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养殖大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9016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蝎子养殖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蝎子养殖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蝎子养殖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蝎子养殖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蝎子养殖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蝎子养殖大全.docx

《蝎子养殖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蝎子养殖大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蝎子养殖大全.docx

蝎子养殖大全

蝎子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ricla)、蝎目(Scorpionida)。

世界上的蝎子约有800余种,我国的蝎子有30余种,常用以入药的为东亚钳蝎(ButhusmartensiiKarsch),蝎子亦称马氏钳蝎,属蝎目的钳蝎科(Buthidae)。

东亚钳蝎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我国10余省,其中以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湖北、山西等省分布较多。

形态特征

成蝎外形,好似琵琶,全身表面,都是高度几丁质的硬皮。

成蝎体长约50~60mm,身体分节明显,由头胸部及腹部组成,体黄褐色,腹面及附肢颜色较淡,后腹部第五节的颜色较深。

蝎子雌雄异体,外形略有差异。

头胸部,由六节组成,是梯形,背面复有头晌甲,其上密布颗粒状突起,背部中央有一对中眼,前端两侧各有3个侧眼,有附肢6对,第一对为有助食作用的整肢,第二对为长而粗的形似蟹螯的角须,司捕食、触觉及防御功能,其余四对为步足。

口位于腹面前腔的底部。

前腹部较宽,由7节组成。

后腹部为易弯曲的狭长部分,由5个体节及一个尾刺组成。

第一节有一生殖厣,生殖厣覆盖着生殖孔。

雌蝎可从生殖孔娩出仔蝎,雄蝎可从生殖孔中产出精棒,与母蝎殖孔相交。

雄蝎体内只有两根精棒,一生只能交配两次。

雌蝎交配1次,可连续生育4年,直到寿命结束。

蝎子的寿命5~8年。

蝎子为卵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

气温在蝎子

30~38℃之间产仔。

生活习性

蝎完全为肉食性,取食无脊椎动物,如蜘蛛、蟋蟀、小蜈蚣、多种昆虫的幼虫和若虫。

它靠触肢上的听毛或跗节毛和缝感觉器发现猎物的位置。

沙漠蝎能够确定穴居50厘米深的蜚蠊。

蝎取食时,用触肢将捕获物夹住,后腹部(蝎尾)举起,弯向身体前方,用毒针螫刺。

毒腺外面的肌肉收缩,毒液即自毒针的开孔流出。

大多数蝎的毒素足以杀死昆虫,但对人无致命的危险,只引起灼烧样的剧烈疼痛。

蝎用螯肢把食物慢慢撕开,先吸食捕获物的体液,再吐出消化液,将其组织于体外消化后再吸入。

进食的速度很慢。

1、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湿,喜暗惧怕强光刺激。

喜群居,好静不好动,并且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蝎子大多数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

一般在大群蝎窝内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相互残杀现象。

但若不是同窝蝎子,相遇后往往会相互残杀。

2、蝎子有冬眠习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以后出蛰,11月上旬便开始慢慢入蛰冬眠,全年活动时间有6个月左右。

在一天当中,蝎子多在日落后晚8时至11时出来活动,到翌日凌晨2~3点钟便回窝栖息。

这种活动规律一般是在温暖无风、地面干燥的夜晚,而在有风天气则很少出来活动。

3、蝎子虽是变温动物,但它们还是比较耐寒和耐热。

外界环境的温度在40℃至零下5℃,蝎子均能够生存。

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气温下降至10℃以下,蝎子就不太活动了,气温低于20℃,蝎子的活动也较少,它们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9℃之间。

气温在35~39℃,蝎子最为活跃,生长发育加快,产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

温度超过41℃,蝎体内的水分被蒸发,若此时既不及时降温,又不及时补充水分,则蝎子极易出现脱水而死亡。

温度超过43℃时,蝎子很快死亡。

蝎子活动、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密切相关,最佳温度35~38℃之间。

因此,我们在人工养殖蝎子时,必须注意掌握。

4、蝎子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的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

