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0574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德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宁德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宁德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宁德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宁德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德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docx

《宁德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德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德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docx

宁德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宁德市2016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福建省宁德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蕙�v(rǎng)青衿(jīn)帷裳(shāng)契阔谈䜩(yàn)B.葳蕤(ruí)芰(zhī)荷剽(biāo)悍心无旁骛(wù)C.檄(xí)文涔涔(chéng)句读(dòu)舸(kē)舰弥津D.寇雠(chóu)敕(chì)造�J(yóng)望相形见绌(chù)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笑靥淀青踯躅宿兴夜寐B.谄媚郦迤伶娉俯仰默默C.贬谪跬步鸷鸟锲而不舍D.�髻�拔濯桑甚好逸恶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A.张先生向报社反映,他的9万余元存款竟然不胫而走,更让他不解的是,银行卡一直在自己手中,密码也从未告诉他人。

B.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蕴含着一种无比神奇的强大力量,能使人世间许多的误会涣然冰释。

C.要解决这样重大的民生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从根本上寻找一个权宜之计,才能真正为百姓办实事。

D.这部号称投资上亿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仍深受观众好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医针灸已被列入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候选名单,所有列入“名录”的遗产项目都必须符合《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B.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成功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

C.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鲁迅故乡浙江绍兴举行,30位鲁迅文学奖得主分别获得报告文学、散文、杂文、诗歌、小说和文学作品的奖项。

D.又是一年秋意浓,九寨沟的枫叶正当红,许多旅行社纷纷推出了到九寨沟赏红叶的旅游项目,受到了游客的追捧。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

岂,哪风雨兴焉焉:

于此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其:

那B.亦将闵足下之不能闵:

怜悯君既若见录录:

记录何方圜之能周兮周:

周全C.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旷:

空缺多谢后世人谢:

告诫将子无怒将:

愿、请D.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庶:

希望木直中绳中:

合乎而闻者彰彰:

明显6.下列各项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而耻学于师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③吾从而师之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⑤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⑦足以荣汝身⑧辞楼下殿,辇来于秦A.①③/②/④/⑤⑦/⑥⑧B.①⑤/②④/③⑥/⑦⑧C.①②/③⑧/④/⑤/⑥⑦D.①③/②⑤/④/⑥/⑦⑧7.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君子生非异也B.胡瞻尔庭有县�}兮蒲苇纫如丝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凉婢囟�改错D.摄缄�g,固扃�~吾尝�而望矣8.下列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师不必贤于弟子B.此君子之贼也不拘于时C.若何为生我家为仲卿母所遣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这里的“六艺”指儒家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部经典,与周朝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不同。

B.《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偏重于写实,诗人叙述自己的世系、品质、修养和抱负,及遭谗被疏的原因、经过,表明了坚持理想和操守的决心。

C.《孔雀东南飞》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精心塑造人物形象,但结尾“化鸟”这一情节,则是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具体体现。

它与《木兰诗》一起被誉为“乐府双璧”。

D.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诗人。

他的剧作对欧洲文学和戏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本题分甲、乙两类,一、二级达标校学生做甲类;三级达标校与非达标校学生做乙类)[甲]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19分)【一、二级达标校完成】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

父恁,世为农民。

唐广明中,黄巢犯阙,江、淮盗贼蜂起。

有贼帅王绪者,自称将军,陷固始县,审知兄潮时为县佐,绪署为军正。

蔡贼秦宗权以绪为光州刺史,寻遣兵攻之,绪率众渡江,所在剽掠,自南康转至闽中,入临汀,自称刺史。

绪多疑忌,部将有出己之右者皆诛之。

潮与豪首数辈共杀绪,其众求帅,乃刑牲歃血为盟,植剑于前,祝曰:

“拜此剑动者为将军。

”至潮拜,剑跃于地,众以为神异,即奉潮为帅。

时泉州刺史廖彦若为政贪暴,军民苦之,闻潮为理整肃,耆老乃奉牛酒,遮道请留。

潮因引兵围彦若,岁余克之,又平狼山贼帅薛蕴,兵锋日盛。

唐光启二年,福建观察使陈岩表潮为泉州刺史。

大顺中,岩卒,子婿范晖自称留后,潮遣审知将兵攻之。

逾年,城中食尽,乃斩晖而降,由是尽有闽、岭五州之地。

潮即表其事,昭宗因建威武军于福州,以潮为节度、福建管内观察使,审知为副。

审知为观察副使,有过,潮犹加捶挞,审知无怨色。

潮寝疾,舍其子延兴、延虹、延丰、延休,命审知知军府事。

十二月丁未,潮薨,审知以让其兄审�,审�以审知有功,辞不受。

审知自称福建留后,表于朝廷。

唐末,为威武军节度、福建观察使,累迁检校太保,封琅琊郡王。

梁朝开国,累加中书令,封闽王。

是时,杨氏据江、淮,故闽中与中国隔越,审知每岁朝贡,泛海至登莱抵岸,往复颇有风水之患,漂没者十四五。

后唐庄宗即位,遣使奉贡,制加功臣,进爵邑。

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

三十年间,一境晏然。

同光元年,审知卒。

(节选自《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寻遣兵攻之寻:

