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0467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树郭橐驼传》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种树郭橐驼传》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种树郭橐驼传》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种树郭橐驼传》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种树郭橐驼传》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种树郭橐驼传》测试题.docx

《《种树郭橐驼传》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树郭橐驼传》测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种树郭橐驼传》测试题.docx

《种树郭橐驼传》测试题

《种树郭橐驼传》检测题

学校:

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考号:

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4.0分,共36分)

1.下列加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郭橐驼(tuó)病瘘(lǘ)名我固当(dàng)

B、早实以蕃(fán)移徙(xí)使木寿且孳(zī)

C、其莳也若子(shì)硕茂(shuò)长人者(zhǎng)

D、早缫而绪(sāo)勖尔植(mào)辍飧饔以劳吏(yōng)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始:

当初,原来。

B.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舒:

舒展。

C.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密:

结实。

D.见长人者好烦其令长:

年长。

3.下列对划线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病偻(脊背弯曲)       名我固当(本来)

B.遂而鸡豚(成,养大)       故病且怠(穷困)

C.根拳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根本)

D.勖尔植(勉励)            字而幼孩(养育)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乡人号之“驼”乃号令于三军曰

B.爪其肤以验其生枯不抑耗其实而已

C.他植者则不然填然鼓之

D.其乡曰丰乐乡其真无马邪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

滋长、繁殖。

B.根拳而土易易:

更换。

C.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烦:

厌烦。

D.字而幼孩字:

养育。

6.下列与“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中“且”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B.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C.驼所种树,无不活,且硕茂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7.下列句子中的“虽”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虽杀臣,不能绝也B.虽鸡狗不得宁焉

C.虽日爱之,其实害之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8.下列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连词,虽然)    

虽鸡狗不得宁焉  (《捕蛇者说》)  (连词,即使) 

B.因舍其名     (连词,表示承接,于是)     

因击沛公于坐    (连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乘机)

C.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连词,而且)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 

D.既然已,勿动勿虑 (表时间,已经) 

既来之,则安之(表推论,既然)

9.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所给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示例:

故不我若也

A.吾又何能为哉?

B.惟兄嫂是依

C.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D.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10.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A.传其事以为官戒也B.吾又何能为哉

C.理,非吾业也D.苟有能反是者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名我固当 ②旦视而暮抚 ③早实以蕃 ④其筑欲密

⑤非有能硕茂之也 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⑧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⑨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

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

12.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驼业种树B.早实以蕃

C.其土欲故,其筑欲密D.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

13.下列通假字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早织而缕(“而”通“尔”,你们)

B.虽趣舍万殊(“趣”通“趋”,“趣舍”,取舍)

C.既然已(“已”通“以”,以及)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如同)

14.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C、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D、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所做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B.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C.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D.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培,即培土,也叫壅土。

为保护植物在其根基部分垒土,有防止植物倒伏,促进植物根部发育等作用。

B.缫,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缫丝是制丝的一个主要工序,传说黄帝之妻嫘祖是养蚕缫丝的创始人。

C.鸣鼓,指公开宣布罪状,加以声讨。

例如屈原《国殇》: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就是此意。

D.飱饔,晚餐和早餐。

周朝时亦是招待宾客的两种礼宴,“飱,客始至之礼;饔,即将币之礼。

”(郑玄注)

1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橐驼种树经验的一组是(  )

①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②顺木之天以致其性③不害其长

④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⑤爪其肤以验其生枯⑥促尔耕,勖尔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③④⑥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寓言体的传记,本文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

第二段文字重点写郭橐驼介绍种树的经验并说明别人不如他的树“硕茂”的原因。

B.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性格栽种,从而保护了树木的生机,因而收到“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

C.其他种树的人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

D.第三段文字重点写郭橐驼把“长人者”与“他植者”进行对比,指出地方官吏好像是在“爱”民,其实是在害民。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橐驼是个身份低下的小人物,却处处表现出他的不同寻常:

