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0427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docx

《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docx

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1、东汉的建立(25——220年)

1、王莽篡汉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9——23年),西汉灭亡

2、绿林、赤眉起义

A原因:

为缓解社会矛盾(土地兼并、贫富悬殊、流民奴婢),王莽“托古改制”(沿用西周法制、脱离实际改革),但不合时宜,引发更大的混乱。

B结果:

在绿林军、赤眉军打击下,新朝覆灭

3、刘秀建立东汉25年

(1)刘秀反新:

刘秀以“复高祖之业”为号召,后来加入绿林军。

(2)刘秀建立东汉:

25年,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25——220),刘秀就是光武帝

联系罗马由共和国变为帝国,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

4、光武以“柔道”治天下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异同?

同:

从背景和目的看,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的对策;从措施上看,主要都是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得利最大的还是豪强地主;从效果看,都出现了盛世局面。

异:

光武帝着重解决奴婢问题,重视吏治建设,重视文化教育等;休养生息为汉武帝的“有为”和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光武帝的“柔道”,滋养了豪强地主势力,使东汉政权潜伏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补充:

豪强地主的发展历程

战国以来,地主阶级除去经营土地(兼并)以外,要想加速上升,必须采取其他途径:

一种是做官致富,一种是经商放债,一种是暴力掠夺。

由此而发家致富的人统称为豪强。

一郡,甚至一乡、一里都有大小豪强。

地方豪强势力膨胀,有碍于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法家主张打击豪强)所以秦、西汉两朝都曾经迁徙天下富豪到京城,削弱他们对地方的控制。

豪强地主,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以经营土地为主,在朝廷有官爵,称为“上层豪强”;一类以经营工商业为主,兼营土地,被称为“下层豪强”。

秦、汉都不允许下层豪强作官,在社会上也不被人尊重(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重农抑商)。

武帝以后,豪强势力一直增长,西汉末年,朝廷对他们完全丧失了控制能力

王莽代汉后,想用改制的办法削弱部分豪强(主要是下层豪强)的财富,结果失败。

刘秀称帝,主要依靠豪强地主的支持。

东汉建立后,豪强地主的势力增长起来。

不过光武帝凭借着自己的权力和农民战争对豪强的打击,部分地恢复了对豪强地主的管束。

到东汉后期,封建王朝的权力完全被豪强地主集团的代表所操纵。

二、东汉豪强地主——大一统帝国体制下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关系

1、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原因:

A直接原因: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东汉后期皇权衰落

B深层原因:

1)刘秀本身是豪强地主,东汉政权依靠豪强地主势力建立

2)刘秀以“柔道”治天下,与豪强贵族妥协,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3)西汉初“无为而治”政策使得豪族势力膨胀壮大,后来也没有有效解决,成为东汉豪强的基础。

4)东汉豪强地主形成一套扩充势力的方法,如修建城堡、组建家兵、专攻儒家经典、控制舆论,与朝中外戚、宦官、士大夫勾结,实力日趋膨胀。

2、东汉豪强地主特点(即豪强地主势力膨胀表现)

1)经济上:

建立财力雄厚、自给自足的大庄园

2)军事上:

修建城堡,组建私人武装“家兵”、“部曲”,用以看家护院,称雄一方。

3)政治上:

把持地方或中央政权。

有些名门望族(凭借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成为官宦世家,甚至连续在朝中位居高官。

4)文化上:

(一些名门望族)精通儒学,占据文化优势;

5)社会舆论控制上:

把持地方舆论,使家族声名远扬。

(为通过察举、征辟方式入选官吏创造条件)

东汉后期士大夫中出现不少累世专攻一经的家族,他们的子弟有数百人甚至数千人,通过经学入仕,形成累世公卿的家族。

东汉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影响

1)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

2)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威胁国家统一、威胁皇帝和中央集权)

3)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三国鼎立、南北长期对峙分裂的社会根源。

4)与外戚等联合,导致东汉末年政局混乱,走向衰落。

3、东汉豪强地主的大庄园

(1)大庄园建立方式:

通过土地兼并

(2)东汉豪强地主大庄园的特点:

1)自给自足,财力雄厚——农林牧副渔各业都有

2)生产者——驱使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

3)规模大——大地产经营,“连栋数百,膏田满野”

4)拥有私人武装部曲、家兵看家护院,称雄一方。

田庄是一种合经济关系与血缘关系为一体的社会组织,家族间既剥削又团结互助

材料:

“命女工趣织布,典馈酿春酒。

地气上腾,土长冒橛,陈根可拔,急强土黑垆之田,可种瓜。

大小葱、蒜、苜宽厚及杂蒜,强种蓼,可菹芋,可作诸酱、肉酱、清酱。

正月自朔暨晦,可移诸树竹、漆、桐、梓、松、柏、杂木。

唯有果实者,及望而止。

过十五日,则果少实。

正月尽二月,可种春麦、豆,可剥树枝。

自正月以终季夏,不可伐木必生蠹虫。

“是月也,冬谷或尽,椹麦未熟,乃顺阳布德,振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

无或蕴财,忍人之穷;无或利名,罄家继富;度入为出,处厥中焉蚕晨尚闲,可利沟渎,葺治墙屋,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

是月尽夏至,暖气将盛,日烈燥,利用漆油,作诸煎药。

——《四民月令》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注:

“徒,众也;附,亲也。

”------《后汉书·仲长统传》

试比较西欧庄园同中国东汉豪强庄园的异同

同:

1)经济上,无论中国还是西欧的庄园都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生产各种农副产品,几乎是闭门成市,有很强的独立性。

2)军事上,都有修建城堡,有独立的武装,用以看家护院,称雄一方。

3)政治上,在地方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在下面有部分依附民,西欧的是农奴,中国的是佃家或田客。

异:

第一:

欧洲中世纪的庄园是国王把土地赏赐与分封给臣下形成的,是封建领主制;中国的田庄是由土地兼并与皇帝的赏赐,是封建地主制。

第二:

欧洲中世纪的庄园不能买卖,而且实行长子继承制,且比较稳定;中国的田庄可以买卖,而且实行分子继承制,有的田庄经数代后便被分割,不稳定。

第三:

欧洲中世纪的庄园独立性强,庄园主在自己的庄园有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如同一个独立王国;而中国的田庄主在自己的田庄内没有这些权力,这些权力由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行使。

第四:

欧洲中世纪的庄园实行农奴制,农奴除耕种自己的份地外向领主提供劳役地租,而且农奴的身份世代相袭,所以依附关系很强;中国的田庄实行租佃制,他们有较多的人身自由。

5东汉皇权衰落,走向衰败的原因(表现)

(1)地方:

地方豪强势力膨胀,(刘秀以柔道治天下,与豪强地主妥协,社会问题未解决)

(2)中央朝廷:

外戚、宦官、士大夫等相互角逐,中央政权衰微混乱,政治黑暗。

(3)黄巾起义严重削弱了东汉政权

(4)军阀混战:

各地豪强起兵镇压黄巾起义之后,彼此争权夺利,形成军阀混战,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第11课割据与分立

1、汉末的军阀混战

董卓入京:

废少帝、立献帝,专擅朝政。

以袁绍为盟主,“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

”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以还相吞并。

”至199年,主要军阀有袁绍(占青、冀、幽、并四州)、曹操(豫、兖二州、)孙策(据江东)、刘表(占荆州)、刘璋(据益州)、韩遂与马腾(占有凉州)、公孙度(盘踞辽东)等。

军阀混战的影响

社会经济遭受极大破坏。

洛阳、长安都化为废墟;

曹操在《蒿里行》中说: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被称为汉末实录)。

王粲(建安七子之一)在《七哀史》中说: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二、政治格局——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的形成)

1、三股力量的形成:

混战之中,中原地区的曹操脱颖而出:

(原因)①政治优势:

196年,他将汉献帝迎至许县(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②经济优势:

同时,努力发展辖区经济(军屯和民屯),③人才优势:

广招天下真才实学之士,实力迅速增强。

④军事优势:

随后,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实力雄厚的袁绍,基本统一北方。

2、南方势力发展之刘备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有名的“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得力助手。