在自然界野生的蝎子,如要久旱无雨,就会钻到地下约1米深的湿润处躲藏、隐蔽起来;当阴雨天气,地上有积水,它们会爬往高处躲避。

因此,在养殖蝎子时要十分注意饲料的水分以及饲养场地和窝穴的湿度。

一般来说,蝎子的活动场所要偏湿些,而它们栖息的窝穴则要求稍干燥些,这样有利于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如果窝穴过湿,则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害,蝎子的蜕皮也十分困难;如果蝎子的活动场所过于干燥,而且投喂的饲料中水分又不足时,也会影响到蝎子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还会诱发相互残杀。

5、蝎子喜暗怕光,尤其害怕强光的刺激,但它们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度,以便吸收太阳的热量,提高消化能力,加快生长发育的速度,以及有利于胚胎在孕蝎体内孵化的进程。

据报道和观察,蝎子对弱光有正趋势,对强光有负趋势,但它们最喜欢在较弱的绿色光下活动。

6、蝎子对各种强烈的气味,如油漆、汽油、煤油、沥青以及各种化学品、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有强烈的回避性,可见它们的嗅觉十分灵敏,这些物质的刺激对蝎子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致死。

蝎子对各种强烈的震动和声音也十分敏感,有时甚至会把它们吓跑,终止吃食、交尾繁殖、产仔等。

生长繁殖

蝎有求偶行为。

东亚钳蝎雄性多在6~7月间寻找雌性,找到以后,用触肢拉着雌蝎到僻静的处所。

然后,雄蝎触肢的钳夹着雌蝎的钳,两蝎头对头,拖来拖去。

求偶行为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

然后,雄蝎从生殖孔排出精荚粘于地上,把雌蝎拉过来,使精荚的游离端与雌孔相接触。

游离端有一杠杆装置,因受雌体生殖区的压力而释出精块。

雌蝎接纳精子后,可连续产仔3~5年。

蝎卵胎生或胎生。

卵胎生的种类的卵大,为端黄卵,行不全卵裂,在卵巢管腔内发育。

胎生种类的卵几乎无卵黄,行完全均等卵裂。

南方链蝎的卵在卵巢的盲管内发育。

胚胎在盲管的端部,此处再延伸出一管,其终端是一簇吸收细胞,紧靠着消化系的盲囊,吸收养料顺管传送给胚胎,有点象哺乳动物的脐带。

发育经历数月甚至1年多。

幼蝎6~90个不等,因种类而异。

幼蝎产出后立即爬上母背,脱一次皮后,陆续离开母蝎独立生活。

东亚钳蝎约在7~8月间产仔。

产仔前,母蝎寻找一合适的场所,两栉状器向左右展开,从生殖孔陆续产出。

幼蝎外包白色粘液,米粒状。

数分钟后,幼蝎的尾和附肢从粘液中伸展开,顺母蝎的附肢爬上母背。

每胎产15~35只幼蝎。

初产幼蝎长约1厘米,色乳白,仅眼丘黑色;体和附肢上的齿、突起和爪都尚未长成;在母背上不吃任何食物。

5天后脱皮成2龄蝎,体长达1.5厘米以上,仍生活于母背。

约1周后脱离母体营独立生活。

共经5次脱皮(6龄蝎),到第3年才变为成蝎,但到第4年秋天才能繁殖。

从出生到繁殖,约需3年时间,大致可以连续繁殖5年,其寿命达8年。

引种技术

引种的时间常温养蝎的引种时间应安排在春末夏初或秋季。

其中以春末夏初引种为最佳,因为此时冬眠的蝎子已出蛰,度过了“春亡关”,并且成年雌蝎已进入孕期,能够当年产仔。

引种可当年受益。

种蝎的来源一是捕捉野生蝎或购回野生蝎做种蝎。

二是到人工养蝎单位或个人处购买。

对于初养者来说,以野生蝎做种蝎的做法不可取。

种蝎的挑选引进种蝎时,要根据需要择优选购青年蝎、成蝎或孕蝎。

公蝎应挑选体格强健、体色光亮、活泼有力、性欲旺盛的做种蝎。

母蝎应挑选个大、体长在4.8厘米以上,肢体无残缺,健壮,行动敏捷,静止时后腹部蜷曲,前腹部肥大,皮肤有光泽的做种蝎。

一般春天的母蝎,只要前腹部肥大饱满,呈浅灰色,体长在5厘米左右,产仔率都比较高,而且产期早。

身体太短的母蝎,即使是腹大、色正,也不要轻易挑选做种,因为其繁殖期往往较晚,不能满足做种要求。

雌雄的搭配部分养殖户引种时为了多获仔蝎而只选雌蝎不要雄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根据蝎子的交配规律,雌雄蝎比例按2-3∶1进行搭配为宜。

