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9102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docx

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第4讲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课时作业

第4讲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时间:

45分钟)

一、选择题

1.1640—1660年革命期间,尽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了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但仍有学者认为,与前者相比,从历史的视角来看,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更强。

这是因为(  )

                     

A.前者的革命措施过于超前且多暴力

B.后者通过不流血的温和方式成功夺权

C.前者的革命影响波及面过窄且短暂

D.后者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

2.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

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天赋人权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D.权力制衡

3.1707年英国议会通过的《任职法案》规定:

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员资格。

此举主要目的在于(  )

A.防止议员腐化堕落B.缓解王室财政困难

C.完善议员选举制度D.保证议会机构独立

4.在英国光荣革命后,威廉和玛丽以女婿和女儿的身份同时继任英国国王。

此后,一个不会说英语的德国人以外孙的身份接掌英国王位,是为乔治一世。

这种在西方历史上司空见惯的现象在中国封建时代则鲜有其例,主要原因是(  )

A.东西方王位继承的方式不同

B.中国君主专制的束缚

C.中国宗法制度的约束

D.中国理学思想的禁锢

5.1771年,英国作战部大臣帕尔登尼说:

“一个大臣,不是受宪法约束的官员,他只能根据国王的指令发布命令。

”这说明,当时英国(  )

A.《权利法案》已遭到破坏

B.面临封建王朝复辟的危险

C.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权力

D.议会立法依然受制于国王

6.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

文官不包括内阁成员,而仅指“事务官”,他们构成了政府中所谓的“非政治”的分子,即不参与党派之争的人。

其职责是执行当时政府的政策,而非对政党活动的参与。

这种文官制度(  )

A.改变了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B.强化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C.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的控制

D.推动了政府管理的科学化

7.英国议会在19世纪30年代通过的一部法律规定:

“……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选举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且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

”从这一法律规定中获利最多的可能是(  )

A.骑士贵族B.大庄园主

C.工业资产阶级D.金融资产阶级

8.1840年英国诞生世界上最早的“黑便士”邮票,以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的侧面肖像为画面。

1878年(光绪四年)中国首枚邮票大清“龙票”诞生。

观察这两幅邮票的画面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第8题图

A.英国政体对晚清产生重要影响

B.中国的专制制度已经开始衰落

C.两国都存在着王权思想的影响

D.两国的政治民主化水平相近

9.1839年维多利亚女王问保守党领袖皮尔是否愿意出任首相,由于此时保守党在议会下院不占多数席位,皮尔拒绝上任;1841年议会大选保守党获胜,皮尔接受女王任命,出任首相组阁。

这反映出英国(  )

A.政党领袖由议会选举

B.内阁需得到议会信任

C.首相职权受制于国王

D.议会选举受国王左右

10.有人认为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

这一评价恰好反映出英国女王(  )

A.独断专行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D.领导内阁

11.“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了80.8万,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2%增加到3.3%”。

这说明议会改革(  )

A.扩大了民主的范围

B.消除了不平等现象

C.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参政权

D.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12.1831年英国辉格党领袖格雷出任首相后,提出了议会选举改革方案,但遭到下院否决。

格雷获国王批准解散下院,并在新一轮大选中获胜。

第二年议会通过改革方案,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议席。

这表明此时英国(  )

A.工业革命刚开始,贵族仍然拥有较强实力

B.工业资产阶级通过和平方式扩大政治权利

C.首相名义上对议会负责,实际对国王负责

D.议会、内阁和国王形成“三权分立”构架

二、非选择题

13.政治、经济文明的演进是一个漫长、艰难、复杂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后期)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摘自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英国议会与法制建设

时间

法制建设

1832年

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

1832年

议会制度改革,重新确定下院席位,对选区设置、选举名额进行重新调整分配;工业资本家取得政治权利

1834年

《济贫法修正案》通过,不再无条件为有工作能力的人提供救济,贫困劳工只能通过工作得到救济

1836~1848年

宪章运动提出实现普选权等六项主张

1842年

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

1867年

第二次议会制度改革,改革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使工人阶级大部分得到选举权

1875年

颁布了健康法

1870~1907年

英国颁布7项教育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并对学生提供食品及医疗保健

1875~1909年

先后有5个住房法出台,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

1884~1885年

第三次议会制度改革,再次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农业工人和矿工也得到选举权;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按人口分配议席的原则

1885年和1890年

再次颁布健康法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从政治、科技两方面指出英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在民主化发展进程中着力解决的问题并分析其对英国的影响。

