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赛项规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1007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口语赛项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英语口语赛项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英语口语赛项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英语口语赛项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英语口语赛项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语口语赛项规程.docx

《英语口语赛项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口语赛项规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语口语赛项规程.docx

英语口语赛项规程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英语口语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英语口语

二、竞赛目的

通过举办本赛项不断提高我国高职英语类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其他专业领域国际型高端技能人才培养,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支持。

本赛项旨在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职场交际的综合能力,并以此为高职高专英语教育领域的专家、教师和管理者搭建一个探索英语教学改革、交流英语教学经验的广阔平台。

通过在竞赛期间举行系列配套活动,扩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整体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基础上,为打造高职名校、强校提供动力。

本届比赛增设台湾代表队参加的团体邀请赛环节,在海峡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双向交流合作的领域和层次。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

(一)竞赛方式

本赛项为个人赛,每省(直辖市、自治区)限报2名选手参赛,其中一名选手参加非英语专业组比赛,另一名选手参加英语专业组比赛。

参赛者抽取题目用英语进行比赛。

每名选手不超过1名指导教师;参赛选手与指导教师的对应关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本赛项为经过初赛和复赛阶段后选拔出来的选手之间进行的比赛,分为半决赛、海峡邀请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半决赛阶段的竞赛包括“职场描述”和“情景交流”两个比赛环节,选出非英语专业组和英语专业组共计约20名选手;与此同时,观众可以通过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的同步网络直播,对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在线投票支持,得票最多的未进入决赛的英语专业组和非英语专业组各1名选手将“复活”进入决赛(投票平台将于决赛前一天16:

00准时关闭)。

本次比赛特别增设了海峡邀请赛环节,拟邀请台湾地区10所技职类院校的10支代表队参加,每支代表队由两名1-3年级学生、1名指导教师和1名领队组成。

该环节在半决赛之后、决赛之前进行,由进入决赛的20名大陆选手(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各10名,不含通过复活投票环节进入决赛的两名选手)与台湾地区的20名特邀选手通过抽签混合组成10支竞赛队,进行团体对抗比赛,最终评出各种奖项并颁发相应证书。

决赛阶段的比赛将于次日举行,竞赛内容包括“职场描述”、“情景交流”和“即席辩论(正反PK)”三个比赛环节,(邀请赛是“职场考验”环节),由半决赛所决出的20名选手(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各10名)以及复活投票环节所选出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各1名选手参加比赛,最终评出各种奖项并颁发证书。

(二)竞赛内容

非英语专业组和英语专业组的竞赛内容均包括“职场描述”、“情景交流”和“即席辩论(正反PK)”环节,参赛者按照各个环节的题目要求用英语完成竞赛内容。

“职场描述”环节要求参赛者抽取一幅反映行业/企业业务发展或社会、经济等热点问题的统计图表或图片,根据给出的说明,在充分理解图表或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口头描述和观点阐述。

在“情景交流”环节中,参赛者要抽取一个场景题目,根据题目的要求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与外籍主试官进行一对一的现场问答。

进入决赛第二场的参赛者还将参加“即席辩论(正反PK)”环节的比赛——参赛者根据抽签结果分正、反两方,就某一职业领域或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现场即兴辩论。

四、竞赛规则

半决赛规则:

比赛按照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两个组别进行。

评委根据半决赛参赛者两个比赛环节(“职场描述”和“情景交流”)的表现评分(按0分至10分记分,小数点后保留1位,如9.2分)。

两个比赛环节分数计算方法是: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他分数的平均分,小数点后保留2位,如:

9.23分、8.79分等。

按照两个环节分数的高低决出非英语专业组和英语专业组前10名参赛者,这些选手将直接晋级决赛。

“投票复活”规则: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和中国外语网()将对半决赛进行全程网络直播,全国的观众可对参赛者的表现进行网络投票,获得票数最多且未在半决赛当中进入各组别前10名的非英语专业组和英语专业组各1名参赛选手将直接“复活”晋级决赛。

海峡邀请赛规则:

台湾地区10所技职类院校的20名参赛选手同进入决赛的20名大陆选手通过抽签混合组成10支竞赛队,通过相互协作完成指定的任务。

评委根据各队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现场的表现进行团体打分,最终评出各种奖项并颁发相应证书。

决赛规则:

决赛分两个阶段进行,参赛者半决赛的成绩不带入决赛。

第一阶段非英语专业组和英语专业组均进行两个比赛环节,即“职场描述”和“情景交流”,记分办法与半决赛相同。

第一阶段决出的非英语专业组和英语专业组前4名参赛者将参加第二阶段“即席辩论”(正反PK)环节的比赛。

“即席辩论”按0分至10分记分(小数点后保留1位),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他分数的平均分(小数点后保留2位)为选手第二阶段的得分。