种蝎的运输一般引种工具为纸箱和无毒的编织袋,装运时的适宜密度为每袋500只。

运输时先将种蝎装入洁净、无破损的编织袋后扎口,再放进底部有海绵或纸板、纸团的纸箱内。

然后在纸箱内放入几块湿海绵块,以调节箱内湿度。

另外,纸箱上部四周要打几个通气孔,以便通风透气。

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剧烈震动。

夏季运输要注意防高温,冬季要注意防寒。

分布范围

蝎大多生活于片状岩杂以泥土的山坡、不干不湿、植被稀疏,有些草和灌木的地方。

在树木成林、杂草丛生、过于潮湿、无石土山或无土石山、以及蚂蚁多的地方,蝎少或无。

它们居住在天然的缝隙或洞穴内,但也能用前3对步足挖洞。

东亚钳蝎一般在11月上旬入蛰,翌年4月中下旬出蛰。

全年活动期6个多月。

昼伏夜出,多在日落后至半夜间出来活动,但必须是温暖无风、地面干燥的夜晚。

在35℃以内有明显的趋温性,在10℃以下进入冬眠。

视觉迟钝。

行走时,尾平展,仅尾节向上卷起。

静止时,整个尾部卷起,尾节折叠于前体部第5节的背面,毒针前端指向前方。

受惊吓时,尾部使劲向后弹,作刺吻状。

沙漠蝎能适应极干旱的环境,有许多营穴居生活,致死温度高达45~47℃。

水分自体表蒸发量较低,在25℃时,每小时仅损失0.01%的水。

有的蝎不时从地面上抬起身体,使体下空气流动,避免体温过分升高和干燥。

种群现象

无论是自然界中的野生蝎,还是人工养殖条件下的家养蝎,都是以若干个体组成的种群生活在同一栖境中。

无论种群的密度大小、结构如何,其内部个体间均发生着密切而复杂的联系,这些联系有些是合作互利的,有些则是相互制约的。

种内互利合作

当种群密度较低或适宜时,所有个体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空间,这时个体间多是友好相处的。

其中,母蝎的护仔行为,就是这种关系的典型。

仔蝎自母体产出后,都爬到母背上,寻求保护。

此时母蝎担负着保护仔蝎的责任,随时提高警惕,谨防仔蝎受到伤害。

与此同时,仔蝎之间也和睦相处,并服从母蝎的管理、保护,很少发生强行挣脱保护的现象。

当蝎群密度适宜时,群体蝎子

内所有个体间都能保持和睦相处的关系。

在蝎窝内,一蝎一室,相安无事;在出巢捕食时,也各自为战,互不相扰。

尤其在早春、晚秋及冬蛰期间,由于蝎子的活动性降低,发生冲突的机会减少,也就更有利于蝎群保持稳定。

种群内的相互制约

当蝎群密度过大时,食物供应、活动空间、栖居环境等发生紧张,就会引起种群的自疏作用,即通过各种种群内的相互制约作用,来降低种群密度,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例如,互相残杀就是在密度过大,或者食物、水分供应不足时,在蝎群内发生的同类相残现象。

互相残杀主要表现为大蝎食小蝎、壮蝎食弱蝎、正常蝎食正在蜕皮中的蝎等,严重时甚至还会引起母蝎残食刚出生的仔蝎。

另外,蝎群密度过大时,一方面会造成蝎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相互干扰,拥挤碰撞,既影响正常蜕皮生长,也影响取食增重,致使生长发育速度迟缓;另一方面在母蝎繁殖期间,还会影响母蝎情绪,使受精、胚胎发育和产仔过程受到干扰,造成死胎、死仔,降低繁殖率。

