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0858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上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六年级上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上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docx

《小学六年级上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上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上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docx

小学六年级上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

1.课内阅读。

未知生命起源(节选)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

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

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

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像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

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

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

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

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

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选自《古生物王国》)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密切——________        复杂——________        沸腾——________

(2)生命的构成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来自于“________”后元素的演化。

(3)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的是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答案】

(1)疏远;简单;冷却

(2)碳;氢;氧;氮;磷;硫;大爆炸

(3)原始地壳的出现。

(4)短文主要讲述了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是密切相关的。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仔细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故答案为:

(1)疏远、简单、冷却

(2)碳、氢、氧、氮、磷、硫、大爆炸

(3)原始地壳的出现。

(4)短文主要讲述了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是密切相关的。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3)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②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③我是诸元素之女:

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④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1)文中的“花”指的是(   )

A. 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                                        

B. 诸元素之女

C. 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D. 以上三项都是

(2)①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

(3)③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

(4)下列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片段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的凋谢。

B.这里写出了花是人类纯洁和神圣感情的寄托。

C.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星星,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即绿茵中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苍穹坠落。

D.以上三项都是

【答案】

(1)D

(2)比喻;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即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

(3)比喻;排比;把花儿“冬、春、夏、秋”的生长状态描写得十分生动,强调了花儿是四季不可或缺的代表性元素

(4)略

【解析】【分析】

(1)、(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2)把“花”比作“星星”形象生动,是比喻。

(3)把“花”比作“诸元素之女”形象生动,是比喻。

连用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是排比。

故答案为:

(1)D

(2)比喻;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即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

(3)比喻;排比;把花儿“冬、春、夏、秋”的生长状态描写得十分生动,强调了花儿是四季不可或缺的代表性元素。

(4)D

【点评】

(1)、(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3)考查学生对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歪头崮八十五勇士

   1943年,日军集结重兵在山东沂蒙山区加紧推行“蚕食”计划,实行罪恶的“三光”政策。

八路军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坚持进行敌后抗战。

   2月25日夜10时许,八路军鲁中军区二团一营二连指战员在副营长徐福的带领下,悄悄在沂水县北部的桃树万村扎营休整。

该营营长王子固则带领三连在另外一个地方活动。

   “徐营长,有情况……”侦查员突然跑过来向徐福报告,“东……东面,发现了很多日军……”原来,日军白天侦察到有八路军小股部队在沂水北活动,就连夜调集了3000人马,兵分数路包抄过来。

   徐福命令部队马上向沂水河方向转移,于半夜时分到达沂水河畔。

徐福同二连连长齐之顺碰头后,决定马上上山。

他们刚爬到半山腰一个叫桃花坪的小山村时,就发现日军的马队已经到了山下。

不一会儿,山下升起了几发信号弹。

   忽然,左侧的山沟中冒出来黑压压的一大群人,二连刚要准备战斗,发现是营长王子固带领的三连和附近的几百名老百姓。

这时,日军的大炮和机枪开火了,大批日伪军在火力掩护下冲了上来。

   “两个连不能一块往外冲,这样两个连和几百名群众都会有危险,必须留下一个连断后,掩护另一个连带领群众转移!

”营长王子固说道。

他和副营长徐福短暂商议了一下,迅速作出决定:

两名营领导带领战斗力较强的二连83名指战员“断后”,掩护三连和老百姓向南突围转移。

   王子固见三连和老百姓走远了,立刻命令二连朝敌军开火,把敌人牢牢地吸引在周边。

天亮时,他们同敌人几经周旋,沿张耿村的西山撤到了歪头崮。

此时,三连和百姓已安全脱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嚣张——________     商议——________     带领——________

(2)文中第二个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重复词语                B. 表示语意难尽                C. 表示意在言外                D.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3)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

(4)营长王子固在危急关头做了什么决定?

表现了他什么精神?

【答案】

(1)跋扈;商讨;率领

(2)D

(3)1943年2月25日;山东沂蒙山区沂水县北部的桃树万村

(4)两名营领导带领战斗力较强的二连83名指战员“断后”,掩护三连和老百姓向南突围转移。

果断勇敢,身先士卒。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嚣张:

邪恶的势力、不良的风气增长;放肆。

商议:

指为了对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建议。

带领:

引导;领导;指挥。

(2)考查省略号的作用,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一步去分析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第一问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第二问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跋扈、商讨、率领

(2)D

(3)1943年2月25日;山东沂蒙山区沂水县北部的桃树万村。

(4)两名营领导带领战斗力较强的二连83名指战员“断后”,掩护三连和老百姓向南突围转移。

果断勇敢,身先士卒。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第一问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第二问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课内阅读。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

