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786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5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docx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市武邑中学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8-2019学年度?

?

?

学校1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对于刚刚出现的这种现象,大家讨论了好久,莫衷一是,最终也没有结果。

B.这次机构改革的目的就是解决许多政府部门人浮于事的问题。

C.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还请到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D.卫生局动员市民注射疫苗,目的是曲突徙薪,防止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不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不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B.只要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C.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的,一定是真正的美,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D.之所以真正的美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是因为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毕业后的我们,在教师节到来之际,都纷纷莅临学校拜访恩师。

B.您是德高望重的泰斗,我要刻苦努力,如愿以偿成为您的得意门生。

C.李老师客气地对他说:

“你惠赠的大作我已收好,回去一定拜读。

D.我在学校食堂丢失一个钱包,如有拾到者,请迅速奉告本人。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西方在饮食、服饰与住房等方面的消费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冲突,但从现实来看,每一种消费习惯都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与积累,因而不存在着“孰优孰劣”的问题。

具体来说,在服饰消费习惯方面,中国侧重于外在的气质,西方则侧重于内在的舒适;在饮食环境方面,中国侧重于热闹的气氛,西方则侧重于宁静与优雅;在住房方面,中国侧重于稳定,西方则侧重于自由。

因此,每一种消费习惯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各自的合理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也通过改变消费习惯的方式,来体验彼此的历史文化,甚至在某些场合,一种消费习惯也会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商业服务。

与消费习惯不同的是,中西方消费观念的融合并不是表现在相互对等地位的借鉴上,而是表现为西方精神消费与享乐主义的消费理念以强大的渗透力影响中国消费者,这也是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可否认的事实。

一方面,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传播媒体,从根本上变革了国家贸易信息传播模式,并产生了诸如世界经贸信息咨询平台、经贸期刊、网络互动平台等新型媒介,进而使得世界各国的消费者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在精神层面获取了丰富的消费文化。

另一方面,西方社会通过目不暇接的信息化文化传媒方式,把享乐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消费观念迅速渗入各个国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物质与精神消费的“普世价值”。

从现实来看,这种享乐主义消费理念对我国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使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观念产生动摇。

中西方消费方式的融合首先表现在消费方式趋同化的趋势。

伴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的持续深入,国际贸易市场也在很大程度上由各固定地区的闭塞模式发展为开放性的全球化市场。

在这种形势下,区域性的商品消费需求也随之发展为开放性的全球化需求。

例如说,在当今社会,我们已经完全不能通过一个人是否身穿李宁的运动装,是否吃麦当劳快餐来判断这个人的国籍。

总之随着当前世界贸易的全方位发展,各类商品的无国界流通,中西方人民的消费方式日益趋同。

此外,中西方消费方式的融合还表现在对待各类具体消费方式的理性判断上。

这一点在货币消费和信贷消费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总之,在中西方消费理念的彼此碰撞中,消费者对各类消费方式具有了理性的认识,而不再一味地迷信某一类消费方式。

从现实来看,西方消费文化是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意识形态范畴,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要。

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程度也有待进一步深化,而由生产力所决定的消费文化在其先进理念上也必然会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对此,我们应当消除意识形态的偏见,汲取西方消费文化的先进理念,从而为重构我国本土消费文化积累经验材料。

(摘编自姜鹏飞《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消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西方消费在习惯上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饮食、服饰、住房等方面,双方各有优劣。

B.在消费习惯上,中国侧重于外在气质,这有其合理性,正如西方侧重于宁静与优雅一样。

C.消费习惯的不同,主要在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沉淀与积累,因而一个民族的某种消费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D.中西方在消费观念上的相互借鉴和融合是不对等的,大致说来,西方消费理念的渗透力比较强大。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一段开宗明义,提出观点,指出中西方几项大的消费习惯存在不同,但不分优劣。

B.在第二段里,作者通过详细举例进行对比论证,分析准确深刻,说明了某种消费习惯会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商业服务。

C.第三段论述中西方消费观念的融合,涉及文化传播、精神思想、消费观念等方面,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双方的现状。

D.全文主要采取了对比的论证方法,从消费习惯、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论证,逻辑顺序如水而下,自然明晓。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精神消费与享乐主义的消费理念的渗透力比较强大,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不能随波逐流。

B.消费方式是多方面的,消费者对各类消费方式要具有理性认识,不应一味地迷信某一类消费方式。

C.中西方的文化不同,生活环境与条件也不一样,因此西方一些并不正确的消费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们物质与精神消费的“普世价值”。

D.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想避免西方不正确的消费理念,需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重构我国本土消费文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赌水

顾文显

一场实力悬殊的恶战后,团长只带着30多人冲出重围,一路狂奔甩脱了日本兵的追击,30多人几乎瘫倒在一座小山脚下,30多张嘴裂出了无数道血口子,大家已几昼夜滴水未进,现在咳嗽一声都能打出火花!