不久B.潮犹加捶挞挞:

鞭打C.自称福建留后,表于朝廷表:

表彰D.三十年间,一境晏然晏:

安定11.下列各组句子中,与王潮征战、升职受封有关的一组是()(3分)①引兵围彦若,岁余克之②平狼山贼帅薛蕴③遣审知将兵攻之④为福建管内观察使⑤累迁检校太保,封琅琊郡王⑥累加中书令,封闽王A.①②④⑤B.②③⑤⑥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⑥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B.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C.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D.审知起自陇亩/以至富贵/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敛/与民休息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绪贪暴多猜忌,所到之处狂取豪夺,还将才能超过他的部将都杀掉,于是当时担任军正的王潮与众英豪一起杀了王绪。

B.泉州刺史廖彦若贪婪残暴,军民深受其苦,听说王潮治理严整,当地的老人们就捧着酒肉,拦路请求他留下。

C.王潮占有了闽、岭五州的疆域之后,又派王审知领兵攻打福建观察使陈岩的女婿范晖,最终范晖因弹尽粮绝投降。

D.王审知每年朝贡,都要航海到登莱靠岸,往返都要冒很大的风险。

庄宗即位后,诏令加封他功臣,晋升爵位并增加封地。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其众求帅,乃刑牲歃血为盟,植剑于前,祝曰:

“拜此剑动者为将军。

”(4分)

(2)潮薨,审知以让其兄审�,审�以审知有功,辞不受。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11分)【一、二级达标校完成】喜迁莺蔡挺①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

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

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

塞垣乐,尽橐�K②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

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

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

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

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注释]①蔡挺(1014-1079),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官至直龙图阁,知庆州,屡拒西夏犯边。

《宋史》本传称蔡挺“在渭久,郁郁不自聊,寓意词曲,有‘玉关人老’之叹”。

②橐(tuó)�K,指装甲胄、弓箭的袋子。

(1)请简要分析上阕所写边塞秋景的特点及其作用。

(5分)

(2)全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一、二级达标校完成】

(1)总角之宴,。

(《诗经•氓》)

(2),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3),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4),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6)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香�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8)《劝学》中作者用设喻来说明自身条件不好,但通过坚持不懈努力也能取得成效的句子是:

,。

【乙】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19分)【三级达标校与非达标校完成】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节选自《游褒禅山记》)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始舍于其址舍:

筑舍定居B.火尚足以明也明:

照明C.盖音谬也谬:

荒谬D.无物以相之相:

帮助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其立朝有本末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于是余有叹焉盘盘焉,��镅�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段先介绍褒禅山名称的由来,再点出禅院,接着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最后记仆碑,由此反映出作者游览的行踪。

B.记游华山洞时,先略述前洞和后洞概况,然后详记游后洞经过。

其中,重点突出了中途退出洞以后的情况及心情,为下文说理议论提供依据。

C.作者认为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要做到这样,就应该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而“力”最重要。

D.文中记述仆碑抒发感慨的内容,与前文订正读音内容相照应,表明正是因为“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所以治学者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4分)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11分)【三级达标校与非达标校完成】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请简要赏析“快阁东西倚晚晴”中“倚”字的妙处。

(5分)

(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襟怀?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三级达标校与非达标校完成】

(1)既见复关,。

(《诗经•氓》)

(2)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3),性本爱丘山。

(陶渊明《归园田居》)(4)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5)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6)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8)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三、现代文阅读题(25分)1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题。

(25分)茹先生红酒相思古镇只有一个剪头理发的铺子,叫茹先生修面铺。

开修面铺的茹先生却是个女的。

茹先生年近四十,瘦高挑个儿,白净脸,长得蛮清爽。

在女人眼中,茹先生长得中规中矩,不妖不媚。

修面铺开在镇子东头古槐树旁边,门前是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两边全用青石砌就,留有一级一级的台阶。