③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轻纱似的微云。

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

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按原文填空。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波浪线画出联想的内容。

(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4)第②③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答案】

(1)水天相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

(2)实在事物: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联想事物: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3)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海面波涛汹涌

(4)B;A;C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判断。

故答案为:

(1)水天相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

(2)实在事物: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联想事物: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3)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微云;海面波涛汹涌

(4)B、A、C

【点评】

(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主要考查对实实在在的事物、联想的把握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阅读练习。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哒哒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

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

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

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

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1)为什么说是雨点儿“逗引”我出去呢?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划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案】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想穿新雨衣出门的

急切心理。

(2)承上启下。

由上文的写雨景自然地过渡到下文写的雨停之后安静的环境。

【解析】【分析】

(1)结合语境,对词语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词语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

先写出词语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2)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想穿新雨衣出门的。

②急切心理。

(2)承上启下。

由上文的写雨景自然地过渡到下文写的雨停之后安静的环境。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能力。

(2)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如今的日子甜得流蜜,我和妻子合计一下,决定出国旅游一趟,辛辛苦苦几十年,也该风光风光了。

可令我们犯愁的却是:

娇小的“莉莉”。

我们出国旅游十多天,没人照顾,请别误会。

“莉莉”并非是我们的女儿,而是一只纯种的“松鼠狗”。

它金黄色的绒毛,闪闪发亮,晚上还摇头摆尾地钻进我们的被窝里。

此刻,妻子抱着小“莉莉”,抚摸着它的头说:

“我们出国十多天,没人照顾它,准饿死。

”小家伙好像也知道我们此刻正在做“重大决策”似的变得格外乖顺听话。

   ②妻子抱着“莉莉”走来走去,苦思冥想,突然惊喜地来到我的身旁,说:

“有办法!

”我一边听着一边点头: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③晚上,我们带上水果点心等东西,抱着小“莉莉”去探望母亲。

母亲独自一人住在河对面,由于我们工作忙,离得也算远,而母亲又习惯独居一处,因而我们一般都是“逢年过节”,左拎一包,右提一盒,回家探望老人家,连邻居见了也赞誉有加,我则免不了有点飘然自喜:

口碑不错!

   ④回到家里,母亲正在看电视节目,我把东西放下,便直截了当地向母亲说明来意:

“我们打算出国旅游十来天,这只小家伙就有劳您来照顾了。

”据说母亲小时候让狗咬过一次,从此以后就没养过狗。

而这次为了出一趟国门,只好让老妈勉为其难了。

母亲听了十分爽快地说:

“行!

这小东西就放在这里吧,保证一日三餐有肉吃!

放心吧。

   ⑤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聊。

老妈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们出外游时要注意安全,就好像小时候学校组织郊游的前夜一般,反复强调:

药品、日常用具、御寒衣服都应带齐,尤其是必须把钱放好,放妥当!

   ⑥突然间,母亲不说话了,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视画面。

原来此刻正播放电视专题“古稀老人,携母万里游”,讲的是哈尔滨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头儿,骑着三轮车携带百岁老母亲,从北到南,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母亲看着看着,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嘴角微微地颤动着。

此刻,我看着电视,心里真不是滋味:

古稀老人尚能携母走南闯北,看风景,而我们今天却为了图自个快乐,居然斗胆让母亲去照顾“宠物”。

相比之下,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为人之子,亏你想得出来!

     ⑦母亲用手背擦了擦眼角,慢悠悠地站了起来,从衣柜的角落里掏出一只淡红色的小布袋,走到我面前,从袋子里拿出一千块钱,递给我说:

“这钱是你们平时给我的,我没花,你们把它带上,路上用!

    ⑧此刻,我又能说什么呢?

母亲这一千块钱,就像鞭子一般一下一下地抽着我。

我有的只是自责。

我用眼睛狠狠地瞪了妻子一下,只见妻子也羞愧地低下了头,抱起“莉莉”轻声地说:

“我们走吧。

    ⑨母亲说:

“太晚了,把小东西放下,你们回去吧。

”妻子并没有把小“莉莉”放下,而是内疚地说:

“妈,不用了,我们再想法子安顿它。

”母亲觉得有点迷惑不解,她一边说一边把钱“强行”塞进我的口袋里。

     ⑩我拉着母亲的手,说:

“妈,这只狗我们另外设法安置。

把你的身份证拿给我。

”母亲从枕头底下拿出自己的身份证,问道:

“你要身份证干嘛?

     ⑪拿起母亲的身份证一看,粗心的我这才留意到妈今年已经75岁了,我心里一酸,嗓门有点哽涩:

     ⑫“妈,给你办护照,我们一起出国旅游!

这钱我帮你保管,留着到了国外再花。

     ⑬“一起?

