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0207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逻辑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逻辑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逻辑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逻辑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逻辑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逻辑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逻辑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逻辑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院(系)名称

政治与行政学院

研究方向

学科专业

逻辑学

1

逻辑哲学

2

语言逻辑

学制

3年

3

哲学逻辑

4

认知逻辑

5

法律逻辑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较高哲学理论素养,较宽厚逻辑学功底的理论人才、学术人才以及实际工作领域人才。

培养学生具有逻辑学领域内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比较开阔的观察与研究视野;以理性思维为目的,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学生须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培养的学生要既能独立从事逻辑学、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也能胜任新闻出版、党政机关等实际工作部门的理论及行政管理工作。

培养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和要求):

1、课程学习:

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逻辑学专业相关课程,并拓宽哲学专业的其他课程。

2、教学实践:

在第三至第四学期,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本科生的教学或以其他方式参加教学实践活动。

3、科研训练:

在导师指导下,通过参与导师的部分科研课题、学术报告、学术讲座等活动,训练和提高科研能力。

4、论文写作:

在第三学期初步确定论文选题,第四学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论证,经导师及指导组同意后,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指导方式:

导师个人指导与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

 

学术型研究生教学计划

院(系)名称

政治与行政学院

学科专业

逻辑学

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主讲教师

各学期教学安排

考查

考试

公共必修课

外国语

90

4

政治理论

74

3

学科基础课

哲学方法论

PhilosophicalMethodology

54

3

胡泽洪、于奇智等

专业必修课

一阶逻辑

Thefirst-orderlogic

54

3

熊明

语言逻辑研究

Thestudyoflanguagelogic

54

3

王健平

逻辑哲学研究

Logicphilosophyresearch

54

3

胡泽洪

哲学逻辑

Philosophicallogic

54

3

熊明

逻辑基础

Logicalbasis

36

2

胡泽洪

西方逻辑史

Historyofwesternlogic

36

2

周祯祥等

语言哲学

Philosophyoflanguage

36

2

王健平

逻辑与认知

Logicandcognitive

36

2

赵艺

逻辑学经典著作选读

Logicclassicreader

36

2

王健平

专业英语

ProfessionalEnglish

36

2

赵艺熊明

文献综述

1

学术报告

1

科研实践能力训练

2

学位论文

*“各学期教学安排”、“考查”和“考试”栏目里用“√”来表示。

逻辑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必读文献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序号

文献名称

作者或出版社

文献类别

1

IntroductiontoLogic

I.M.Copi

C.Cohen

著作

2

AnNewIntroductiontoModalLogic

G.E.Hughers

M.J.Cresswell

著作

3

LogicforMathematicians

A.G.Hamilton

著作

4

HandbookofPhilosophicalLogic

Volume1—Volume12

KluwerAcademicPublishers

著作

5

宋文淦:

《符号逻辑基础》

北京师大出版社,1993年

著作

6

李娜:

《数理逻辑的思想与方法》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年

著作

7

周礼全主编:

《逻辑—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

人民出版社,

1994年

著作

8

杜国平:

《经典逻辑与非经典逻辑》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著作

9

马蒂尼奇编:

《语言哲学》

商务印书馆,

1998年

著作

10

周礼全:

《模态逻辑引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年

著作

11

张家龙:

《数理逻辑发展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著作

13

陈波:

《逻辑哲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著作

14

胡泽洪、张家龙等:

《逻辑哲学研究》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3年

著作

15

苏珊.哈克:

《逻辑哲学》

商务印书馆,

2003年

著作

16

《亚里士多德全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

著作

17

罗.格勃尔等:

《哲学逻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著作

18

周云之、刘培育:

《先秦逻辑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著作

19

陈晓平:

《归纳逻辑与归纳悖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4年

著作

20

邓生庆、任晓明:

《归纳逻辑百年》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著作

21

蔡曙山:

《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著作

22

邹崇理:

《逻辑、语言和信息》

人民出版社,2002年

著作

《哲学方法论》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哲学方法论

课程编号

0102a0005

课程负责人

胡泽洪

教学成员

胡泽洪、于奇智等

学时

36

学分

2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授课方式

专题讲座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为哲学方法论系列专题讲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哲学博士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哲学各个相关专业领域的方法论,拓宽研究视野,优化思维方式,提升哲学水平。

 

课程内容

一、逻辑方法

二、认识方法

三、系统方法论

四、科学方法论

五、语言分析方法

六、文献学方法

七、解释学方法

考核方式

课程论文

参考书目

各位任课教师根据所讲专题开列相关参考文献。

 

《一阶逻辑》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一阶逻辑

课程编号

0102b0031

课程负责人

熊明

教学成员

熊明

学时

54

学分

3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阶逻辑是数理逻辑最基础的课程,它主要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分析数学推理,建立推理系统,并研究这些系统的逻辑性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如下:

(1)理解推理有效性和可满足性概念,能使用解析树对重言式进行判定。

(2)理解个体词、谓词和量词概念,能使用一阶语言对命题进行形式化。

(3)熟悉塔斯基语义,理解可满足性、真、有效性等的定义。

(4)熟悉解析树对有效性的判定。

(5)熟悉一阶演绎系统,其中的证明方法。

(6)理解一阶演绎系统的可靠性、完全性及其证明。

课程内容

1、命题逻辑的语形与语义

2、解析树判定重言式

3、一阶语言(无等词)

4、一阶逻辑的Tarski语义(I)

5、一阶逻辑的Tarski语义(II)

6、解析树判定有效性

7、一阶演绎系统(I)

8、一阶演绎系统(II)

9、一阶演绎系统的可靠性

10、一阶演绎系统的完全性(I)

11、一阶演绎系统的完全性(II)

12、带等词的一阶语言

考核方式

考试

参考书目

1、H.-D.Ebbinghaus,J.Flum,W.Thomas,MathematicalLogic, 2nd ed. Springer-Verlag,1994.

2、S.G.Simpson,mathematicallogic(LectureNotes),http:

//www.personal.psu.edu/t20/notes/logic.pdf,2013.

3、J.Ketland,PropostionalLogicandPredicate_Logic(LectureNotes),2008.

4、叶峰:

《一阶逻辑与一阶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5、熊明:

《古典逻辑》(自编讲义),2006。

 

《语言逻辑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语言逻辑研究

课程编号

0102b0032

课程负责人

王健平

教学成员

王健平

学时

54

学分

3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授课方式

课堂教学、讨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使学生明确语言逻辑的研究对象、性质与内容,认识研究语言逻辑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掌握有关语言逻辑的主要知识,了解语言逻辑的研究动态与研究课题,学会独立思考并利用文献资料进行创新研究。

 

课程内容

1、语言逻辑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语境问题研究

3、语言层次理论研究

4、语词与概念

5、语句与命题

6、歧义问题研究

7、预设问题研究

8、蕴涵问题研究

9、会话涵义研究

10、言语行为与言语意图研究

 

考核方式

考试

参考书目

1、周礼全:

《逻辑——正确思维与有效交际的理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年。

2、奥尔伍德等:

《语言学中的逻辑》,王维贤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马蒂尼奇:

《语言哲学》,牟博等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年。

 

《逻辑哲学研究》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逻辑哲学研究

课程编号

0102b0033

课程负责人

胡泽洪

教学成员

胡泽洪

学时

54

学分

3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讨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逻辑哲学是研究现代逻辑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逻辑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逻辑与哲学的关系,并能就某一问题从事相关研究。

课程内容

1、逻辑、哲学与逻辑哲学

2、逻辑的对象与范围

3、真与真理论

4、逻辑联结词

5、专名与通名理论

6、归纳与演绎

7、模态逻辑及其相关哲学问题研究

考核方式

考试

参考书目

1、苏珊。

哈克:

《逻辑哲学》,罗毅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2、胡泽洪、张家龙等:

《逻辑哲学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

 