警卫员爬到旁边拐弯处,喊不出话来,他只能举起手臂示意。

团长把残部带过去,发现山脚的乱草里隐藏着一个两只脚大小的窟窿,窟窿里静静地卧着一泓清水……30多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有水,就有了命,否则,他们就算是逃出了敌人的包围,也得活活渴死!

可大家把目光投向团长时,团长却一摆手,说:

“慢。

”团长皱起眉头,端详这个小泉眼一阵:

怪怪的,四周没发现野兽踩踏的爪印,哪怕有溅在边上的水滴也好,至少说明有动物饮用过它了,然而,没有。

小泉眼静得跟死人一样,满满的,一滴也没有外溢……不久前,曾经发生过一支小部队误饮毒泉全体死亡的事件,全军上下都通报过的。

假如这次一下子误饮中了毒,这些从枪林弹雨中杀出来的勇士们,就得软绵绵地倒下!

空气仿佛要凝固了,冒烟的嗓子被泉水引诱着,好多人心里说,喝它一阵,就是毒死,也比渴死强。

团长凝望着远方,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

也就是说,舍了这眼小泉,在他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找到水源的,成败在此一赌,得有人先尝这水!

团长吩咐几个强壮些的战士到附近看看,哪怕是抓到一只小蜥蜴,让它来试水。

然而,大家失望了。

团长用眼神命令大家别动,他走到小窟窿边蹲了下去。

“团长!

”几个沙哑的声音止住了团长的行动,谁都有义务先闯这道水关,只有团长不可以,他是这支队伍的主心骨,是部队的灵魂。

几名精壮的警卫冲了上来,要求尝这水,保护首长是他们的义务。

团长摇摇头,他还在沉思,在这一泓摸不透底细的泉水面前,这个身经百战的老兵有些优柔寡断了。

突然,那个受伤的号兵挣扎着站了起来:

“团长,让我来试试。

”团长一下子呆住了。

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在号兵的身上,他年龄最小,又是那么痩,抵抗力最弱了,何况还受了伤,轮也轮不到他身上。

刚才突围出来时,团长竟然还背着他跑了很长一段路,怎么可能让他先尝这水呢!

然而,团长盯着号兵的脸凝视了好久,才郑重地说:

“谢谢你,如果发生意外,我会告诉你娘,你表现得很勇敢。

”团长认识小号兵的娘?

众人都很疑惑。

号兵神色庄重地蹲下,双手捧起一捧水,像捧起这支部队生的希望,他运足气,咕咚咚,连喝了三大捧。

战士们听见,团长捏着皮带的手指关节嘎嘎地响,团长的眼睛盯着西方的一抹晚霞出神。

号兵抹了抹嘴报告说:

“报告团长,水很甜,肚子没疼,就是有点儿咕噜。

”团长又盯了号兵片刻,突然笑了:

“小家伙,你肚子里没食,它不咕噜才怪呢!

同志们,可以喝水了,小心点儿,别弄脏了它。

”团长拍拍号兵的头:

“你很勇敢呀!

”“爹……”号兵刚发出一个字,却被团长严厉的目光给噎了回去。

这支队伍借着月光,喝足了小泉眼的水,肚子里填饱了草根,他们在团长的率领下,雄赳赳地上路了。

没有人议论号兵是团长儿子的事,但是,每个人身上都鼓足了劲儿……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团长只带着30多人突出重围,战士们几昼夜滴水未进,突出了战斗的惨烈和日寇的凶残,交代了小说的背景,为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团长认识号兵的娘,号兵喝水时团长紧张的动作和神态,小说中的这几处暗示,与结尾处号兵喊团长“爹”的情节相照应,构思巧妙。