我?

一个老太太?

     ⑭我坚定地点点头:

“我们一起出国旅游!

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去!

”这回轮到母亲半天也说不出话来了,喃喃自语:

“出国?

出国旅游?

”眼角流露出光彩……

(1)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第②段中的“有办法”指的是什么办法?

在这里为什么不直接把办法写出来?

(3)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对表现人物有何作用?

(4)文章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揭示主题。

请你列举两处,并说说其作用。

【答案】

(1)叙写了一对小夫妻因要出国旅游而准备让母亲照看小狗,后被母爱感动改变主意,决定带母亲一起出国旅游的故事。

(2)让老母亲为我们照看小狗“莉莉”。

在文章开头部分设置悬念,以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具体生动地写出了母亲舍不得花子女钱的心理,从而反映出母亲对子女的爱。

(4)①我们自己要出国旅游,却给母亲安排照看小狗的任务;②我们只在逢年过节去看望母亲还飘然自喜,母亲总惦记着我们却毫无怨言;③电视里古稀老人携母游遍大江南北,现实中我们出国旅游却要母亲照顾宠物;|作用:

突出了我们对母亲的忽略,体现我们的愧疚心情,为结尾我们要带母亲出国旅游作铺垫。

【解析】【分析】

(1)本段文字叙写了一对小夫妻因要出国旅游而准备让母亲照看小狗,后被母爱感动改变主意,决定带母亲一起出国旅游的故事。

(2)短文的第二段,作者在文章开头部分设置悬念,先不写明是什么办法,以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最后才让读者明白,原来办法是:

让老母亲为我们照看小狗“莉莉”。

(3)第七自然段运用一连串的动作和语言,具体生动地写出了母亲舍不得花子女钱的心理,从而反映出母亲对子女的爱。

很形象、生动。

(4)示例:

①我们自己要出国旅游,却给母亲安排照看小狗的任务;②我们只在逢年过节去看望母亲还飘然自喜,母亲总惦记着我们却毫无怨言;③电视里古稀老人携母游遍大江南北,现实中我们出国旅游却要母亲照顾宠物;作用是突出了我们对母亲的忽略,体现我们的愧疚心情,为结尾我们要带母亲出国旅游作铺垫。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运用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方法是多读几遍。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雪充饥最香甜

   天下着鹅毛雪,四面的山都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山间的羊肠小道被雪埋没了。

一支部队在雪地中艰苦地行进着。

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是奉党中央的命令到浙江南部去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队伍中,一位右手裹着绷带的首长不时地鼓动着战士:

   “战鼓冬冬,红旗飘飘,红军战士真英雄……”

   他就是军政委刘英同志。

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负了伤,由于没有药品治疗,伤口已经脓了,胳膊又红又肿。

高烧使刘英同志的嘴唇也枯焦了。

同志们都劝他上担架,可他说什么也要跟着大伙一起走路,一起吃野菜草根。

   部队已经在雪地上走了三天了,雪海茫茫,连野菜草根都难找。

寒冷和饥饿在考验着红军战士。

刘英同志一边走一边问战士你们说世界什么东西最甜什么东西最香大家纷纷说:

“白糖最甜。

米饭最香!

”有的边说边咂着嘴,好象香喷喷的大米饭就摆在眼前似的。

刘英同志却说:

“为革命事业,以雪充饥也感到最甜最香,你们说是吗?

”说完,就顺手抓起一把雪,津津有味地吞咽起来。

看着负伤的首长这样坚定,这样乐观,战士们也不怕寒冷和饥饿了。

(1)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刘英同志一边走________一边问战士________你们说________世界什么东西最甜________什么东西最香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茫茫:

________

 津津有味:

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寒冷─________  坚定─________ 

(4)你认为军政委刘英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           

【答案】

(1),;:

“;,;,;。

” 

(2)形容一望无边的白雪。

;指吃得很有味道。

(3)炎热;动摇

(4)坚定,这样乐观,不怕寒冷和饥饿。

【解析】【分析】①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故:

刘英同志一边走,一边问战士:

“你们说,世界什么东西最甜,什么东西最香。

” ②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茫茫:

形容一望无边的白雪。

津津有味:

指吃得很有味道。

③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

先理解词义再写反义词。

④考查对作品中形象的理解。

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

【点评】①对于标点符号,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②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③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④此题考查对作品中形象的理解能力。

8.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

敬重卑微①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

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

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

我仿佛听见噼哩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

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②?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_______体积,_______精神。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①卑微:

地位低下而渺小。

②玩世不恭:

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把短文括号中合适的词语选出来。

体力的________(单薄 卑微 微薄)     命运的________(单薄 卑微 微薄)

(单薄 卑微 微薄)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