再者,由于蝎群密度过大,常常造成食物紧缺,还会引起取食过程中的竞争、殴斗等现象,也不利于蝎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濒危状况

蝎子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一只蝎子一年可捕杀蝗虫等有害昆虫一万多只。

大肆捕捉蝎子使其数量锐减,结果会使有害昆虫大量繁殖,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对农作物造成破坏。

据专家讲,蝎子三年一代,一年只繁殖一次,6月至9月是繁殖期,这期间如果大规模的捕捉,极有可能致使当地野生蝎子灭绝。

保护措施

地方政府应该对野生蝎子收购行为进行了查处,对野生蝎子非法收购点立即停止非法活动,对无视国家法律,继续进行非法收购的,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予以处罚。

物种价值

从我国人工养蝎的发展历史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除少量蝎子

蝎继续满足中医药发展的需要外,大量全蝎产品是作为食品和保健滋补品来消费的。

蝎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全蝎常用来治疗惊痫、风湿、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耳聋语涩、手足抽掣等。

蝎毒具有祛风、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对食道癌、肝癌、结肠癌等有一定疗效。

蝎子营养价值丰富,是重要的滋补保健品。

全蝎的药用价值很高,用全蝎配成的中药处方多达100多种。

全蝎是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七珍丹、保安万灵丹、牵正散等30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是我国中医临床常用的动物药材。

特别是近几年,全蝎在治疗疑难病症上发现有显著的疗效,如全蝎可治疗脉管炎、血栓闭塞,蝎毒可治疗心血管病、各种肿瘤、三叉神经痛等。

这些应用使蝎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除药用外,全蝎还可以制成滋补食品。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蝎子作为治疗、保健佳品,倍受人们关注。

蝎子酒、蝎子罐头、速冻全蝎、蝎粉保健品相继问世,“油炸全蝎”出现在许多宴席上。

此外,随医学的发展,蝎毒的作用被广泛认识,蝎毒比黄金还贵,每千克约15万元。

1万只成蝎每年可提毒480克,因此,蝎毒的药用价值远远高于蝎子本身。

多年来,蝎子市场供给多依赖野生捕捉,但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野生蝎子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自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市场供不应求。

目前全国产量仅能满足需要的30%左右,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药用尾刺(sting)是主要药用部位,亦名毒刺、毒针、螫刺,位于身躯的最末一节。

它是由一个球形的底及一个尖而弯曲的钩刺所组成,从钩刺尖端的针眼状开口射出毒液。

蝎毒液是由一对卵圆形、位于球形底部的毒腺所产生,毒腺的细管与钩针尖端的两个针眼状开口(毒腺孔)相连。

每一个腺体外面包有一薄层平滑肌纤维,借助肌肉强烈的收缩,由毒腺射出毒液,用以自卫和杀死捕获物。

《本草衍义》中说:

“蝎,大人小儿通用,治小儿惊风不可阙也”。

有用全者,有只用梢者,梢力尤功,所谓“梢力尤功”,指蝎毒之效。

尾刺只能上下垂直活动,不能左右摆动,掌握此点,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正面捏住尾刺,而不致被蜇伤。

物种的进化演变史

经过7000万年地球的不断演变,大多数物种改变了原来的形态,由冷血动物进化为耐寒的能调节体温的热血动物(鸟类、哺乳类及人类)。

当然,每次大规模物种进化后,总会有一些物种保留原状,像鱼类进化为两栖类后,鱼类还延续生存,爬行类中也有极少数,如蝎子至今仍然保持了7000万年前恐龙的原始形态。

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掌握蝎子的生活习性蝎子是一种喜阴怕光,喜潮怕湿的特种经济动物,同时还有钻小缝的习性。

因此在建蝎场时应尽可能地模拟蝎子的野生生活环境。

目前建蝎场从单位面项积和投蝎数量来规划,不外乎有两类:

即合群饲养法和隔离饲养法。

实践证明:

