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语言赏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0986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语言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语言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语言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语言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语言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语言赏析.docx

《教学设计语言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语言赏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设计语言赏析.docx

教学设计语言赏析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赏析

绛县城关初中付薇

教学目标:

1.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找出语言赏析类的试题,并归类。

2.找准语言的赏析角度,学会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句。

3.帮助学生梳理赏析语言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并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一、激情导入:

这些美景真养眼啊,那么,既养眼,又养心的是什么呢?

对,是美文!

许多文学大师,用生花的妙笔把现实拉回到了书面上,从此,这些美文便定格到了读者的心里,因为在那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诗意的人生,更有如诗如画,令我们百品不厌的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锦衣,是成就至美华章的血肉,孔子说过: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就是这个道理。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些精美的语言。

语言赏析类试题已经成为一种热门题型,甚至跻身于中考的必考行列,而这类试题恰恰是同学们最头疼的问题,所以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同学们已经进行了课前准备,搜集了一些中考试题中关于语言赏析类的试题,请同学们说说,哪些问题属于语言赏析类试题?

考点梳理:

老师把这些试题简单做了归类,请同学们来看。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2015山西)

2.结合语境,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016海南)

3.句中加点词语起到了什么作用?

(2016张家界)

4.请摘录一处你喜欢的对偶句,并简述理由。

(2015山西)

5.请赏析划线句子的妙处。

(2016乐山)

6.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划线句。

(2012、2013、2014山西、2016河南)

7.请给划线句子写一段批注文字。

(多省市)

2016年山西省的中考语文试题出了一个升级版的语言赏析类试题:

8.选文语言带给你哪些有益的影响?

(2016山西)

……

这些题目的命题依据就是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这个标准也是中考命题的唯一标准。

课标对此部分的要求是: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评价建议中又指出: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

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在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如何理解“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就是品味语言形式的形象性,即通过生动的语句表现了事物什么样的状态、性质或人物的言行、思想等。

(生齐读)

二、下面我们来试着赏析课内的精彩片段——

1.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哈默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散学了,——你们走吧。

——都德《最后一课》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赏析示例:

1.本句中“扫”、“露”、“支”、“撒”、“系”、“牵”、“拉”、“罩”等动词,生动准确地描绘出雪地捕鸟的全过程,也表现出儿童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

2.这几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逼真传神地写出了哈默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痛心情,充分体现了哈默尔先生的爱国精神。

3.“争”和“啄”两个动词,生动准确传神地描绘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勃勃生机。

“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同学们赏析的非常到位,下面我们就来总结语言赏析的方法,寻规律,找技巧,为即将到来的中考未雨绸缪吧!

◆归纳语言赏析的方法

1.找准赏析的角度(用了什么技巧方法,有什么特色)

2.方法技巧的效果和作用

3.句子写了什么内容(所写对象的特点或情形状态)

4.句子渗透作者什么情感态度(揭示了什么心理性格)

◆概括方法

方法技巧→效果作用→内容特点→感情心理(掌握了方法,遇到这类试题就不再迷惘)

三、请同学们用我们总结的方法赏析下面的语段。

(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一)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春》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流下来了。

——《背影》

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老师归纳的关于这两段文字的精彩赏析,边看边想,这些赏析和自己的赏析有什么不一样。

◆多角度赏析《春》中“春花图”的片段

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赋予桃树、杏树、梨树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树、杏树、梨树争先恐后开花的情态及花朵之多,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桃花的颜色比作火,杏花的颜色比作霞,梨花的颜色比作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朵颜色之艳,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③从感官上看,作者从视觉、味觉和听觉方面来表现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

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从视觉方面来写,“花里带着甜味”是从味觉方面来写,“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是从听觉方面来写。

④作者按照由上到下的描写层次来表现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

如先写树上的桃花、杏花、梨花,再写花下的“蜜蜂”“蝴蝶”,最后写遍地的“野花”。

⑤整段文字短句的运用很富有特点。

整段文字没有使用长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平易好懂,写出了花的多、艳、甜的特点,这样的句式更能表现出作者的欣喜之情。

