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稳碎石基层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0520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水稳碎石基层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水稳碎石基层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水稳碎石基层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水稳碎石基层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水稳碎石基层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水稳碎石基层作业指导书.docx

《2水稳碎石基层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水稳碎石基层作业指导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水稳碎石基层作业指导书.docx

2水稳碎石基层作业指导书

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南部片区路网工程第五标段

 

 

水泥稳定碎石

基层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二局第五工程

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南部片区

路网工程第五标段项目部

二〇一四年四月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述

由中铁二局第五工程中标的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南部片区路网工程第五标段,位于市花溪区黔道两侧,整个五标成田字形布置,由松磊路、平磊路、磊庄路、兴科北路、兴科南路、兴科路、贵华路、龙山路、环线道路(松磊路、松山路、兴科南路)、松柏山路组成,路线全长19.804km,其中:

道路宽度43米的7.149km,道路宽度30米的12.655k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均为36cm,共计495245.6m2。

二、混合料组成设计

混合料由0~4.75mm、4.75~9.5mm、9.5~19mm、19~31.5mm四种规格材料组成,其原材料采用管委会商贸公司用大型联合碎石机轧制而成的碎石,压碎值不大于35%,压实度不小于98%,针片状(游标卡尺法)含量不超过15%,一个破碎面的含量不小于70%,两个或两个以上破碎面的含量不小于50%。

1、取原材料多次筛分的结果作为每种规格材料筛分的代表值,通过人机对话将四种材料按比例配合,组成符合下表级配围要求的混合料;

2、选三个水泥剂量(最大、最小和中间剂量),分别拌制五个不同含水量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3、采用重型击实试验,确定不同剂量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一般由大到小需要五个剂量,另外两个剂量的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由插法求取);

4、按所得五个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并根据现场要求的压实度制作五种剂量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检测其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选择一个符合设计强度要求的剂量作为施工生产用剂量。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集料的组成围

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液限

(%)

塑性

指数

100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3

<28

<6

三、施工方法

基层混合料由WCB600E型水泥稳定碎石拌和站集中拌制,自卸汽车将混合料运至摊铺现场,采用2台ABG423摊铺机以梯队作业的方式进行双机联合摊铺,两边采用钉设钢钎固定三角形钢支撑的松质枋木模板,压路机碾压成型后采用节水保湿养生膜覆盖洒水养生。

36cm厚水泥稳定基层采用两层摊铺碾压成型,在下基层终凝前必须以同样摊铺方式完成上基层碾压成型工作。

四、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五、工程试验要求

1、水泥稳定混合料抗压强度标准

按7天浸水抗压强度作为设计标准。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034-2000)》及设计文件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3Mpa。

2、原材料标准试验

根据施工技术规,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034-2000)》第9.2.2条规定进行如下原材料试验(表1):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原材料试验项目表1

试验项目

材料名称

目的

频度

仪器和试验方法

含水量

碎石集料

确定原始含水量

每天使用前测2个样品

烘干法、酒精燃烧法、含水量快速测定仪

颗粒分析

碎石集料

确定级配是否符合要求,确定材料配合比

每种土使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

筛分法

液限、塑限

级配碎石中0.5mm以下的细土

求塑性指数,审定是否符合规定

每种集料使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

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测液限,滚搓法塑限试验测塑限

相对毛体积密度、吸水率

碎石

评定粒料质量,计算固体体积率

使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2000m3测2个样品,碎石种类变化重做2个样品

网篮法或容积1000ml的比重瓶法

压碎值

碎石

评定石料的抗压碎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同上

集料压碎值试验

水泥标号和终凝时间

水泥

确定水泥的质量是否适宜应用

做材料组成设计时测1个样品,料源或标号变化时重测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水泥凝结时间检验方法

3、混合料试验

根据施工技术规,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034-2000)》第9.2.3条规定进行如下混合料试验(表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试验项目表2

试验项目

目的

重型击实试验

求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规定工地碾压时的合适含水量和应该达到的最小干密度,确定制备强度试验和耐久性试验的试件所应该用的含水量和干密度;确定制备承载比试件的材料含水量。

承载比

求工地预期干密度下的承载比,确定材料是否适宜做基层。

含水量

烘干法或燃烧法,以确定混合料碾压时的含水量

灰剂量

DETA滴定法或钙直读仪法,确定混合料的灰剂量,保证混合料的强度

无侧限抗压强度

进行材料组成设计,选定最适宜于用水泥的粒料;规定施工中所用的结合料剂量;为工地提供评定质量的标准。

延迟时间

对已定水泥剂量的混合料,确定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据此确定施工允许的延迟时间。