合群饲养法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

蝎的成活率较低,因此在建蝎场上尽量采用隔离饲养法,这样有利于提高人工养殖的成活率。

二、育好种蝎,放养密度适宜育好种蝎,是发展人工养蝎的基础;而放养蝎子密度的大小,是直接关系到养蝎成败的关键。

因此,种蝎要挑选个体中等,健壮的公、母蝎,而蝎子属于冷血动物,没有互爱性它们之间生来就具有互相残杀的本性。

为了避开蝎子这种互相残杀的本性,就要限制蝎子的活功区域,采用密封、固定、限量的大棚式养殖方法,或是采用盆养、瓶繁、池育的“三分”模式,集盆、瓶和池于一体,这样便于管理,易于观察且清理方便。

实践养殖证明:

此种养法可以提高2龄蝎成活率,适宜种蝎发育,利于4-5龄蝎恒温立体养殖等优点,成功率较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饲养模式。

三、饲料多样化蝎子为肉食性动物,喜吃质软多汁昆虫。

投喂时应以肉食性饲料为主,饲喂的小昆虫的种类愈多愈好。

种类不同的昆虫体内含有不同的氨基酸,而不同的氨基酸对蝎子的生长、发育、产仔及蜕皮等均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所以说饲料的种类愈多就能更全面的增加蝎子的营养,投食时间一般应放在天黑前l小时进行。

每次投喂量应根据蝎群及蝎龄的大小适量供应。

总之在供料时要把握好以下两个原则:

昆虫类饲料要以“满足供应、宁余勿欠”为原则,组合饲料要以“限量搭配、宁欠不余”为原则,供水时间应放在投食前两个小时进行。

四、各龄分养蝎子在饲养过程中,即使是同时繁殖出的蝎子,在生长中差异也是很大的,若不及时分养,个体大的就会残杀个体小的,未蜕皮的残杀正在蜕皮的。

因此在建蝎场时应允多准备一些蝎池,将同龄蝎互相放在一起,而且要经常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始终做到及时分养,规格一致,以利于同步生长。

五、恒温饲养为了提高人工养蝎的成活率,又得使蝎子快速生长,就必须解除蝎子的冬眠期,进行恒温饲养。

蝎子的冬眠期是因为气温的高低所致。

早春当气温达到10℃以上时,蝎子便开始复苏,出外活动寻食,当气温低于10℃时便先后开始寻窝冬眠。

据试验证明,蝎子在28℃-38℃时,活动时间最长,采食量最多,生长繁殖最快,因此,冬季应在蝎场内装上加温设备,使蝎场内温度保持在28-38℃之间,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之间,投食、供水等方面与夏季一样。

饲养注意事项

人工养蝎是一项细心加耐心的工作,蝎场管理的好坏与养蝎成功的可能性大小有很大关系。

人工养蝎当今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在养殖上应蝎子

有一套较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记录,不断总结经验,如每天定时下蝎场观察蝎活动,并记录蝎子的捕食、饮水、蜕皮、产仔、病虫害及死亡等详细情况。

注意气温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

定期定时投放食料,对伤、弱、病蝎做到及时处理。

重视蝎场卫生,经常打扫蝎粪和残食,保持水池的清洁,让蝎始终有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总之,人工养蝎是一个很有技术性的特种养殖项目,了解并掌握蝎子的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是养好蝎的重要条件。

另外,平时还要多留心、多观察、多记录、多想办法。

只要发挥优势、互利互补,相信人工养蝎的成功率定会大有增加。

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1、斑霉病又称蝎虱病,多发生于6~8月,常因环境潮湿、空气湿度大,以及食物发生霉变等所致,致病菌多为绿霉真菌。

感染的钳蝎,前期胸腹板部和前腹部常出现黄褐色或红褐色小点状霉斑并逐渐扩大成片;继而蝎子食欲减退,停止生长;后期行动呆滞,终因拒食而死亡。

解剖可见体内充满绿色霉状菌丝集结而成的菌块。

防治:

预防为主,并适当调节空气湿度,根除病原。

①食盘、水盘经常洗刷,消除霉变食物;②用1%~2%福尔马林或0.1%高锰酸钾水溶液对养殖区消毒;③病蝎要隔离治疗,死蝎应及时捡出焚烧;④病蝎用土霉素18或氯霉素1g或长效磺胺1~1.5g与配合饲料1000g拌匀饲喂,直至痊愈。