决定比赛最终结果的成绩为决赛选手两个阶段比赛成绩之和。

五、评分方式与奖项设定

(一)评分标准

1.评分标准制定原则:

公平、公开、公正;客观反映选手的英语口语实用交际能力。

2.评分细则:

以10分为满分,5分为最低起评分;从5分开始,每1分为1个级别。

3.评分标准:

(1)“职场描述”部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从“内容、条理、语言、举止”四个方面评定。

9—10分:

内容完整充实,能很好地就主题发挥;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表达流畅;语言丰富,使用语言准确。

举止大方、得体。

8—9分:

内容完整充实,能就主题有一定的发挥;逻辑性较强,条理清晰,表达尚流畅;语言较丰富,使用语言正确。

举止得体。

7—8分:

内容完整;逻辑性较强,表达基本流畅;使用语言基本正确。

举止较为得体。

6—7分:

内容基本完整;条理比较清晰;使用语言基本正确。

举止大致得体。

5—6分:

内容基本完整;表达尚连贯;使用语言尚正确。

举止欠佳。

5分以下:

达不到5分者,参照以上标准所涉及的方面酌情给分。

(2)“情景交流”部分的评分标准:

从“内容、应答、语言、举止”四个方面评定。

9—10分:

内容充实完整,能就主题发挥;应答敏捷,答案明确;语言丰富,用语准确。

举止大方、得体。

8—9分:

内容比较充实,能就主题有一定的发挥;应答比较敏捷,答案明确;语言较丰富,用语较准确。

举止得体。

7—8分:

内容完整;应答尚流利,答案比较明确;用语基本正确。

举止较为得体。

6—7分:

内容基本完整;能进行应答,答案比较明确;用语尚正确。

举止大致得体。

5—6分:

内容尚属完整;应答无大的障碍,答案比较明确;用语尚正确。

举止欠佳。

5分以下:

达不到5分者,参照以上标准所涉及的方面酌情给分。

(3)“职场考验”部分的评分标准:

从“内容、语言、协作、表现力”四个方面评定。

9—10分:

内容充实完整,条理清晰;语言丰富、准确;协作充分;表现主题完整、准确。

8—9分:

内容比较充实,条理比较清晰;语言比较丰富、准确;协作比较充分;表现主题比较完整、准确。

7—8分:

内容完整,条理比较清晰;语言基本准确;协作基本充分;表现主题较为得体。

6—7分:

内容基本完整;语言基本准确;协作基本充分;表现大致得体。

5—6分:

内容尚属完整;语言尚准确;尚有协作;表现欠佳。

5分以下:

达不到5分者,参照以上标准所涉及的方面酌情给分。

(4)“即席辩论”部分的评分标准:

从“内容、逻辑、应答、语言”四个方面评定。

9—10分:

内容充实完整,逻辑性强,条理清晰,能把握辩题,论据充分;应答敏捷,表达流畅;语言丰富、准确。

8—9分:

内容比较充实,逻辑性强,条理比较清晰,能把握辩题,论据比较充分;应答比较敏捷,表达流畅;语言比较丰富、准确。

7—8分:

内容完整,比较有逻辑性,条理比较清晰,基本能把

握辩题,论据比较充分;应答尚敏捷,表达比较流畅;语言基本准确。

6—7分:

内容基本完整,比较有逻辑性,基本能把握辩题,论据比较充分;应答尚敏捷;语言基本准确。

5—6分:

内容尚属完整,逻辑性尚可,基本能把握辩题,论据基本充分;应答无大的障碍;语言尚准确。

5分以下:

达不到5分者,参照以上标准所涉及的方面酌情给分。

(二)奖项设定

竞赛设参赛选手个人奖,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

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选手指导教师由组委会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六、申诉与仲裁

(一)申诉

1.参赛队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软件,有失公正的评判、奖励,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可提出申诉。

2.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

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相应赛项裁判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诉报告。

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地叙述。

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不予受理。

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领队签名。

3.赛项裁判委员会收到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6小时内书面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

如受理申诉,要通知申诉方举办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如不受理申诉,要说明理由。

4.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结果,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刁难、攻击工作人员,否则视为放弃申诉。

申诉人不满意赛项裁委会的处理结果的,可向大赛高职组赛事仲裁工作组提出仲裁申请。

(二)仲裁

大赛采用两级仲裁机制。

赛项设仲裁工作组,赛区设仲裁委员会。

赛项仲裁工作组接受由代表队领队提出的对裁判结果的申诉。

大赛执委会办公室选派人员参加赛区仲裁委员会工作。

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

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省(市)领队向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赛区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七、赛场开放方案