4、配合比组成

根据试验结果,施工所采用碎石,其性能满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设计及规要求。

水泥采用红狮水泥厂及管委会商贸公司生产的低标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大于4小时,终凝时间大于6小时的水泥,以保证施工延迟时间的要求。

六、施工工艺及方法

(一)、施工准备

1、施工人员准备

建立施工生产组织机构,配备施工管理与各班组操作人员,其主要施工人员配置如下(表3):

人员配置(1个施工断面)表3

序号

岗位

单位

数量

工作职责

1

现场指挥

1

负责施工现场各个环节的协调指挥工作

2

试验

1

负责用酒精燃烧法在碾压前检测含水量、

EDTA滴定法测灰剂量

用灌砂法检测碾压不同遍数后的压实度

3

质检

1

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执行,质量控制,检测项目的检测

4

测量

5

负责施工前的放线、抄平以及施工中、完工后的测量工作

5

运料指挥

1

负责上料的倒、运工作

6

厚度检查

1

负责碾压前虚铺厚度检查

2、机械设备配备

根据所采取的施工方法需要,配置安装调试好相应的施工机械设备,其施工所需配置的主要机械设备,如表4所示。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表表4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生产能力

数量

1

稳定土厂拌设备

WCB600E型

600t/h

1套

2

稳定土摊铺机

ABG423

摊铺宽度7.5m

2台

3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

DD110

12t

1台

4

单钢轮振动压路机

BW220

20t以上

2台

5

胶轮压路机

YL-25

25t

1台

6

自卸汽车

CQ30290

20t

10台

7

装载机

50D

4台

8

洒水车

12T

8t

2台

3、材料标准试验

(1)、原材料标准试验

在组织现场施工前,对拟采用的材料(水泥、碎石)进行规定的基本性质试验,评定材料质量和性能是否符合。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所用原材料水泥和碎石进行表1所列的试验。

(2)、混合料试验(混合料组成设计)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034-2000)规定,对初步确定使用的基层混合料进行表2所列的试验。

4、材料准备

根据材料标准试验,选定满足设计及规要求的料场和水泥厂,并根据施工生产需要备足材料。

5、测量准备

(1)、对全段测量控制网进行复测,并根据施工需要加密控制点。

(2)、对线路复测验收。

(3)、施工放样

恢复中线,直线段每20m设置一桩,曲线段每10m设置一桩,并在两侧路肩外缘设置指示桩。

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和中线桩上用明显的标记划出上下基层的设计高程及松铺位置。

6、下承层准备

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IJ034-2000)第9.5节的规定。

对下承层进行压实度、弯沉值检查检验。

一般情况下,每50延米为一个断面,每个断面至少测两个点(外双轮间隙各一点)。

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使之达到规规定的标准。

(二)、拌和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在WCB600型稳定土厂拌设备集中拌和。

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检查调试所用的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及灰剂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原集料的颗料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

按照中心试验室批复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混合料拌和,选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按试验确定。

正式拌和时,拌和出来的混合料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的0.5%~1.0%,以补偿运输、摊铺过程的水分损失,使混合料碾压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在拌和过程中应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天气状况,及时调整含水量。

拌和时,应做到配料准确,拌和均匀。

(三)、运输

拌和好的混合料由自卸汽车运输到摊铺现场,运输车辆数根据拌和机生产能力、运距、车速及车辆载重确定。

拌好的混合料从拌和机直接卸入自卸汽车,尽快送到铺筑现场。

运输时车速宜缓慢,卸料速度均匀,以防止混合料的离析。

若施工时气温过高,车上的混合料采用蓬布覆盖,以减少水分损失。

(四)、摊铺

采用两台具有自动调平、夯实功能装置的多功能摊铺机(2台),以梯队作业的方式(即两台摊铺机前后相距5~8m同步平行摊铺)进行联合摊铺,以减少混合料出现离析。

高程控制采用两侧钢丝绳引导的方式。

1、放样:

挂好基准线,主线直线段每20m、曲线段每10m,匝道每5m设一基准线桩。

基准线达到规定拉力才能保证基准线平顺及高程准确,发现个别基准柱处忽高忽低时,则进行复查调试。

2、摊铺机位于摊铺起点,按松铺厚度调整好熨平板,熨平板下两边垫宽20cm长60cm的硬质木板,高度与松铺高度一致。

两台摊铺机间隔控制在5~8m,前后速度保持一致,松铺系数、横坡、平整度一致等,摊铺接缝平整。

3、运料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下,空挡待候,待摊铺机靠近时,将混合料徐徐倒入摊铺机中,由摊铺机推动前进,运料车向摊铺机料斗卸料,在摊铺过程中,边摊铺边卸料,卸空料后运输车即离去,另一辆运输车再按上述过程卸料。