C.“现在咳嗽一声都能打出火花”“冒烟的嗓子被泉水引诱着”这两句话平实质朴,表现了作者对语言的雕琢,也展现了作者的文字功底。

D.团长和战士们在“赌水”的过程中争先恐后,不计个人生死,这不仅体现了浓浓的战友情,也揭示了这支队伍能死里逃生的原因。

8.团长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9.小说以“每个人身上都鼓足了劲儿……”结尾,是哪些原因让每个人鼓足了劲儿,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也将改变世界,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说。

当下,人工智能正在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需求、新产品、新产业,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

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报告称,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三个行业,人工智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提升2%、1.8%和1.7%。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处在了爆发前夜,很多人把人工智能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人类生活,硬件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传统制造企业要抓住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摘编自刘坤《如何迎接人工智能热潮》)

材料二

2004-2019中美AI产业企业增量走势及预测图

(《2017年中美人工智能创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实际增量数据截至2016年)

材料三

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后,有着来自政府、企业、资本的多重推力。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斗人工智能”被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在国际上,英、美、韩、日等也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

2013年,XX成立全球首家深度学习研究院;Facebook、谷歌等巨头也不约而同提出了“人工智能优先”的战略转变。

互联网数据和咨询公司IT桔子近日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分析与创业投资盘点》收录了467家AI企业和636起投资事件,其中,人工智能总获投率为67.65%,高于其他行业2-3倍。

但是,商汤科技CEO徐立直言,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大多扎堆在应用层面,创业者使用开源算法,找到某个垂直领域便套上“人工智能”概念扎进去,但真正从算法层出发做“原创技术”的人并不多。

“而这块才是核心,是最需要厚积薄发的。

就国内而言,人才储备方面还相对薄弱。

来自领英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有195万,中国只占2%,排名第七。

(摘编自张意轩、王威《人工智能需要翻越三道坎》)

材料四

人工智能技术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它注定会重断定义工作的意义以及财富的创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它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甚至改变全球的权力格局。

随着它的进一步发展,会不可避免地对就业造成冲击。

很多岗位和职业会逐步消失,与工业革命及信息革命不同,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并非单纯指向某些特定岗位和职业,如传统制造业中的手工艺者被流水线工人所取代。

人类正面临着很难妥善共存的两个发展前景:

一方面我们迎来了仅用少量人力就能创造巨大财富的发展时代,而另一方面,大量人员也将因此而下岗和失业。

人工智能是一个“强者更强”的产业:

数据越多,产品越好;产品越好,所能获得的数据就更多;数据更多,就更吸引人才;人才越多,产品就会更好。

一言以蔽之,最大程度地缩小人工智能可能造成的经济失衡和贫富差距,已是当下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此差距不仅体现在国家内部,也体现在国与国之间。

(摘编自李开复《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真正威胁》)

10.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04年至今,中美AI企业数量都在持续增长,但美国增长的爆发期和回落期都早于中国。

B.中国AI企业增量在2008年短暂回落后一路上扬,在2015年达到峰值,AI企业共计166家。

C.虽然美国AI企业增量长期大于中国,但是近两年中国AI企业增量反超,总量差距有所缩小。

D.中美两国AI企业数量经过创业持续火爆增长的高峰期,预计将进入休整阶段,只是小幅增长。

1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人工智能被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但要真正飞起来,还需要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B.面对人工智能的热潮,不少国家积极应对,中国将其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资本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C.当前人工智能总获投率高于其他行业,能吸引其他行业人才的进入,缓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困境。

D.人工智能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导致各行业出现严重的失业。

E.人工智能不仅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世界的权力格局。

12.根据上述材辩,分别从企业和个人两个角度,提出应对人工智能热潮的建议。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江统,字应元,陈留圉人也。

统静默有远志,时人为之语曰:

“嶷然稀言江应元。

”与乡人蔡克俱知名。

袭父爵,除山阴令。

时关陇屡为氐、羌所扰,孟观西讨,自擒氐帅齐万年。

统深惟四夷乱华,宜杜其萌,乃作《徙戎论》:

“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帝不能用。

未及十年,而夷狄乱华,时服其深识。

转太子洗马。

在东宫累年,甚被亲礼。

及太子废,徙许昌,贾后讽有司不听宫臣追送。

统与宫臣冒禁至伊水,拜辞道左,悲泣流涟。

都官从事悉收统等付河南、洛阳狱。

付郡者,河南尹乐广悉散遣之,系洛阳者犹未释。

都官从事孙琰说贾谧曰:

“所以废徙太子,以为恶故耳。

东宫故臣冒罪拜辞,涕泣路次,不顾重辟,乃更彰太子之德,不如释之。

”谧语洛阳令曹摅,由是皆免。

及太子薨,改葬,统作诔叙哀,为世所重。

后为博士、尚书郎,参大司马、齐王冏军事。

冏骄荒将败,统切谏,文多不载。

迁廷尉正,每州郡疑狱,断处从轻。

成都王颖请为记室,多所箴谏。

以母忧去职。

服阕,为司徒左长史。

东海王越为兖州牧,以统为别驾,委以州事,与统书曰: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辟荀慈明;下车,辟孔文举。

贵州人士有堪应此者不?

