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1061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二.docx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二.docx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二

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

(二)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

24,分数:

24.00)

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包括______

∙A.稳定物价

∙B.刺激消费

∙C.经济增长

∙D.充分就业

∙E.国际收支平衡

(分数:

1.00)

 A. √

 B.

 C. √

 D. √

 E. √

解析:

[解析]作为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一国的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一般包括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

2.货币政策在调节国际收支方面的作用体现在______

∙A.利率的变动会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入或流出

∙B.利率的变动会影响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变动

∙C.利率的变动会导致国际收支平衡

∙D.汇率的变动会对经常账户产生重要影响

∙E.汇率的变动会导致国际收支平衡

(分数:

1.00)

 A. √

 B. √

 C.

 D. √

 E.

解析:

[解析]货币政策在调节国际收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利率的变动会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入或流出,进而影响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变动;汇率的变动则会对经常账户产生重要影响。

3.面对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中央银行可有哪几种选择?

∙A.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

∙B.失业率较低的物价稳定

∙C.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

∙D.通货膨胀率较低的充分就业

∙E.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相机抉择

(分数:

1.00)

 A. √

 B.

 C. √

 D.

 E. √

解析:

[解析]面对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中央银行可有三种选择:

(1)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

(2)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3)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相机抉择。

4.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包括______

∙A.直接信用控制

∙B.再贴现政策

∙C.间接信用指导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E.公开市场业务

(分数:

1.00)

 A.

 B. √

 C.

 D. √

 E. √

解析:

[解析]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且能对社会的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节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5.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逐步降低了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其中降至0%的国家有______

∙A.英国

∙B.加拿大

∙C.澳大利亚

∙D.美国

∙E.新西兰

(分数:

1.00)

 A.

 B. √

 C.

 D. √

 E. √

解析:

[解析]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逐步降低了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如欧元区降至2%,有的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则已降至0%。

6.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包括______

∙A.再贴现利率的确定与调整

∙B.再贴现时间的确定与调整

∙C.再贴现金额的确定与调整

∙D.再贴现资格的规定与调整

∙E.再贴现地点的确定与调整

(分数:

1.00)

 A. √

 B.

 C.

 D. √

 E.

解析:

[解析]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再贴现利率的确定与调整;

(2)再贴现资格的规定与调整。

7.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相比,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有______

∙A.主动性强

∙B.灵活机动

∙C.随机性强

∙D.调控效果缓和

∙E.调控力度大

(分数:

1.00)

 A. √

 B. √

 C.

 D. √

 E.

解析:

[解析]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相比,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主动性强、灵活机动、调控效果缓和等优点。

8.公开市场业务的局限性表现在______

∙A.主动性差

∙B.各种干扰因素较多

∙C.政策效果较为滞缓

∙D.对公众预期影响和对商业银行的强制影响较弱

∙E.告示性效果较弱

(分数:

1.00)

 A.

 B. √

 C. √

 D. √

 E. √

解析:

[解析]公开市场业务的局限性表现在:

第一,各种干扰因素较多,如资本外流、国际收支逆差、社会公众大量提款等,这些干扰因素的存在对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债券具有一定的抵消作用。

第二,政策效果较为滞缓,从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开始,到货币政策效果的显现,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

第三,因操作较为细微,公开市场业务对公众预期的影响和对商业银行的强制影响较弱。

第四,公开市场操作的随时发生和持续不断,使其告示性效果较弱。

9.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______

∙A.消费者信用控制

∙B.不动产信用控制

∙C.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D.优惠利率

∙E.预缴进口保证金

(分数:

1.00)

 A. √

 B. √

 C. √

 D. √

 E. √

解析:

[解析]与一般性政策工具调节社会货币总量以影响宏观经济不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采取的旨在影响银行资金运用方向和信贷资金利率结构的各种措施。

主要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

10.直接信用控制手段包括______

∙A.信用配额

∙B.直接干预

∙C.流动性比率

∙D.利率最高限额

∙E.道义劝告

(分数:

1.00)

 A. √

 B. √

 C. √

 D. √

 E.

