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地基松木桩处理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1977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89 大小:44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地基松木桩处理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软地基松木桩处理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软地基松木桩处理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软地基松木桩处理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软地基松木桩处理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地基松木桩处理方案.docx

《软地基松木桩处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地基松木桩处理方案.docx(1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软地基松木桩处理方案.docx

软地基松木桩处理方案

#1 软弱地基的松木桩处理

  摘  要:

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地基。

由于软土具有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和透水性很小等特性,因此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必须重视地基的变形和稳定问题。

在软弱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会出现地基强度和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因而常常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地基处理。

处理的目的是要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降低软弱土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目前针对软弱地基的不同构成有很多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程实践,对用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地基处理桩基施工

  一、软弱地基的种类及常见的处理方法

  软弱地基的种类很多,按成因一般可分为人工填土类地基;海相、河流相和湖相沉积而成的含淤质粘土类地基;各种山前冲积、洪积相所形成的夹卵石、漂石的粘土类地基。

复杂的成因造成了它们在物理力学性能上的复杂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承载力低、压缩性高。

目前对厚度较大的软弱地基一般采用各类钢筋混凝土桩进行处理,对含水量和孔隙比较大的软弱地基一般采用砂桩、石灰桩,化学灌浆或堆载预压等方法处理。

各种处理方法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处理方法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设计是否安全和节约。

在实际工程中,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的问题较少提及,笔者认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短木桩处理某些软弱地基不仅施工较为便捷,而且费用也较为经济合理。

  二、用松木桩处理地基的实例

  在实际工程中软弱地基普遍存在,对于一些层数较低、荷载较轻的建筑物地基或遇局部暗塘的情况,大多是采用松木桩处理地基的。

下面就110KV鹿山变电所主控楼的地基处理作一简要介绍。

  (1)工程的地质概况

  该工程位于鹿山附近,建筑面积650m2,两层全框架结构。

地质剖面自上而下由杂填土、淤质粘土、含淤质砾砂卵石、粉质粘土及粘土构成。

  淤质粘土呈软塑状,下部的含淤质砾砂卵石呈中密状,是较为理想的持力层。

持力层的实际埋深约4米。

当时曾考虑用砼短桩或换土垫层法处理,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松木桩的处理方案。

  (2)松木桩的设计计算

  在设计中短木桩用作挤密桩时可按下式设计:

  S=0.95d√(1+e0)/(e0-e1)

    n=A/AP

  S――桩的间距(m)

  d――桩径(m)

  e0――挤密前土的天然孔隙比

  e1――挤密后作要求达到的孔隙比,可按地基所需的承载力设计值再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五附表5-3或5-4确定

  n――每m2桩的根数

  A――每m2地基所需挤密桩面积,A=(e0-e1)/(1+e0)

  AP――单桩横截面积(m2)

  在设计中,当桩端有硬壳层存在时,可作为端承桩,按下式计算:

  Pa――单桩承载力

  Ψ―――纵向弯曲系数,与桩间土质有关,一般可取1

  α―――桩材料的应力折减系数,木桩取0.5

  [σ]――桩材料的容许压力,kPa

  本实例中柱下独立基础附加应力及自重总值为950KN。

选③层为桩端持力层,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经综合分析后取值130kPa,基础埋深1.5米,经计算基础尺寸为2.6*2.9m2。

持力层埋藏较浅,因而采用端承桩设计。

根据(a)式,当以松木为材料,桩直径为15cm时,[σ]为2773.4kPa

  Pa=1*0.5*2773.4*(0.15/2)2*π=24.5KN/根

  每平方米所需桩数为

  n=950/(2.6*2.9*24.5)=5.14根/m2

  实取5根/m2

  该工程的桩基底面积为210m2,所需桩数:

  210*5=1050根

  桩的布置按梅花形:

  全部打桩完毕后,在桩顶面铺设20cm厚片石灌石子,加以夯实,然后再做基础。

  (3)经济效果分析

  根据建筑预算定额,φ15cm的松木桩2.5m长每根桩工料费为15元/根,总费用1050*15=1.575万元。

若用12cm*12cm混凝土预制短桩约需5.1万元;若用换土垫层则需2.4万元,并且因地下水位较高,换土施工难度很大。

显然用松木桩方案为首选。

该工程1999年5月竣工两年多来,通过使用和观测证明,结构稳定安全。

  三、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的适应条件

  根据笔者在软土地基上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软土地基的设计之前必须认真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和土工试验。

只有查清土层和土质的情况,才能正确地进行设计和施工;再者,必须从场地的土层和土质的特点出发,对地基与基础的结构、施工及使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方案比较、合理地选择地基处理方案。

一般软土厚度小于5m时较为适宜用松木桩处理,为了便于打桩,桩长不宜超过4m。

作端承桩时,为了保证桩尖能进入持力层,上部可先开挖至基础的埋深后再打桩。

桩的材料必须用松木,因松木含有丰富的松脂,这些松脂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细菌对其的腐蚀,价格也较为便宜。

松木桩适宜在地下水以下工作,对于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或地下水具有较强腐蚀性的地区,不宜使用松木桩。

  实践证明,短木桩处理软弱地基时,有施工方便、经济效益明显的优点,它可避免大量的土方开挖,因而在松木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用松木桩处理软弱地基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可行的,它不失为一种处理软弱地基的有效手段。