4、摊铺时,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粗集料窝或粗集料带应该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或补充细混合料并拌和均匀。

5、拌和机产量、运输车辆运料能力,同摊铺机摊铺速度相匹配。

摊铺开始前,摊铺机前有3辆以上的运料车等候,并配专人指挥车辆,使摊铺机开机后连续摊铺,尽量避免停顿。

运料车倒车接近摊铺机时,严禁撞击摊铺机。

6、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为达到较好的平整度,须严格遵守操作技术规程,并采用下列措施:

(1)、保持整平板前的混合料的高度不变。

(2)、保持螺旋分料器有80%的时间在工作状态。

(3)、减少停机、开动的次数,避免运料卡车碰撞摊铺机。

(4)、做好横向接缝,立即用直尺检验。

(5)、经常检查控制标高钢丝和调整传感器。

(6)、经常用3m直尺检验表面平整度。

(7)、保持摊铺机在良好工作状态。

(五)、碾压

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订碾压方案,以求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通常路面的两侧多压2~3遍。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经摊铺整型后,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一台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稳压,其后采用BW220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最后用胶轮压路机收面。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

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动的原则;每车道碾压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一般需要碾4~6遍(暂定静压2遍,振动2遍,胶轮压1-2遍;最终由试验确定),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

严禁压路机在己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应保证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

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

碾压过程中,如发生“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换以新的水泥碎石混合料,或用其它方法处理,使达到质量要求。

经过摊铺整形的水泥稳定碎石,宜在水泥初凝前并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在水泥稳定碎石碾压的最后阶段,须特别注意;在压路机过重的情况下,稳定碎石可能遭受过大的压力,也要避免碾压时间过长,过大的应力和碾压时间过长,都可能使水泥稳定碎石裂缝或使水泥水化过程中形成的结构遭受到破坏,从而降低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

在碾压结束之前,应修整终平,使其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洼处,不再进行找补,可留待铺筑基层时处理。

(六)、接缝处理

(1)、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不宜中断,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应设置横向接缝,摊铺机应驶离混合料末端。

(2)、人工将末端含水量合适的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枋木,枋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度相同,整平紧靠枋木的混合料。

(3)、枋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长,其高度应高出枋木几厚米。

(4)、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5)、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碎石和枋木除去,并将下层顶面清扫干净。

(6)、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7)、如摊铺中断后,未按上述方法处理横向接缝,而中断时间已超过2h,应将摊铺机附近及其下面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必线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七)、养生及交道管制

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立即覆盖节水保湿养生膜进行养生,在水泥终凝后进行洒水养生。

在整个养生期间保持覆盖完好,在养生期间,尽量封闭交通。

水泥稳定碎石养生时间及开始铺筑上层时间由试验确定,也可根据规要求确定。

(八)、检测验收

施工过程中根据规要求及时检测验收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集料压碎值,水泥剂量、含水量、拌和均匀性、压实度、抗压强度;外形尺寸方面的纵断面高程、厚度、宽度、横坡度、平整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生期结束后,钻芯取样以检验其整体性。

七、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

1、混合料运送到现场应及时摊铺完毕。

2、采用两台多功能摊铺机联合摊铺,摊铺均匀、碾压充分,在摊铺机后设专人消除混合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3、碾压时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静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无明显轮迹。

4、雨季施工时,注意天气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受雨淋。

降雨时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混合料须尽快碾压密实。

5、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封闭交通。

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评定验收标准符合表7的规定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允许偏差表表7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实度(%)

≥98

灌砂法或灌水法:

每1000m2每压实层抽检1点

2

无侧限抗压强度

应符合规要求

每2000m2每压实层抽检1组(6块)

3

平整度(mm)

基层≤10

3米直尺和塞尺:

每20m抽检2处

4

纵断高程(mm)

基层±15

水准仪:

每20m测1处

5

中线偏位(mm)

≤20

经纬仪:

每100m抽检1处

6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规值+B

钢尺:

每40m抽检1处

7

厚度(mm)

±10

钢尺:

每1000m2抽检1处

8

横坡(%)

±0.3%且不反坡

水准仪:

每20m抽检4个断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