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9142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 含答案解析.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中国的青铜器数量之多地位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古书说: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从如图的几幅青铜器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属于(  )

A.农具和酒器B.礼器和兵器C.礼器和用具D.兵器和农具

2.《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

“有苗姜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小雅北山》到《诗经•小雅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青铜器的制造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3.阅读如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 

A.诸候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

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4.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这里的“他”是(  )

A.汉武帝B.董仲舒C.卫青D.张骞

5.玻利瓦尔领导了反抗殖民统治斗争,他是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杰出代表,他领导的起义军主要活动在(  )

A.拉丁美洲B.非洲C.印度D.北美洲

6.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强烈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

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

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D.贵族力量弱小无力对抗

7.自古至今,中外历史上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将下列图片反映的改革的序号与相关国家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A.①﹣a②﹣b③﹣cB.①﹣b②﹣c③﹣aC.①﹣c②﹣a③﹣bD.①﹣a②﹣c③﹣b

8.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

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  )

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

产量

0.04

0.21

0.46

0.94

A.蒸汽机的改良B.火车的诞生

C.内燃机的应用D.电灯的发明

9.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蒸汽时代的到来

C.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D.电气时代的到来

10.阅读下列《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

国家

总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俄国(1851年)

约5900

93%

7%

美国(1850年)

约2300

87%

13%

A.除了英国,其他国家都未开始工业化

B.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农村人口的比例越大

C.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D.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和工业化成反比

11.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他的一部全景式历史巨著中这样叙述:

20世纪初,是一个躁动与不安的年代。

自从以机器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各殖民大国及其利益集团,就开始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新的角力,最后由一个看似偶然的恐怖事件导致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战争。

文中提到的“恐怖事件”指的是(  )

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D.奥匈对塞尔维亚的宣战

12.斯大林号召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他说: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面对德国的疯狂进攻,苏联军民顽强抵抗。

迫使德国在主要进攻方向上转入战略防御的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日德兰海战D.不列颠大空战

13.美国在不同时代都留下了寻道图强的足迹。

将下列图片反映的美国重大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B.bacC.cabD.bca

14.联合国成立70多年来,提出并通过了多个禁核条约,组织了一系列维和行动,促成了200多个和平协定。

材料反映了联合国(  )

A.促进了国际合作B.促进了经济发展

C.打击了恐怖主义D.维护了世界和平

15.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许多著名的汽车厂家,在全世界采购零配件,价格低,质量高,不仅大大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而且也促进了汽车零配件的生产。

这材料表明了(  )

A.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B.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C.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处于不利地位

D.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大

二、读图说史(本题2小题,16题6分,17题5分,共11分)

16.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古代的铜权相当于现代的秤砣;权,即秤锤,又叫秤铊,与衡(秤杆)相佐,“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

铜权呈十七棱面,空心,权身刻有两诏铭文。

铸于秦二世时代,铭文内容是秦王政二十六年和秦二世元年统一度量衡的两个诏文。

现收藏于秦始皇陵博物院。

秦始皇以原秦国的度、量、衡为单位标准,淘汰与此不合的制度。

秦廷在原商鞅颁布的标准器上再加刻诏书铭文,或另行制作相同的标准器刻上铭文,发到全国。

与标准器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

图二:

五铢钱诞生前夕,因半两钱濒临崩溃,市场一片混乱,各级政府与商民争利,都拼命铸钱,使得通货膨胀异常严重。

汉武帝元狩五年,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

由于各地技术水平不同,铜矿的成分有差别,铸出的钱差别很大。

汉武帝于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了各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统一货币发行。

政府改铸五铢钱,主要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使私铸者无利可图,自行放弃犯法的勾当,彻底解决私铸问题。

三官五铢就是这个时候铸造的。

该钱制作精美,边郭工整,重量准确,钱文秀丽,为钱中楷模。

三官指钟官、辨铜、均输(技巧),统指政府铸钱的机构。

中央为推广均输法,新设水衡都尉一官,在长安上林苑办公。

上林苑是政府铸钱的机构。

(1)两幅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2)从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写出四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信息点四:

  

(3)两幅图片反映出秦汉为维护大一统局面在哪方面采取的措施?

