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复习题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0338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1.docx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营养学复习题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1.docx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1

动物营养学复习题1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钙和磷的典型缺乏症有佝偻病、软骨病和产褥热。

2、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非蛋白氮为氮源时,氮硫比例大于10-12:

1可能引起硫缺乏。

3、引起动物白肌病是因为动物缺乏微量元素硒或维生素E。

4、与家禽产软壳蛋有关的维生素是维生素D,鸡发生渗出性素质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E或微量元素硒;禽类的硫胺素的典型缺乏症多发性神经炎。

5、水中有毒的物质包括硝酸盐、重金属盐、亚硝酸盐或氟化物。

6、营养物质的利用先经过消化才能吸收,不同消化器官消化方式不同,有些器官存在几种消化方式,口腔的消化包括物理消化、

化学消化;小肠的消化属化学消化;马结肠的消化属

微生物消化。

7、饲料中含有很多抗营养因子影响动物对营养的利用,花生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为抗胰蛋白酶,棉粕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为棉酚。

8、动物体中水的来源有饮水、饲料水、代谢水。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

1.动物营养:

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2.理想蛋白:

是指氨基酸组成和比例与畜禽氨基酸需要完全一致的蛋白质。

3.随意采食量:

指动物在充分接触饲料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采食饲料的数量。

4.必需脂肪酸:

凡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者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5.瘤胃的氮素循环:

瘤胃液中多余的氨会被瘤胃壁吸收,经血液运输到肝脏,并在肝中转变成尿素,生成的尿素一部分可经唾液和血液返回瘤胃,这种氨和尿素的生成和不断循环,称为瘤胃中的氮素循环。

6.真消化率:

如果在测定粪便中待测营养物质的同时,测定来自消化道分泌的消化液、肠道脱落细胞、肠道微生物等来源(称之为内源性物质)中相应营养物质,在计算消化率时扣除粪便中的内源部分,所得出的消化率为饲料中某种营养物质的真消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饲料中某营养素真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营养素-粪中某营养素+消化道内源某营养素)/食入饲料中某营养素*100%。

7.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条件性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在某一生长阶段或生理状态下,内源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有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8.氨基酸的拮抗:

氨基酸的拮抗指的是饲料中某一种或几种氨基酸的浓度过高情况下,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降低氨基酸的利用率。

三、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1分)

1.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不同,下列哪一种消化属于化学性消化(B)。

A.牙齿咀嚼B.胃蛋白酶的消化C.肌胃收缩D.微生物发酵

2.碘作为必需微量元素,最主要的功能是参与(A)组成,调节体内代谢平衡。

A.甲状腺B.肾上腺C.胰腺D.皮脂腺

3.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减去粪能的差值称为(A)。

A.消化能B.代谢能C.气体能D.生产净能

4.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家禽饲料时,(A)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A.蛋氨酸B.赖氨酸C.色氨酸D.苏氨酸

5.以下(D)的吸收主要是以被动吸收的方式进行吸收。

A.电解质B.短链脂肪酸C.水D.氨基酸

6.维生素A是动物必不可少的一种维生素,植物体内不含有维生素A,但含有维生素A的先体物(C)。

A.胆钙化醇B.生育酚C.胡萝卜素D.甲萘醌

7.当前脂肪酸的营养深受人们的关注,通常鱼油含(D)较高,橄榄油含(A)2高,对人们的健康有利;

A.油酸B亚油酸C亚麻酸D二十二碳五烯酸

8.动物体内的水分经过代谢后要排出体外,下列哪一种水的流失途径称为不感觉失水(C)。

A.粪中排泄的水B.尿中排泄的水C.呼吸道蒸发的水

D.形成产品中的水

9.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为(B)

A.硫胺素B.双香豆素C.凝集素D.棉酚

10.碘作为必需微量元素,最主要的功能是参与(A)组成调节体内代谢平衡。

A.甲状腺B.肾上腺C.胰腺D.皮脂腺

11.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某饲料原料的含氮量为4%,则该饲料原料的粗蛋白含量为(C)。

A.4%B.6.25%C.25%D.40%

12.尿能是尿中有机物所含的总能,主要来自于体内哪种营养物质的代谢产物(A)。

A.蛋白质B.碳水化合物C.脂肪D.粗纤维

13.鸡体内缺硒的主要表现为(D)。

A贫血B.佝偻病C.夜盲症D.渗出性素质

14.植酸酶的应用是酶制剂发展的重要领域。

研究表明,猪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以显著提高(A)的利用率。

A.磷B.镁C.钙D.铜

15.寡糖是由(D)个糖单位通过糖苷键组成的一类糖。

A.10个以上B.2个以上C.50个以下D.2-1个

16.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猪饲料时,(B)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A.蛋氨酸B.赖氨酸C.色氨酸D.苏氨酸

17.哪种营养素缺乏后容易导致坏血病?