半决赛:

半决赛赛场开放,除参赛者及指导教师等参赛人员外,有关领导、专家、教师、学生、媒体及其他人员均可到场观摩、体验比赛。

三家网站将对半决赛进行同步网络直播,中国外语网和中国大学生在线网同时设置网络投票板块,支持半决赛失利的选手通过全国观众的投票“复活”。

决赛:

决赛赛场半开放。

受拍摄场地、拍摄设备及拍摄条件的限制,参加人员有英语口语大赛的参赛者、指导教师、嘉宾、评委、部分参赛院校领导、大赛工作人员及部分高职院校师生。

其他人员需经赛项执委会许可方可进入赛场。

决赛进行全程录像。

中国外语网和中国大学生在线网进行同步网络直播,支持在线投票评出“最具人气奖”选手2名。

八、其他事宜

(一)本赛项选手在进入最后决赛之前,还应经历初赛和复赛。

初赛为各省、市、自治区内各相关院校的校内选拔赛。

复赛为各省、市、自治区内相关院校之间进行的比赛。

初赛和复赛阶段的竞赛包括“职场陈述”、“职场描述”和“情景交流”三个比赛环节(或自行设计内容进行比赛),各省选拔出两名选手(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各1名)进入全国总决赛。

此外,大赛还设置了网络海选的形式。

各省、市、自治区的参赛选手(已经入围当年决赛的选手和往年已经获得决赛资格的选手除外)均可以登录中国大学生在线(),按要求实名注册后可进行在线测试。

大赛组委会将委托相关专家对选手的在线测试录音进行匿名评审,最终评出英语专业组和非英语专业组的选手各一名直接晋级总决赛。

(二)初赛和复赛规则

初赛和复赛阶段的比赛规则参照半决赛规则,由各省、市、自治区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英语口语技术规范

一、竞赛技术标准

大赛节目录制及现场网络直播等均严格依照国家对相关节目录制的要求和技术标准进行。

二、竞赛场地和环境标准

(一)半决赛场地要求及环境标准:

选手备考室(要求无手机网络覆盖区)、选手侯考室(要求无手机网络覆盖区)、化妆间、嘉宾及评委休息室、半决赛场地(含大赛背板、大赛LOGO标志、评委打分席、指导教师及其他参赛人员坐席若干等)、录音录像设备等。

(二)决赛场地要求及环境标准:

选手备考室(要求无手机网络覆盖区)、选手侯考室(要求无手机网络覆盖区)、化妆间、领导休息室、嘉宾及评委休息室、决赛所需的电视台标准节目录制演播厅、网络媒体现场直播的相关录音录像设备、决赛背板、场景布置、评委席及参赛人员坐席等。

三、竞赛技术平台标准

15000流明180寸屏幕背投1套;

42寸等离子4台(带立架或背架);

1024VGA视频转换切换器1套;

切换系统一套;

无线脉冲耳麦及无线麦克风若干;

媒体现场直播所需录音及录像设备若干。

四、竞赛裁判工作标准

同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制定的关于竞赛裁判的工作标准。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英语口语赛项须知

一、参赛队组队须知

每省(直辖市、自治区)选派2名选手(非英语专业组和英语专业组各1名)和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

(台湾地区的参赛组队方案详见赛项规程。

)为了方便参赛队在总决赛期间的比赛和生活,赛项执委会特为参赛人员准备了《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英语口语赛项指导手册》,旨在为参赛人员提供帮助。

二、指导教师须知

指导教师应严格遵守赛项执委会制定的比赛规则及纪律,在半决赛及决赛正式开始后禁止和所指导的选手通过一切通讯手段进行联系,严禁指导教师以任何形式将赛题透露给参赛选手,严禁指导教师以任何借口进入选手备考区,严禁指导教师进行任何妨碍大赛正常进行的活动。

务必请指导教师对参赛选手及比赛过程报以平和、包容的心态。

如参赛教师对大赛组织管理及比赛结果持有异议,请参赛队内部进行协商后由领队提交大赛仲裁委员会申诉。

三、参赛选手须知

为了满足拍摄要求,参赛选手尽量避免穿带有细条纹、密格子的衣服;决赛当天不要穿西装,衣服应尽量以轻、薄面料为主,色彩搭配要鲜亮明快,体现年轻人活泼、青春、阳光的精神面貌。

在以上前提下,鼓励选手身着体现自己所学专业特色的服饰。

参赛选手发型要求大方、简洁,不建议过于前卫。

四、赛场管理须知

严格依照大赛组委会指定的相关办法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