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读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1158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读复习.docx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读复习.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读复习.docx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读复习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复习

•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

因而,好像只要一说到生产,我们或者就要把历史发展过程在它的各个阶段上一一加以研究,或者一开始就要声明,我们指的是某个一定历史时代。

生产总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个人进行的生产。

脱离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特殊生产去研究生产一般,是错误的。

马克思说:

“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

因而,好像只要一说到生产,我们或者就要把历史发展过程在它的各个阶段上一一加以研究,或者一开始就要声明,我们指的是某个一定历史时代”(107.3)。

马克思在这里深刻地阐明物质生产的历史阶段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一定历史阶段上进行物质生产的社会生产关系。

•针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脱离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生产关系而空谈“生产一般",马克思阐明了生产一般和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的特殊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首先,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

只要用“生产一般”真正把共同的提出来,定下来,免得重复,“生产一般”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

比如,一切生产都必须有一定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都必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才能进行,这些就是生产的一切时代的共同标志、共同规定,也就是“生产一般”。

这个“生产一般"可以指导我们在研究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生产时着力于研究该阶段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这就是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抽象。

•其次,生产一般“本身就是有许多组成部分,分为不同规定的东西”。

其中有些属于一切时代,如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一定生产关系下的有机结合。

另一些是几个时代共有的,如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有些规定是最新时代和最古时代共有的,如生产资料公有制。

•其三,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之所以要抽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因为有了统一而忘记本质的差别。

这正如语言一样,最发达的语言和最不发达的语言具有一些规律和规定,而构成语言发展的恰恰是有别于这个一般和共同点的差别。

研究生产一般就是为了把这些共同点、“统一”抽象出来更有利于分析、比较和研究各个历史阶段上生产的本质差别。

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切时代的生产所共有的,没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生产都无从设想”。

但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各不相同的,有着本质的差别。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鼓吹“生产一般”,恰恰忘记了这种差别,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证明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永存与和谐。

庸俗经济学家凯里抛开了使“生产工具"、“积累的劳动"成为资本的那个特殊,即抛开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认为资本也是生产工具.也是过去的、客体化了的劳动。

因此,他认为,生产关系的全部历史,“是历代政府的恶意篡改’’。

•其四,政治经济学研究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特殊生产,是研究一定的社会主体在或广或窄的由各个生产部门组成的总体中活动着的生产关系。

“政治经济学不是王艺学’’,它不研究一个个特殊生产部门。

一般存在于特殊之中,总体是由部分组成的,但部分不是总体。

政治经济学就是要通进研究存在于一定社会生产总体中的特殊生产关系,从而揭示出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来。

(108.3)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在这段话中,马克思高度地概括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过程,主要有以下几层意思:

1、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物质根源。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

其中,生产力是内容,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是形式,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于是这就构成了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实矛盾。

3、生产方式的变化首先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社会发展处于量变阶段,矛盾不具有对抗性;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而变成它的桎梏时,新的生产力与旧的生产关系发生尖锐冲突。

冲突的结果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这时社会发展就由量变转化为质变,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社会革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通过社会革命,社会形态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物质根源。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尖锐化,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矛盾的激化,表现为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同代表旧的生产关系的落后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

通过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变革。

5、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于是整个社会制度就发生全面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旧的上层建筑必然为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

所有这一切,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避开的现实前提。

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全面而完整的概括,包含三层意思:

1、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第16页),而不是“自我意识”、“类”、“唯一者”。

2、这些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

人的本性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

“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

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第17页)3、人的活动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

人们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的活动的。

所以“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第17页)总之,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三者的统一。

•因为,如果“生活决定意识”,那么,生活就不是“意识”所过的生活,历史也不是意识自身的一个发展过程,生活是现实个人的生活。

•何谓“现实的个人”?

他们既不是“意识主体”(那个抽象“我思”之“我”)也不是作为单纯的生物个体的生命存在。

马克思把“现实的个人”表述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第16页)这个表述有一个在本体论上突破纯粹意识之内在性的新境域作为其深刻的背景,即把人从本源上看作是在世界中存在的。

这是以“感性活动”立论的本体论。

这就是说,现实个人的“活动”不是意识在其自身内部的自我活动,而是创造和改变“物质生活条件”的活动,因而它是外在的、感性对象性活动。

与此同理,外部世界也不是与感性活动无关的单纯的“物质环境”,而是与“活动”相应的,作为“活动”的“条件”的“世界”,这其实正是“感性世界”的概念。

•由此出发,才能发现历史之为历史的本体论根据:

“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历史不是思想史,而首先是生产史。

•生产不是思想的外化,而是本来就是世界中现实个人的生存。

现实个人的“生存”不是有自在自然界所设定的生物行为,而是他们以自身的“感性存在”(物质生活,或“在自然界中的生活”)作用于对象的创造活动:

“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

这就是以“生产”的生存论意义来说“历史”的本体论根据。

由此获得理解历史,就既不是神的历史,或绝对精神的历史,也不是以个生物物种的历史,而是现实个人的历史。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是贯穿《宣言》全书的一根红线,循着这根红线,才能认识和弄清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实质及其必然的历史结局。