17.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48年4月3日,杜鲁门签署了马歇尔计划,同时他还批准设立了经济合作总署来负责这一计划的实施。

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

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为贷款。

1948年至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

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了战前的水平。

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已不复存在,西欧经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空前发展。

图二:

经济互助委员会于1949年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

经济互助委员会是一个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共同体。

针对美国提出的“马歇尔计划”,斯大林认为该计划会严重威胁到苏联对于东欧的控制,不久,苏联就出炉了著名的莫洛托夫计划”。

该计划主要包括了苏联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发展东欧国家对苏联的贸易。

经济互助委员会会议为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最高权力机构。

执行委员会为经济互助委员会主要执行和管理机构。

主要职责为协调国民经济计划,包括相互商讨经济政策和协调国民经济计划。

经互会成立以来,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成立初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比较正常,经济发展较快。

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

(1)从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根据以上图文介绍,概括马歇尔计划和经济互助员会的共同作用。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3小题,18题6分,19题6分,20题7分,共19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

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

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

材料二:

如图为1986年在北京房山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e)”,其盖内和器口内侧的铭文记载:

周王封召公于“匽”(今北京地区),但召公要留在西周辅政,于是,其大儿子“克”前往封地,周王还赐给克6个部族让其管理。

材料三:

秦始皇以原来秦国的制度为标准,统一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一些制度,企图尽可能消除由于长期分裂割据造成的地区差异,以利统一。

战国时期,各国文字的基本结构虽然相同,但字体繁简和偏旁位置却有差异。

李斯受命统一文字,他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制定小篆,并写成范本,在全国推行。

当时还流行一种书法,叫做隶书,比小篆更简便。

材料四:

汉代是一个简、帛、纸并用的时代。

简牍虽取材便利,但过于笨重;缣帛滑而不洇,价格昂贵,主要供宫廷贵族书写及绘画之用,民间仍用简牍;纸虽然在汉代还未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但西汉时即已发明并使用,到东汉,制作工艺不断改进。

《后汉书》记载: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缣帛者谓之纸,缣贵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1)材料一中甲骨文的史料价值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青铜器上的铭文印证了西周什么政治制度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回答,秦始皇实行“书同文”中的“文”是指什么字?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取消旧政府部门、旧法院、旧警察,复员了旧军队。

着手建立人民委员会各部、人民法院、工农检察院、工人警察,并组建新的工农红军。

废除帝俄时期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权利平等,男女平等,废除教会一切特权。

苏维埃政权接管了银行、铁路、工厂。

后来,将大工业国有化,实行对外贸易的垄断,实行8小时工作制,由工人监督生产。

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1918年初废除沙皇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这就使苏维埃人民不受外国资本的剥削。

材料二:

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俄国内忧外患,经济苦难的情况下,苏俄政府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为代表的广大老百姓极其不满。

之后,列宁同志经过充分考虑,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农民按国家规定交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完全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并且允许外资企业管理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

这使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阶段过渡的道路。

后来因斯大林上台而被逐步取消。

材料三: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28年10月开始实施。

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工业企业,在苏联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拖拉机、飞机制造、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制造、化学合成工业、精密仪器制造等新兴的工业部门。

1932年的工业产值是1913年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9倍,比1928年增加3倍。

1932年苏联的发电量达到173亿千瓦时。

1929年开工建设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苏联的发电量比1913年增加了6倍。

苏联的石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

材料四: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收入1932年增加到450亿卢布,比1928年增加85%.职工的全年平均工资比1928年增长68%,超额完成18%.职工的社保金额1932年为41.2亿卢布,是1928年的3倍,超额111%.1928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15亿美元,人均为190美元。

1932年增长到578亿美元,人均341美元。

苏联的教育迅速普及,1932年识字人口达到90%,在校小学生1910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6%.苏联在西伯利亚、远东等偏远落后地区大力进行教育投资改造,普及七年义务教育。

(1)材料一反映出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写出苏维埃政府实行的两个政策。

(3)材料三反映出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的是什么?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

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

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

多年来,俄罗斯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区进行扩展,地处中欧的君合国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怕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独立。

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厮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