 

14.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不是唯一的,世界各地区的现代化道路各有不同。

依据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时间和现代化最初启动因素的来源,可分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和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阅读下列材料:

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不同启动背景与方式比较

早发内生型现代化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现代化启动内部条件

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引发长期的渐进性的社会内部变革

内部资本主义因素微弱,外来挑战造成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自我转型困难

现代化启动外部条件

开辟海外市场,拥有通过殖民扩张进行资源掠夺、资本积累、移民等先占优势

被西方殖民主义边缘化或半边缘化,但可利用外资、外债和外国先进技术,发挥其发展优势

现代化启动的顺序

一般以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为先导,推动政治改革或革命,变革的总趋势是自下而上

一般以政治革命或改革运动为先导,推动经济改革与技术更新,变革的总趋势是自上而下

现代化主流模式与战略

自主型市场经济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非自主型的中央统制经济或混合经济强制性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举例说明“早发内生型现代化”的国家,并指出其“现代化主流模式与战略”的实现过程和现代化启动的顺序。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启动背景和方式。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4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选择题

1.C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光荣革命作用的理解。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确立起了君主立宪制,向近代社会转型,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C项正确;光荣革命通过不流血的方式温和夺权,不能显示出其革命性更强,A、B项错误;前者的革命影响并不短暂,一直持续到光荣革命前夕,D项错误。

故选D。

2.C 【解析】 本题考查《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直到19世纪后期确立普选制时,才实现这一目标”,可见英国民主确立经历了相当长时间,体现出渐进性,C项正确;英国民主进程是削弱而非彻底废除国王的权力,没有体现出革命性,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民主确立过程中国王权力的方式,不能体现出和平性,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英国民主进程是否有各派利益的妥协,D项错误。

故选C。

3.C 【解析】 本题考查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认识和理解。

材料信息“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体现了议会对王权的限制,这一政治理念是君主立宪,故C正确;天赋人权指的是自然权利,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限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民主共和指的是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权力制衡指的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故选C。

4.D 【解析】 本题考查对英国代议制的理解。

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防止议会中的议员和国王之间的联合,以实现议会机构的独立,故D项正确;防止议员腐化堕落不是主要目的,A项错误;缓解王室财政困难与材料意思相反,B项错误;完善议员选举制度是1832年议会改革,C项错误。

故选D。

5.C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英王位继承制不同的理解。

 中国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不会传于女性和母姓家族成员,C项正确;材料所说的现象是东西方王位继承的方式不同,问题问的是“原因”而不是“现象”,因此A项错误;君主专制在西方历史上也有存在,并不是东西方差别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理学思想的影响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但时间难以涵盖“封建时代”这一时间限制,D项错误。

故选C。

6.D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初衷在于保持政府动作的稳定性,不受政党政治轮替所带来的冲击,因此它的作用主要在于推动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故D项正确;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是在《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基础之上的,材料并没体现法制的变革,A项错误;材料明确提出”文官不包括内阁成员“,所以不能强化责任内阁制,B项错误;与政党政治没有关系,C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7.C 【解析】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参政,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改革,增加了新兴工业城市的选举名额,降低了选举人的资格,结果使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的机会,故C项正确;大庄园主和金融资产阶级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成为保守势力,在这些改革中力量受到工业资产阶级的影响而削弱,骑士贵族则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就受到打击,故排除A、B、D。

故选C。

8.C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英王权的理解。

英国以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的侧面肖像为画面、中国的大清“龙票”都体现了受王权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依据所学可知英国政体对晚清产生重要影响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龙票”诞生体现不出专制制度已经开始衰落,故B项错误;中国为封建专制制度,英国为君主立宪制,政治民主化水平相近明显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故选C。

9.A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根据题意,从1867年到1900年,政府议案被议会修正的总数不断减少,年平均数不断减少,显示了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内阁逐渐成为议会的“第三院”,故A项正确;题目显示的是政府和议会的关系,并非议会内部上院和下院的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议会对政府议案修正的量减少,但并未消失,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错误。

故选A。

10.B 【解析】 本题考查对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权力的理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无权废除任何法律,但作为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与题干“因为她什么都不做”不符,排除;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而不是国王,C项错误;内阁是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上台组阁形成的,在政治上与首相共进退,D项错误。

故选B。

11.A 【解析】 本题考查1832年议会改革的影响。

解读题干可知,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扩大了选举权的范围,A项正确;不平等现象不可能“消除”,只能“缓解”,B项错误;1832年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但题干没有涉及,C项错误;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标志是在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D项错误。

故选A。

12.C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民主进程的特点。

根据“直到19世纪后期确立普选制时,才实现这一目标”,可知英国民主确立经历了相当长时间,体现出渐进性,故C项正确。

A、B、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3.

