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考点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0836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常识考点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哲学常识考点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哲学常识考点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哲学常识考点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哲学常识考点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哲学常识考点复习.docx

《哲学常识考点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常识考点复习.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常识考点复习.docx

哲学常识考点复习

哲学常识考点复习

哲学常识知识体系:

 

辨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认识论

马克思

哲学

 

人生观

 

哲学常识唯物论部分考点复习

辨证唯物论知识体系:

 

考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知识再现

1、人类有史以来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是:

,。

2、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以及和。

3、哲学是关于和学说,是的概括和总结。

4、方法论,就是和的和。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的结晶,是的和,是伟大的。

6、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指导,更好地。

●重要概念和重观点原理

1、哲学的含义

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误区点击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4.哲学是科学的理论。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这就是说(D)

A.哲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2.“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借助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用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所谓‘天国世界’的虚幻性,用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证明了生物界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从而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由此可见(B)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是没有区别的

B.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C.哲学可以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D.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论证着自然科学的科学性、正确性

3.哲学总揽一切,综括一般,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类之运动,“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这段话说明(C)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囊括万物的综合性学科

C.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伟大工具

4.哲学是(C)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对整个世界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各种朴素世界观的总和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

”据此回答5-7题。

7.一位伟人说过: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某些人所想像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这段话说明(C)

①先进的思想力量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基础②正确的意识对自然科学有指导作用③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④哲学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泰纳说:

“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

”这句话从一定程度上正确指出了(B)

①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 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 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④科学和艺术必须为哲学服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不少自然科学家没有学过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也作出了研究成果,说明(D)

A.自然科学研究与哲学无关

B.任何哲学对科学研究都有指导作用

C.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可以自发形成

D.科学家在研究中不自觉地接受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10.爱因斯坦说:

“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是(D)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B.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的指导

C.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D.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它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

1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B)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同等重要互不决定

12.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是 (D)

A.哲学能指导人们的行动,世界观则不能

B.哲学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观则不能

C.哲学回答的问题有普遍性,世界观回答的问题没有普遍性 

D.哲学有系统化、理论化的特点,世界观是朴素的、零碎的

13.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A)

A.它对世界的看法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B.它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C.它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它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14.(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对哲学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BCD)

A.它把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B.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D.它回答的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中共同存在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15.(不定项选择题)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C)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

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共性与个性、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6.(不定项选择题)英国伟大学者牛顿,在青年时代,比较注重实践,进行了各种试验和研究,并集前人之经验,建立起经典物理学体系,创立了高等数学的微分学和积分学,在天文学方面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这些成就闪耀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光辉。

但在他的后半生中,由于相信上帝而陷入了唯心主义。

他花了二十五年时间去研究神学,写了一百五十万字的有关宗教和神学的手稿,力图从上帝那里去寻找行星绕太阳公转的“第一推动力”,致使他在科学上再也没有新的建树。

这一事例说明了这样的哲学道理(ABD)

A.任何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都要受哲学观点的支配

B.不同的哲学对具体科学的作用是不同的

C.自然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不受任何哲学观点的支配

D.哲学和具体科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7.(不定项选择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BD)

A.人类智慧的结晶,伟大的认识工具  B.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

C.历史上一切进步阶级的思想武器   D.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二、非选择题

22.哲学就是世界观总和。

答案: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具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是零碎的、不系统的,谈不上是哲学。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最高表现形式。

哲学和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不是世界观的简单相加。

考点2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

●知识再现

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因为:

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

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2、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第一,;第二,;三。

3、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叫做物质,指明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

4、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

●重要概念和重要观点原理

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2、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3、物质的含义。

4、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5、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上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误区点击

1、人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改造自然。

2、人的智慧具有创造物质的能力。

3、社会活动是主观的。

4、伟人的意志可以左右社会发展的方向。

5、物质是可生可灭的。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05江苏)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

A.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

C.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04江苏)“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A)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3.(04湘鄂川渝)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的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这提醒我们(B)

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

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4.(04两广)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人们常常引进一些外来物种,但有些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这表明(B)

①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②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③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④改造自然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5.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主要能源的供求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长三角的“电荒”到涉及东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的“煤荒”与“油荒”,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开始显现。

这一事实说明(B)

A.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改造自然必须承认自然及其规律的客观性

C.人的活动决定着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

D.认识和利用自然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6.在“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开工典礼上,温家宝同志意味深长地引用了恩格斯一句名言: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这段话告诫我们(A)

A.必须按规律办事,才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B.自然界是可以认识的

C.人类应坚持适度原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D.事物都是矛盾的,要克服矛盾,才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7.现代人类学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认为人是由海洋生物进化而来的,并找到了若干证据,证据之一是初生婴儿一离开母体就会在水中游泳。

这一观点如成立,则(B)

A.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哲学价值就会消失 

B.从另一角度证实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

C.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将被改写

D.人类社会的本质将会改变

8.“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说明(B)

A.不同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该社会的生产力状况

B.不同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于该社会生产力的状况

C.社会形态的更替归根到底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

D.任何国家只要出现蒸汽机,该社会的生产关系就会自行解体

9.(不定项选择题)现在人们喜欢穿天然纤维的衣服、吃绿色食品,一些野生的东西也比人工培植的更受人们欢迎,步人小康的家庭喜欢到自然保护区去旅游。

这说明(AD)

A.自然物人工化的程度还有待随科技的发展而进一步提高

B.自然物一打上人的意识的印记,就失去了它固有的客观属性

C.自然物人工化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D.人来自大自然,又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

10.(不定项选择题)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下列现象中属于物质现象的有(ABC)

A.国家 B.政党 C.阶级  D.政策

11.(不定项选择题)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指的是 (CD)