镇子上人感到奇怪,理发不叫理发叫修面,茹先生不是先生居然还叫茹先生,搞不懂了。

越是搞不懂就越想搞懂,相思古镇的人们没少费琢磨。

茹先生不苟言笑,只一句“侬来了”就缄口不语了,铺子里多热闹跟她没关系,她只是专心做活儿。

若把手头的活计做停当了,就拿面镜子放人身后左照右看,客人没不满意的。

这时,茹先生嘴角旁才会浮起一丝笑意,抖抖手中的围布,软软地说:

下一个。

脸上的笑意便收回酒窝里了。

相思镇的爷们儿来剃光头,茹先生手中那把明光锃亮如月牙般的剃刀就有了灵气,上下翻飞,极富节奏。

茹先生剃头不像其他人那样搬着你的头摁来摆去,让人憋屈。

她给人剃头时,或高或低都是调整自己的姿势,有时还半蹲着做活儿。

头剃干净了接着刮脸,全套活儿做下来,不多不少九九八十一刀,有人专门数过。

还说剃头这手艺看似“毫末技艺”,却是“头顶功夫”,茹先生手艺精湛,做活儿时不急不躁,颇有高手风范。

茹先生微微一笑,轻轻摇头,一句“谢谢侬”就再没话了。

手下却不停歇,一条热毛巾捂住头,待头皮捂热,再用十指按压轻拍,那舒坦都沁到骨子缝儿里了。

茹先生给人剃头修面不论价钱,你随便给,钱也行,物也中。

有一家子来理发,孩子就抱只鸡过来。

镇上有个叫黑虎的,一脸络腮胡子,常常干些偷鸡摸狗拔蒜苗的勾当,换了钱就去喝酒赌博,谁拿他也没辙。

黑虎也是茹先生修面铺的常客,拾掇完了拍拍屁股走人,从不付账。

茹先生也不计较,照样认认真真地给他剃头刮脸。

有人看不过,出来打抱不平。

黑虎就耍横,说怎么着?

剃个头算球啥。

茹先生儒雅地摆摆手,说乡里乡亲,和气生财。

好像谁也没问过茹先生为什么一人生活,茹先生也从不讲自己的身世。

有好事的主儿就去给茹先生做媒人,茹先生笑笑,摆摆手:

不当真,不当真。

也有人说茹先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在上海滩十里洋场混过码头。

还说她家先生解放前夕跑台湾去了,她就投靠远房亲戚来到了相思镇。

理发时有人搬出传闻来求证,茹先生还是淡然一笑,摆摆手:

不当真,不当真。

镇子上的古槐开花时,一场运动也闹腾得如火如荼,黑虎领一帮痞子孩儿胳臂上戴个红箍箍就成了风云人物,他们把茹先生的铺子砸了,说修面修的是修正主义的面子。

说茹先生是大军阀的小老婆,挂着牌子游街,还给她剃了阴阳头。

白天游街,晚上,茹先生用蓝花布裹住头,照样给人剃头刮脸。

黑虎听说了,晚上也领人开茹先生的批斗会。

筋疲力尽的茹先生在回家的路上不慎摔进沟里,双腿骨折,再也没能站起来。

黑虎他爹卧床两年,形容枯槁,发乱须结。

三伏天撒手人寰,老人留下话说要把自己收拾干净再走。

黑虎整天作怪不干好事,谁愿意上门来伺候个死人?

黑虎他娘哭着骂黑虎,一家人手足无措。

门推开了,茹先生被人背着进了黑虎家。

茹先生腿断了,不方便,她就让人把老人上半身抬起,放自己怀里理发。

大热天,停放两天的老人已有了异味,茹先生全然不顾,聚精会神,剃头修面,不多不少还是九九八十一下,同样用热毛巾捂头,十指在头部摁压轻拍,一丝不苟。

全套活儿做完,茹先生浑身上下像水浇了一般。

黑虎扑通跪在茹先生面前,把头磕得砰砰直响……送走了爹,黑虎负荆请罪,到茹先生屋里跪着哭着要学修面。

茹先生不放话,黑虎就跪一天。

第二天,黑虎接着跪……后来也说不清茹先生到底收了黑虎没,反正黑虎见天在茹先生身边伺候着,背着茹先生走家串巷给人剃头修面。

茹先生去世时,黑虎披麻戴孝,亲自为茹先生净面剪发。

黑虎的剃头铺子开张了,还叫“茹先生修面铺”。

(有删节,选自2015年第六期《北京文学》)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相思镇上的人对茹先生的身世背景多有揣测,这既可以看出茹先生的为人品性得到大家的肯定,也反映出了相思镇上的人们无聊好事的群体风貌。