解析:

[解析]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其手段包括信用配额、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最高限等。

11.间接信用指导的主要措施有______

∙A.信用配额

∙B.流动性比率

∙C.道义劝告

∙D.窗口指导下

∙E.利率最高限额

(分数:

1.00)

 A.

 B.

 C. √

 D. √

 E.

解析:

[解析]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采用各种间接的措施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施以影响。

其主要措施有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

12.下列关于回购交易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

∙A.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

∙B.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C.正回购到期为中国人民银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D.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E.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

(分数:

1.00)

 A. √

 B. √

 C. √

 D. √

 E. √

解析:

[解析]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人民银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人民银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人民银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人民银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13.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______

∙A.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B.调整非金融机构再贴现利率

∙C.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D.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E.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

(分数:

1.00)

 A. √

 B.

 C. √

 D. √

 E. √

解析:

[解析]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

(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14.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______

∙A.法定存贷款利率

∙B.再贷款利率

∙C.再贴现利率

∙D.存款准备金利率

∙E.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分数:

1.00)

 A.

 B. √

 C. √

 D. √

 E. √

解析:

[解析]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15.中间性指标包括______

∙A.长期指标

∙B.短期指标

∙C.操作指标

∙D.中期指标

∙E.中介指标

(分数:

1.00)

 A.

 B.

 C. √

 D.

 E. √

解析:

[解析]中间性指标包括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两个层次。

16.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主要特征包括______

∙A.对货币政策工具反应灵敏

∙B.能有效地控制货币政策工具

∙C.离最终目标较近

∙D.离政策工具较远

∙E.处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控制范围之中

(分数:

1.00)

 A. √

 B.

 C.

 D.

 E. √

解析:

[解析]操作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指标。

对货币政策工具反应灵敏,处于货币政策工具的控制范围之中,是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主要特征。

也可以直观地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一操作,操作指标即迅速发生反应。

17.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选择标准包括______

∙A.可测性

∙B.可控性

∙C.相关性

∙D.抗干扰性

∙E.排斥性

(分数:

1.00)

 A. √

 B. √

 C. √

 D. √

 E.

解析:

[解析]要充分发挥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作用,通常认为它们的选取要符合以下几项标准:

(1)可测性;

(2)可控性;(3)相关性;(4)抗干扰性。

18.存款准备金包括______

∙A.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B.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C.政策性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D.中央银行的库存现金

∙E.政策性银行的库存现金

(分数:

1.00)

 A. √

 B. √

 C.

 D.

 E.

解析:

[解析]存款准备金由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组成。

19.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包括______

∙A.利率传导机制理论

∙B.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理论

∙C.货币传导机制理论

∙D.汇率传导机制理论

∙E.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理论

(分数:

1.00)

 A. √

 B. √

 C. √

 D. √

 E. √

解析:

[解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包括:

(1)利率传导机制理论;

(2)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机制理论;(3)货币传导机制理论;(4)汇率传导机制理论;(5)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理论。

20.汇率传导机制理论的提出背景是______

∙A.资本市场获得深入发展

∙B.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

∙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E.牙买加体系下浮动汇率制度的确定

(分数:

1.00)

 A.

 B.

 C. √

 D.

 E. √

解析:

[解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牙买加体系下浮动汇率制度的确立,经济学者开始关注货币政策对汇率,进而对进出口和总需求的影响,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理论被提出。

21.下列属于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理论内容的有______

∙A.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

∙B.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引起本国利率的波动

∙C.银行贷款与其他金融资产不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

∙D.本国利率的波动会造成本国货币对外的升值或贬值

∙E.利率的变化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作用使投资规模上升或下降

(分数:

1.00)

 A. √

 B.

 C. √

 D.

 E.

解析:

[解析]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理论认为,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银行贷款与其他金融资产不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

22.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首先影响的是______

∙A.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

∙B.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

∙C.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能力和行为

∙D.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消费水平

∙E.金融市场上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状况

(分数:

1.00)

 A. √

 B. √

 C. √

 D.

