聚了一代又一代学术水平高、思想作风好、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大气科学专业制定了政策、加大了投入,培养和引进人才。

目前,有专任教师39人,外聘教师14人,其中教授30名、副教授8名,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比例的7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5岁整个师资的73%,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结构相对合理的完整的学科梯队。

2002年获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优秀学术梯队称号。

1988年,天气动力学专业(现为大气科学专业)被批准为国家气象局局级重点专业,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2大气科学专业所在的气象学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5年大气科学本科专业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

为了提高师资力量,还签约了5名国外知名大学的教授为我大气科学专业的外聘教授,从而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专职教学、科研团队。

1978年至今,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63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项),国家八五、九五、863、973项目55项,省部级项目169项,国际合作4项。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00余人次,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800余篇,多次主办全国和国际性学术会议。

获国家级奖励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29项、省部级奖89项,国际奖3项。

 

2、教学条件

在教学条件方面,用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等专项的建设经费充足,近5年持续增长。

大气科学专业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每年投入大量经费用于教材、课件的编写和出版。

近五年获省级以上教材奖2项。

使用近三年出版新教材所占比例达56%。

大气科学本科生的理论教学已经实现了多媒体化教学模式。

建设了校园网络,设立了同类学校中设备最先进、功能最为齐全的省级水平气象台,建立了“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随着学校的规模扩大,学校图书馆总面积不断增长,馆藏是国内同类图书馆中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另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还在大气科学系设立了南京大气资料中心。

目前,教学设施,实验室,实习基地和图书资料等都能很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这些为大气科学专业进一步改善实验条件、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凝练特色专业方向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平台。

3、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

47年来,我校大气科学专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大气科学专业还是中国大气科学学界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

我校大气科学专业的许多毕业生已经是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或部门负责人,更有许多人已成为气象行业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国雄、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建民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更有一大批毕业生在基层气象部门默默奉献,为我国的气象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本人的跟踪调查发现,社会对我校大气科学专业的毕业生评价优良,认为大气科学专业的毕业生踏实能干,团结求实,专业技能强。

2005年,对20个我校大气科学专业毕业生较多的省、市气象局进行的调查显示:

各单位对大气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综合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的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本大气科学专业学科点不仅是世界气象组织在中国的唯一培训点,已为70多国培训了约400高级气象专门人才,也是大陆为香港、澳门培训气象预报员的唯一高等院校,是我国气象教育面向世界的主要窗口,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

为保证大气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1)大气科学专业把主编国家或省部级规划教材作为教材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近五年来,编写各类教材7部,获省部级教材成果奖2项。

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新教材,新教材使用比例达到56%。

制定教学改革措施,设立了精品课程建设等教学改革项目。

2)“注重素质教育、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创新精神”的教学原则,“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根据本专业特点,重视课程体系与内容结构的改革,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诸项能力。

3)采取“2×2+1”模式的课程体系结构。

“2”是指2个类型的课:

公共类课、专业类课;“2”是指2个层面:

必修课和选修课。

这样就构成了第一课堂的4种类型课: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辅以第二课堂的活动课。

其中公共类课、专业类课的比例约为4:

6。

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课时比例为2∶1。

4)既保证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学习,又开设好实验课,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还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学习与活动,重点在于知识领域的拓展和各种能力的综合培养与提高。

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

加强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制定措施支持优秀学生从事较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5)对教师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

凡出现教学事故者(教学事故的认定依照学校颁发的教学事故认定条列之规定),系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行政处分。

6)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我们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

①新开课试讲制;②开学前和开学初期各项准备工作情况检查;③“教学情况汇报表”制度反馈教学信息;④建立系领导听课制度;⑤建立教学督导员制度;⑥期中教学检查制度;⑦期末考试及年终考核。

7)建立了社会调查制度,及时调查社会对大气科学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强了与地方气象部门的合作,及时了解用人部门的实际需求,改进教学管理。

在国内外合作办学方面,学校与美国、英国等国2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关系,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

由于本专业为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培养出了较高质量的学生。

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水平较高;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近四届学生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分别达76%和42%,有相当多的学生通过了国家二、三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级考试成绩优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遍较强,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紧密与科研项目结合,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有部分学生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并获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社会实践等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

从往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工作和科研情况来看,大气科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实现了“知识”、“素质”、“能力”的三位一体,符合国家需求的合格人才的标准,具有很好的社会效果。

此外,学校大气科学专业具有很高的社会评价。

近5年平均新生第一志愿报考率达76.7%,2007年达100%,录取分数线历年居全国同类专业前列;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一次就业率高,近两年一次就业率都达100%;近两年应届生中考研录取率高,并呈稳步上升趋势,2006年已达47.7%。

 

三、基础与改革

3.2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制度、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等方面内容)

1、人才培养方案

长期以来,大气科学专业不但注重学生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且一贯注重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求变化,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在不断调整和改进。

历经数次调整的新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注重对学生进行宽口径培养。

自2005年大气科学专业被江苏省教育厅入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以来,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强化了计算机、外语等教学内容。

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为合理,符合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大气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业务、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要求:

要求本专业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物理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基本业务技能,接受从事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更新知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在个人素质方面,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文化素养、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新环境、新群体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语言(中、英文)运用能力。

毕业后可以胜任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大气科学、遥感、环境科学、海洋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教学、业务、管理工作,并可继续攻读大气科学以及相关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和修学年限:

大气科学本科生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每部分都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理论课程学习、实践性课程学习、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等共计要求总学分达到160学分以上方可毕业。

修学年限为四年。

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

本专业课程的考试主要以笔试为主,实践性课程以笔试和操作能力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具体办法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试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本科生取得学士学位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反映和检验本科专业教学水平的标准之一。

本专业进一步加强了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制定措施支持优秀学生从事较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毕业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应用参考价值。

大气科学专业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包括学位论文题目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