(D)

A.维生素AB.维生素EC.维生素B1D.维生素C

四、多选题(每题最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营养物质的利用先经过消化才能吸收,不同消化器官消化方式不同,有些器官存在几种消化方式,口腔的消化方式包括(AB)。

A.物理消化B.化学消化C.微生物消化D.机械性消化

2、酮病是指高产奶牛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导致脂肪氧化产生过多酮体过多引起的疾病,酮体包括(ABC)。

A.丙酮 B.β-羟丁酸 C.乙酰乙酸D.乙酰乙酯

3.与造血有关的微量元素包括(ABE)

A.铁B.铜C.锌D.硒E.钴

4.含硫氨基酸包括(BDF)

A.赖氨酸B.蛋氨酸C.色氨酸D.胱氨酸

E.硫胺素F.半胱氨酸

5.饲料中的粗蛋白包括(AE)。

A.真蛋白质B.氨基酸C.蛋氨酸D.赖氨酸

E.非蛋白氮

6.动物锌缺乏的主要症状有(ABCDE)。

A.皮肤不完全角质化症(皮炎)

B.繁殖机能下降C.骨骼异常

D.食欲下降,生产机能下降

E.皮肤、被毛损害

7.下列各种用途中,属于维持需要范畴的是(ABE)。

A.保持体重不变B.内脏器官活动

C.沉积体脂肪D.沉积体蛋白质

E.修补体组织的损耗

8.现代畜牧业生产主要包括(BCD)环节。

A.选址建场B.品种繁育

C.饲养与管理D.疾病防治

E.无害化处理

五、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的叙述后划“√”,错误叙述后划“×”)

1.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为双香豆素。

(√)

2.精氨酸易与赖氨酸发生拮抗。

(√)

3.油酸为必需脂肪酸。

(×)

4.瘤胃微生物包含细菌、真菌、乳酸杆菌和纤毛虫。

(×)

5.修补体组织的损耗不属于维持需要范畴。

(×)

6.一般地,真消化率要低于表现消化率。

(×)

7.蛋白能量比是概略估算饲料能量转化率的。

(√)

8.目前规定,自然体重的0.75次方,即W0.75称为代谢体重。

(√)

9.Cu、Fe、Co三种元素称为造血元素。

(√)

10.头胎泌乳母牛的营养需要包括维持、生长、妊娠和产奶需要。

(√)

11.对于体况较好的经产母畜,配种前可按照维持需要进行饲养。

(√)

12.现已确认:

赖氨酸是反刍动物唯一的限制性氨基酸。

(×)

13.动物在生长期间主要沉积脂肪与Ca、P。

(×)

14.妊娠期间,胎重的增长是前期快、后期慢,最后更慢。

胎重的

2/3是在怀孕前期1/4时期内增长的。

(×)

15.畜禽器官组织在生长关键阶段,营养需求特别严格,如得不到满

足就会导致挫伤,引起“生长停滞”,但恢复正常饲养之后即可以弥

补。

(×)

六、简答题(每题5分)

1.不同种类动物的消化道有何特点,对饲料利用有何影响?

答:

口腔:

猪口腔内牙齿比较发达,可对食物进行充分而细致的咀嚼。

家禽的喙代替的家畜的唇、颊口腔中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直接进嗉囊。

马口腔内的牙齿比猪发达,对饲料咀嚼时间长、更细致。

反刍动物没有牙齿,具有独特的反刍现象。

胃:

猪有一个相对大的胃,结构上属于单室胃。

家禽具有两个胃和一个嗉囊,一个是腺胃,分泌消化液,另一个是肌胃,家禽吞食沙砾可在肌胃研磨食物。

马胃比较小,胃中只消化少量食物,主要作用是推动食物进入小肠。

反刍动物的特

点是有四个胃,前三个称为前胃,后一个真胃。

肠道:

各种动物的小肠结构和作用相似,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大肠,大肠由盲肠、结肠和直肠组成。

猪具有长而简单的小肠,相对较大的盲肠和一个囊状的结肠,主队纤维的消化能力有限。

家禽有两根盲肠,大肠较短,泄殖腔有三个开口分别是消化泌尿和生殖孔的共同通道。

禽的微生物消化主要在盲肠内进行可消化粗纤维、产生VFA

总的来说消化粗纤维比猪弱。

马具有较短的小肠,大肠发达,盲肠很大,属于结肠发酵者。

反刍动物的大肠对食物进行第二次微生物发酵,与瘤胃相似,反刍动物的瘤胃和大肠有很强的消化粗纤维的能力,同时提高的能量的利用效率。

2.简述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分类及营养生理功能。

答:

必需脂肪酸是指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粮供给,在体内有明确生理功能,是对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不可缺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主要分为亚油酸,α-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

主要生理功能是

(1).作为生物膜的构成物质

(2).合成前列腺素

(3).调节胆固醇代谢。

3.目前,断奶仔猪饲料中常采用高剂量的锌来提高动物抗病能力,促进动物生长,请问高剂量锌采用哪种化合物?