⑥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是虚写,其它句子是实写,突出表现了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

⑦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如“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句,通过写“蜜蜂”“蝴蝶”从侧面来表现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

⑧另外还可以品析文段中几个富有特点的词语,如“赶趟儿”表现花朵多;“闹”写出了蜜蜂在花朵上欢快起舞飞翔的情景,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效果;“散”字形象生动写出了野花繁多的特点。

◆多角度赏析《背影》中“望父买橘”的片段

1.本段文字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年纪老迈、体态肥胖、衣着臃肿、行动费劲的形象及买橘的艰难和努力,表现出父亲的慈爱以及对儿子的深厚感情。

2.本段文字中的“走”、“探”、“攀”、“微倾”这几个动词以及前面的修饰性词语准确具体地写出了父亲买橘的艰难和努力,表现出父亲的慈爱以及对儿子的深厚感情。

3.本段文字记叙中加入描写,描写中融入情感,真实动人,表现出父亲的慈爱以及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4.本段文字语言朴实无华却真挚感人,看似琐碎寻常,实则用生动典型的刻画人物。

这些质朴的文字,就是生命的本真,它超越了动人的抒情,饱含丰富的情感,表达出父亲的慈爱以及他对儿子的深厚感情。

这些赏析和同学们用的方法是一样的,但赏析的角度更广,那我们来概括一下,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赏析语言呢?

◆明确赏析角度,总结赏析思路

修辞手法炼字角度

描写方法表达方式

句式角度表现手法

感官角度方位顺序

语言风格……

方法技巧→效果作用→内容特点→感情心理

赏析语言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老师还要给同学们温馨提示:

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赏析语言,对用到的一些赏析类名词术语的使用要准确,切不可张冠李戴,赏析的句子或词语要用引号引起来。

即,做到术语准确,表述流畅,格式完整。

◆下面请同学们看这样一段话,抽生读:

◆更上一层楼

朱自清先生的《春》充满了叙不完的诗情,看不尽的画意。

他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水乳交融在一起,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不必说文中运用修辞的“颜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那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也不必说调动各种感官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单是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就让人感到朱先生笔下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

看到春华,想到秋实——满树的“桃儿、杏儿、李儿”着实让人过足了喜获丰收之瘾,这样的想象不仅拓宽了描绘的视野,更从另一个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爱,鲜明地表现出田园牧歌式的清新格调和欢快情绪。

它是一曲赞歌,唱出春的美妙旋律;它是一首热情的诗,抒发了对春的企盼与眷恋;它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展示出春的生机与魅力!

这段话总结了同学们刚才对语段的赏析,老师整理成了一篇文章的阅读心得,可以说是一个升级版的语言赏析,这种形式正好可以回答哪类问题呢?

对,2016年的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小题——选文语言带给你哪些有益影响?

◆下面也请同学们也来练习一个升级版的语言赏析:

请同学们听读小小说——《桥》,在听读的过程中画出你喜欢或觉得精彩的词语、句子、片段,听完后选择一种或多种角度进行语言赏析,然后整理成一篇阅读心得。

播放《桥》的多媒体朗读文件。

谈歌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向南跑。

可是,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西没有路。

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

“桥窄!

排成一队,不要挤!

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嗓子:

“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

“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

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劈手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骂道:

“你还是个党员吗?

你最后一个走!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狠狠地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一边。

队伍秩序井然。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终于,只剩下了他和那小伙子。

小伙子竟来推他:

“你先走。

老汉吼道:

“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

小伙子被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练习要求:

快速研读本文,任选自己觉得精彩的语句或片段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赏析,然后整理成一篇阅读心得。

(生进行写作)

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这是着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句话,告诉我们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每个字都不应该忽略,每句话都要认真领悟其含义。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相信以后面对语言赏析类试题,同学们一定会胸有成竹,用我们今天掌握的方法从容应对,以不变应万变,从而让自己的语文成绩更上一层楼!

最后,祝同学们中考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