欣然接受丑陋之名,身怀种植绝技。

B.郭橐驼种树之法为顺其自然,不善植者看似用心实则妨害。

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得真实生动。

C.郭橐驼认为自己有本领让果树早结果,并且果实丰硕的秘诀是他没有伤害果树,没有仇视果树。

D.本文兼有寓言性质,通过郭橐驼的事项,规劝为政不可扰民,要“顺天致性”,让百姓休养生息。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介绍人物姓名、形貌、技能,看似漫不经意写起,如同闲笔,其实生动传神,郭橐驼身带残疾而拥有绝技,形貌虽丑而见识过人,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B.本文通过对比手法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主要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道理。

C.文章从“养树”谈到“养人”,借做官者“好烦其令”与不善种树者构成对比规讽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

D.本文属于人物传记,与《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正史写法相同,都是借普通人物生活与生产实践中的事理加以托讽,全文重在议论说教。

21.选出下列作品中不是柳宗元的一项是()

A.《捕蛇者说》《梓人传》B.《愚溪诗序》《钴姆潭西小丘记》

C.《永州韦使君新堂记》《盐铁论》D.《进学解》《柳子厚墓志铭》

22.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河东”。

又因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B.柳宗元和韩愈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上有着相同的见解,但韩愈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而柳宗元则注重反应社会现实问题,如我们初中学过他的《捕蛇者说》。

  

C.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

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格,寄托了他的政治主张,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个新发展。

D.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

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责中唐吏治对农民的残酷无情的剥削,婉约而多讽,体现出柳宗元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一贯风格。

23.翻译下列句子。

(1)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番。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故不我若也。

吾又何能为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思探究。

诵读课文后,根据下图的提示,在空缺①、②处填出相应内容。

三、拓展阅读。

(一)①阅读文言短文《郑人买履》,完成后面练习。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3)宁信度()()

2、翻译下列句子。

(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阅读文言短文《济阴贾人》,完成后面练习。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

“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

“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

“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

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

“盍救诸?

”渔者曰:

“是许金不酬也。

”立而观之,遂没。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

(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B、犹为不足乎?

(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

C、渔者黯然而退。

(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D、舟薄于石又覆。

(介词,在)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济阴之贾人()②向许百金(   )

③舟薄于石又覆(   )④盍救诸?

(   )(   )

3.对下列各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译:

有个打鱼人划着船前去救他。

B、我济阴之巨室也。

译:

我是济阴的富豪。

C、渔者载而升诸陆。

译:

打鱼人托着他并把他送到岸上。

D、立而观之,遂没。

译:

打鱼人站在岸上看着商人,商人就淹死了。

4.根据这则小故事,以其中某一人物为对象,写一句评论的话,要求句中能运用成语或格言警句。

富人:

渔者:

旁人:

③阅读文言短文《炳烛而学》,完成后面练习。

晋平公问于师旷①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

“善哉!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

注:

①师旷,盲乐师,名旷。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臣闻之()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③盲臣安敢戏其君()④善哉()

2.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是吾剑之所从坠B.故时有物外之趣

C.项为之强D.何不试之以足

3.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句,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2分)

答:

(二)阅读《方山子传》,回答问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着帽,方屋而高,曰: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

“呜呼!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选自苏轼《方山子传》)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

尊奉

B.然终不遇。

终:

自始至终

C.使骑逐而追之。

骑:

坐骑

D.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

改变平时的志节和行为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因谓之方山子”的“之”含义完全一样的是()

A.余谪居于黄,过岐,适见焉B.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

C.而岂山中之人哉D.方山子傥见之与

19.以下句子中的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是( )

A.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B.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C.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D.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20.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方山子是一个在光州和黄州一带隐居的人。

B.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到了晚年就隐居在了光州和黄州之间一个叫岐亭的地方。

C.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方山子也很惊讶地询问我之所以到这里的原因。

D.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许多不同寻常的人,常常假装成癫狂不干净的样子。

21.方山子安贫若素,以下选项体现了这一性格的是( )

(1)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2)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3)其所著帽,方屋而高。

(4)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5)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A.