•1、人类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宣言》一开始就明确指出,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个论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它告诉我们,阶级斗争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必须运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掌握阶级斗争规律,是我们找准社会发展规律,找到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发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关键所在。

•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宣言》分析认为,各个阶级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状况以及斗争的结局虽不尽相同,但是阶级斗争作为实现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观点却具有普遍性。

“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个阶级同归于尽。

"这正是对上述观点的精辟阐释。

3、各个阶级社会的阶级对立和斗争都有不同的特点。

在各个不同的阶级社会里,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具有不同的特点。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我们看到的是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

因此,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被这种等级和层次掩盖了。

《宣言》着重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特点。

它一方面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龟形式代替了旧的’’阶级对立;另一方面又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更加简单化和明朗化了。

“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就是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必然发展为夺取政权的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达到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提出的又一基本原理。

•物质生产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进行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

“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是根本不存在的。

《导言》一开头就指出:

“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

”“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当然是出发点。

”(106)这就是说,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出发点,首先是物质生产。

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总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任何进行生产的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之中,同其他个人彼此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才能进行生产。

个人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一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就无法生产,从而也就无法作为人而生存下去。

所谓“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也就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

可见,政治经济学研究物质生产,就必须研究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性质,即必须研究一定的生产关系。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是把物质生产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但是,他们无视或抹杀物质生产的社会性质,把生产理解为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的生产,把单个的孤立的个人当作出发点。

马克思对此作了深刻的批判。

首先,“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的孤立的个人是一种虚构,是资产阶级为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必须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获得独立、自由的客观要求的错误反映。

马克思说:

“被斯密和李嘉图当作出发点的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属于18世纪的缺乏想象力的虚构。

"(106)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他们的经济学著作中把原始时代猎人手中的棍棒、渔夫手中的鱼叉也说成是资本,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自古有之。

马克思指出,这同笛福写的小说鲁滨逊的故事和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一样。

鲁滨逊的故事决不是像文化史家想象的那样,仅仅表示对过度文明的反动和要回到被误解了的自然生活中去,而是资本家反对封建制度的束缚,要求独立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的反映。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也不是以自然主义为基础的,而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制造舆论的。

斯密、李嘉图、笛福、卢梭等人,本来是反应资本家的客观要求的,却以孤立的单个人在社会之外或处于自然状态而表现出来,所以“这是假象”,“是错觉”。

其次,所谓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的孤立的个人,实际上是指摆脱了封建制度的资本家,“这种18世纪的个人,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形式解体的产物,另一方面是16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107)。

但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却从他们的历史唯心主义的人性论观念出发,认为18世纪的资本家不是历史的结果,而是历史的起点,不是从历史中产生的,而是自然造成的。

(107)这就是说,资本家的唯利是图、要求独立自由地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合乎自然的”,是“由自然造成的”。

这是一般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阶级局限性。

其三,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的孤立的个人是根本不存在的。

在原始社会,进行生产的个人,最初是在氏族中结成社会关系而存在的,后来是在家庭中,在氏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中结成社会关系而存在的,根本不可能独立。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单个的人“成为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107.1),即是奴隶主阶级或地主阶级的附属物,也没有孤立的个人可言。

到了18世纪,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社会联系的各种形式,比如资本家和工人的雇佣关系、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关系,都采取了商品、货币、资本的形式,才成为资本家达到发财致富的私人目的的手段。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采取了物的形式,成为一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外在必然性"(107.2)。

但是.资本主义社会正是具有迄今为止最发达的社会关系的时代(107)。

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高,它不仅使众多个人集中在一个个工厂进行协作劳动,使劳动者紧密联系起来,而且使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和紧密。

特别是世界市场的形成,人们的世界范围的联系也越来越扩大。

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不仅与国内其他企业的兴衰存亡密切相关,而且也依赖于国际经济发展的状况。

可见,资本家也是不可能作为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的。

早在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就说过:

“人是最名符其实的政治动物"。

实际上已经认识到了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

“孤立的个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107.2)。

如果说古典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等人有“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处进行生产"这种荒诞无稽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巴师夏、凯里和蒲鲁东等人又把这种看法郑重其事地引进“最新的经济学"中来,就完全是想入非非的陈词滥调,十分枯燥乏味!

(107)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1、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意义(第一条)

(1)马克思指出: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这里的“事物”、“现实”、“感性”都是指人能感觉到的客观物质世界,即人类生活在其中的并经过人类实践活动改造的世界。

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意思是说,它只是像照镜子一样,直观地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不需要任何中介而可以直接形成关于事物的感觉、印象、观念、思想。

(2)“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这是说旧唯物主义不是把反映理解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主观能动活动过程,不是理解为实践活动过程。

一切旧唯物主义者把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理解为一种直观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人们的认识对象同时又是人们的实践对象、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客观事物。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的。

实践既是人们所特有的主观能动过程,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过程。

旧唯物主义对这些根本不理解。

旧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决定意识,费尔巴哈批判唯心主义、宗教神学、恢复了唯物主义权威,但由于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都不理解实践的重大意义,所以马克思在《提纲》里,开宗明义地把这一点看作是“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和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

