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四册教案1317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9128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四册教案1317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语文第四册教案1317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语文第四册教案1317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语文第四册教案1317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语文第四册教案1317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第四册教案1317课.docx

《语文第四册教案1317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四册教案1317课.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第四册教案1317课.docx

语文第四册教案1317课

甘蔗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章节

(单元)

第三单元

课题

语文园地三

主备

陈素静

备课

成员

陈丽珍江梅银林青陈素静张玉燕林薇杨美英

授课

日期

教学

目标

1、复习本单元内容,并学会运用能发现词语内在联系。

2、练习积累。

3、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教学

重点

复习本单元内容,并学会运用能发现词语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复习本单元内容,并学会运用能发现词语内在联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具体过程

修改补充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要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两个词中含有同样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的意思不一样。

   2、接着引导学生发现,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动作),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动作)所需使用的工具,即“照相”要用“照相机”,“洒水”要用“洒水车”,“集邮”要用“集邮册”。

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语,前一个表示物品(东西),后一个表示场所。

   3、在学生发现词语规律的基础上,可以作一些拓展练习,如:

     游泳 ____   火车 ____

     洗衣 ____   服装 ____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是通过反义词的形式,认识九个生字,同时也有自主发现汉字的反义关系、积累反义词的作用。

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1)学生读读认识的字,并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看看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比如,“窄、恶、善、内”等字的读音。

 

    (3)可分男女或同桌之间进行对比读。

    (4)去掉两个中间的破折号,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现规律后,再两字连词语,熟记反义词语“宽窄、贵贱、善恶、强弱、胜败、内外”,并适当运用。

    (5)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九个生字。

   2.“我会填”是搭配词语的练习,让学生在运用中积累词语。

对词语的意思,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1)回忆所学课文,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教室)     绚丽多彩的(广告)

       繁华的(城市)     川流不息的(汽车)

       茂密的(枝叶)     风光秀丽的(公园)

    

(2)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大家认为正确后,再填在括号里。

    (3)用线连接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  市场     绚丽多彩的  日月潭

       繁华的  森林     川流不息的  舞台

       茂密的  灯光     风光秀丽的  行人

   3.“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看插图,感受草原一望无际、辽阔无边的美景。

    (3)学生自由朗读,再通过教师范读、个别读、品读等多种形式读出感情,熟读成诵。

    (4)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哪里呀?

对济源,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城市,那你们对她了解吗?

当我从一个小村庄走入城区,我感受到了我们家乡的各个角落都是那么地富有吸引力,是那么的古老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夸夸我们的家乡吧!

二、口语交际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

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在小组里交换阅读和欣赏,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

其他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学做“小记者”采访。

如,你的家乡在哪里?

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

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样的?

   3.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的话写下来。

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三、展示台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

示例:

  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

  祖国—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3.展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开自己画的画。

办一期夸家乡的专栏。

   4.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

四、宽带网

   1.演示部分民族图片,创设情境,导入:

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

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省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后

反思

甘蔗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章节

(单元)

第四单元

课题

13、 动手做做看

主备

陈素静

备课

成员

陈丽珍江梅银林青陈素静张玉燕林薇杨美英

授课

日期

教学

目标

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

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具体过程

修改补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

   1、同学们,你们遇到问题是怎么办的?

    (生自由发言)板书:

动手做做看

   2、就课题提问。

     ⑴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谁?

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板书:

朗志万和伊琳娜

     他们之间的不同学生可能会说年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身份的不同。

    ⑵什么样的人才能叫科学家?

     有学问的科学家跟伊琳娜会发生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画生字新词。

   2、找出小朗志万说的话,做上记号。

  三、学习生字。

   1、抽读:

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齐读:

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3、识字游戏:

    A、将生字卡片发到守纪律的学生的手,师问:

谁是xx。

生答:

我是x,xxx。

    B、开火车读。

   4、生互相交换识字经验。

    换偏旁识字:

慢—漫篇—骗

    偏旁归类识字:

哎、哄

    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

琳、娜

    联系学生生活识字:

朗读课文的“朗”谜语:

士兵的心(志)

   5、认读新词:

    伊琳娜志气问题提问提水浪漫朗读哄骗起哄喝水骗人哄骗

   6、写字指导。

    喝、哄:

口要写得高、小一点。

    朗:

左边不是良。

    提、题:

两个是的区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认读词语

   2、板画“杯子”和“金鱼”,板书:

水漫出来了

  二、朗读感悟。

1、“动手做做看”是谁给我们的建议?

为什么要强调动手做做看。

   2、结合交流以上问题,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妈妈说:

“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复读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

   3、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①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

     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的小朋友呢?

    A、用恰当的语气读这句话。

    B、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

    C、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4、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5、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学生读有关句子,从他们的话里你知道这几个小朋友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

    板书:

同意

   6、你对他们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7、伊琳娜是怎样想的?

    读句子: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他们”指的是谁?

代进去读一读。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万的观点吗?

板书:

不同意

    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会有什么想法?

    从伊琳娜不像其他小朋友人云亦云,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样的品质?

    (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轻信盲从)

   8、遇到问题,你是怎么做的?

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如:

查资料、请教等等都是学习的好方法。

    读妈妈的话:

不能光想,自己动手做做看!

    理解“光”字。

   9、伊琳娜在动手做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出示杯子和金鱼,让学生上台做实验。

    读句子:

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10、互动:

    此时此刻的伊琳娜会怎么想、老师当记者来采访。

   11、朗读伊琳娜说的话:

    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理解“哄骗”,多种形式读。

   12、朗志万真的是哄骗吗?