《哲学逻辑》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哲学逻辑

课程编号

0102b0034

课程负责人

熊明

教学成员

熊明

学时

54

学分

3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讨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哲学逻辑包括的范围涵盖了广义模态逻辑和真理论等各个分支学科,本课程作为导论课程,主要内容是模态逻辑及其适当的扩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和了解可能世界语义学分析可能与必然的基本思想和理论,熟悉各种模态系统。

为学生在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学习和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课程内容

1、命题模态逻辑的语言

2、可能世界语义与系统S5

3、可能世界语义与系统K

4、正规系统

5、模态语义图

6、严格蕴涵与Lewis系统

7、定域的量化模态逻辑

8、变域的量化模态逻辑

9、可靠性与完全性

考核方式

考试

参考书目

6、G.Huhes&M.J.Cresswell,ANewIntroductiontoModalLogic,Routledge,LondonandNewYork,1996.

7、J.Garson,ModalLogicforphilosophers,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6 .

8、周北海,《模态逻辑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9、李小五,《模态逻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逻辑基础》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逻辑基础

课程编号

0102c0041

课程负责人

胡泽洪

教学成员

胡泽洪

学时

36

学分

2

课程类别

选修课程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讨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弄清楚逻辑学的来龙去脉、发展状况及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了解最常用、最重要的一些推理、论证形式,学会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学会批判性思维,培养理性精神。

课程内容

1、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2、逻辑、语言与思维

3、命题逻辑

4、詞项逻辑

5、谓词逻辑

6、归纳逻辑

7、非形式谬误

 

考核方式

考试

参考书目

1、欧文。

M。

柯匹等:

《逻辑要义》,胡泽洪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2、陈波:

《逻辑学导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胡泽洪、周祯祥、王健平主编:

《逻辑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西方逻辑史》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西方逻辑史

课程编号

0102c0042

课程负责人

周祯祥

教学成员

周祯祥等

学时

36

学分

2

课程类别

选修课程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讨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西方逻辑史是逻辑学研究的导引,引导逻辑学硕士生知晓逻辑学这一古老学科的发展轨迹和学科发展线索。

本课程以古代、中世纪及近现代三个分期的主要逻辑学家的思想和著作为内容,研究生通过对逻辑史的理解,逐渐理清个人学科研究的方向,选择好本学科研究的专题,为硕士论文的撰写提供思路。

课程内容

古代部分两个专题:

1、亚里士多德的逻辑

2、斯多葛学派的逻辑。

中世纪部分两个专题:

1、经院逻辑

2、现代逻辑的萌芽。

近现代部分五个专题:

1、莱布尼兹的逻辑思想

2、布尔的布尔逻辑

3、弗雷格的逻辑

4、罗素和怀特海的《数学原理》

5、现代逻辑的发展

考核方式

考试

参考书目

1、威廉涅尔:

《逻辑学的发展》,张家龙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郑文辉:

《欧美逻辑学说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张家龙:

《演绎逻辑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维库文献:

《historyoflogic》

 

《语言哲学》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语言哲学

课程编号

0102c0043

课程负责人

王健平

教学成员

王健平

学时

36

学分

2

课程类别

选修课程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讨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使学生了解语言哲学的产生原因及发展现状,明确语言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了解该领域的一些研究动态与研究课题,学会独立思考一些重要问题,并学会利用文献资料进行创新研究。

课程内容

1、语言哲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2、语言与世界

3、涵义与指称

4、名称理论

5、摹状词理论

6、语言游戏论与使用论

7、真理问题分析与研究

8、同一替换问题分析

9、古典分析方法与现代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考核方式

考试

参考书目

1、弗雷格:

《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王路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

2、罗素:

《逻辑与知识》,苑莉均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3、马蒂尼奇:

《语言哲学》,牟博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4、王健平:

《语言哲学》,中共中央出版社2003年。

 