”统举高平郗鉴为贤良,陈留阮修为直言,济北程收为方正,时以为知人。

寻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领国子博士。

永嘉四年,避难奔于成皋,病卒。

(节选自《晋书·江统传》)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B.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C.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D.此等皆可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德施永世/于计为长/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事,指任职,如《赤壁之战》中的“犹不失下曹从事”。

B.夷狄,古代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C.诔,哀悼死者的一种文体,主要列举死者的德行,如《红楼梦》中的《芙蓉女儿诔》。

D.博士,在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变成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统正直敢谏。

他忧虑氐、羌之乱而进《徙戎论》,却不被接纳,后来先后担任齐王冏军事和成都王颖的记室,依旧多所箴谏。

B.江统识微见远。

虽然孟观出兵平乱擒住氐帅齐万年,他建议朝廷宜采取怀柔安抚的策略,此论虽不被接纳却深得时人信服。

C.江统忠诚重义。

太子被废离开许昌,他送行到了伊水,被收付洛阳狱中,后来由孙琰向贾谧说明事理才被洛阳令曹摅释放。

D.江统知人善荐。

东海王司马越担任兖州牧时委任他为别驾,他向司马越推荐郗鉴、阮修、程收等人才,被赞有“知人”之能。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涕泣路次,不顾重辟,乃更彰太子之德,不如释之。

(2)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3)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评卷人

得分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八首(其四)①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②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③有所思。

(注)①《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

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

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

②羽书:

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

③平居:

这里指家园。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闻道”一词强调事情并无依据;“似弈棋”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

B.第二句写诗人面对世事的变化莫测,感叹身逢乱世不胜悲叹,令人伤悲。

C.“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

D.颈联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

18.本诗尾联诗人说“故国平居有所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有国家、家园之思?

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评卷人

得分

五、情景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光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3)刘禹锡的《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其交往的对象都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没有缺乏文化修养的人。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表达

20.下面是一则启事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修改。

由我省乡村旅游节组委会牵头操办的乡村旅游节征文大赛正式开场,面向全国征集优秀稿件。

参赛作品要求围绕“秀美乡村,织造幸福”的主题,写出我省乡村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展现我省乡村新时代的田园样子和乡村居民的精神劲头。

21.下面是某电商客服部门针对买家咨询快递状态之事而制作的工作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评卷人

得分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10月28日上午,重庆市万州区公交车上,乘客刘某因错过目的地站要求停车,司机冉某以该处无公交车站拒绝。

刘某对司机大加指责,司机不断回头解释与争吵,乘客大多选择旁观不语,矛盾逐渐升级。

当车经过万州长江二桥时,刘某突然拿起手机两次砸向司机头部,司机冉某放开方向盘进行回击,双方开始殴打,最终导致车辆失控,与迎面的小轿车碰撞后冲出二桥护栏坠江,造成车上15个鲜活的生命在3秒内瞬间消逝。

在救援人员忙着对失踪人员救援的同时,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谣言。

比如“公交车司机凌晨K歌导致开车时睡着引发事故”“大巴和小轿车相撞的原因系女司机驾驶的小轿车逆行”……由此引发网友议论与谩骂。

这次相关权威部门的真相披露和辟谣工作相当及时,事故真实情况和相关调查结果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让民众了解真相。

读了上面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

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

A项,莫衷一是:

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使用正确。

B项,人浮于事:

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现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事少人多。

使用正确。

C项,坐而论道:

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

贬义词,结合“大会还请到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分析,用词不当。

D项,曲突徙薪: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使用正确。

故选C。

【点睛】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

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

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B项,“只要……就……”所表达的充分条件及下句“而这份喜爱”语意衔接。

A项,“而”前后不构成转折或并列关系;C项,“一定是”太绝对;D项,后句与前句不构成因果关系。

故选B。

3.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