(1)表现:

政治上,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先河。

科技上,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开辟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2)问题:

发展与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加强立法工作,建设法治国家;以法律手段解决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等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

影响:

进一步完善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民主政治的完善和重点社会民生问题的逐步解决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缓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14.

(1)国家:

英国(法国、美国)。

过程:

工业革命后,实行自主型市场经济,走上了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道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走上了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顺序:

英国以工业革命为先导,推动了1832年议会改革。

(2)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加深;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面对内忧外患,洋务运动开始兴起;开始了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

甲午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发动了戊戌变法;政治上主张建立君主立宪;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推动了中国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现代化进程。

实抓好班级安全工作,实现班级安全教育的三结合,形成班级整体育人优势。

  一、班主任是实现班级安全教育三结合的中枢。

  班级安全工作是通过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劳动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班主任是组织和发挥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实现安全目标,做好班级安全工作,形成班级整体育人优势的核心力量。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班级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桥梁。

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必须做到一要制定班级安全工作目标,与其他教育力量形成共识。

二要落实班级安全教育的内容,这是实现班级安全工作目标的保证。

三要强化班级安全教育的过程管理,这是实现班级安全目标,使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增强实效的关键。

  二、只有实现三结合,才能形成班级安全教育合力。

  班级安全工作是由各个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进行的。

要实现班级安全工作目标,班主任必须与各科教学、班队活动、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与任课教师的学科教学结合

  科任教师是班级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班级安全教育工作主要通过科任教师把握学科特点,延伸教材内涵,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从而达到科学、稳定和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更具有防患于未然的功效。

要做好这一结合,一是要强化结合意识,进一步使每位教师以安全教育为已任;二是要在教学中认真探索安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改进结合的形式和方法,把安全教育与学科的教学结合落到实处;三是要加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联系,统一目标,严格要求,齐抓共管,以增强安全育人的效果。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要充分发挥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作用,开展好自主性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

要做好这一结合,一要在传统的活动中有机地穿插渗透安全教育,如庆祝六一儿童节过程中,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交通法》等法规中的有关内容,有目的地编排一些节目,让学生在看演出过程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二要开展主题性教育活动与经常性训练相结合,如主题活动: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签名活动,逃生自救演练、学校是我家,平安靠大家征文活动等;经常性训练:

每期组织一项雏鹰争章活动,举行一次消防知识手抄报比赛,办一期用电常识黑板报等。

  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生家长的影响和教育的效力是构成学生接受班级教育的基础。

家长的教育作用,不仅直接影响其学生本人,而且还影响到班级整体面貌和教育效果,因此班级安全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要做好这一结合,一是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安全育人素养。

二是发挥家校联系卡的作用,做好家访工作,主动与家长联系配合,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汇报在校表现,统一教育要求,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定期举办讲座,有目的地请家长参与,从而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求得家长的合作,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整体育人氛围。

  班级安全教育总结2  安全稳定工作,是班级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安全稳定的班级,班级的各项工作都无法正常进行。

为此我班以对家长和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开展好安全教育活动,并在安全教育基础上普遍开展了安全检查和建章立制工作。

现将我班安全教育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抓安全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我班对安全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常抓不懈。

一是从平时的安全教育入手,消除思想上的隐患。

每学期的开学要讲安全;放归宿假、寒暑假时,在给家长一封信也强调安全;同时加强对学生平时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充分利用板报、电视、广播宣传安全常识;利用班会讲安全。

二是加大安全检查力度,不留死角,防范于未然。

本期我多次对教室、寝室、学生活动场所的每一角落,每一个电源开关、灯头、插座,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对破损的电源开头、灯头及时更换。

三是明确责任、建立规章,狠抓落实。

班上发动同学个个参与,按区域划分了责任,对教室、寝室、学生经常聚集的场所等易发生火灾

110名同学的辅导员工作,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做学生学习的楷模,积极投入到学生生活当中去,加强和学生的沟通联系,了解学生的生活规律,掌握学习及其心理动态。

