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与作业设计数学三年级下配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0068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与作业设计数学三年级下配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案与作业设计数学三年级下配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案与作业设计数学三年级下配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案与作业设计数学三年级下配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案与作业设计数学三年级下配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与作业设计数学三年级下配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docx

《教案与作业设计数学三年级下配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与作业设计数学三年级下配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与作业设计数学三年级下配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docx

教案与作业设计数学三年级下配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案与作业设计数学三年级下配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口算和估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3页例1、例2。

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的口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采用多种方法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培养类推的能力。

3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能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进一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如何使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单元主题图,情景图,口算卡片。

一、导入新课

教师:

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市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瞧,这就是市体育馆。

教师:

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1:

我想知道体育馆有几个区?

学生2:

我想知道A区有几排,每排有几个座位?

学生3:

我想知道体育馆一共可以容纳多少人?

教师:

这些问题我们请图中的小朋友来帮助我们好吗?

根据学生的提问点击小朋友依次出现对话框。

[点评:

依次出现对话框,体现学习的顺序性。

]教师:

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

学生1:

A区有多少个座位?

学生2:

市体育馆一共可以容纳多少人?

……

从学生提的问题中抽出:

“A区有多少个座位?

”这个问题进行解决。

[点评: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主动质疑的习

惯,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教师:

要求体育馆A区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算式呢?

教师引

导学生思考:

怎么口算48×10?

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算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我是这样想的,10个十是100,48个十就是480。

②40×10+8×10。

③48×5+48×5。

④48×2×5。

⑤10×6×8。

⑥48×9+48×1。

⑦48扩大10倍,就是480。

教师: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能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算法,你能把自己口算48×10的算法说给同桌听吗?

教师:

用你喜欢的算法来计算第2页的算一算,把结果写在书上。

请同学们观察这4道题,通过口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

学生1:

我发现每个算式中都有10。

学生2:

我发现他们都是两位数乘10。

学生3:

我发现一个两位数乘10就在这个数后面加一个0。

教师:

同学们说得很好,那如果两位数与其他整十数相乘,又该怎么算呢?

[点评:

重视计算方法的探索,把问题放手交给学生们去讨论完成。

学生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交流比较中,更好地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2教学例2

请学生观察主题图

教师:

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

一共有多少袋面粉?

教师:

你能解决吗?

从哪儿知道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说法:

学生1:

我从图中数出来的。

学生2:

我用3×10得来的。

教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你知道这些面粉的共重多少吗?

你会列式计算吗?

试一试。

教师

这道题你准备怎么做?

把你的算法先讲给同桌听一听。

谁愿意把你的算法讲给大家听一听,可能有以下几种:

学生1:

25×30,先算25×3,再用75×10。

学生2:

25×3得75,在75后面添上一个0。

学生3:

25×6×5。

学生4:

30×5×5。

……

教师:

同学们想得好,计算得也很正确,有的同学把两位数乘整十数变成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口算;也有的同学采用把两位数先乘一位数,再把积扩大10倍的方法。

大家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教师: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第3页的算一算中的3道题。

[点评:

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研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发展了学生

的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

]

三、巩固学习

学生互相出题算一算。

看卡片算积,一个小朋友拿卡片,另一个小朋友说积。

四、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和同学们交流。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3页例2。

教师:

一共有多少袋面粉?

你们是怎么数的?

学生:

每堆有10袋,3堆就有30袋。

教师:

如果要算出这30袋面粉共总多少千克,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行?

学生:

每袋面粉是多少千克?

是25千克。

教师:

现在可以求出这些面粉共重多少了吗?

怎样列算式?

学生:

25×30=

教师:

这道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计算呢?

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商量商量吧!

学生间相互讨论,教师也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

学生1:

我认为应该这样算。

我们上节课学过25×10,25×10=250,再乘上3,250×3=750。

学生2:

我们的方法和他的不一样,我们是用25×3=75,再用75×10=750。

……

教师:

你们的方法都不错!

用到了我们前面例1学习的知识,让两位数与10相乘,直接扩大10倍。

还想用你们的好方法计算其他的计算题吗?

教师出示练习题:

21×20=45×30=50×32=

学生做题时,教师察看作业情况。

教师:

你们又是怎么算这些题的呢?

口算和估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4页例3、例4。

1经历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学习过程,会正确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

2体会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价值,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多种方法来估算生活中的乘法问题。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

掌握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多种方法来估算生活中的乘法问题。

一、新课导入

出示以下题目:

78×2030×5620×4090×81

43×5070×4050×6090×50

教师:

你能将这些算式分一分吗?

你准备怎样分?

学生:

我想把这些算式按“只有一个因数是整十数”和“两个因数都是整十数”来分。

教师:

同意他的标准吗?

请大家按照这个标准把这些算式分一分。

学生将算式分类后汇报,教师板书:

第1类第2类

78×2020×40

30×5670×40

90×8150×60

43×5090×50

教师: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第1类算式。

完成后选一道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

学生口算后交流

教师:

这种两个因数都是整十数的算式我们叫它整十数乘整十数。

这节课我们就先来探讨这种乘法的口算方法。

二、合作探索新知

1探索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

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

1了解质量单位

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

如,200克、280克、1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

?

教师指出:

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

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

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认识工具

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

1教师出示一小勺盐,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介绍天平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3称盐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你知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

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

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讨论:

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

三、课堂活动

1分组活动:

称学习用品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独立作业,看图,填一填

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

五、课后延伸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

2掌握克与千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千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吗?