2、黑腐病又称体腐病,一般全年均可发生,病程短,死亡率高。

主要因饲喂腐败饲料、污秽饮水或误食黑腐病病蝎尸体感染黑霉真菌而发病。

病蝎前期腹部肿胀,呈黑色,很少活动,食欲减退;继而前腹部出现黑色腐病型溃疡灶,手压可流出黑色粘液,最终死亡。

防治:

①保持饲料和饮水新鲜;②定期用1%~2%的福尔马林水溶液对养殖区消毒;③病蝎应隔离治疗,死蝎捡出焚烧;④病蝎可用食母生1g、红霉素0.5g或小苏打2.5g、磺胺片0.5g或大黄苏打2.5g、土霉素0.5g与配合饲料500g拌匀,喂至病愈;⑤可用中草药五倍子,每千克体重日用量0.2~0.5g,对病蝎进行治疗。

3、半身不遂又称拖尾病,常发生于夏末、秋初空气潮湿期,由于长期饲喂高脂肪饲料,使蝎体内脂肪大量堆积而致。

病蝎躯体光亮,肢节隆大,行动艰难迟缓,口器内有红色似分泌液的脂性粘液,发病5~10天后开始死亡。

防治:

①不喂或少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②适当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③治疗可采取绝食3~5天或用大黄苏打片3克、麸皮(炒香)50g、水60g,拌匀饲喂至痊愈。

4、腹胀病常发生于早春和秋季阴雨连绵时期,因温度偏低,蝎体受凉而导致消化不良所致。

病蝎肚大青筋,反应迟钝,食欲不振,发病后10~15天开始死亡。

防治:

①保持养殖温度为25~39℃;②病蝎可用多酶片及食母生各18、磺胺片0.1g、配合饲料100g,拌匀喂至痊愈。

5、蚁害蚂蚁不但与蝎争食饲料,而且蛀食蝎幼、弱、病残的个体。

防治:

①将鸡蛋壳捣碎炒焦,撒在养殖区隔墙外四周;②用骨头、糖类等诱引开后,用开水烫死。

蝎子入菜

特色:

造型美观,风味独特。

原料:

蝎子,面包,山楂糕,鸡蛋,心里美萝卜,盐,味精,干淀粉,茶叶,姜,葱。

制作:

茶叶用开水泡透,待凉后将蝎子放入泡30分钟,取出沥净水后再放入姜,葱,盐,味精入味,将山楂糕放在面包片上,抹上蛋泡糊,再放上入味的蝎子。

油五成熟时,放入蝎托炸至酥透,即可

蝎子养殖技术视频

Cctv2中央2套官网【生财有道】频道报道视频:

南亚蝎王来年阳养蝎赚百万(生财有道)、[生财有道]戴法志中华药蝎养殖赚千万、[生财有道]秦少林养蝎:

龙蝎酒让他年赚五百万、[生财有道]郭志坚高招养蝎前景好、[生财有道]钟海军生态养蝎好赚钱。

[1]cctv7中央七套官网【科技苑】频道报道视频:

[科技苑]蝎毒的采集和提取方法、[科技苑]母仔自动分离式生态养蝎法、[科技苑]模拟自然养蝎法、[科技博览]陈聚京养蝎子:

毒蝎毒富。

 

详谈如何养蝎

蝎子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

具有抗癌、解毒、止痛等功能,此外,以全蝎烹调的菜肴为中国一大名菜,社会需求量很大,近几年野生资源缺少,人工养殖成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家庭致富的好门路。

家庭养蝎投资少,省工省力,技术不复杂,经济效益高,利用10平方米闲房室内养殖7500条母蝎,2500条公蝎,每条母蝎每年可产仔蝎20条,每条仔蝎售价三角线,年收入可达4~5万元。