刘备采用其策略,联孙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3、南方发展势力之孙权

孙权则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占有长江下游地区,在周瑜、鲁肃等人的辅佐下,巩固地盘,稳步发展。

三股力量的较量:

208年,赤壁之战中,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

孙刘联军,运用火攻,大获全胜。

赤壁之战后,刘备进占四川,孙权进一步扩展了东南的辖区。

4、三国鼎立的形成: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史称“孙吴”。

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

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客观条件:

地理上:

蜀有剑阁、三峡之险;吴有长江天堑。

经济上:

蜀有天府;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之经济也足以立国。

主观条件:

三大集团的领袖、谋臣、武将在水平上势均力敌,并有自己的人才群体。

孙刘联盟,攻虽不足,守则有余。

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当时各方实力趋于均衡的结果,就其形成的历史根源是豪强势力发展的结果。

(三国鼎立的评价))①三分天下是各方势力趋于均衡的结果,在一段时间中形成了比较稳定而有序的状态。

②与先前的八方割据、连年混战相较,鼎峙的局面毕竟对社会的安定、经济的恢复、人民的安居乐业更有利一些。

③这一平衡不会永远维持,某方因各种有利因素而获得长足发展后,均势就会被打破,新的统一趋势随之出现,其后的三国归晋即体现了这一趋势。

三、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夏、商、周到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地区是中国最早的经济重心。

第一、自然条件的优势。

黄河流域地区植被茂盛,地势平坦,土质疏松,便于农耕。

第二、生产技术的优势。

春秋战国以后,铁农具、牛耕技术在中原广泛推广,尤其西汉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使得黄河流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平始终高于其他地方。

第三、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北方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主要生产部门的产量与质量名列前茅。

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

汉末战乱集中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南移,不仅使南方地旷人稀、劳动力匮乏的状况有所改变,而且使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经验向南传播。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各方大力推动各业生产,促使地方经济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1、曹魏经济的发展

曹魏占据北方,当时北方是经济的重心

曹魏的广泛屯田(民屯和军屯),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使曹魏成为三国当中实力最强的,为后来三国归晋提供了经济基础。

2、诸葛亮治蜀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领导下兴修水利、大力屯田,发展农业,还发展织锦等手工业。

诸葛亮改善与南中八郡少数民族的关系,他七擒七纵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任用少数民族的首领为官,鼓励少数民族人民发展经济,加强了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

3、孙吴江南经济的开发

孙吴推动山越人经济文化的发展,加速了平原沃野的开发,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为了控制长江天险和适应水上交通的发展,吴国大力发展造船事业,所造的船只最大的有20多丈。

船队到过辽东,也到过夷洲,即今台湾。

吴建都建业,它是历史上最早建都今南京的朝代。

水稻、纺织、冶炼、瓷器、造船发展。

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一、朝代的更迭

秦—西汉—新—东汉—三国(魏蜀吴)—西晋

东魏—北齐

十六国—北魏(439--531)(北朝439—581)

西晋(304—439)西魏—北周—隋

(256—316)

东晋—宋—齐—梁—陈(南朝420—528)

(317—420)

五胡:

匈奴、羯、鲜卑、氐、羌

2、南方经济的开发

1、背景:

生产技术:

南迁农民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劳动力:

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南方山区少数民族出居平原,为江南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社会环境:

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自然条件:

江南地区雨水充足,气侯温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农业经济区

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北方作物的引进

2、表现

丝织、冶铸、造船等手工行业发达

出现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有所发展

圩田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

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

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3、民族关系上——民族大融合

1、民族融合的方式

1)自下而上因经济文化互动而实现的融合(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混杂共处于中原地区,民间频繁的接触和交流)

2)自上而下以政治手段推行的融合(胡族君主的身体力行)

表现:

经济上鼓励农耕;政治上采用汉制;文化上研习汉籍、提倡儒学

典型:

北魏孝文帝改革

冯太后改革:

政治上集权中央、方三长制、颁布官吏俸禄制和惩治贪赃的规定、经济上均田制

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禁鲜卑语,通过汉语;禁胡服,通过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仿汉族体制定官制和律令;促进胡汉通婚;尊孔,实行礼制