本学期工作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学生的思想动态关乎到学生安全、学院的发展、学校的稳定,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方面,首先以班委为抓手,要求他们政治立场坚定,工作态度端正,不随波逐流,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把握住大局。

利用班会、同学谈话聊天的时机对大家进行遵守法纪、尊敬师长、团结互助、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等优良品质的教育和培养。

同时教育大家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要有规划,通过确定自己的未来目标来走好大学里面的每一步,扎扎实实走向成功。

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个别特殊学生加以引导,接触心中疑惑并告诉大家要有集体荣誉感,把专业当做一个大家庭。

  二、班级管理方面

  一个好的集体离不开一个好的班级干部团体,班干是管理班级的有力助手。

在新生军训期间,就开始对班级中表现突出、能力优秀的同学进行了摸排,并让有竞选想法的同学可以找我来谈,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军训结束之后,马上进行了班级选举,以竞聘演讲,同学投票为参考,学院综合考虑定出28名班委。

在之后,为了使班委能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更好的开展工作,平均每2周带领班委召开一次班委例会,各班委对自己近期工作进行述职,对接下来要开展的工作进行交流,对班级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同时,不定期召开班会,就学风、考风、为人处世、理财、锻炼身体、感恩等内容对大家进行教育,让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和治安秩序,注意自己财产人生安全,对班级近期出现的一些不好现象进行批评教育,对出现的先进分子表扬鼓励,激励大家要积极地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利用各种平台来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

  在学生军训期间,第一时间建立学生档案,尽快的对每位同学有一个大致了解,与此同时,将学生家庭信息完善,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的与家长联系。

为了能更方便的与学生联系,建立了班级飞信群、QQ群,积极地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交谈聊天,让学生把自己的心思都展现出来,再针对主要的环节进行一一引导,解除学生心中的困惑。

  指导学生开展各项班级活动,班级的第一次出游对班级以后活动的开展很重要,为此,我对3个班的班委都事先进行了布置工作,从出游的选址、活动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指导策划。

在以后的各项班级活动中,也及时给予方向性指导,确保每次活动能够有效地开展起来。

  三、工作不足及存在问题

  作为一名新上任的辅导员,在学生管理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在活动策划方面有时过于繁琐,在学生心理了解方面缺乏经验,对于班级中某些不积极分子仍感到棘手。

在以后的工作会进一步改善,与此同时,也要加强自己个人的学习,使自己和所带的班级能一起共同成长。

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班级工作情况  几十名学生编在一个班里,并不等于就是一个班集体。

班集体是由整个班级组成,以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为共同目标,有一定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学生共同体,它是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

一个健全的班集体有以下几个特征:

有共同的目的,共同的荣誉感和为达到共同目标而组织的共同活动;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核心;具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具有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可以对其成员进行强有力的感化、影响和强制作用。

良好的班集体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良好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其次,良好的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再次,班集体是教育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班集体不会自发形成,而要在班级建设者的精心组织和培养下才能逐步建立起来。

身为一班之长,班级的“形象代言人”,在班主任由于工作重心的原因无法顾及每个班的班级建设的情况下,班级的首席执行官——班长,就一肩挑起了班级建设的重要任务。

在这里,就结合本人一年班长的实际经历谈一谈怎样建设一个班级的某些问题。

  一 班长的自身建设以及班干部队伍的建设

  之所以把班长的自身建设放在所有问题之首,是因为班长作为全班同学的带头人,既是联系辅导员老师和全班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又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

班长作用发挥的好坏对整个班级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班长应该明确做班长的指导思想是“为大家服务,同时锻炼自我能力”。

有些人选择当班长完全是源于自身想得到锻炼,这想法并没有错,但全班同学选出来的班长按照民意注定要为全班同学服务的。

而且应该把“为大家服务”摆在首位,锻炼自我能力放在其次。

其次,班长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充实自我。

一般说来,要使全班同学对班长信服,班长自身的业务水平一定要高,尽量在学习上、校级的各种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此外班长一定要把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班级建设理念。

第三,班长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沟通本班与本年级,沟通自己与全班同学,同时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加深与全班的感情,为日后的班级建设打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第四,确立班集体目标,由于目标具有导向、凝聚和激励的作用。

目标是集体的发展前景,是班集体的凝聚核心。

所以班长一定要制定一个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班级目标。

  班干队伍建设的好坏对班长日后工作开展起重要作用。

班干部作为班长的助手,是班级的骨干和核心。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支素质优良,团结协作,富有活力,能独立工作的干部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