A.形式丰富多样的有形实体

B.物质的一切具体形态和特性

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

D.物质具体形态所共有的特性

11、(06政治江苏卷26)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

这表明:

B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12、(06政治广东卷28)近年来,某地的洪水泛滥越来越严重,对民生危害越来越大。

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增多所造成的地球环境破坏。

从哲学上看:

BD

A.洪水与自然灾害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

B.改造自然,务必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

C.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出现  

D.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

二、非选择题

12、材料:

人类面对大自然,不甘于等待自然的恩赐,总想以自已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劳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有了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等发明。

辨题:

人类认识自然就是为了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答案:

①人类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正如材料中所说,人类总想以自己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劳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需要。

②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思考着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尽力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即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

③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也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13.只要承认自然界和社会的客观性,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够成功地改造自然和社会。

答案:

(1)要成功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必须承认自然界和社会的客观性。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在自然和社会面前人是不能所心所欲的。

因此承认自然界和社会的客观性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成功改造自然、社会的前提。

(2)成功改造自然和社会,必须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只有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成功改造自然和社会。

(3)要成功地改造自然和社会,还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条件出发,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14.(03江苏)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邀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

但是。

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运用哲学常识的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答案: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其为人所用,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就是证明。

③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5.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突发百年罕见的大灾变。

由于强烈地震引发惊天海啸,给印度洋沿岸地区造成百年罕见的巨大自然灾难。

对于地震和海啸,目前人们还无法控制它的发生,但可以预测它的发生,可以预防它造成的灾难。

这次灾变突发前,印度洋沿岸国家没有做出预报。

由于印度洋很少出现这种自然现象,沿岸国家和人民减低了防范意识,在印度洋没有预警机制,从而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结合印度洋大灾难,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印度洋灾难发生后,国际社会展开了积极的救援工作。

中国政府和人民主动向受灾国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无私援助,并帮助受灾地区重建家园,呼吁国际社会加强救灾防灾抗灾的合作,使受灾国和国际社会深为感动,高度称颂。

(2)说明我国援助印度洋受灾地区体现的政治常识道理。

答案:

(1)①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

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是按本身固有的规律变化发展的。

人们在自然规律面前不是不能为力的。

人们可以认识、利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③运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辩证法,人们就应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认识自然灾害的本质和规律,积极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的范围和危害。

(2)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有能力为人类做出贡献。

 

考点3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知识再现

1、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的反映。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第一,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二,无论是,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第三,无论是识,还是,以至,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而且能够;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以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4、从主观方面看,制约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因素有:

;,不同,不同;不同。

5、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一句话,意识能够于客观事物。

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意识,克服的思想意识。

●重要概念、观点和原理

1、意识的本质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原理。

 

3、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4、制约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因素

 

●误区点击

1.人们只有在失败后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2.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阻碍)作用。

意识能够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3.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意识才能反映事物本质。

4.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只有正确意识才对事物有反作用。

10.意识能够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06文综天津卷30)“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

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

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说明:

C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2、(06文综重庆卷34)某木地板销售商宣称,其所售产品是由总部在欧洲的一家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知名品牌。

但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该产品的国际品牌身世纯属杜撰。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工商管理部门立案调查,各地市场纷纷停售,不少消费者要求退货。

该销售商发布虚假信息导致的后果表明:

D

A.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事物

B.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C.错误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D.错误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阻碍作用

3、(06政治广东卷29)29.过去,由于片面追求GDP,导致了某河的严重污染;近年来,A市政府转变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治理河水污染,消失多年的鱼儿又回来了。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发展观的转变告诉我们:

ABC

A.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

B.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C.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

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4、(06文综北京卷35)图9画的是位少女,图10是位老妪,有人做过实验,让两组人分别看图9和图10、再共同看图11,看过图9的人认定图11是少女,看过图10的人认定是老妪。

事实上,图11是图9和图10的结合,从中既可看出少女,也可看出老妪。

图形欣赏产生的不同效果表明:

C

A.艺术欣赏的本质是感觉的集合

B.艺术欣赏的内容因人而异

C.艺术欣赏的效果受思维方式制约

D.艺术欣赏的片面性总是不可避免的

5、(06文综四川卷31)漫画《两代人的反映》中蕴涵的哲理有:

C

A.各得其所,对牛弹琴,南辕北辙

B.顺其自然,有的放矢,一石二鸟

C.旁观者清,别有会心,见仁见智

D.峰回路转,乐以忘忧,目无尊长

6、(06政治广东卷20)著名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

“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

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

”这段话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D

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

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事物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主观感觉

D.人的主观意识具有能动性

7.(03江苏、广东)鲁迅说:

“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

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这表明(C)

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任何观念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作反物质。

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预言反物质的存在。

199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

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

据此回答8,9题。

8.(03江苏、广东)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表明(D)

A.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C.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11.(03江苏、广东)人们对反物质的发现过程表明(B)

A.意识能够决定物质B.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理性认识不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D.认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9.(05全国)郑板桥曾提到他画竹的过程:

当他晨起“看竹”时,产生了“眼中之竹”;然后胸中涌起“画意”,此乃“胸中之竹”;最后,“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形成了“手中之竹”。

他反复强调“眼中之竹”不同于“胸中之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D)

①前者是感性的,后者是理性的②前者是直接反映,后者是创造性反映③前者有局限性,后者无局限性④前者是肤浅的,后者是深刻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

②④

10.(05天津)某高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该校毕业生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一次就业率连续攀升。

这表明(A)

A.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B.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正确的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D.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能源问题已成为影响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突出问题。

为保证石油安全,减轻国际石油价格频繁、剧烈的波动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我国启动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拟建立四个大型石油储备基地。

据此回答

11.(04北京)恩格斯说: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这是因为(D)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三、非选择题

12、(06政治广东卷38)阅读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