作用:

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融合的特点:

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影响:

缩小民族差异,为再次全国一统奠定基础,充实并传承中华文化

三长制——健全了基层政权,完善了行政体制,取代了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户制,保证国家收入和对人民的有效控制,加强地方管理。

孝文帝迁都

直接目的: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

根本目的: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第13课隋唐政治新格局

一、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隋朝:

581年杨坚长安

589年灭陈统一全国

唐朝:

618年李渊长安

2、承上启下的隋唐政治新格局

1、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唐朝进一步发展)

(1)三省与六部

(2)三省六部制度的运行

(3)政事堂:

宰相议事的处所

(4)三省六部制的实质:

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

①集体宰相制: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②互相牵制:

避免专权和独裁

③分工明确:

政令贯彻效率高

2、科举制

(1)背景:

秦汉至隋唐人才选拔方式的变革:

从推荐为主到考试为主

(2)创立:

隋期创立,经唐朝逐渐健全

(3)定义:

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

(4)常设科目:

明经、进士

(5)科举制的影响

①政治:

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②社会:

改变选举权被地方世族门阀把持的局面,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③文化: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隋唐政治制度总结汉魏以来君权与相权争夺、内朝与外朝制约的成果,在中央正式形成三省六部制。

其基本精神是提高皇权,裁抑与分割相权,以加强君主帝制的中央集权。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请根据材料在图表上标出三省和政事堂的职权。

 

吏部:

考试铨选;户部:

户籍财政;礼部:

礼仪科举;兵部:

兵籍军令;刑部:

司法刑狱;工部:

工程营造

政令下达程序

上下隶属关系

简单地说,即中书舍人根据皇帝的意思结合中书省宰相的意思草拟诏书,然后交给皇帝画“敕”,再交门下省审议,通过后再交尚书省执行。

如果门下省的人不同意,给事中可以封驳,即注上自己的反对意见,这道诏书就不具备效力,必须返回中书省重拟,即便是皇帝画敕也无用。

由于这种封驳可能会造成政务的耽误,后来中书省与门下省常常合并办公,合称中书门下,议事地点叫政事堂。

根据隋唐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分析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变化:

一是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分夺了原来宰相的权利,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了皇权。

二是三省权责分明,各有所司,既可分工合作,使政令更为合理适切,又可互相制衡,防止大臣独断独行。

三是六部的设立使各部门事务的管理更加具体和明确,故而一直延之于清代。

与秦汉相比,隋唐中央政权机构的建制有哪些新特点?

特点作用

1、集体宰相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分工明确政令贯彻效率高

3、互相牵制避免专权和独裁

影响:

①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②加强了皇权,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③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凡被加以特定官衔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宰相,致使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

与秦汉相比,隋唐中央政权机构建置的新特点

(1)隋唐三省六部制以部门的明确分工代替秦汉三公九卿制的个人分权。

六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政令的贯彻和实行,提高了行政效率。

(2)从秦汉的丞相为百官之长发展为唐朝政事堂宰相集体议事,三省互相牵制,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3)秦汉时皇权独裁,隋唐时三省六部制度严格执行时,皇权也会受到一定限制。

4.科举制

【材料】孟郊《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贺新郎》:

人生七十古来稀,新科进士娶成女。

要问新郎年几何,五十年前二十一。

【提问】回顾我国历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背景:

秦汉(察举制以品德准,举荐制)魏晋(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宗)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完善:

扩充国学规模

唐太宗严格考试制度

关键人物武则天创设武举、殿试

唐玄宗殿试诗赋

 

秀才

明经

进士

明法

明书

明算

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兴起的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分常科和制举两种,常科每年举行,制举则根据需要临时举行。

同时,门荫入仕(官二代)和杂色入流(唐代官员九品之内为流内,九品之外的官为流外,所谓入流就是指由低级的公务员正式进入官员行列)也是唐代重要的入仕途径。

 

考试内容:

明经:

①帖经,就是主考官任择经书中一页,遮盖全文,仅留一行,再裁纸为帖,盖上三、五字,令考生念出或写出这三、五字。

②墨义,就是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

进士:

③策论,就是按策问临场撰文回答问题。

这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考法。

④诗赋,即令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

唐自开耀元年后,规定进士科必须试杂文二篇(一诗一赋),然后试策。

 

(一),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创立和发展的原因:

①根本上是北魏以来经济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

②士族地主日益腐朽没落、不学无术,但仍然垄断着仕途,且有很强的割据一方的政治经济实力,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封建国家的巩固稳定。

(二),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

1)积极方面

1、政治:

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2、社会:

改变选举权被地方世族门阀把持的局面,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3、文化: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2)消极作用和影响——明清时,渐趋没落,严重阻碍了人才的选拔。

史料: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

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

故有诗云: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卷一

科举制虽然维护封建统治,但到明清时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使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致力于四书五经,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思想,扼杀其进取精神;

科举制下,入仕的“天下俊才”也逐渐蜕化为顺从效忠皇帝的奴才;

不讲求经世致用的科举考试也阻碍了科技的进步,使中国近代自然科技人才短缺,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

练习与测评2

为什么说科举制的实行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隋唐科举制的实行相对秦汉以来的察举制和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而言是一次重大变革。

从形式上看,隋唐之前是以推荐为主,隋唐以后是以考试为主。

从内容上看,隋唐之前是以门第出身、名望德才为主,隋唐以后是以真才实学为主。

从作用上看,隋唐之前有才学的庶族地主多遭排斥,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隋唐以后科举入仕的办法使大量天下俊才成为“天子门生”,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也使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因此,隋唐科举制的实行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

练习与测评3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

(一)立法权力:

(二)行政权力;(三)司法权力。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以暴虐的方式对他们行使这些法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时期的制度?

制度的具体名称是什么?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各自拥有什么权力?

(2)哪个国家的政体是材料二的典型反映?

政体名称是什么?

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力?

(3)根据材料三的叙述,对比上述两种政治制度下权力动作的模式,你有何认识?

【答案】

(1)隋唐。

三省六部制。

权力:

中书省掌决策,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批政令;尚书省负责招执行政令

(2)美国。

资产阶级共和制或总统制。

权力:

总统享有行政权;国会享有立法权;联邦法院享有司法权

(3)认识:

此问学生可以自我发挥,有两个观点要反映出来:

中国容易形成专制统治;美国有利于分权制衡,政治相对民主。

第14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1、唐太宗是由政变上台的君主,公元626年,当时是唐高祖次子的秦王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然后迫使父皇让位于他。

2、上台后的唐太宗虚怀若谷,勇于纳谏,最有有名的就是他同魏征的故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征言事不停,太宗把玩的小鸟被闷死在怀中)

3、唐太宗还是一个善于处理民族关系的政治家。

他嫁女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

对其它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他常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由于他的仁德和武功,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

评价: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地主阶级中少有的英主,尽管他由政变上台。

皇位得之不正,但登位后,励精图治,虚怀若谷,勇于纳谏,知人善任,关心民间疾苦,并以开阔的胸襟对待周边少数民族,取得了良好的治绩,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晚年的太宗有大兴土木的弊病,同时好贪边功,数次出兵高丽,都无功而返,使得国力耗损不少。

这些都使他前期的治绩暗淡不少。

4、太宗去世后,其子高宗李治即位,但大权落入了其皇后武则天手中,高宗去世后,武则天正式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统治者:

唐太宗李世民

客观原因:

隋亡的教训,社会经济凋敝,

人口锐减;隋唐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制度上的

保障

贞观之治主观原因:

唐太宗本人阅历丰富,吸取隋亡

(627—629)的教训,及时的调整政策

盛世兴起

政治:

疏缓刑罚、宽政安民;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经济:

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民族关系:

加强边防,平息边患;改善关系,加强

交流

统治者:

武则天,称帝建周

武则天的

盛世发展

武则天的政绩:

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统治者:

李隆基

客观:

唐前期经过百余年的发展,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主观:

唐明皇唐太宗、武则天的业

绩,做到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开元盛世

(713—741)

盛世顶峰

法制建设:

废止严刑酷法,实行宽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