 E. √

解析:

[解析]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首先影响的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融资成本、信用能力和行为,以及金融市场上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基本状况。

23.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环节有______

∙A.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B.从中央银行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

∙C.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

∙D.从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

∙E.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到社会各经济变量

(分数:

1.00)

 A. √

 B.

 C. √

 D. √

 E.

解析:

[解析]货币政策的传导一般有三个基本功能环节:

(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3)从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

2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主要有______

∙A.双松模式

∙B.双紧模式

∙C.紧松模式

∙D.松紧模式

∙E.中性模式

(分数:

1.00)

 A. √

 B. √

 C.

 D. √

 E. √

解析:

[解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主要有四种:

(1)双松模式;

(2)双紧模式;(3)松紧模式;(4)中性模式。

二、{{B}}名词解释题{{/B}}(总题数:

9,分数:

18.00)

25.货币政策

(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解析:

26.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采取的旨在影响银行资金运用方向和信贷资金利率结构的各种措施。

解析:

27.信用配额

(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信用配额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状况及客观经济需要,权衡轻重缓急,分别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加以合理分配、限制其最高数量。

解析:

28.道义劝告

(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举行面谈方式,以影响其放款的数量和投资的方向,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的目的。

解析:

29.窗口指导

(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的动向,规定商业银行每季度贷款的增减额,并要求其执行,如果商业银行不按规定的增减额对产业部门贷款,申央银行可削减向该银行贷款的额度,甚至采取停止提供信用等制裁措施。

解析:

30.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指标。

解析:

31.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是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主要有市场利率、货币供给量等指标。

解析:

32.货币政策时滞

(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

解析:

33.内部时滞

(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认识制定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到研究政策措施和采取实际行动所耗费的时间,也就是中央银行内部认识、讨论、决策的时间。

解析:

三、{{B}}简答题{{/B}}(总题数:

9,分数:

45.00)

34.简述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关系。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四大目标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中央银行很难同时实现这四大目标,需要统筹兼顾,有所侧重。

(1)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

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

(2)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两个目标具有一致性。

(3)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两个目标具有矛盾性。

(4)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物价有利于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5)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通常会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同时由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带来货币支付能力的增加,会导致对一部分本来是用于出口的商品转向内销。

两方面作用的结果是进口的增长高于出口的增长,导致贸易逆差。

同时,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二者之间也存在矛盾,难以同时兼得。

解析:

35.简述2003年确定“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货币政策目标的意义。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它克服了“稳定货币”单一目标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2)它防止了“发展经济、稳定货币”双重目标的相互冲突。

(3)它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状况。

解析:

36.简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机理与优点。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机理是:

中央银行通过调高或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派生能力,从而达到调节市场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优点:

①中央银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定者和施行者,中央银行掌握着主动权。

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影响货币乘数作用于货币供给,作用迅速、有力,见效快。

解析:

37.简述再贴现政策的优缺点。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作为一般性的政策工具,再贴现政策的最大优点是中央银行能够利用它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既可以调节货币总量,又可以调节信贷结构。

然而,再贴现政策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1)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

(2)影响力有限。

解析:

38.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理。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买卖的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和国库券。

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给时,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增强其贷放能力;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给时,它会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回笼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降低其贷放能力。

解析:

39.简述我国目前信贷政策的大致内容。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与货币信贷总量扩张有关的政策措施,能够影响货币乘数;

(2)配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贷款贴息等多种手段,引导信贷资金向国家政策需要鼓励和扶持的地区及行业流动,以扶持这些地区和行业的经济发展;(3)限制性的信贷政策,通过“窗口指导”或引导商业银行通过调整授信额度、调整信贷风险评级和风险溢价等方式,限制信贷资金向某些产业、行业及地区过度投放,体现“扶优限劣”原则;(4)制定信贷法律法规,引导、规范和促进金融创新,防范信贷风险。

解析:

40.简述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环节。

(分数:

5.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主要调控金融机构的货款能力和金融市场的资金融通。

(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主要影响非金融部门的消费、储蓄和投资等经济行为。

(3)从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宏观经济变量。

解析:

41.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