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0746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7-38页第1个红点,P39自主练习1-2,《新课堂》P32-34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应用这关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通过量一量、摆一摆、算一算等实验活动,培养“猜想—验证—归纳”的逻辑推理的能力。

3.在探索、操作过程中培养猜想意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性。

教学难点:

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具、学具

学生、老师各准备几个长短不等的小棒、直尺、三角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同学们,现在正是放风筝的季节,你们喜欢放风筝吗?

明明和丽丽他们不光喜欢放风筝,还喜欢做风筝。

出示课本情境图

 

看,他们正在做风筝的三角形框架,看到这个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课堂预设】生1:

风筝都是三角形的。

生2:

小棒的长度不一样长。

生3:

明明的三角形围成了,丽丽的没围成三角形。

、、、、、、

师设疑:

是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学生猜想有的是有的不是。

师:

到底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

为什么都是三段小棒有的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不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秘密?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板书课题: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出示学习目标

请看本节课我们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应用这个关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3、出示自学指导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请看本节课的自学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从4根小棒中,任意选取3根,试着围成三角形。

(2)把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再与第三边进行比较。

(用式子表示)

(3)小组讨论,发现了什么?

将实验结果填写在探究报告单上。

(5分钟后,比比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书写最认真。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学生自学。

2、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单。

探索活动要求:

(1)从4根小棒中,任意选取3根,试着围成三角形。

(2)把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再与第三边进行比较。

(用式子表示)

(3)小组讨论,发现了什么?

将实验结果填在探究报告单上。

组别

三边长度(cm)

能否围成三角形

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

1组

2组

3组

4组

3、学生分组操作、体验、研究三角形的意义、特征及三条边的关系。

教师巡视,随时关注学生的探究的情况,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大胆地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汇报交流:

认识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关系。

通过刚才我们的动手操作,在能否围成三角形这一栏出现了几种情况?

现在我们想一想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不能)说明刚才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到底什么样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呢?

1.小组展示学生作品,交流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分别汇报哪几根围不成,老师课件演示。

围不成的:

2㎝、3㎝、5㎝

2㎝、3㎝、6㎝

围成的:

2㎝、5㎝、6㎝

3㎝、5㎝、6㎝

2.学生汇报后,教师分析,归类:

(投影出示)

组别

三边长度(cm)

能否围成三角形

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

1组

2,3,5

2+3=52+5>33+5>2

2组

2,3,6

2+3<62+6>33+6>2

3组

2,5,6

2+5>62+6>55+6>2

4组

3,5,6

3+5>63+6>55+6>3

引导:

从我们刚才的实验以及统计的数据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课堂预设】

生1:

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边的长度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2:

较短的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边的长度能围成三角形。

讨论:

那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

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提炼: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引导学生理解“任意”的意思)

4、老师这里有三根小棒不知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找学生上台尝试围一围。

5.追问:

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尝试写一写。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通过刚才的研究,掌握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到底你学会了吗?

老师下面来验证一下你学会了吗?

1.每组中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

(第39页自主练习)

 

2、火眼金睛辩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

(1)能用任意3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

()

(2)3根同样长的小棒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

(3)三角形中两条短边的长度和不一定大于最长边。

()

(4)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8厘米,它的第三条边最长是13厘米,最短是3厘米。

()

3、总结提升

谈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知识?

你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整理。

教师总结:

(1)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掌握了“猜想—验证—归纳”的数学方法。

五、堂清训练、布置作业

1、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的第()组小棒不能拼成三角形。

①3cm、4cm、5cm②3cm,3cm,6cm③4cm、4cm、6cm

(2)把20cm长的塑料管截成3段,可围成三角形的是()。

①3cm、6cm、11cm②4cm、7cm、9cm③4cm、6cm、10cm

(3)一个三角形中,一条边长12cm,第2条边长4cm,第3条边的长可能是()。

①4cm②8cm③9cm

(4)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长度的和一定()第3边。

①小于②等于③大于

2、再拿一根几分米(取整分米)长的木条就可以钉成三角形?

温馨提示:

⑴想一想,第三根小棒和这两个小棒什么关系。

⑵摆一摆,摆一摆第三根小棒应该是多长。

2.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探究了解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不仅能猜想,而且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新课堂第3课时。

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猜想

验证

归纳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情分析

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一些基础知识,具备了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知识与技能基础。

2、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我在课前了解到,已经有不少学生知道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的主要目的是验证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难点是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中,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归纳”,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

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鼓励学生以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

对于学生出现的量一量、摆一摆、算一算等多种验证方法,给予学生展示的空间,从而得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重要特征。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认识多边形中的第三课时,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三角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量一量、摆一摆、算一算”等实验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的探究过程,最终发现三角形中三边关系之间的这一特殊关系。

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操作经验和研究经验。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评测练习

1、下面每组中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

(能的打“√”,不能的打“×”。

2、火眼金睛辩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

(1)能用任意3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

()

(2)3根同样长的小棒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

(3)三角形中两条短边的长度和不一定大于最长边。

()

(4)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8厘米,它的第三条边最长是13厘米,最短是3厘米。

()

3、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的第()组小棒不能拼成三角形。

①3cm、4cm、5cm②3cm,3cm,6cm

③4cm、4cm、6cm

(2)把20cm长的塑料管截成3段,可围成三角形的是()。

①3cm、6cm、11cm②4cm、7cm、9cm

③4cm、6cm、10cm

(3)一个三角形中,一条边长12cm,第2条边长4cm,第3条边的

长可能是()。

①4cm②8cm③9cm

(4)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长度的和一定()第3边。

①小于②等于③大于

4、再拿一根几分米(取整分米)长的木条就可以钉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课的开始就抛出为什么明明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而丽丽的围不成呢?

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我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学生自己猜想、自己验证、自己归纳,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

知识老师是教不完的,可是老师教的这种方法却可以受用无穷。

再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通过“量一量、摆一摆、算一算,在此基础上观察、分析、发现、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我设置这些实际动手操作、共同探讨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要,又让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中学到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课标分析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课标》中第二学段(4-6年级)空间与图形中“图形的认识”,明确要求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课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索验证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特征。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智慧碰撞、思维火花闪现,出现了量一量、摆一摆、算一算验证方法,给予展示的空间,而得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重要性质。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应用这关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通过量一量、摆一摆、算一算等实验活动,培养“猜想—验证—归纳”的逻辑推理的能力。

3.在探索、操作过程中培养猜想意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