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9628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全单元)教学设计

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古至今,诗人们创作了无数经典的诗,那一首首优美的诗,就像一串串璀璨的珍珠。

现代诗语言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2.你最喜欢的诗歌是什么?

3.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著名诗人冰心的三首小诗。

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冰心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了很多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小诗风格晶莹清丽、软柔俊逸。

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选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繁星》《春水》等。

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繁星 漫灭 藤萝 膝上 波涛

3.重点指导书写:

“藤”和“膝”右下方不是“水”,而是五笔写成的“

”。

4.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三、朗读诗歌,体会韵味。

1.学习《繁星》(七一)。

(1)自由读诗歌,边读边体会。

(2)读了这首诗,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抓住“月亮、藤萝、母亲的膝上”来想象这些形象的样子。

(3)“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

(童年的那些事。

(4)“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

(对母亲的怀念和儿时快乐生活的深切怀念。

(5)出示图片,配乐朗读诗歌。

(6)试着背诵诗歌。

(7)小结学法:

刚才我们是怎样来学习这首诗歌的?

请你归纳一下。

①朗读诗歌;②想象画面;③品读体会;④练习背诵。

请你按照以上思路来学习《繁星》(一三一)和《繁星》(一五九)。

2.交流自学内容。

学生根据提示交流:

①朗读诗歌;②想象画面;③品读体会;④练习背诵。

(1)出示第二首诗,交流:

①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反问)

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强调了星星的光、花的香、思潮里波涛的清响。

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大海的热爱。

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出示第三首诗,交流:

①这首诗中有两个“风雨”,请你圈出来,体会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风雨”指的是刮风下雨,第二个“风雨”指的是作者遇到的坎坷、挫折。

②心中有了“风雨”,作者要躲到哪里?

(母亲怀里)

③一个“躲”字,你体会出了什么?

(“躲”字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同时也赞颂了母亲怀抱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

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四、拓展延伸。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新诗”,一般指五四运动以后在继承发扬民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和日本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

现代诗具有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的特点。

它的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

其诗歌形式自由,意蕴丰富,一般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本课所选的三首短诗均为抒情诗。

五、布置作业。

1.阅读《繁星》中的其他诗歌。

2.搜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并摘抄下来。

短诗三首

怀念往事 热爱大海 赞颂母爱

1.借助多媒体,把诗歌、画面、音乐巧妙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的真实感受;作者对童年、大海、母亲的感情,激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2.反复地诵读诗歌,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现代诗歌的语言朗朗上口,采用个人读、齐读、轮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会写“墨水瓶、墨绿”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动。

4.结合“阅读链接”,比较艾青笔下的“绿”与宗璞笔下的“绿”的不同。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春天绿色的图片)你知道图片中的景色属于哪个季节吗?

你有什么感受?

2.绿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希望的象征。

现代诗人艾青也非常喜欢“绿”,他笔下的“绿”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他去欣赏那绿意盎然的美丽画卷吧。

(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著名诗人。

他的诗作努力反映民族和人民的苦难和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突出表现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讴歌,风格朴素雄浑。

他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向太阳》等。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随时正音。

3.指导书写“瓶”字:

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瓦”字的写法,共四笔,第二笔是竖提。

三、再读诗歌,理解内容。

1.配乐范读,学生思考:

诗人看到了哪些绿?

2.学生交流。

出示:

墨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3.第二小节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还有很多绿,启发读者思考,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你还知道哪些绿?

(草绿、苹果绿、橄榄绿……)

4.难怪作者说: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齐读。

5.这各种各样的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你知道“出奇”是什么意思吗?

(特别)

(出示第二小节)指名读,齐读。

6.在作者眼中,什么是绿的?

(风、雨、水、阳光)

在你的眼中什么是绿的?

(山是绿的,田野是绿的,树是绿的……)

仿照第三小节写一写你眼中的绿。

7.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读读诗歌第四、五小节。

找出诗中表示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

(“挤”“重叠”“交叉”“指挥”“飘动”。

所有的绿色都源于诗人心中,所以一切的绿色都会随着诗人愉快的心情,按着节拍飘动。

读诗想象:

所有的绿交叉在一起,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的画面。

8.朗读全诗。

指名读,齐读。

9.读了这首诗,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

(春风又绿江南岸,万物复苏的生动画面。

10.朗读诗歌,你有什么体会?