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当一个学生说出体重之后,问一问,谁比他重?

还有谁更重?

咱们班上谁最重?

教师随机作记录:

30千克、32千克、40千克、46千克?

?

我们班最重的同学都没有老师重?

看了老师的体重,你有什么感觉?

为了便于比较,也为了记录简便,老师用来表示体重的单位应该与你们的一样,都用千克作单位。

教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千克。

二、探索新知

认识1千克

出示一袋500克的碘盐,用手掂一掂,再估一估它有多重。

请学生读出包装上的数据。

再出示一袋同样的碘盐,问学生:

两袋这样的碘盐重多少?

告诉学生1000克就是1千克。

教师板书:

1000克=1千克

千克用kg表示。

1kg=1000g

将这两袋盐放在台秤上,请学生看指针所指的刻度是1千克。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重1千克?

学生一只手拿一枚2分硬币,另一只手拿1千克重的物品,掂一掂,说出自己的感受。

讨论:

你认为通常在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

结论:

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操作活动,称物品

每组拿出自己准备的秤。

称出1千克盐、3千克大米、2千克水果糖。

用手掂一掂。

称8个苹果、3个萝卜,掂一掂,估计一下这些物品有多重,再称一称。

学生交流:

你用什么工具称?

怎样称的?

克与千克的换算

这袋大米重3千克,如果用克作单位,怎么表示?

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说出:

1千克是1000克,3千克就是000克。

kg=000g

这3个萝卜重000克,如果用千克作单位,怎么表示?

你是怎样想的?

比较这两个式子:

kg=000g000g=kg,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的体重是50000克,真的比全班所有的人都重吗?

50000克就是50千克,全班最重的是48千克,老师比全班的同学都重。

三、课堂活动

对口令。

填一填。

分组活动,称一称。

选择一件你想称的物品,估计一下有多重。

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五、课后延伸

小猪重30千克,小猫重5千克,大公鸡重3千克,母鸡重2千克,两只小鸡分别重500克。

它们要坐船去游玩,大木船规定不能超过33千克,小木船规定不能超过9千克。

它们怎样坐船?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践、观察与推算的活动中,认识1吨物品有多重,建立吨的概念。

2掌握千克与吨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实际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1请学生课前去调查货车的载重量。

2教师准备体重秤、1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2吨、4吨?

?

教师发现了一辆长安小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1000千克,另一辆小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1吨,哪辆车的准载量大?

引发学生的争议,进而引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吨。

二、建立概念

1认识1吨

请一个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学生站上体重秤。

告诉大家,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

同桌互相抱一抱,或者背一背。

说一说对25千克的感受。

请4个学生上台,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

想象一下,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样?

100千克重不重?

请40个学生起立,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

想象一下,把这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

1000千克重不重?

1000千克就是1吨。

1吨重不重?

板书:

1吨=1000千克。

2算一算,加深对1吨的认识

出示重20千克的一桶水,放在体重秤上。

请学生用手拎一拎,说一说感受。

推算一下,多少桶水重1吨?

出示重50千克的1袋米。

请学生用手提一提,说一说感受。

推算一下,多少袋米重1吨?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吨

启发学生举例:

如大象约重4吨,大黄牛约重1吨,家中上月用水约5吨?

?

教师举例:

城市家庭每月的排放污水量,城市家庭全年生活垃圾量,每人每年消耗的食品量?

?

从而进行环保教育。

与克、千克相比较,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吨作单位?

结论:

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认识进率

1吨=1000千克。

出示两辆车的图片,其中一辆车身上写着000kg,另一辆车身上写着4吨。

填一填:

000kg=吨4吨=kg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说出1000千克是1吨,000千克就是2吨;1吨是1000千克,4吨是000千克。

吨与千克的进率是1000。

把用千克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吨作单位的数,要去掉3个0;把用吨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要加上3个0。

判断。

解决问题。

①看图,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提出了什么问题?

②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答。

③教师: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你遇到了什么情况?

怎样思考的?

学生2:

都变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5吨=000kg,000-000=000。

总结:

可以统一成用吨作单位,也可以统一成用千克作单位。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一、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一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教材P2—3页例1,P6页练习一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

东、南、西、北卡片、指南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升旗仪式吗?

你们知道太阳是从什么位置升起

的吗?

2、揭示课题:

东南西北

展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

2、指一指哪边是东?

教室的东边有什么?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

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

指左边练习表达:

这边是北。

指右边:

这边是南。

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学生自学

自学检测

1、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面。

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

2、早晨当你面对着太阳,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

3、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

三、合作探究小组互探。

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描述方法。

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

指左边练习表达:

这边是北。

指右边:

这边是南。

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小组讨论:

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

各个方向各有什么特点?

四、达标训练

1、早晨当你面对着太阳,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

2、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

3、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

4、填空。

五、堂清检测

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我面向太阳,我的后面是方,

左边是,右边是方。

2、傍晚,夕阳西下,我面向太阳,我的后面是,左边是方,右边是方。

3、看图回答问题:

上图中学校的北面是,学校的南面是。

阳光超市的东面有、。

少年宫的西面有、。

4、坐在自己的座位看看你的东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5、你家的大门是朝哪个方向?

东南西北的邻居是谁?

和邻居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听?

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6页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