常规剂量是多少?

其采用高锌的依据是什么?

答:

氧化锌常规剂量为3000mg/kg依据:

1).锌具有促进舌黏膜味蕾细胞迅速再生,调节食欲,延长食物在消化道停留时间,促进采食,提高饲料转化率。

2).抑制病原性大肠杆菌的生长,提高机体免疫水平,间接促进猪的生长;

3).消除体内自由基的不良影响,增强DNA转录RNA,促进胰岛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合成和分泌,加强代谢。

4.反刍动物瘤胃蛋白质消化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点:

可以利用非蛋白氮合成微生物菌体蛋白和必须氨基酸,满足反刍动物的维持需要,并保证一定的生产水平。

可以利用劣质蛋白质合成微生物菌体蛋白,利用非必需氨基酸合成必需氨基酸,提高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

缺点:

在与大量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被微生物降解,存在能量和蛋白质的双重损失。

5、水分的基本营养生理功能。

 答:

1).构成体组织

 2).参与养分代谢。

水是一种理想的溶剂,水是化学反应的介质(媒介作用) 

3).调节体温

 4).其他功能:

(1)润滑作用

(2)稀释毒物(3)产品的组成部分

七、论述题(每题10分)

(一)、简述三聚氰胺能否被动物利用?

畜禽采食含有三聚氰胺的饲料后,对肉蛋奶等产品的安全有何影响?

答:

三聚氰胺含氮量为66.6%,是鲜牛奶的151倍,是奶粉的23

倍。

每100g牛奶中添加0.1克三聚氰胺,理论上就能提高0.625%蛋白质。

三聚氰胺不被代谢,很快即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该化合物具有急性毒性。

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2009年先后发生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三聚氰胺鸡蛋事件等。

不法分子在奶粉中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直接导致以奶粉为主要食物的婴幼儿广泛发生肾脏结石。

不法分子在饲料中违法添加三聚氰胺,不仅造成动物代谢负担,可能影响危害动物健康和降低生产性能,而且造成肉蛋奶及其加工制品中三聚氰胺残留,危害消费者健康,尤其是婴幼儿的健康。

(二)、2006年4月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强调做好环境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之一是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

你认为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包括哪些方面,应如何着手?

答: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包括:

(1)如何提高饲料利用,节约饲料资源形成资源节约型畜牧业;

(2)降低畜禽粪便中N、P、NH3及重金属的排放形成环境友好性畜牧业;

围绕提高饲料利用:

(1)配制饲料时,按照饲养标准需要满足动物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需要;

(2)避免添加过多含粗纤维或其他抗营养因子过高的饲料原料;

(3)注意饲料合理加工,采取适当粉碎或制粒的方式,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4)添加酶制剂、酸化剂等有助于改善饲料利用的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围绕降低N的排放措施:

除满足动物蛋白质需要外,按照氨基酸平衡理论,合理搭配饲料原料,使得饲料氨基酸平衡,避免氨基酸缺乏、拮抗或不平衡,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

围绕降低磷排放措施:

采用添加植酸酶的方式提高饲料中非植酸磷的利用,降低外援磷的添加,提高磷的利用效率,减少磷的排放;

围绕降低重金属的排放措施:

采用添加有机微量元素添加剂的方式,减少无机微量元素的添加量,提高微量元素的利用率,降低粪便中的排泄。

(三)、简述瘤胃微生物消化的主要优缺点有哪些?

答:

微生物消化的优点是:

可以将纤维性饲料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供给反刍动物能量;可以将非蛋白氮合成微生物蛋白质,即将劣质蛋白质合成优质蛋白质满足动物蛋白质需要;

可以合成B族维生素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

缺点:

在微生物消化过程中,有一定量能被宿主动物直接利用的营养物质首先被微生物利用或发酵产生CH4形成嗳气损失,这种营养物质二次利用明显降低利用效率,特别是能量利用效率。

微生物将优质蛋白质降解成NH3形成尿素导致损失,影响优质蛋白质的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