(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四、拓展延伸。

1.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2.学生读《西湖漫笔》中的段落,体会并说说感受。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

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3.学生交流。

4.总结:

这段选文主要写的是西湖六月时的绿色。

作者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绿。

有苍松古木的浓绿,有小径青苔的嫩绿。

有的绿,深得发黑;有的绿,绿得发蓝。

连小径、石头缝里的青苔都被勾勒出来,可见作者观察非常仔细。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春天的大自然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与家长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绿”。

绿

墨绿 浅绿 嫩绿 翠绿 淡绿 粉绿

风 雨 水 阳光

挤 重叠 交叉 指挥 飘动

1.在学习诗歌之前,先介绍作者艾青,让学生对本诗作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也为理解诗歌做铺垫。

2.朗读诗歌。

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是有效学习的第一步,配乐朗读能够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

《绿》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优美的音乐与优美的文字巧妙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意境。

 

1.认识“绣、潇”等9个生字,会写“桦、涂”等11个字,会写“白桦、毛茸茸”等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感受并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积累和摘抄与植物有关的诗歌,并尝试写诗交流。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白桦的图片)你知道图片中的植物是什么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外国诗歌——《白桦》。

(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读准“桦”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白桦是落叶乔木,树干端直,树皮灰白色,纸状,分层脱落。

是形成天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

木材可供一般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树皮可提桦油。

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是这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

2.读词语:

白桦 涂上 毛茸茸 潇洒 花穗 金晖 徜徉

3.重点指导:

“潇”字是左右结构;“朦”字书写时注意右部不要少了短横;“抹”字右边上横长,下横短。

4.指名朗读诗歌,思考:

诗歌的每一小节写的是什么?

第一小节:

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小节:

写白桦在雪中的美。

第三小节:

写白桦在朦胧寂静中的美。

第四小节:

写白桦在朝霞映照下的美。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体会:

这是一棵怎样的白桦?

(美丽)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桦的美丽?

(雪中、寂静中、朝霞中)

3.在文中找出表现白桦美丽的词语。

(如画、玉立、光华)

4.想象白桦“如画、玉立、光华”的样子,读出白桦的特点。

5.出示短语,学生读。

洁白的流苏 姗姗来迟的朝霞 灿灿的金晖

晶亮的雪花 白雪皑皑的树枝 银色的光华

同学们,读了这些词语,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请你选择几个短语描述一下这棵白桦。

6.配乐范读。

你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对白桦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7.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分组赛读,齐读。

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与植物有关的诗歌?

2.出示与植物有关的诗歌,读一读。

一朵梅花

一朵梅花

开在洁白的雪中

北风萧瑟

一朵梅花

开在迷离的夜里

寒光冰冷

宛若——

苍茫中的奇葩

泪水里的新芽

一朵梅花

一幅图画

五、布置作业。

以自己喜欢的植物为题,写一首小诗。

白桦

雪中——花穗齐绽 流苏如画

寂静——玉立

朝霞——光华

1.在课堂上,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读诗。

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分组读、齐读、抓住关键词语品读,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入情入境地朗读中进行想象训练,抓住“如画、玉立、光华”三个词语,引导学生想象白桦的样子,并用给出的短语进行描述,充分感受白桦的美丽。

 

1.认识“炫、垢”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试着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雨后景色的图片,学生欣赏。

2.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

3.你在雨过天晴后,最想做的是什么?

4.诗人戴望舒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优美的小诗。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美丽。

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2.读诗歌,找出诗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同学互相帮助,可以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3.同桌互读。

三、再读诗歌,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诗歌,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等。

2.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是什么样子的?

请用文中的词语来说说。

(凉爽又温柔)的泥路 (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自在闲游)的凤蝶儿

3.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泥路、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一切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

默读诗歌,想一想:

你最喜欢哪一样景物?

为什么?

(1)泥路:

凉爽又温柔。

走在这样凉爽又温柔的泥路上,呼吸着野外的新鲜空气,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

注意读出事物的特点。

(2)小草:

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

小草没有了往日的尘垢,炫耀着清新的绿色,看起来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听一听,小草在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

想象小草炫耀新绿的样子。

(3)小白菊:

不再胆怯。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指导朗读:

想象小白菊慢慢绽放的样子。

(4)凤蝶儿:

自在闲游。

指导朗读:

想象凤蝶儿自在闲游的样子。

小练笔: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瞧,有的落在娇艳的花朵上,在和花儿说着悄悄话呢;

有的          ,          ; 

有的          ,          。

 

4.指导朗读:

雨后的景色多美呀!

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5.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润湿的泥路,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的小草,绽放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还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请同学们读读第二小节。

读了第二小节,你的感受是什么?

(快乐)

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赤、携、踏、涉)

6.在天晴了的时候,一切是那么美丽,那么让人快乐。

齐读第三小节。

读了第三小节,你的感受是什么?

(清新、舒适)

7.在这首诗歌里,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热爱大自然)

四、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你观察到的雨后景色是什么样的?