2、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在分析了旧唯物主义后说:

“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

这是说唯心主义看到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的能动性无限夸大了。

“抽象地发展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即把人们实践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客观物质性抽象掉了,只剩下人们的意志、愿望等主观的东西。

实质上,唯心主义也是把实践活动排斥在认识论之外。

3、批判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马克思说:

“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

(1)费尔巴哈哲学的研究对象

黑格尔将“绝对精神”当作哲学研究的对象,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种“思想客体”或叫“精神客体”即绝对精神。

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坚决抛弃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自然界和人”,即为“感性客体”。

但是,费尔巴哈不懂得人的活动本身就是对客观对象进行变革,即不懂得实践的意义。

(2)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费尔巴哈虽然也讲过实践观点,可是,他对实践活动“只是从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即把实践理解为犹太人经营牟利的利己主义活动。

而且,他“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活动”,认为实践是不屑一顾的。

因此,马克思在第一条的结尾时指出,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不懂得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活动的伟大意义,这是一切旧唯物主义者局限性的要害所在。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第二条)

(1)马克思针对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在第二条里指出: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就是说,人们的思维、任何一种理论体系、任何一种哲学思想、是不是客观真理、归根到底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马克思提出这个论断,是哲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性突破。

在整个人类哲学发展史上,一切唯心主义者虽然承认客观真理,但也没有科学地解决真理标准问题。

所谓“现实性和力量”,是指人的思维具有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力;所谓“思维的此岸性”,是借用康德的术语,说明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透过现象,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借此也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

(2)离开实践谈思维的真理性问题是毫无现实意义的

马克思总结哲学史上的经验教训,尖锐地指出: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这是说离开实践的检验,去争论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就像中世纪的哲学家争论“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多少天使”这类的问题一样荒谬和无聊,那是毫无现实意义的争论。

(3)实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全部理论的枢纽

在这里,马克思第一次明确地把科学实践范畴纳入自己的哲学体系,把实践看作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看作是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种不断接受实践检验,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

实践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全部理论的枢纽。

因此,马克思曾把自己的哲学叫做“实践的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

第五条,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出发,而又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原因是在于不懂得实践。

马克思说: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

这是说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把绝对观念作为研究对象的唯心主义哲学,主张哲学要研究自然、人类本身。

但是,他所说的感性,只是感官对自然界的被动的消极的反映,而不把感性理解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正因为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的意义,不理解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所以,在社会历史领域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

”“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当然是出发点。

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因而,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当然是出发点。

”(106)这就是说,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出发点,首先是物质生产。

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总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任何进行生产的个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之中,同其他个人彼此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才能进行生产。

个人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一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就无法生产,从而也就无法作为人而生存下去。

所谓“这些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也就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

可见,政治经济学研究物质生产,就必须研究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性质,即必须研究一定的生产关系。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是把物质生产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但是,他们无视或抹杀物质生产的社会性质,把生产理解为孤立的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的生产,把单个的孤立的个人当作出发点。

马克思对此作了深刻的批判。

首先,“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的孤立的个人是一种虚构,是资产阶级为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必须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获得独立、自由的客观要求的错误反映。

马克思说:

“被斯密和李嘉图当作出发点的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属于18世纪的缺乏想象力的虚构。

"(106)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他们的经济学著作中把原始时代猎人手中的棍棒、渔夫手中的鱼叉也说成是资本,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自古有之。

马克思指出,这同笛福写的小说鲁滨逊的故事和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一样。

鲁滨逊的故事决不是像文化史家想象的那样,仅仅表示对过度文明的反动和要回到被误解了的自然生活中去,而是资本家反对封建制度的束缚,要求独立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的反映。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也不是以自然主义为基础的,而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制造舆论的。

斯密、李嘉图、笛福、卢梭等人,本来是反应资本家的客观要求的,却以孤立的单个人在社会之外或处于自然状态而表现出来,所以“这是假象”,“是错觉”。

其次,所谓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的孤立的个人,实际上是指摆脱了封建制度的资本家,“这种18世纪的个人,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形式解体的产物,另一方面是16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107)。

但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却从他们的历史唯心主义的人性论观念出发,认为18世纪的资本家不是历史的结果,而是历史的起点,不是从历史中产生的,而是自然造成的。

(107)这就是说,资本家的唯利是图、要求独立自由地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合乎自然的”,是“由自然造成的”。

这是一般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阶级局限性。

其三,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的孤立的个人是根本不存在的。

在原始社会,进行生产的个人,最初是在氏族中结成社会关系而存在的,后来是在家庭中,在氏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中结成社会关系而存在的,根本不可能独立。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单个的人“成为一定的狭隘人群的附属物’’(107.1),即是奴隶主阶级或地主阶级的附属物,也没有孤立的个人可言。

到了18世纪,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社会联系的各种形式,比如资本家和工人的雇佣关系、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关系,都采取了商品、货币、资本的形式,才成为资本家达到发财致富的私人目的的手段。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采取了物的形式,成为一种不以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