说说自己的理由。

    为什么他会笑?

你从他的话里知道了什么道理?

   13、伊琳娜为什么听了他的话高兴地笑了?

她会对朗志万说些什么?

    教学名言:

实践出真理!

  三、朗志万的话,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1、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2、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三、总结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伊琳娜值得你学习吗?

为什么?

你想对伊琳娜说些什么?

  四、实践活动。

   1、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把读后的感受告诉他人。

   2、发现他人的过失,有礼貌的指出来。

 

  板书设计:

    13、 动手做做看

               

朗志万      伊琳娜

 ?

       想、做

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教后

反思

甘蔗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章节

(单元)

第四单元

课题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主备

陈素静

备课

成员

陈丽珍江梅银林青陈素静张玉燕林薇杨美英

授课

日期

教学

目标

1、会认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

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邮票的图片

 

 

 

具体过程

修改补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

这是什么?

板书:

邮票。

   2、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

两张有什么区别?

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

板书:

齿孔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邮票齿孔的故事。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标出自然段。

   3、你喜欢谁?

为什么?

  三、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

把它挑出来,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

   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

伦敦、研究。

   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1)“我说你找”。

    

(2)“我指你认”。

    (3)“找一找”。

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

   5、写字指导。

    刀、仍、便,是新认的字。

“刀”字便”二字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

“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

“便、使”右边十分相似,重点如下:

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

“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

“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

   6、学生习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认读词语:

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二、朗读感悟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顺。

   2、学习第一段(略讲)

    A、自读。

(要求读顺。

    B、想一想:

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抓住“正式”让学生明白邮票最先是在英国发行。

    C、齐读。

   3、学习第二、三、四段。

    A、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为突破口。

 问:

那个人做了什么样的举动,以至于阿切尔被他吸引住?

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

齐读此句话。

    B、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

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

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

 

     (让学生用铅笔尖,刺一刺白纸,然后撕一撕,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C、“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

”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

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D、“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

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三、明理导行

1、邮票的齿孔还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发,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

    如:

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

   2、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

为什么?

  四、积累运用

   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如,一大张邮票 一枚别针 一台机器 一家小酒馆 一位先生)还可以说“一枚”、“一家”什么呢?

在生活中找找看。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

   2、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记到小本子上,或者用这个词依照书上的句子说一句话。

   3、积累以下词语:

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

  五、实践活动。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

响应学生伙伴的提议,去收集一些邮票2、

2、作业布置:

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板书设计: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切尔:

英国 发明家

      善于观察、思考、实践

教后

反思

甘蔗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章节

(单元)

第四单元

课题

15、画风

主备

陈素静

备课

成员

陈丽珍江梅银林青陈素静张玉燕林薇杨美英

授课

日期

教学

目标

1、会认7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

重点

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具体过程

修改补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激趣:

   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

(板书:

风)

   2、你知道哪些风?

   3、今天我们就来画画风。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识字

   1、老师带来了3位小朋友。

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请小老师领读他们的名字。

   2、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

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4、想一想、找一找:

“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5、想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出示生字“显”,多音字“旗杆”、“呼呼地转”

   3、出示课文的新词,认读词语。

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把词语涂好。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自读自悟。

  1、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答案。

   2、全班交流。

    ①随学生回答出示有关句子:

     ⑴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⑵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⑶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

“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⑷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②句子中的“她”“他”分别指什么,代进去读一读。

    ③请学生上黑板画画文中的景色。

    ④请学生给学生所画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话,同时指导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指名一小组展示朗读成果。

    ③、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不要多笔画:

“丹”字只有一点。

“乌”字中间没有点,加迠就成了“鸟”字。

“丝”字上边的两绞丝没有点。

   2、不要少笔画:

“忽”字下面的三点,不能少。

   3、结构。

“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

“忽、丝”二字上长下短。

“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

“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

   4、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字。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路,复习巩固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哪个小组能勇敢地站到这里来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评价:

大家听了他们的朗读,感觉怎样?

2、全班合作读:

刚才在四人小组里你是练习读哪个角色的,待会儿你就站起来读哪个角色。

3、赵小艺、宋涛、陈丹把无形的风,用有形的东西表现出来了,多能干呀,你们快想句话夸夸他们吧。

(指名说)

4、你喜欢文中的3个小朋友吗?

为什么?

三、实践活动

   1、你有更好的画法吗?

    学生畅所欲言

   2、小组合作,擅长画的同学画,擅长写的同学写文。

   3、全班展示作品。

四、写字指导

    “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

“涛”字左边三点,右下还有一点。

“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字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

    写字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板书设计:

15、画风

             赵小艺 红旗飘

                 风车转

             陈 丹 小树弯

             宋 涛 雨丝斜

教后

反思

甘蔗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语文

章节

(单元)

第四单元

课题

16、充气雨衣

主备

陈素静

备课

成员

陈丽珍江梅银林青陈素静张玉燕林薇杨美英

授课

日期

教学

目标

1、会认14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

重点

学会默读课文;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难点

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具体过程

修改补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样?

下雨时,需要带什么雨具?

   2、你穿过雨衣吗?

穿着雨衣在雨中走有过什么样的感受?

   3、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你们想过怎样解决个问题吗?

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充气雨衣》。

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

   1、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卡片认读生字。

    ⑵按归类认读生字:

让学生找找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找找同偏旁的生字。

    ⑶游戏识字:

听音举卡片;送信游戏;开火车扩词游戏;

    ⑷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用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涂出。

    ⑸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的。

    ⑹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评价。

     相机教学多音字:

“缝”和“假”。

  三、默熟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

小林遇到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画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

    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

   3、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

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