B.小说注重细节暗示,“理发不叫理发叫修面”、“茹先生不是先生居然还叫茹先生”,看似简单的两句话,却巧妙地暗示出人物的身份特点。

C.小说刻意安排了茹先生不慎摔断双腿,并被人背着进了谁都不愿意上门的黑虎家的情节,强化了茹先生的悲剧形象,给予读者更大的精神震撼。

D.黑虎最终跪着求茹先生收留他,但茹先生并没有立即答应,是因为茹先生对黑虎仍然心怀芥蒂,同时也想借此考验黑虎拜师的诚心。

E.本文语言以白话口语为主,平实浅近,但同时也不乏齐整雅致之处,读来别有风味。

这样的语言既契合小说中人物的身份,也符合故事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点。

(2)小说在刻画茹先生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6分)(3)小说画线句子表现了黑虎怎样的心理?

请简要分析。

(6分)(4)小说的主人公是茹先生,为什么在后三段结尾部分却以黑虎为主要写作对象?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7分)18.在下列一段话中的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

树并不很粗,却坚韧挺拔,都生长在石上。

树冠顶部都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在风中摇曳着。

A.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B.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②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C.①两边一色翠柏,铺满沟沟壑壑,枝枝蔓蔓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D.①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铺满沟沟壑壑②树根缘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树干破石而出,如迎风的大旗19.仿造下面示例,另写一个句子。

要求:

自选内容,结构与示例相似。

(2分)示例:

去敦煌看水――那沙漠中不曾干涸的眼睛,在历史的星空下眨动着,等你!

去敦煌揽月――那壁画上不曾离去的飞天,在舒缓的乐曲中飘动着,等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介绍“端午节”。

(不超过35字)(3分)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时人们通常要赛龙舟。

⑤过端午节时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竹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答:

端午节是。

五、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60分)父亲带孩子放河灯。

孩子说:

“爸爸,河灯里的蜡烛一闪一闪真漂亮。

”爸爸说:

“是的,但它容易熄灭,如果你喜欢它,就要小心保护它,别等灭了才后悔得哭鼻子哦。

”孩子问:

“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么美的河灯放到河里去呢?

”爸爸回答道:

“我们要许愿呀,如果我们希望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就要放开手中拥有的一些东西……”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宁德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2分)D(A.�vxiāng裳cháng,B.芰jì剽piāo,C.涔cén,舸gě)2.(2分)C(A.淀-靛宿-夙,B.郦-逦娉-俜,D.濯-擢甚-葚)3.(2分)B(涣然冰释:

比喻疑惑、误会等一下子消失。

A.不胫而走:

比喻消息无需推广宣传,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此处应为“不翼而飞”。

C.权宜之计:

权宜,暂时适宜;计,计划,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用在此处不符语境。

D.瑕不掩瑜:

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

句中所说影片的优点只是布景和服装,这显然是次要的,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才是主要的。

)4.(2分)A(B.句式杂糅,可删除“所组成”,或将“包括”改为“由”。

C.不合逻辑,“报告文学、散文、杂文、诗歌、小说”和“文学作品”是属种关系,不能并列,可把“和”改为“等”。

D.最后一个分句承前省略主语,其主语应为“旅游项目”,而句中是“许多旅行社”,造成了搭配不当。

)5.(2分)B(录:

收容,周:

合)6.(2分)A(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状语)7.(2分)D(A.“说”通“脱”、“生”通“性”;B.“县”通“悬”、“纫”通“韧”;C.“受”通“授”、“错”通“措”)8.(2分)A(状语后置。

B.判断句/被动句;C.宾语前置/被动句;D.定语后置/宾语前置)9.(2分)B(《离骚》不是叙事诗,是抒情诗)[一、二级达标校]10.(3分)C(表,上表。

)11.(3分)C(⑤⑥均为王审知升职受封)12.(3分)B13.(3分)C(①事件先后有误;②范晖为军士们所杀)14.(7分)

(1)(4分)那些部众们寻求主帅,于是杀牲取血盟誓,在前面立了一把剑,祝告说:

“跪拜,能使(让)此剑跃动的人做将军。

”(译出大意给1分,“刑”“植”“动”三处,每译出一处给1分)

(2)(3分)王潮去世,王审知将职权让给兄长审�,审�认为审知有功,推辞不接受。

(译出大意给1分,“以让其兄”的“以”、“以审知有功”的“以”,每译出一处给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