《逻辑与认知》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逻辑与认知

课程编号

0102c0044

课程负责人

赵艺

教学成员

赵艺

学时

36

学分

2

课程类别

选修课程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教学目的及要求

经典逻辑作为一个形式工具,在刻画人的推理方面显示出严谨而强大的能力。

20世纪60年代认知科学正式诞生并迅速扩张。

认知科学以研究人类高级智能活动为任务,具有跨学科、实证性的特点。

逻辑学家基于对推理的共同研究兴趣,与心智哲学家、发生语言学家、人工智能学家、认知心理学家等一起,参与到认知科学的研究中。

承传弗雷格数理逻辑传统的占主流地位的逻辑学家们试图用形式工具严格刻画知觉、信念修正、知道、动态推理等人类认知活动;而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非形式逻辑则回归到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理论,通过引入主体、强调语境,研究具有弗协调性、可废止性和不一致性的实际推理。

本课程旨在以导论形式介绍认知科学、认知逻辑及其哲学问题的基本知识,并以专题形式演示逻辑学家刻画和解决具体认知问题的方法和进路。

课程内容

1、认知科学导论

2、传统认知逻辑

3、传统认知逻辑的哲学问题

4、心智逻辑理论

5、心智模型理论

6、推理谬误专题

7、不一致性推理:

自我欺骗专题

8、前沿文献导读与开放性问题

考核方式

考试

参考书目

1、Thagard,P.,2005. Mind:

IntroductiontoCognitiveScience

2、MartinD.S.Braine, DavidP.O'Brien, MartinBraine,1998,MentalLogic.

3、JohnWoods, 2013, ErrorsofReasoning,NaturalizingtheLogicofInference.

4、DavidHarel, DexterKozen, JerzyTiuryn, 2000, DynamicLogic

《逻辑学经典著作选读》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逻辑学经典著作选读

课程编号

0102c0045

课程负责人

王健平

教学成员

王健平

学时

36

学分

2

课程类别

选修课程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讨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使学生了解逻辑学原理与理论的来源,体会经典作家的研究方法与结果,从经典著作中寻找进一步展开学术研究的源泉与动力;从经典思想理论学习与研究中进一步巩固与拓宽已有知识与研究视野,从对经典作家不同思想的比较中发现新的研究课题;学会独立思考并利用文献资料进行创新研究。

课程内容

1、亚里士多德逻辑著作选读

2、培根逻辑著作选读

3、密尔《逻辑体系》选读

4、弗雷格逻辑论著选读

5、罗素逻辑论著选读

6、维特根斯坦逻辑论著选读

7、当代西方逻辑研究名篇选读

考核方式

考查

参考书目

1、亚里士多德:

《工具论》,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2、弗雷格:

《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王路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

3、罗素:

《逻辑与知识》,苑莉均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4、马蒂尼奇:

《语言哲学》,牟博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5、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专业英语》课程简明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专业英语

课程编号

0102c0034

课程负责人

赵艺

教学成员

赵艺、熊明

学时

36

学分

2

课程类别

选修课程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讨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英文文献的阅读、英文论文的写作以及使用英文进行学术交流是一个研究者的基本素质,本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献阅读,指导学生使用英文写小论文,为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一定的学术英文交流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内容(大体范围如下,视学生兴趣而异)

1、Basicmodallogics

2、Normalmodallogics

3、Non-normalmodallogics

4、Conditionallogics

5、Many-valuedlogics

6、LogicswithGaps,GlutsandWorlds

7、Freelogics

8、Constantdomainmodallogics

9、Variabledomainmodallogics

10、Necessaryidentityinmodallogic

11、Contigentidentityinmodallogic

考核方式

考查

参考书目

1、G.Priest,AnIntroductiontoNon-ClassicalLogic,2ndE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8.

R.Girle,ModalLogicsandPhilosophy,2ed.,2009.

2、S.A.Kripke,“ACompletenessTheoreminModalLogic”, JournalofSymbolicLogic,24:

pp.1–14,1959.

3、S.A.Kripke,“SemanticalAnalysisofModalLogicI.NormalModalPropositionalCalculi”,ZeitschriftfürMathematischeLogikundGrundlagenderMathematik,9:

pp.67–96,1963.

4、S.A.Kripke,“SemanticalConsiderationsonModalLogic”, ActaPhilosophicaFennica,16:

pp.83–94,19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