模仿诗歌来写一写。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歌。

在天晴了的时候

泥路 小草 小白菊 凤蝶儿——美丽

赤 携 踏 涉——快乐

推开 晕皱 闲游——舒适

1.采用多种形式诵读诗歌,在朗读中抓住关键词语想象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色,感受诗歌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读写结合。

引导学生想象凤蝶儿自在闲游的样子,根据所给的提示进行仿写。

学生的想象很丰富,用优美、凝练的语言写出了凤蝶儿翩翩起舞、快乐嬉戏、自在闲游的样子。

 

轻叩诗歌大门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用妙笔给我们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叩击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诗歌,轻叩诗歌的大门。

(板书课题)

二、了解诗歌。

1.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朗读并学习了很多诗歌,你觉得什么是诗歌?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

“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练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2.诗歌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

三、合作编小诗集。

1.请各组把课前编好的诗集,带到前面展示。

2.各组组长分别介绍。

(1)诗集的名字、封面、目录。

(2)编排内容:

收集的诗、写的诗、与诗有关的故事或资料。

(3)编排形式:

给诗歌分类、配插图。

四、诗歌朗诵会。

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希望同学们在朗诵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魅力,体会诗歌的情感。

1.课内的诗歌。

(1)回顾《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短诗三首》感受冰心对往事的怀恋,对母爱和大海的赞颂;《绿》想象艾青眼中春意盎然的绿色;《白桦》体会叶赛宁对白桦的喜爱之情;《在天晴了的时候》与戴望舒一起在雨后漫步。

(2)小组交流,读出诗歌的韵味。

温馨提示:

用恰当的语气读出诗歌表达的情感;表情、手势要自然。

(3)小组展示并评比。

2.收集的诗歌。

(1)大家收集了许多优美的诗歌,请在组内朗读。

(先背或读出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歌,再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小组讨论选择哪几首诗歌朗诵,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能使本组的朗诵更精彩。

(3)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它。

(可以从诗人、内容、形式等角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创作的诗歌。

刚才朗诵的都是别人的诗歌,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自己也创作了诗歌。

现在就是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时刻,请把你自己创作的诗歌充满感情地诵读给大家听。

学生诵读自己的诗歌。

小结:

诗歌就在我们身边,诗歌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听了大家的原创诗歌,我相信,有朝一日,我们班会有人成为诗人,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

五、拓展延伸。

1.通过这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轻叩诗歌大门,你有什么收获呢?

(我们在学习中获得了关于诗歌的知识,知道了理解、欣赏诗歌的方法,还学习了一些写诗的方法。

2.我们在诗的海中徜徉,我们在诗的海边拾贝,这让我们收获满满,也叩响了诗歌的大门。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让我们以这次综合性学习为起点,在诗歌的海洋中遨游,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更大的乐趣!

六、布置作业。

1.继续收集诗歌,并读给家长听。

2.自己观察周围的事物,创作一首小诗。

轻叩诗歌大门

了解诗歌 编排诗集 诗歌朗诵

    感受诗歌魅力

1.这次综合性学习,通过收集、创作、朗读诗歌,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学到了有关诗歌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锻炼了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

2.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无论是学习诗歌,还是收集、创作、朗读诗歌,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有独特的收获。

 

1.认识“屈、渊”等10个生字。

2.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练习仿写现代诗。

3.积累有关诗歌的名言。

一、回顾所学,导入新课。

1.同学们,第三单元主要学习的是什么?

(现代诗)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想一想:

现代诗有什么特点?

(有节奏感;蕴含丰富的想象;饱含真挚的情感。

二、学习“交流平台”。

结合本单元的诗歌,归纳现代诗的特点。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这些古代文人你都认识吗?

和同学们交流一下,看看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屈、渊、孟、甫、韩、愈、禹、锡、仲、龚。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1.

(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分析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会如何描写颜色。

(2)找一找其他描写颜色的句子,和同学交流。

2.读一读,注意节选诗歌的加点部分,说说加点的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排比)

(1)请你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出几处运用排比手法的句子,并与同学们交流、品味,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2)仿写练习:

请你运用排比手法写一首小诗。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描写诗歌特点的。

(1)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艾青(谈诗美)

(2)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朱光潜(谈诗的节奏)

(3)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英国]华兹华斯(谈诗歌创作)

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诗歌的名言?

请在全班交流。

(1)诗歌是一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

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2)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

——郭沫若

4.读了这些诗句,你明确诗歌的特点了吗?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诗,了解了现代诗的特点,认识了八位古代文人,并尝试仿写现代诗,积累了有关诗歌的名言。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多多积累和摘抄现代诗,体会现代诗优美、简练、富有节奏的语言艺术特色。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结合单元课文,学生能够大致了解现代诗的文体特点。

2.在学习中,多数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来品味、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并且能运用所学进行仿写,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