要养好蝎子,应掌握如下一些技巧。

1.重在引种蝎子的引种很重要,王蝎9号是目前市场上最容易词养生长速度最快的品种。

初养者一定要到养殖基地蝎场去引种。

2.蝎子的呼吸器官和生殖系统均在身体下部,因而最怕水浸。

蝎窝下绝对不能有水沟水窝。

平时加水要选在晚上,加水一次不要太多,泥土有些湿润就行。

给蝎子提供饮用水,用小盘盛几块吸水海绵或棉花就行,一般2~3天就要换一次新水。

3.孕期护理公母蝎混养在一起,母蝎会因找不到安静的地方产仔而流产。

所以孕蝎产仔时一定要单独饲养,保持安静,不要太吵就行,一般的噪音都没事。

4.产期护理孕蝎产仔后,小蝎要爬到母蝎背上呆4~6天才能下来自己走动,小蝎不在母蝎背上蜕第一次皮,是很难生存几天的。

如让母蝎和仔蝎呆在一起10多天,又不供应饲料和水,母蝎饿了、渴了,就会毫不留情地将仔蝎吃掉。

5.食物新鲜食物要保证新鲜不要变质,每隔两三天要更换食物。

6.幼蝎的饲养小蝎在母蝎背上蜕第一次皮后,食欲大增,一天要吃一只小昆虫。

所以食物要保证充足。

 

食料与黄粉虫的养殖:

(1)食料。

家庭养蝎的食料主要是黄粉虫,有条件也可喂一些土元、蚂蚱、蚯蚓和蛐蛐等。

(2)黄粉虫的养殖。

黄粉虫幼虫软体多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饲喂蝎子的优质食料之一。

黄粉虫生活力强,成虫产卵量大,繁殖快,极易养殖,温度在10℃~30℃的条件下,十天半个月月即可完成一代。

幼虫可在塑料盆中养殖,盆内放麦麸子或者米糠之类的。

最好再经常喂些菜叶瓜果皮等。

当幼虫变成蛹时应及时挑出来,放到另一个盆中或其它器皿中,温度在20℃~30℃的条件下,5~7天即可变为成虫。

将成虫放入产卵盒内,加上适当的麦麸和菜叶喂养使其产卵繁殖。

养蝎必须做好以下几点,蝎子养殖要点:

1、饲养要适当公蝎过多,会扰乱母蝎正常产仔,幼蝎过密会造成强弱不均,强者欺弱,造成互相残杀.他俩的饲养实践表明,母蝎每平方米不可超过800只,二龄蝎子每平方米不超过4000只,三龄蝎子每平方米不超过3000只,四龄以上成蝎每平方米以2000只为宜.

2、饲料喂养要多样化蝎子的主要饲料是黄粉虫,但不能单喂一种,应收集多品种的昆虫当饲料,如地鳖虫、黄粉虫、蟑螂以及各种飞翔的昆虫混合作饲料.在饲喂时每次食料不宜过多,否则蝎子会死亡.蝎子喜欢吃活的虫子.同时,平时应多注意满足蝎子饮水,还可适当喂些西瓜皮和菜叶等多汁饲料.

3、建好蝎窝蝎子喜欢潮湿的地方,休息时爱栖息在干燥之处,蝎窝应建在潮湿阴暗的地方,做到上干下湿,尽量模拟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能使它昼伏夜出.

4、及时分离各龄蝎子在蝎子生长过程中,要事先准备好其它器皿、栖具,及时把不同大小和强弱的蝎子分开饲养.

5、做好公、母蝎的搭配和分离饲养公、母蝎的适宜搭配比例为1∶4.在母蝎受孕后产仔蝎前的这一段时间内,要把公蝎捉开另外饲养,以防扰乱孕蝎产仔蝎或吃掉小蝎子.

6、严防不利因素的侵袭氨水、化肥、农药不能放在饲养室附近,以防它们的气味影响蝎子的正常生长.

7、做好疾病的防治蝎子虽然一生中疾病很少,但也应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对伤、弱、残、病、死蝎要及时处理掉,仍可利用的可制成干蝎,售给当地医药商店.在蝎子非产期及蜕皮期,对蝎窝要进行卫生清理消毒,发现有幼蝎蜕皮困难猝死时,应在各种饲料中加喂维生素、土霉素、葡萄糖、食母生等药物,让蝎子间接吸取营养,减少疾病的发生.

人工养蝎是一项细心加耐心的工作,蝎场管理的好坏与养蝎成功的可能性大小有很大关系。

人工养蝎当今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在养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