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考专题复习解析 海洋资源开发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06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7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高考专题复习解析 海洋资源开发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高考专题复习解析 海洋资源开发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高考专题复习解析 海洋资源开发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高考专题复习解析 海洋资源开发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高考专题复习解析 海洋资源开发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高考专题复习解析 海洋资源开发二.docx

《高中地理高考专题复习解析 海洋资源开发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高考专题复习解析 海洋资源开发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高考专题复习解析 海洋资源开发二.docx

高中地理高考专题复习解析海洋资源开发二

海洋资源开发二

四:

海洋能

潮汐能、波浪能的特点以及开发利用的前景

1.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且开发难度较大、未被广泛采用的是()

A.太阳能B.煤C.风能D.海洋能

2.关于波浪能及其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波浪能分布广泛,便于大规模开发

B.波浪能的分布尤以热带海区较为集中

C.波浪能发电装置将波浪能转化为热能,后转化为电能

D.波浪能发电的困难是造价高,发电成本高

3.2007年6月,中国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可燃冰”,从而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

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

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①可取代一些核电,减少核废料的污染 ②无CO2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③可取代一些水电,改善大气质量 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4.关于海洋能源的正确叙述是()

A.海洋能源主要是指海底石油、煤和天然气等B.属可再生能源,无污染

C.能量密度大,开发利用较方便D.开发工程投资小,效益高

5.目前,海洋动力资源开发不广泛的原因是()

A.蕴藏能量比较有限,开发价值不大

B.有污染,大规模开发会带来比较多的环境污染问题

C.能量密度比较小,需要比较大的投入

D.能量分布在远海,难以开发

6.潮汐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最早的一种海洋能,它主要分布在一些浅窄的海峡、海湾和河口区域。

潮汐发电需要一定的条件:

潮差足够大,海岸能储蓄大量的海水并可以进行土建施工。

1966年,世界上最大容量的潮汐发电站在法国朗斯建成。

⑴潮汐能丰富的地方主要有哪些?

⑵利用潮汐发电需要哪些条件?

⑶分析朗斯潮汐电站的有利条件?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海洋潮汐能富集岸段及著名潮汐电站的分布。

材料二:

世界著名潮汐电站比较表。

地点

平均潮差(m)

库区面积(km2)

装机容量(万千瓦)

年发电量(百万千瓦·时)

投入运行时间

朗斯

8.0

17

24

540

1966年

安娜波利斯

6.4

6

1.78

30

1984年

江厦

5.1

2

0.32

11

1980年

基斯洛湾

2.4

2

0.04

1968年

⑴世界上适合建造大型潮汐电站的地点,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各种海洋能中,潮汐能相对密度________,离海岸较________且周期性强,目前最具开发利用的可能性。

⑶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电站在朗斯,属于法国。

该国的电力构成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电,该国重视新能源开发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⑷从表中可以看出,朗斯潮汐电站成为世界最大潮汐电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⑸朗斯潮汐发电站建立的区位优势是()

A.朗斯河口处,水位浅、潮差大B.圣马洛湾开阔水深

C.密西西比河河口处,河流水量大D.位于多佛尔海峡窄浅处

8.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

波浪的能量与波高的平方、波浪的运动周期以及迎波面得宽度成正比。

⑴全球波浪能达700亿千瓦,而且波浪能分布广,为何现在大功率发电站尚未出现?

⑵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波浪能有哪些优点?

⑶风浪是波浪最常见的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浪能集中分布地区。

9.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国际在线(2008年7月4日)日前,英国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利用海水起伏产生的波浪来发电的独特装置。

这是一种形如海洋生物水蟒的管状发电装置(如下图),是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法利和罗德·雷尼共同发明的,并为它取名“水蟒”。

该装置长约182米,宽约6米,由橡胶制成。

⑴该装置在__________(季节)的发电量最大。

⑵波浪能利用的关键是波浪能转换装置,在波浪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要经过________级转换,其中能产生足够稳定能量的是第________级。

⑶波浪能与煤炭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五: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主要原因是()

①阳光集中,植物光合作用强 ②浮游生物分布均匀 ③临海国家对海洋水产品需求量大 ④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①③④

2.关于海洋渔业的正确叙述是()

A.渔业资源广泛分布在深海海盆

B.海上捕捞不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C.世界主要渔业国家都分布在热带地区

D.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3.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全面禁止捕捞 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 ③控制渔网网眼大小 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区域海陆轮廓及垂直剖面图”,图中e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不是因为该地()

A处于寒暖流交汇处B.有海底上升流

C.处于大陆架浅海D.入海河流带入营养盐类

5.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

据图判断最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6.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称为海洋锋。

下图甲、乙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场的分布(局部)。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⑴指出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⑵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7.阅读以下四则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资料一:

海洋生物丰富多样,约有20万种,其中鱼类大1.9万种,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包括鱼、虾、蟹、贝、藻等,其中主要资源是鱼类,还有少量的药用资源。

资料二:

海洋渔业和海洋旅游业、海洋运输业、海洋能源产业并称海洋四大产业,其中近海捕捞近海养殖业成为海洋渔业的主体,占海洋面积7.5%的大陆架,渔获量占全球总渔获量的90%。

资料三:

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渔业产值最高国家之一。

资料四:

过度捕捞及不合理开发,渔业资源日益枯竭,1995年,中国在东海、黄海开始实行伏季休渔制度,1999年南海也开始实行了伏季休渔制度。

⑴在图中标注四大渔场的位置:

A.北海渔场B.北海道渔场C.纽芬兰渔场D.秘鲁渔场

⑵分析北海道渔场的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中存在哪些问题?

⑷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8.读下图回答问题。

⑴用图中字母表示属于大陆架的区域是______。

字母H代表的水深一般不超过______米。

⑵海底有丰富大的矿产资源,其中分布在字母A、C、D三处的矿产资源是:

A处___________________;C处___________________;D处___________________。

⑶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沿海_______海域(填写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除上述提到的两种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两种。

⑸图中箭头E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方法】渔场形成的条件

形成区域

条件

沿海大陆架

阳光充足,可照射海底,利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

大河入海口

有机盐类大量汇入,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洋流交汇处

寒暖流交汇,利于喜冷和喜暖鱼类的汇集;海水上泛,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

上升补偿流

洋流补偿上升,使海底营养物质上泛,为鱼类提供饵料

六:

海洋空间

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1.海洋空间利用的传统方式是()

A.交通运输、围海造陆B.通信、文化娱乐

C.储藏、电力输送D.潮汐发电、储藏

2.有关“围海造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造陆是沿海地区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

B.围海造陆不会影响海岸生态系统

C.围海造陆是近几年开始利用海洋空间的唯一形式

D.荷兰有一半以上的国土是围海造陆得来的

3.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结合图文信息(图5-23)回答⑴、⑵题。

⑴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地平坡缓B.岛多浪小C.滩阔岸直D.河多沙厚

⑵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A.港区行船B.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

C.海洋生态得以维护D.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

4.读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

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其中一项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命题角度七:

海洋旅游

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1.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建海滨浴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世界上许多风光旖旎的海滨、海岛和海域已开发成旅游圣地。

结合以下景观图,完成相关问题。

①②③④

⑴图中最有让游客观赏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是()

A.①B.②C.③D.④

⑵滨海旅游的主体是()

①阳光②沙滩③海水④海岛⑤新鲜空气⑥海底世界

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

⑶世界滨海旅游圣地多集中在

①热带海域②亚热带海域③温带海域④寒带海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