(1)

(2)(5)B.

(2)(3)(4)C.

(1)(4)(5)D.

(1)

(2)(4)

22.下列对这段古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方山子真名陈慥,字季常,与本文作者素有交情。

本文作者被贬官到黄州时,同方山子不期而遇,与二人初次见面至少已经有十九年光景了。

B.方山子出身富贵豪门,然而他却抛弃了荣华,放弃了拜官封爵,宁可过着贫寒的隐居生活,并能自得其乐。

C.本文作者用开门见山的手法介绍了传记主人公方山子的姓名家世。

除此之外,作者还使用了倒叙的手法描写了十九年前主人公游西山射杀飞鹊的事情,体现了方山子的侠气。

D.从作者字里行间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方山子之所以成为与世无争的隐士,与其说是对现实的逃避,不如说是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尽管这种反抗有些消极。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梓人①传

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②、规矩、绳墨,家不居砻③斫之器。

问其能,曰:

“吾善度材。

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值大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

“将求他工。

”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

委群材,会众工。

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

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

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

“斧!

”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

“锯!

”彼执锯者趋而左。

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

既成,书于上栋曰:

“某年某月某日某建。

”则其姓字也。

凡执用之工不在列。

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

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

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

彼其劳心者欤!

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

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

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

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

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

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

“吾相之功也。

”后之人循迹而慕曰:

“彼相之才也。

”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

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注] ①梓人:

木匠师傅。

②寻引:

度量长短的工具。

③砻:

磨刀石。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善度材 度:

计算B.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货:

财物

C.愿佣隙宇而处焉佣:

做佣人D.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德:

感激

24.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梓人能力高于一般工匠的一组是(  )

①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②挥其杖曰:

“斧!

”彼执斧者奔而右

③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④天下举首而望曰:

“吾相之功也。

⑤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⑥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A.①②⑥  B.②③④C.④⑤⑥D.①②⑤

25.下列对文段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看到梓人在正梁上写上他的名字,感到很吃惊,因为他知道还有其他建造的工人。

B.作者认为宰相选拔、任命官吏,指挥、使用官吏,分别按照朝廷的法律规定来升降他们,一律按朝廷的制度来整顿他们,与梓人建造房屋的作法是一样的。

C.梓人虽然不会修理自己的床腿,但他在建造房屋中有很高的才能,是个能者,智者。

D.作者通过塑造梓人的形象提出了对宰相治国的美好设想:

不要事事亲自去做,而要把握方针大计,善于用人,“相道得而万国理矣”;而且还要制定并坚决执行既定的法规,像梓人依绳墨规矩指挥匠人、建好房屋一样。

2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

1.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

①它是柳宗元离开永州后,当地人民为纪念他而筹资修建的。

②进入庙中,我们在中厅参观了柳宗元生平事迹陈列。

③大门两侧刻的楹联歌颂了柳宗元的生平政绩,也巧妙地道出了庙祀主题。

④柳子庙坐落在永州城内潇水西岸。

⑤我和同行数人怀着对这位先贤哲人景仰之心双手合十依次深情地膜拜。

⑥庙门正上方竖排石刻“柳子庙”三个苍劲雄伟的大字。

⑦在后殿大堂,柳宗元的塑像后墙正中,书有醒目的竖体“利民”两字,这应是其思想的精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5字)

柳宗元虽然活了不到50岁,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

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

文的成就大于诗。

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

柳宗元认为天下万物的生长,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否则不仅徒劳无益,还会造成损害。

柳宗元认为,育人和种树的道理是一样的,育人同样要顺应人的发展规律,而不能凭着主观愿望和情感恣意干预和灌输。

答:

□□□□□□□□□□□□□□□。

3.请为下面的短文空缺部分的内容重新排序。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的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

①在雪的下面,已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

②严冬刚过,残雪犹存。

③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

④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

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

屈原白居易,感怀时事,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