帝国主义国家还从殖民地大量征兵,这就促使殖民地的人民熟悉了军事技术装备和革新的机械,他们反过来又利用学到的本领去反对殖民统治者。

列宁说:

“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

”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材料三: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设计了一个超国家的行为主体“国联”。

但是由于该体系的主要设计者之一美国退出《凡尔赛和约》,而苏联又受到排斥。

没有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新兴世界大国的参加,大国之间的均势就难于维持,“国联”的权威性也就不够。

后来日本、德国等先后退出国联,更证明了国联并不是进行大国合作的有效机构。

而其他超国家的行为体和相关机制还不健全。

因此,该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不完善的、短命的体系。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不仅没有解决欧洲战前就存在的矛盾,更没有解决战后产生的矛盾。

相反,它使帝国主义国家争霸的矛盾越演越烈。

希特勒企图称霸欧洲和世界的行为,打破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维持的均势,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其次,欧洲民族间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民族国家之间在领土和人口上的斗争,是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瓦解的重要力量,也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战的爆发,宣告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破产。

材料四: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

﹣﹣《联合国家宣言》

(1)材料一反映的有哪几对矛盾?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说明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为什么是“一个不完善的、短命的体系”?

(写出一点即可)

(4)从材料四来看,签字国政府共同表达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分析】本题以青铜器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冶金技术知识点的把握,考查对课本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青铜器的作用。

从“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可以判断青铜器的主要用途,祀指祭祀,戎指战争;图片“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乐府钟”指的是礼器,“三角援戈”指的是兵器。

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青铜器的相关知识点。

2.【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详解】据题干关键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苗姜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分析】本题以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为依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知识点。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详解】仔细观察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可知,封国人数多于中央,封国辖郡多于中央,其反映的社会问题是诸候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

西汉初年,为巩固国家的统治,汉初分封了许多王国。

到汉武帝时,汉初分封的诸侯国,有相当的势力,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

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势力越弱,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逐渐消除,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的相关历史史实。

4.【分析】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的知识。

考查识记能力。

【详解】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的贡献就是沟通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西域的葡萄、石榴、核桃和苜蓿等作物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丝绸之路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故选:

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张骞通西域的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识记能力。

5.【分析】本题以玻利瓦尔领导了反抗殖民统治斗争,他是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杰出代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他领导的起义军主要活动的区域。

【详解】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玻利瓦尔领导了起义军队,英勇作战,横扫南美大陆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

南美解放运动,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玻利瓦尔领导的起义军主要活动在拉丁美洲。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相关史实。

6.【分析】本题考查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

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详解】俄国1861年改革剥夺了贵族地主支配农民的权力,却没有遇到贵族地主的强烈抵抗。

过去贵族地主不能随意转让和买卖土地,他们现在成为真正的土地所有者并获得最好的土地。

许多贵族已经或濒临破产,改革却使他们获得了一大笔资金。

所以说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7.【分析】本题以自古至今,中外历史上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依托,考查明治维新、彼得一世改革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详解】明治维新发生在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彼得一世改革发生在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道路,孝文帝改革发生在古代中国,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B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治维新、彼得一世改革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影响。

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

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详解】据题干图表可知,这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

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直接影响的是内燃机的应用。

1870年后,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这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伴随着内燃机的研制成功,内燃机在工业生产中也被广泛应用,再加上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的发明,使得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

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9.【分析】本题考查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资本主义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主要原因。

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详解】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

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电气时代的到来。

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广泛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

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途径;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1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详解】据《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可知,英国在1851年总人口约1800万,其中农村人口百分比是48%,城市人口百分比是52%,说明当时英国的城市化水平高,并且高于法国和美国。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十八世纪后半叶在英国爆发的史无前例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这场革命不仅是技术和经济上的革命,而且也是复杂的政治、社会、文化的大变革。

它对于英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启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使英国成为最早进行城市化的国家。

而城市化的实现又推动了英国工业化的发展,使英国成为十九世纪中期的世界工业强国。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11.【分析】本题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详解】由材料“最后由一个看似偶然的恐怖事件导致了人类有史以来最惨烈的战争”可知,文中提到的“恐怖事件”指的是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个偶发事件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

故选: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