(第一部分)

第1章施工组织总说明及编制依据1

§1-1工程概况2

1.1.1工程简介2

1.1.2工程技术标准及结构类型2

1.1.3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3

1.1.4主要工程数量4

1.1.5施工条件4

1.1.6工程特点5

1.1.7我公司承担本标段工程施工的优势5

§1-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6

第2章施工总体部署6

§2-1工程施工总体目标7

2.1.1、工期目标7

2.1.2、质量目标7

2.1.3、安全目标7

2.1.4、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7

§2-2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8

2.2.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8

2.2.1、人员配备8

§2.3、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11

2.3.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11

2.3.2、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11

§2.4、协调、协作措施12

§2.5、施工总平面布置12

2.5.1、场内外施工便道12

2.5.2、临时设施的布置13

2.5.3、用水、用电14

2.5.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4

§2-6、总体施工顺序14

2.6.1、总体施工构想14

2.6.2、总体施工流程15

§2-7、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安排及衔接19

2.7.1、桩基础施工19

2.7.2、下部结构的施工19

2.7.3、上部结构施工20

第3章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21

§3-1水下礁石清炸工程施工21

3.1.1、工程概况21

3.1.2、航道炸礁工程设计21

3.1.3、水下炸礁施工24

3.1.4、水下炸礁施工质量及控制25

3.1.5、水下炸礁施工安全25

§3-2仙村大桥施工29

3.2.1、桩基础施工29

3.2.2、下部结构施工40

3.2.3、上部结构施工51

§3-3高架桥施工61

3.3.1、工程概况61

3.3.2、桩基础施工62

3.3.2、下部结构施工63

3.3.3、上部结构施工66

§3-4收费站施工74

3.4.1、工程概况74

3.4.2、桩基础施工74

3.4.2、下部结构施工75

§3-5附属工程施工78

3.5.1、桥面系施工78

3.5.2、A12~A17桥上轴人行道及栏杆施工80

3.5.3、人行楼梯施工80

3.5.4、缓冲过滤池及主桥墩防撞钢漂等施工80

3.5.5、仙村涌堤围加固工程81

第4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施83

§4-1施工进度计划安排83

§4-2组织保证措施83

§4-3主要工序的工期保证措施87

§4-4雨季施工及防洪防汛措施90

第5章主要资源使用计划93

§5-1工程资金使用计划及控制措施93

5.1.1资金使用计划93

5.1.2资金控制措施94

§5-2劳动力使用计划95

§5-3主要材料使用计划98

§5-4主要船机设备使用计划99

§5-5主要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使用计划101

§5-6施工用水用电计划102

§5-7临时用地使用计划103

第6章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措施和工程创优计划105

§6-1质量保证体系105

6.1.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105

6.1.2、质量职责109

6.1.3、质量活动的内容及要求111

§6-2工程创优目标、计划及其保证措施113

6.2.1、本工程创优目标113

6.2.2、工程项目创优总体规划、措施113

6.2.3、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115

6.2.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116

6.2.5、竣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119

§6-3落实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120

§6-4各主要分项工程及工序质量保证措施121

§6-5砼质量保证措施132

6.5.1、组织保证措施132

6.5.2、技术保证措施133

6.5.3、制度保证措施135

§6-6成品保护措施135

6.6.1、管理措施135

6.6.2、技术措施135

§6-7为确保工程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手段、措施136

6.7.1、检测试验手段及措施136

6.7.2、主要检测试验措施137

第7章保修期内质量保证承诺和维护措施140

§7-1质量保证承诺140

§7-2质量保证措施141

§7-3初步实施方案141

第8章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障措施142

§8-1安全保证体系142

§8-2安全保证体系的运行144

8.2.1、岗位安全职责划分144

8.2.2、安全纪律150

8.2.3、安全教育151

8.2.4、安全检查152

8.2.5、安全考核与责任追究152

§8-3施工安全保证技术措施152

第9章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158

§9-1环境保护措施159

9.1.1、废料、废方的处理159

9.1.2、防止水土流失159

9.1.3、防止和减轻水及大气污染159

9.1.4、减少噪声、废气污染160

9.1.5、做好绿色植被和现有公用设施的保护160

§9-2文明施工与文物保护措施160

9.2.1、做好施工作业场区的管理161

9.2.2、做好生活后勤场区的管理161

9.2.3、文物保护措施162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第1章施工组织总说明及编制依据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简介

广园东路延长线(新塘荔新路-中堂北王公路)工程是广园东路工程的延续,由广园东路工程项目终点荔新路开始在新塘塘美村向南跨越广深铁路,向东至仙村镇后折向南跨过仙村涌,经十字窖岛,跨过东江北干流后接入东莞市中堂镇潢涌工业区的潢涌工业大道。

线路全长约14公里,按城市快速路标准,设双向六车道以中央8米宽分隔(桥梁中心分隔带为2米),设计行车速度为80Km/h。

仙村大桥工程段工程为YA5标段,里程为:

K9+885.50-K11+496.95,在起点K9+885.50接仙村立交,与YA4标段存在短链15.742m,向南跨过仙村涌,经十字窖岛,在止点K11+496.95处接东江特大桥北引桥,全长约16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